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五术1山茅山术画符看风水为准须发誓但很难理解云南.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522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6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五术1山茅山术画符看风水为准须发誓但很难理解云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五术1山茅山术画符看风水为准须发誓但很难理解云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五术1山茅山术画符看风水为准须发誓但很难理解云南.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傳統五術 一. 山:茅山術 ( 畫符,看風水 ) 為準,須發誓,但很難理解 雲南茅山燻氣重,故畫符避邪 二. 醫:中醫學術 三. 命:命理、八字 四. 相:手相、面相 五. 卜:鳥卦、龜卦(通靈 ) 中國傳統醫學 【一針二炙三用藥】 一. 針(石頭瀉,治熱,淺層 ) 跌倒發炎(熱病,實 ) 實者瀉之故針( 不銹鋼材質,以前是用石頭磨的尖) 肚臍不可針,會死,因為插針,風會進入,致腸破 有病才用針,一般的病情不可超過5 針 二. 炙(艾草補,治寒,深層 ) 骨頭酸痛寒病熱治以艾草 (艾條)炙之( 曬 7*7=49 天,再磨成粉狀 ) 艾草功用 ( 可燻臍) 艾草本身為暖子宮要藥,可聞、可吃 點過

2、的灰:蟑螂、螞蟻不會來 可聞:防蚊、香港腳 1. 避邪:端午節,五月天溼氣重,會有傳染病( 疫) ;點艾草,或將艾草放在紅包 袋放在身上 ( 掃墓、去醫院看病 ) 2. 行氣 3. 通經絡 4. 消炎:針對急性腸炎、腹痛、腹瀉等症狀 5. 止痛:腸炎 6. 止崩漏 ( 或止流產 ):月經來超過 4-7 天,則可炙隱白穴 (脾經 ),則 MC 會收縮。 7. 轉胎:胎位不正,也是炙隱白穴 燻臍療效 ( 藥粉) 1. 防治疾病:防治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 2. 改善體質:胖變瘦,瘦抵抗力變強,增加腸胃臑動,對氣血異常,腸胃不好的 人最好。 3. 增強免疫 4. 增加體力 5. 養顏美容 6. 美

3、白瘦身 7. 加強受孕 8. 延年益壽 隔鹽炙:治急性腸炎 將鹽填入臍中,上置姜片,姜上點燃艾絨炙之。 1 星期 3 次,每次 20 分鐘。 可吃,加温開水坐著吃 ( 去溼) 若要身體安,膏肓三里不要乾 炙足三里可防癌,但炙後不要碰到水。 孕婦、失去知覺、皮膚病、血壓正升高、糖尿病( 不可燙傷 ) 等不可炙之。 三. 藥 十全大補 八珍加上黃耆,肉桂 ( 熱) 。 四物(調血,女生吃 ) 調血、調經,但吃丸的,不要吃湯( 吃湯會長痘子 )。 丸者緩也,湯者盪也故湯劑易長痘子 內含 1.當歸 2.川芎 3.白芍 4.熟地 四君子( 調氣,男生吃 ) 內含 1.人參 2.白术 3.茯苓 4.甘草

4、八珍 四物 + 四君子 四神湯 治脾虛泄瀉,為 除溼之劑 ,內含 1.山藥 2.芡實 3.茯苓 4.蓮子:與薏仁交替使用(薏仁懷孕不可吃,會導致流產) 內在美( 調氣) 六味:地黃、山茱肉、丹皮、澤瀉、山藥、茯苓。 再加上牛七、黃精、冬蟲夏草。 血中紅( 調血、調經 ) 四物再加上其它而成。 致病三因素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一. 外因 六淫:風、熱、溼、燥、寒 萬病皆因感冒起 (不良的氣所引起的 ) 外在因素無法改變,但可防範(如肝不好,就戴帽子 ) 二. 內因 七情 ( 又稱五志 ):怒、喜、憂、思、悲、恐、惊 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緩則停 ) 憂則氣結 悲則氣消 (悲傷最不好 )

5、恐則氣氣下 ( 屁滾尿流 ) 1. 怒:傷肝,脾氣不好,肝氣不順,肝火旺。 2. 喜:喜傷心,心為五臟之神 ( 心神) ;易流汗也是心不好。 3. 憂思:憂愁跟思慮傷脾 (消化功能 )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註:手指相扣 右大拇指在上重感情 左大拇指在上理智型 4. 悲:悲傷肺 肺主氣 ( 腸氣) 悲則氣消 ( 會覺得想尋死 ) 肺不好傷皮膚 5. 恐惊:惶恐跟惊嚇傷腎 三. 不內外因 1. 飲食不慎 2. 勞倦太過 3. 房室不節 4. 跌打創傷和蟲獸傷害 穴道操 ( 每個動作做完後再做第一個動作) 預備式 8 拍 1. 雙時平舉 9 秒 2. 左手仰掌貼耳吸天氣、右手貼左腿 3. 右手仰掌貼

