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子版讲义.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481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子版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子版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子版讲义.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电子版讲义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巩固】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定义: 3.对称点的定义: 4.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5.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7.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它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8.我们把上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

2、对称变换 9. 点(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x,y); 点(x,y)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x,y); 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x,y)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叫做等腰三角形。叫做腰, 叫做底边,叫做顶角,叫底 角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 ” )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 三线合一 ” ) 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 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 1)三边相等; 2)三角相等都是 60 ;3)三边上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相等(三 线合一) ; 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 边三角形; 4.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整式的乘除及因式分解 1、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mnm n aaa(nm,都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nm aa )((nm,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

4、法则可以逆用:即 mnnmmn aaa)()( 3、积的乘方: nnn baab)(( 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nmnm aaa(nma,0都是正整数,且)nm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如: 3334 )()()(baababab 5、零指数和负指数; 1 0 a,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p p a a 1 (pa,0是正整数),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方等于这个数的p 次方的倒数。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 里含有的字母,则连

5、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7、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mcmbmacbam)(cbam,都是单项式 ) 注意: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8、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的的积相加。 9、平方差公式:(a+b) (a-b)= 2 a- 2 b 注意:平方差公式展开只有两项 公式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

6、项互为相反数。右边 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10、完全平方公式:(a+b) 2 = 2 a+2ab+ 2 b;(a-b) 2 = 2 a-2ab+ 2 b 公式特征: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有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 而另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 倍。 注意: 2222 ()2()2ababababab; ;abbaba4)()( 22 222 )()()(bababa; 222 )()()(bababa 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首平方,尾平方,加上首尾乘积的2 倍。 11、因式分解的概念: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

7、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 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2、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1)公因式: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2)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 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具体方法: 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不同字母不取。 13、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8、 ;完全平方公式:a 2 2ab b2(a b)2; 14、因式分解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5、一般步骤:“ 一提”: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 “ 二套”:再考虑能否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一般的根据多项式的项数选择公式,二项式考虑用平方差公 式,三项式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 16、分解因式需要注意事项: 等式左边必须是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以乘积的形式表示; 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须不高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 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分解因式要注意,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是在实数范围内。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

9、” 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 提出 “ ” 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分式 1.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 A,B 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 A 为分子, B 为分母。 2.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0B) 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 0B ) 分式值为 0:分子为 0 且分母不为 0( 0 0 B A ) 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 0 0 B A 或 0 0 B A ) 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0 0 B A 或 0 0 B A ) 分式值为 1:分子分母值相等( A=B) 分式值为 -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

10、反数(A+B=0 ) 3.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 CB CA B A , CB CA B A ,其中 A、B、C 是整式, C0。 拓展: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BB A BB AAA 注意: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C0 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B0。 4.分式的约分 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注意: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

11、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 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约分时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知识点四:最简分式的定义 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5.分式的通分 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 叫做分式的通分。 分式的通分最主要的步骤是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 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单独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连同它的指数作为一个因式; 相同字母(或含有

12、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保证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注意:分式的分母为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 6.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式子表示为: db ca d c b a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式子表示为 ccb dad b a d c b a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 n n n b a b a 分式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式子表示为 c ba c b c a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

13、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式子表示为 bd bcad d c b a 整式与分式加减法: 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 整式前面是负号, 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 1 的分式, 再通分。 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 提高解题质量。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 查对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 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7.分式方程的解的步骤 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

14、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 方程的解。 产生增根的条件是: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8.列分式方程 基本步骤 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设合理设未知数。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 解解出方程(组)。注意检验 答答题。 【典型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2、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 ABC CBA 的是() A、BC= BC,AB= A

15、B,B= BB、B= BAC= ACAB= A B C、A= A ,AB= A B , C=CD、BC= BC 3、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一边为 11cm,则腰长为() A.11 B.7.5 C. 11 或 7.5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X Kb 1.C om A、a 2+a3=a5 B.a 4 a=a4 C.a 2 a4=a8 D.(a 2)3=a6 5、ABC 中,A:B:C=1:2:3,最小边 BC=3cm,最长边 AB 的长为() A. 9cmB. 8 cmC. 7 cmD.6 cm 6、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

16、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 (如图) , 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A.a 2b2=(a+b)(ab) B. (a+b) 2=a+2ab+b2 C.(ab) 2=a22ab+b2 D.a 2ab=a(ab) 7、若1x, 2 1 y,则 22 44yxyx的值是() 2 4 2 3 2 1 8、把多项式 32 2xxx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2 (2 )x xxB 2( 2)xxC(1)(1)x xxD 2 (1)x x 二、填空题 9、.若关于 x的分式方程 2 33 xm m xx 无解,则 m的值为 10、已知6xy,2xy,则 22 11 xy .

