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253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这是昔日荒漠塞罕坝无比凄凉的 景象; “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 ,这是如今绿洲塞罕坝万顷怡人的 美景。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建设者们,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创造了 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 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 “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从荒原到林海的巨大变化,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 告将“美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并 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

2、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绿色是新时代发展的底色 绿色,常被喻为生命色、自然色。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破坏自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伤及的是人类自身。早在 100 多年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 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环境事件深刻印证了这个警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

3、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 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 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 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国家 颜值”越来越高,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美丽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同时要看到,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 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 进。 完善绿色经济体系。

4、生态环境问题, 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 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 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 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 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 现绿色转型, 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的新发展道路。 构建绿色创新体系。绿色发展,离不开技术引领、金融支撑,需 要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双轮创新驱动”。我们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 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 发展绿色金融, 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

5、绿色金融产品,加 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建立绿色能源体系。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 的 24%, 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今后, 我们将继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 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 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 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绿色发展, 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 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 方式,

6、 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 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 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解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的迫切要求: 李干杰(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 部长) :当前, 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 “盼环保” “求生态”,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人民日益 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 盾突出,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优美生

7、态环境需要。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一闪一闪亮晶 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 这一句句广为传唱、朗朗上口的歌词,描 绘的是我们身边曾经常见的美景。如今,这些景象在很多地方成为稀 客,时有出现的雾霾锁城、水体污染、土壤毒瘤成为民生之患、民心 之痛。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必须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 环保为民的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认真抓好大气、水、土 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蓝天保卫战。 与过去一段时间相比,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 有

8、了好转,人民群众有感受、 给好评, “天空蓝”持续刷屏。2017 年, 全国 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与 2013 年相比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颗粒物(PM2.5)平 均浓度与 2013 年相比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下降 34.8%,达到每立方米 58 微克。要巩固取得的良好态势, 就必须坚持 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化重点区域大 气污染联防联控,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清水进行时。 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百姓健 康。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

9、治行 动计划 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等的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招 频现,取得积极进展。2017 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 至 67.9%。党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流域环境和 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 和水灾害防治,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严格保 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水源,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亲水环境。 净土在行动。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2016 年,国家 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按照分类管控、综合施策的原则, 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执法, 积极探索受污染耕 地安全利用模式, 初步建成国家土

10、壤环境监测网。按照党的十九大精 神,今后将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 详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 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还人民群众一方净 土。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山水林田湖草, 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 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 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只有打破“自家一亩三 分地”的思维定式,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 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能还自然以自在,给生命以生机。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

11、品,用之不 觉,失之难存。 党的十九大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强调要实施重要生 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构建生态廊道 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这些生态保护 的大思路,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划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 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必须通过规划体制改 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家、省(区市)、县三个层 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 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 抓修复。近 5 年来

12、,我国共治理沙化土地1.2亿多亩,实现了从 “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荒 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 灾害防治,为国土增添绿装。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 退耕还林工程、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 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 息,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得到修复。 给补偿。有的地方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牺牲, 付出了机会成本, 因此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 必须抓紧建立市场化、 多元化生态补偿机 制, 完善各类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探索创新多种市场化补偿模式, 完善补偿

13、范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 能区等重要区域全覆盖。 建立跨省域的生态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流 域上游与下游的横向补偿机制,推进省级区域内横向补偿。 【微言】- 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得到金山银山。 环境警钟日日惊心, 生态保护时不我待。 治理污染不能等风靠 雨,而要主动作为。 打赢蓝天保卫战,就是消除“心肺之患”。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 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人都是受益者, 人人都是践行者。 我们既要“求温饱”,又要“盼环保”,不能为了“温饱”忽略 了“环保”,也不能只顾“环保”不顾“温饱”

14、。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正气路上多坎坷,披荆斩棘卫蓝天。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督 察方案(试行)的实施,督察风暴不断推开,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2015 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31 个省区市全覆盖,问责人数超 过 1.8万人,地方已办结群众举报信访问题10.2万多件,切实落实地 方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势震慑了污染企业, 解决了一大 批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督察取得的成效,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生态环境监 管体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党的十九大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作出新 部署,进一步理顺环保管理体制,使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增强监 管的权威性实效性,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15、。 建机构。生态环境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 国家层面加强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党的十九大提出, 设立国有自然 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统一行 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 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 职责。这一制度安排,着眼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有 效克服了以往政出多门、九龙治水、多头监管的问题,避免出现“谁 都在管、谁都不担责”的监管真空。 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先行。国土空间需要按照用途统筹 安排,就如同一个家,需要分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储藏室 等,

16、让不同的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 必须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相关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 环境、绩效考核等政策,保障主体功能区制度有效落实。建立以国家 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目前分头设置的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重惩治。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只 有环境监管部门发挥最大效能,依法从重从严治理, 才能真正起到警 示和震慑作用。据统计,2016 年, 全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78 万件, 下达处罚决定 12.47万份, 罚没 66.33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34%、 28%和 56%。无论是从查处的案件数量还是处罚金额来看,力度都是 空前的。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铁腕治污,严厉打击、严罚重惩,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形成不敢且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 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扭转环境保护不力的局面。 “上下同欲者胜。”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子孙万代,事关永续发 展。只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好党的十九 大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 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建设成美丽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