6、耳吸天氣、左手貼右腿 4. 雙手仰、覆掌各 9 秒 5. 左手反伸背按膏肓、右手按天井9 秒(雙手) 6. 左手按在耳垂目點、右手按天井9 秒(雙手) 7. 雙大陵合掌反伸腰部童子拜觀音 8. 雙手平舉,左手指180擺動、右手不動 (雙手) 9. 雙手平舉,左右手指齊擺180 促進血液循環 - 經絡操 手三陰從胸走手 ( 肺、心、心包 ) 手三陽從手走頭 ( 大腸、小腸、三焦 ) 足三陽從頭走足 ( 胃、膀胱、膽 ) 足三陰從足走胸 ( 脾、腎、肝 ) 氣順血行則無病 氣滯血瘀會生病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男重氣 ( 精) ,女重血 早上調氣,晚上調血 陰、血陽、氣 血瘀:定點的痛 (較嚴重 )

7、 氣滯:不定點的痛,會流動 調血 方子:血中紅 ( 女吃,調子宮卵巢, 防止肌瘤 ) 穴:少沖穴 西醫:荷爾蒙 調氣 方子:內在美 (調肝、腎、氣 ) 穴:關沖穴 西醫:內分泌 陽陰 辨證論治 四診( 望聞問切 ) + 八綱( 陰陽表裡虛實寒熱 ) 一. 四診 1.望 1)望神:失神 VS.得神 2)視形:狀盛 VS.贏瘦 3)察色:青、赤、黃、白、黑 4)辨舌:望診中最重要的 2.聞:聞聲音、聞口氣 水果味、哈密瓜胃潰瘍 口臭像大便胃 3.問 十問歌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其變, 婦人尤宜問經期,遲速崩閉皆可見, 再添片

8、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4.切 脈之大綱 1)浮脈:表病 2)沉脈:裡病 二. 八綱 用藥的參考大綱 陰陽:八綱統帥,陰陽失調為病理現象 病 情 陰 肚子痛、拉肚子視為【陰】 身體惡寒,四肢發冷,喜歡溫暖,口不渴,大便清稀,小便清長,神志清醒, 喜歡閉目不語,呼吸微弱,脈沉或遲 陽 咳嗽、流鼻水視為【陽】 身體發熱,喜歡陰涼,口渴要喝水,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神情煩躁,閉目好 動多言,呼吸氣粗,脈浮或數 表看得到 裡看不到 體 質 虛 虛者補之 拉肚子四神湯補脾 ( 因有蓮子 ) 實 實者洩之 寒 寒病熱治 ( 熱藥醫寒病 ) 白痰為冷咳 (聲脆) ,吃麻油加炒蛋 熱 熱病寒治 黃痰為熱咳

9、(聲濁) ,需吃蘿蔔湯 【治則】 虛者補之,實者洩之, 寒病熱治,熱病寒治。 五行表 五臟肝心脾肺腎 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 五官目舌唇鼻耳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鹹 四季春夏長夏秋冬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志怒喜憂思悲恐惊 五氣風暑溼燥寒 五液淚汗涎涕唾 五主( 五傷) 筋血肉皮骨 五聲呼笑歌哭呻 五方東南中央西北 五藏魂神意魄志 五數1,2 3,4 5,6 7,8 9,0 五臟 病變食物說明 肝 生眼屎 近視 脾氣暴躁 斑疹 1 忌酸 肝之菜:韭菜 1. 肝經鬱滯 :脾氣不好、講話大小聲、愛跟人比較。 2. 肝火上炎 :會有口臭、口苦 ( 因肝與膽相表裡 )、想找人 吵架、痣瘡。 3. 肝

10、脈寒凝 :因肝經陰器 (肝經到陰部繞一圈 ) ,肝血凝住 無法行氣,會導致疝氣 2。 4. 肝血不足 :頭暈目眩、易打瞌睡、記憶力減退、有氣無 力、魂不守舍。 肝不好,胃會出血。 註:要肝功能好,時常按耳垂處;因肝腎同源,故穿耳洞 可防近視。 心 口舌長瘡 大舌頭 忌 苦(Ex. 苦瓜 、苦 茶、葡萄柚 ) 心之穀:赤小豆 1. 心血不足 :健忘、易失眠、氣短 ( 喘氣不過 ) 、頭暈。 2. 心火旺 :失眠、口舌長瘡。 3. 心脈瘀血 :心肌梗塞、心血管病變。 4. 心脈錯亂 。 脾 胃不和則臥不 安(失眠 3) 兔唇 脾胃較差 嘴唇乾裂 便秘、拉肚子 脹氣 忌甘 脾之穀:蓮子 1. 脾虛(