17、 htt p:/ /www.xk 11、如图,在 ABC中, C=,AD 平分 ABC, BC=10cm,BD=6cm, 则点 D 到 AB 的距离是。 12、已知点 P(2a+b,b)与 P1(8,2)关于 Y 轴对称,则 a+b= 。 13、当 a=3,ab=1 时,a 2ab 的值是 。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6 3 B24C 532 aaaD 325 2 aaa 三、解答题 15、计算: (1) 2 32231xxx;(2)12ab 2(abc)4 (3a2b3c) 2(abc)3 16、分解因式 (1) 32 aab(2) 22 363axaxyay 17、先化简,再求

18、值:yxyyxxyx4842 2 ,其中 x=1,y=2. A D B A 18、解方程 (1) 12 23xx (2) 2 1212 339xxx 19 如图,在ABC 中,C=90 0 , DE 垂直平分 AB,分别交 AB,BC 于 D,E。若CAE=B+30 0 ,求AEB 的度数 20 已知:在 ABC 中,AC=BC,ACB=90 ,点 D 是 AB 的中点,点 E 是 AB边上一点 (1)直线 BF 垂直于直线 CE 于点 F,交 CD 于点 G(如图 ) ,求证: AE=CG; (2)直线 AH 垂直于直线 CE,垂足为点H,交 CD 的延长线于点 M(如图 ) ,找出图中与

19、BE 相等 的线段,并证明 htt p:/ /www.xk 21、为了迎接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某学校计划 由七年级( 1)班的 3 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都相等)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 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一名学生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 面彩旗如果每名 学生制作彩旗的面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学生? 新课 标第 一 网 http:/ E D C B A 【课后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有() 3 1x 、 1 2 a b 、 yx2 、 2 1 m 、 a 2 1 、 2 2 )( )( yx yx 、 x 1 2 、

20、 11 5 A、2 个B、3 个C、4 个D、5 个 2、如果把 2 23 y xy 中的 x 和 y 都扩大 5 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 5 倍B、不变C、缩小 5 倍D、扩大 4 倍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a =a 236 B. (a=a 236 )C. (ab=a b 22 )D. aa =a 109 4、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有() A.(-3x+2y) (3x+2y)B. (3x+2y) (2y -3x)C. (-3x+2y) (-3x-2y) D. (3x+2y) (3x-2y) 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按图中那样折叠,若AE=3,AB=

21、4,BE=5,则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A.8 B. 10 C.12 D.13 htt p:/ /www.xk 6、把分式方程 11x 1 x22x 的两边同时乘以 (x2), 约去分母,得( ) A1(1x)=1 B1+(1x)=1 C1(1x)=x2 D1+(1x)=x2 二、填空题 1、已知点 A(3、b)与点(a、-2)关于 y 轴对称,则 a+b=_ 2、计算: 3x.(-2xy3)2=_ 3、如图, ABC ADE, EAC=25?,则 BAD=_ (第 3题) 4 小青和小红分别计算同一道整式乘法题: (2x+a) (3x+b) ,小青由于抄错了第一个多项式中a的符号, C D

22、 B A E B A A A C A E A D A 得到的结果为6x2 -13x+6,小红由于抄错了第二个多项式中的x 的系数,得到的结果为2x2-x-6,则这道 题的正确结果是 _ X|k |B| 1 . c|O |m 5 当 x _时,分式 1 5x 无意义;当 m=_ 时,分式 2 (1)(3) 32 mm mm 的值为零 6、各分式 222 111 , 121 x xxx xx 的最简公分母是 _ 7、已知: 2 4 111 AB xxx 是一个恒等式,则A_ ,B=_ 。 8.已知 b 11 a ,则 2a3ab2b a2abb 的值是 _ 三、解答题 1、分解因式: xxx 43

23、2 44xy 22 4 2、 解方程: xx+1 25 = xx-1 12 1 1 3、先化简,再求值: x2yxy11 xyxyx2yxy ,其中 x=-2,y=3. 4、如图, ABC和 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D 与 CE 相交于 O. 求证 :BD=CE; 新课标第一 网 OA 平分 BOE 吗?说明理由 . 5、小莉同学要画 AOB 的平分线,她只用三角尺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 OM=ON; 分别过点 M、N 作 OA、OB 的垂线,交点为 P;画射线 OP,则 OP 为AOB 的平分线 . (1)请问:小莉的画法正确吗?若正确试证明她的结论. (2)如果你现在只有刻度尺,能否画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请在备用图中试一试.(不写作法,但是 要让读者看懂,可在图中标明数据) htt p:/ /www.xk 6、A、B 两地的距离是 80 公里,一辆公共汽车从A 地驶出 3 小时后,一辆小汽车也从A 地出发,它的 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 倍,已知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迟20分钟到达 B 地,求两车的速度 . 新课 标第 一 网 http:/ w W w .x K b 1.c o M 新 课标第一 网 B A O P M N B A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