11、 脾氣虛弱 ) :瀉泄。 2. 胃火:便秘。 3. 脾溼:瘡痒,會因癢而抓破皮。 生氣脾不統血,血不歸經 治肝須先實脾 肺 鼻子不通 流鼻水 忌辛(Ex. 辣椒、薑 4) 應多吃白飯 肺之菜:蔥 1. 風邪犯肺 :咽痒。 2. 痰溼伏肺 :咯血、肺結核。 3. 肺陰不足:乾咳(屬熱咳 ),肺的實體不足 ,吃橘子會好。 註:不要常洗三溫暖,因皮膚 5也屬肺,也會傷了鼻子。 腎 耳朵聽不到 耳鳴 忌鹹 應多吃黑芝麻 腎之穀:黑豆 1. 腎氣不足 :則哈欠、不孕 ( 遺精早洩 ) 、腰酸背痛。 2. 腎陰虛:會拉肚子、咳嗽、氣喘、小便清長 (連多且頻 ) 。 1 肝不好,喝酒會起酒疹 2 疝氣造成的

12、原因 1.小孩出生時哭太大聲,會導致疝氣( 因身體太寒 ) 2.吃太寒而造成疝氣(Ex. 水梨即為寒的食物) 3.綠豆湯吃太多 3 失眠原因有三:1) 肝火旺、 2) 心血不足、 3) 胃不和 4 薑:若有腫瘤會導致其擴散,皮膚不好也不要吃 5 皮膚的症狀: 1) 斑疹:肝不好(諸斑隱疹皆屬肝) 2) 瘡痒:脾不好( 諸溼瘡痒皆屬脾) 3) 乾裂:肺不好 肝- 藏血肺- 藏氣 心- 主血腎- 統氣 脾- 統血三焦- 送氣 肝-藏血 肝為將軍之官 肝病不可吃酸的,尤其是蘋果 抽筋:表示肝功能不好 夜盲:肝藏血不好 肝硬化 症狀:手伸直,用力會抖,脖子有蜘蛛網,眼黃,臉青 草藥: 五爪龍 ( 很苦

13、,很冷,洩肝火,平常不能吃) 3 湯匙( 擠成汁,不可加水 ) + 蜜 1( 算涼) 1 湯匙 治療方式:實症,慢性病,實則瀉其子 肝藏血,故肝硬化的血會積在肚子上 產生腹水 未大小便會致肝昏迷 春天易發瘋 不易斷根 不可喝酒、抽煙 大便會積在腹部,若拉出來即可治好( 因洩火) 高血壓 症狀:戴眼肝風內動,面弓反張( 肝經) 治療方式:按內關穴 低血壓 症狀:目瞑眼皮下垂 治療方式:按人中穴 1 蜂蜜:治療便秘,會產生腹瀉。 六腑 【腑代臟行事,代君受罪】 五臟缺一不可 ( 一國不可無君 ) ,但六腑不好可拿掉 五臟六腑說明 肝膽膽經在頭側面 心 小腸 ( 管小便 ) 心有火,移熱小腸 心火旺

14、,小便會較黃 脾 ( 消化器官 ) 胃 胃脹即脾虛 拉肚子則脾不好 時常脹氣,就會有胃酸 脾胃健康,身體就健康 肺 大腸 ( 管大便 ) 便秘代表肺不好 有過敏體質 (氣喘)的通常都有便秘,因水份流失過多 感冒完常會有便秘,因水份流失過多。 張仲景傷寒論:寒是腎,但膀胱先受罪;傷寒之謂病,發熱、頭 痛、四肢疼痛、腹痛、畏寒 有痛通常為寒症,須熱治 可放血、洩熱 傷寒,因一直流汗大腸液枯便秘 腎膀胱 中醫說法:膀胱只是一個容器,腎臟不好則無法控制水份;尿的 頻率控制不好,就是腎不好 心包 ( 有形無名 ) 三焦 ( 有名無形 ) 三焦管所有的氣,外面的空氣吸進去變成三焦氣 三焦經行走的時間 -2

15、1:0023:00 三焦主持諸氣,有名無形,氣的快遞公司 三焦未送至肝,肝氣不舒則唉氣 三焦未送至心,心氣不足則失眠( 心火旺 ) 三焦未送至脾,脾氣不和則打嗝 三焦未送至肺,肺氣不足則喘息 三焦未送至腎,腎氣不足則哈欠 上焦:呼吸器官心、肺 =橫隔膜 中焦:消化器官肝膽、脾胃 =肚臍 下焦:生殖秘尿器官腎、膀胱、小腸、大腸 西醫稱為淋巴管的集合,運輸物質與水液 五主( 五傷) 1. 久行傷筋 2. 久視傷血 3. 久坐傷肉 4. 久卧傷氣 5. 久立傷骨 五聲 1. 呼:大三聲 2. 笑 3. 歌:說的比唱的好聽 4. 哭:Ex.林黛玉、梁山伯 5. 呻:無病呻囹,剩一張嘴 五方 治各臟氣床

16、頭的方位,至少要睡半年以上才可見效 1. 東 2. 南 3. 中央 4. 西 5. 北 五液 1. 淚 2. 汗:直接流汗,不運動,對心不好 汗為心液,心氣虛則汗出 手心為心臟所過之徑,手心熱即心不好 自汗:寤則汗出 盜汗:寐則汗出 3. 涎 清水 4. 涕 5. 唾:濁沫 敗腎,因腎主水,調節體液,腎虛不彰,水排泄不好 如說話口沫橫飛 五藏 1. 魂:肝不好,則魂不守舍 ( 眼不動,較嚴重 ) 2. 神:心不好,則心神不寧 ( 每講講過去,現講現忘記 ) 3. 意志: 脾不好,則意志薄弱,智力弱( 較無判斷是非的能力 ) 4. 魄:肺不好,則無魄力 5. 精志:精氣神充足則 腎好( 怕老婆則

17、敗腎 ) 五行 五行生剋,斷病兇吉 五行相生,母子相傳間臟吉順 五行相剋,隔臟相傳乂傳凶逆 五官 一. 目 肝筋風輪黑眼珠 心血血輪內外眥血絡 脾肌肉肉輪眼瞼 肺氣氣輪白眼珠 腎骨水輪瞳孔 由眼睛血絲看那一臟有異常? 脾 腎 肝 肺 三焦 肺心包 膽 胃 小腸 大腸 腎肝 膀胱 肺 二. 舌 心開竅於舌 舌為心之苗 舌尖說話伶俐 舌分為舌質 ( 舌體) 、舌苔 正常- 淡紅舌 且 薄白苔 由舌質的圓斑看那一臟有異常? 1. 舌根:腎 2. 舌中:脾、胃 3. 舌尖:心、肺 4. 舌邊:肝、膽 舌苔白:脾胃溼,體質虛弱 舌苔紅:心火旺 舌苔黃:溼熱 (吃太多炸的,便秘 ) 舌苔黃厚膩:脾胃溼熱

18、( 胃潰瘍 ) 心臟病的急救 1. 人中:人中溝上方 2. 內關:腕橫紋上 2 寸 3. 勞宮:握拳中指處 三. 唇 唇色青:血管病變,中風預兆 唇色黑:消化器官疾患 唇色白:蟲積,營養不良 註:蛔蚘怕酸,故可喝烏梅汁治療,或用棉花沾醋放屁股可吸引蟲往下掉 唇色黃:肝臟疾患,過勞( 木剋土 ) 唇色赤:外感傷寒,內熱 四. 鼻 肺開竅於鼻,時常鼻子不通代表肺氣虛弱 五. 耳 五味 五臟六腑不好不可吃其相對之五味 五味有病須忌,無病保健 性能功能五主說明 酸寒 酸者能濇能收(收斂 ) 能收攝精神回來 , 渙散也能 回來 收濇發散 拉肚子喝酸梅湯 便秘則不吃 酸走筋, 筋病勿食酸, 筋病得酸則拘擎

19、收引益甚, 多食酸, 則肉食氐而唇揚。 梅子、烏梅子:治膽結石(50 粒, 3 碗水煮成1 碗-慢火,不可用電鍋,5 天療程 ) 酸梅湯:治上吐下瀉 苦寒 苦者能瀉能燥能堅(堅燥 ) 苦走骨, 骨病勿食苦, 骨病得苦則重而難舉, 多食苦, 則皮槁而毛拔。 大黃、黃蓮、蘆薈(軟的部份 ) 、龍膽草 大黃:做黃藥水退虹,消炎 煮水放冷治便秘,屬強瀉藥 吃下去會拉肚子,外號:寒將軍,太冷傷胃 黃蓮 1.黃蓮解毒 ( 解上焦火 ) 2.黃蓮 1 錢,甘草水2 錢:小孩出生時退胎火, 用棉花沾小兒嘴唇,以後才不會生有的沒有的 3.黃蓮 3 錢豬肚湯:治小兒營養不良 4.黃蓮 3 錢牛奶水:治火眼(外傷、

20、紅腫熱痛、 灼傷 ),外洗治眼睛 蘆薈:退肝火、治燙傷、可敷臉 燉瘦肉治消化性溃瘍 軟的部份有用,黃綠色部份有毒 龍膽草:龍膽洩肝湯 甘熱 甘者能補能和能緩(緩和 ) 甘走肉, 肉病勿食甘, 肉病得甘則腹脹益甚, 多食甘, 則骨水痛而髮落。 紅棗 ( 大棗 ) :多食損齒,吃多傷腎、傷骨,補 血,不要太多,儘量只吃3 顆 十棗湯:利水峻劑 甘者入脾,甘能緩,能和;故胃食倒逆,不可 再吃甜的,脹氣也不可吃甜的 辛 熱 辛者能潤能散能橫行( 發 散) 辛走氣, 氣病勿食辛, 氣病得辛則而益虛, 川七:辛溫 川芎:血中氣藥; 性能功能五主說明 多食辛, 則筋急而爪枯。 上行頭目 ,下行血海月事完 4

21、 日,喝川芎調茶 ; 不可單服、久服,會令人暴亡 吃辣的在很熱或很冷比較好,會將髒東西流出 辛者入肺,辛能散;故動大疾病不可吃(Ex. 如 癌細胞 ) ,若吃辛,則會擴散 鹹熱 鹹者能下能軟堅(軟堅 ) 鹹走血, 血病勿食鹹, 血病得鹹則脈凝而口渴, 多食鹹, 則脈凝濇而變色。 鹹入腎,鹹能軟堅;故若大便不出,用溫水加 鹽包 黑色管色疫系統 五色 說明 青 綠豆 ( 退肝火 ) 、青菜、青草茶、青椒、芭樂、蘆筍 不可補肝,只可養肝、清肝 故青菜為冷,只有芥蘭、莧菜、茴香較不冷 肝之菜:韮菜,可壯( 助)陽( 因助陽,以致敗腎,故出家人不吃韮菜;韮菜消脹氣,但忌牛肉 芭樂:治白帶、遺精、早洩 赤

22、 紅豆 黃 黃豆 炸過的肉均屬黃色,EX.雞肉、炸過的、薯條 白 白扁豆、白山藥 黑 黑豆、黑芝麻、熟地 紫色、咖啡色也算 十二經絡 ( 五臟六腑 ) 手太陰肺經肺起中府,止少商寅23-01 手陽明大腸經大腸商陽,止迎香卯01-03 足陽明胃經胃起承泣,終厲兌辰03-05 足太陰脾經脾起隱白,大包鄕已05-07 手少陰心經心起極泉,少沖止午07-09 手太陽小腸經小陽少澤,止聽宮未09-11 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睛明,止會陰申11-13 足少陰腎經腎起湧泉,俞府終酉13-15 足厥陰心包經心包天池,中沖止戌15-17 手少陽三焦經三焦關沖,止竹空亥17-19 足少陽膽經膽膧子髎,止竅陰子19-21

23、 足厥陰肝經肝起大敦,終期門丑21-23 何時出生,則那個臟器會比較差? 肺寅大卯胃辰宮, 脾已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腎心包 戌, 亥焦子膽丑肝通。 失眠的原因 1. 肝火旺 2. 心血不足 3. 胃不和 皮膚的症狀 1. 斑疹:肝不好 ( 諸斑隱疹皆屬肝 ) 2. 瘡痒:脾不好 ( 諸溼瘡痒皆屬脾 ) 3. 乾裂:肺不好 狐臭:汗堵住導致狐臭 流汗:一定要是運動產生的,但若吹冷氣運動就不好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對肺肝均不好 筋爪同源 直接流汗 ( 未運動 ),對心不好 太胖、太瘦均為脾不好 ( 過與不及 ) 時常洗三溫暖,則腠理不密,非與天氣同變化,導致氣孔開合失常,冬天未閉則寒風刺骨, 夏天

24、未開則熱氣未散 鼻頭有血絲可能有肺結核 養生之道 早餐要好 午餐要飽 晚餐不吃最好 出國必備 ( 至落後國家 ) 1. 艾條:避邪 2. 蘿蔔:防一氧化碳中毒 3. 姜:防山嵐瘴氣 4. 橡皮筋:止流鼻血 (綁手指,左流紮右手中指中節,右流紮左手中指中節) 5. 韭菜:防犬蛇咬傷 (鵝大便防蛇 ) 6. 礦泉水:用當地熟水加上帶去的礦泉水以治霍亂(上吐下瀉、水土不服 ) 7. 梅子( 烏梅,須晒過的 ):製成汁以治腹瀉 難經:黃帝與岐伯(醫聖 ) 的對話 中醫即稱為歧黃術(精研歧黃 ) 黃帝問岐伯:何以人面獨能耐寒也? 岐伯:然,吾人十二經中手足各有三陽、三陰, 而六陰皆至頸胸而返,六陽皆上至

25、頭面, 陰為寒,陽為熱,又頭為諸陽總會,故令人面獨能耐寒也。 黃帝問曰:何以人不食飲七日而亡? 岐伯:平人當有留穀2 斗 5 升,水一斗, 然吾人日再 1至圊2,一行 2.5 升,3 而七日 3 斗 5 升, 故人不食飲七日水穀津液俱盡而亡故也。 黃帝問曰:何謂七飛門 (消化器官的七個門戶,又稱七衝門)? 岐伯:然, 唇為飛門 , 齒為戶門 , 會厭 4為吸門, 胃為賁門 5, 太倉 6下口為幽門, 大腸 7小腸會為 闌門, 下極 8為魄9門。 1 日再:一天2 次。 2 圊:廁所。 3 一天 5 升(2.5升 * 2次) ,7 天 3.5 升 (5升 * 7天) 。 4 會厭:胃與食道相接處

26、。 5 賁門:通暢與下降,不喜歡吃的可噴回去。 6 太倉:只進不出,變成糟粕。 7 大腸:東西可吸收的會攔截下來。 8 下極:肛門。 9 魄 =粕 食療 菜的配色:炒時比夾時更重要 禁忌 1. 韮菜炒牛肉致氣滯致血瘀 2. 青菜不可炒姜若要加姜,要加紅蘿蔔 3. 香菇不可炒姜 註:青菜不可加姜 (木剋土 ) ,故青菜炒香菇或 青菜+姜+紅蘿蔔 4. 蔥不跟蜜汁一起吃致氣滯 5. 豆鼓排骨不可吃 6. 紅蘿蔔加白蘿蔔不好 ( 因火剋金 ) ,需再加上豆皮 (因土生金 ) 7. 肉粽不加花生 ( 肉粽與花生相剋 ) 8. 花生不加蛋黃 ( 花生與蛋黃相剋 ) 9. 白蘿蔔會造成白頭髮 ( 久服萊菔

27、白人頭髮 ),須吃芝麻調養回來 10. 綠豆有痔瘡者忌之 11. 黑豆忌豬肉 12. 強酸:蘋果、檸檬 有毒的食物 1. 茄子 2. 南瓜(金瓜):癌症不可吃 3. 胡瓜 4. 蝦皮 註:胡瓜不可加蝦皮,吃了對身體不好 下午 3 時後忌之 1. 豬肝( 因豬都打針打皮下,故毒素不會在豬肝) 2. 豬血 3. 紅菜:白莧菜降糖份 4. 紅莧 晚上吃會動血,會睡不著,防害血液循環 五汁:蘋果、西洋芹、苦瓜、青椒、大黃瓜 傷到心經,吃鼠尾廣,須紫花( 治眼睛紅腫,眼睛充血,退心火) 米豆治痛風 螃蟹補腎、骨 ( 腰者腎之府 ) 西藏紅花 ( 生殖) 活血化瘀 (通經化瘀 ),MC 來喝,但準備懷孕及

28、懷孕不可喝 血壓高可喝,但不要常喝 川七 (傷科)活血化痰 人參縮血 早上起來空腹吃一根香蕉,可治脹氣、潰瘍 韭菜牛奶汁 ( 牛奶放至果汁機打 ):治消化性潰瘍 素食則蘆薈 ( 要去皮 ) 燉素肉 生脈飲 ( 顧血管) 人參 3 錢 麥門冬 5 錢 五味子 ( 酸味,少少的即可 )1.5 錢( 不用太早放 ) 水 200c.c. 冰糖 人參 生的:甘苦微涼,故降血壓要用含的 熟的:甘溫 高麗參屬於較補,因生長在較冷處 花旗參 (粉光參 ) ,則為顧血管 陳皮化痰、止咳、止胃痛 陽起石:治陽痿早洩 橄欖:收濇 補菜 (萬病皆因感冒起 ) 吃素:黑芝麻 吃葷:大骨湯 蔥白湯可行氣,防治乳癌 益母草

29、泡水可防治乳癌 魚腥草:性冷、辛 治熱咳、喉嚨發炎 (有發炎才用哦 ) 太冷不要常喝 藥理作用:辛散氣,如鐵牛運功散內的川七,屬辛,故散氣 牛肉:太營養,無法由體內排出 易導致氣滯血痰、心臟病、高血壓 茴香菜炒瘦肉 +姜,用水再滾成湯,加蛋、蚵(腎)對肝、腎好 文旦柚:顧血管,對支氣管、皮膚好 以形補形 食療偏方 一. 肝硬化 (酒精性 ) 1.上午 10點 1喝下兩碗烏龍茶泡蜂蜜 ( 因蜂蜜怕熱,故須待茶涼再泡 ) 2.下午 4 點 2喝下一瓶硫克肝口服液 (日製的愛肝 ) 1 上午 10 點:脾經行走,治肝先實脾 2 下午 4 點:利用膀胱的氣化作用 3.下午 10點 1喝下一碗葡萄汁 (

30、 治肝故用青葡萄 ) 二. 膽結石 1.梅干子 50 粒( 去皮) 下鍋放下 3 碗水煎至一碗摻些白糖 2,下午 3 點喝下 2.晚上 10點須吃下櫻桃 ( 或紅葡萄 )5 粒以補血 3.連服 5 天停 10天後再服 5 天 三. 心肌梗塞 1.黑木耳兩片切成長條,大棗 3( 紅棗)6 粒,瘦肉 ( 豬肉)2 斤 2.五碗水煮成兩碗不調味 3.每週服食三回 四. 脾虛泄瀉 1.治以四神湯 ( 山藥、芡實、茯苓、薏仁/ 蓮子- 懷孕吃好玩的可以加 5 種料) 2.若腹瀉燉腸子 3.尿多燉小肚 註:味精跟酒不要加 五. 肺系喉癌 1.薏米當飯 2.連服 6 個月 3.若肺癰治以天蘿水 ( 絲瓜對肺

31、好,絲瓜露太冷不可常喝) 六. 腎結石 1.赤豬肉半斤剁成肉醬加入太白粉和醬油、鹽調味均勻,製成肉餅 2.蔥半斤洗淨鋪放鍋中,上置肉餅加水燒熟,再拌米餅連蔥肉餅一起吃下 3.每天一次,另再三餐後各吃10-15 茡薺 4 1 下午 10 點:利用三焦運氣時將不好的東西排出 2 加白糖:因為會酸 3 藥用紅棗,吃好玩的用黑棗 4 茡薺可化銅 婦科 婦人諸病,所異於男子者, 惟調經 、經閉 、崩漏、帶濁、癥瘕、子嗣、生育,胎前並產後諸病, 及前陰 、乳疾 諸證不相同耳。 婦病難治 寇宗奭曰: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 諺云婦人之病多不易治也。 註:程應旌曰:少陰之厥手不過肘,足不過膝,反之不死何待?

32、帶濁 鹹菜(酸菜 ) 、白菜( 包心)、酸筍、芒果、泡菜、鹹魚 會產生 溼的,MC 來不要吃,易生白帶 常談: 肥人多痰,瘦子多火 痰:成塊,濁為痰 飲:水,清為水 脾為生痰之器 :如多吃冰、青菜會生盔,故不要多吃冰及青菜須加紅蘿蔔 肺為貯痰之器 月經之常 月經 一月一行 並月 二月一行 居經 三月一行,又名四季洗 避年 一年一行 暗經 一生不行,仍可懷孕 男女發育過程不同 黃帝內經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 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 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 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 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墬; 六七 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

33、,髮始白; 七七 任脈衰,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 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 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 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 腎氣衰,髮墬齒槁; 六八 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鬚頒白; 七八 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階極; 八八 則齒髮去。 月經異常 病因 往前( 早來) :血熱活動力快,故早來 後退( 晚到) :血滯 症狀 經後痛:氣血虛弱 經前痛:氣血凝滯 病理 氣滯血瘀:多脹滿 血滯氣阻:多疼痛 經行泄瀉:脾虛 鴨溏:寒溼 經行嘔吐:胃弱 多嘔出涎:傷飲 吐出食物

34、:傷食 不孕因四 1. 傷衝任 (三因) :經、帶、漏 2. 胞積(宿血) 3. 胞寒熱 4. 體盛痰多 經前、經後 7 日內算正常, 月經間最少需間隔20天 腎經(防治生殖系統疾患 ) 然谷穴 :位於湧泉穴與內踝連線中點 水泉穴 :太溪下一寸 太溪穴 :內踝與腳筋連線中點 月經來發熱、發燒 ( 月經期感冒 ):難治, 需先刺 (針炙) 風池、風府再吃藥。 經水有腥味,才是正常 但太臭,可能是發炎 沒味道可能是其它臟器有問題 按膽經:風池穴、風府穴 因憂鬱 引起的月經不順,則按 少府穴 MC來不吃生冷, 多吃紅豆湯 ( 用紅砂糖 ) 經閉 石瘕 :生胞中,非肺癆,病血瘕 胞脈閉 :月不來,非血

35、瘕,乃肺癆 血虧經閉 ( 血液循環有所虧虛 ) 病因:二陽之病發於心脾, 仍隱曲不得情不舒而不月 血枯 :風消 火盛 :咳嗽不已,日久成勞,息賁不能醫 煩惱MC 不來 憂鬱MC 來不停 伏梁 (胸口悶 )心肌梗塞 ( 會痛) 息賁肺( 喘) 奔豚腎( 喘到那股氣跑不上來,喘息像豬要跑出來,快窒息了 春秋兩季補 冬藏精,來年不病 帶下 一. 帶下類別 ( 屬溼) 1. 風(濇) 2. 熱(瀉):火 3. 虛溼( 燥):溫 4. 燥(清) 5. 寒(溫) 二. 帶下治法 1. 瀉:火 2. 燥:虛、溼、清 3. 濇(收斂):風 4. 寒:火 5. 溫:寒 三. 辦證( 帶下物 ) 1. 臭腥 2.

36、 瘡膿 3. 如來泔 4. 尿竅、胞中 MC來,吃黑色, Ex.香菇、黑仙草,量會減少; 巧克力只會舒緩,但量不會減少 芭樂 :治白帶、遺精、早洩 與生殖泌尿 相關經脈 1. 肝經 ( 繞陰器 ) 2. 脾 3. 腎 衄血 血熱(心),致血妄行,故衄血、吐血 止血: 1. 用橡皮筋套中指,左鼻紮右手,右鼻紮左手 2.萊菔切片貼足心 ( 菜頭為冷 ) 3.髮灰吹鼻 菱角煮湯 補生殖泌尿 功能 杜仲 對生小孩 有用 白果 (銀杏) 加茶也治 帶下 氣滯血瘀 癥瘕積聚痞瘀血蠱 病機病因: 1. 癥:血病 ( 陰病) ,葡萄胎 2. 瘕:氣病 ( 陽病) ,假性懷孕 3. 血癥 :經行飲食生冷,牢固不

37、移,脇腹脹痛,內熱心煩,食少善忘 4. 痞滿 :胸膈滿悶,氣雍不宣 5. 積聚 :痰飲食積,氣血搏結,不宣通,氣道塞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 6. 瘀血 :血瘀腹中不堅,久 血蠱;經行傷於風冷,瘀血停留 血蠱:即癌症,瘀血不行,蓄之既久 證治- 一切癥瘕 - 藥方:大七氣 單方:紅花、桃仁、川七 食療:陳皮梅、薏仁湯 穴道:血海、三陰交 痃癖疝證 1. 痃:臍或左或右,一筋突起如臂,小如指,狀如弓弦者 2. 癖:僻在兩肋間者 3. 疝:即疝氣,疼痛高起如山者,證引少腹,牽連腰脇痛( 肝經繞陰器 ) 雖各有三,此皆因風冷,客胞中所致 證治 痃癖 :蔥白散 ,大便燥去鹽加大黃 疝病 :風冷寒溼客胞中,

38、脇腹痛屬肝,當歸散 男女完實 1. 男子十六精通,三十而娶 2. 女子十四天癸至,二十好嫁 3. 必經完實,而後交,孕育子女方能長壽 風雨交加的夜晚不可種子 因受孕基因會突變,小孩長大易行精神病 種子最好的季節:夏天成孕,冬天生 種子時候 1. 聚精之道,惟在寡慾,交接不可失遲早 2. 婦人經行一度,必有一日絪蘊,須待此時成胎 止血的方式 (水剋火 ) 1. 血餘 2. 金紙燒一燒 3. 番仔火旁黑紙 分男女論 1. 血先至裹精成男 精先至裹血成女 2. 月水盡後,一三五成男, 二四六成女 3. 受氣左子宮成男,右為女 女胎如箕,男如釜 女面母,男背母 分經養胎 一月肝 ( 胚胎) 二月膽 (

39、 始膏) 三月心主 ( 始胎) 四月三焦 ( 小腸) 五月脾 六月胃 七月肺 八月大腸 九月腎 十月五臟六腑關節 安胎:黃芩、白术 補腎氣之穴 1. 俞府穴 2. 然谷穴 3. 太溪穴 婦科胎產 1. 惡阻 :胎前病惡 2. 子懸 :胞阻腫滿氣煩 3. 子淋(結石 ) :孕婦小便頻數,窘澀點滴疼痛,宜五淋散 4. 子癲 :孕婦突然顛仆不省人事,少頃復好 1)此仍肝心二經所致,宜羚羊角散 2)抽搐甚者,用鉤藤湯 ( 不可久煮 ) 5. 子嗽 :妊娠咳嗽,嗽久傷胎,痰飲則感冒 冷咳:白痰 熱咳:黃痰,吃 橘子 ( 用橘絡治療,代表肺的血管) 、絲瓜也不錯 1)痰飲者用二陳湯 ( 陳皮、半夏 ) 2

40、)感冒者用桔梗湯 ( 桔梗、茯苓 ) 3)久嗽陰虛用六味地黃湯 ( 調氣之藥即可 ) 6. 轉胞 :妊娠胎壓 ( 要生了 )不得小便,心煩不得臥 1) 舉胎法:令穩婆香油 1塗手,舉胎起則連出再以四物加味 2) 服後以指探吐,吐後再吐,如此三四次則胎舉,小便利;如不應,則飲用五苓散 7. 子瘖 :臟躁鬼胎 ( 有點產前憂鬱症 ) 8. 胞阻 :孕婦腹痛 在下腰腹間:胎不安 (較危險 ) 在上心胃間:食滯,按商陽穴 9. 子腫 :頭面偏身浮腫,小水短少為水氣病 10. 子氣 :自膝至足腫,三水長者,屬溼氣病 11. 子滿 :偏身俱腫,腹脹喘滿在6、7 個月時 12. 皺腳 :兩腳腫而膚厚者屬濕,皮薄者水( 脆腳) 子腫、子滿、子氣、皺腳、脆腳皆因水氣溼邪傷於脾肺為是病。 脹腫赤小豆 氣腫 ( 腳氣病 ):按下去馬上彈起來 治法:足踩小紅豆 水腫 :按下去會凹 治法:服食小紅豆 1 香油:麻油可消炎,富貴手塗麻油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