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5804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摘 要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这样的货币市场的不平衡对于产品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国内的各界人士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少学者认为通过人民币的快速升值能够控制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现状,笔者经过系统的分析认为,不仅短期内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不能够起到控制通胀的作用, 甚至会给通货膨胀的现状带来压力,使治理通胀的货币政策被动,乃至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成因,认为如今在CPI和PPI同时出现增幅上涨的情况下,通胀已经变为成本型的通货膨胀。本文结合了历史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通

2、货膨胀治理的关系,并在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投机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效果等等的影响。最终提出了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的措施:应该重视的是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 应从根本上改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增长对净出口拉动的依赖;应改善贸易结构,增加对于能源资源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这样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同时,应提高市场吸收货币的能力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减少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目前通货膨胀的缓解,有利于从根本上稳住物价的上涨趋势,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我

3、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治理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macroeconomic are experiencing inflation. The imbalance of the money market has adversely affected products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the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lation, the domestic people have given their views, many sc

4、holars believe that the rapid appreciation of RMB could control the excess liquidity status, while the author holds that not only the rapid short-term RMB Appreciation can not play a role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or even the status quo will bring pressure on inflation, the inflation control passive

5、 monetary policy, and increase the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and bring more uncertainty into Chinas econom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omestic inflation that now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CPI and PPI rising sharply, inflation has become the cost of inflation.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hist

6、orical data,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nd inflation control, an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inflation the impacts such as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on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peculative capital flows and monetary policy effects and so on. Curre

7、nt inflation measures are as followed: that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s aroused by the expectation of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not just pinning hopes on the rapid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should change the growth mode of trade fundamentally; should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the

8、stimulation of net exports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should improve trade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high-tech products impor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raise the currency market absorption capacity and though the correct guidan

9、ce, we ca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excess liquidity of the currency. Only in this way, can help ease the current inflation stabilize the rising price trend and reduce economic uncertainty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long-term sustained and stable growth, can help

10、improve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enhance Chinas Position in the world.Keywords Appreciation of RMB;Inflation;Inflation control目 录一、通货膨胀的类型与国内经济运行的现状1(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1(二)国内经济学家对治理通货膨胀的研究现状3二、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4(一)近期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41.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剩42.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内外套利性投机资本活跃43.全球流动性过剩助推了国内的物价上涨5(二)人民

11、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51.人民币升值经由贸易渠道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5 2.人民币升值使治理通胀的货币政策被动83.全球流动性过剩下的人民币升值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 10三、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10(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增长对净出口拉动的依赖 10(二)改善贸易结构,加大资源、能源、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11(三)稳定人民币的预期,减缓升值幅度11(四)提高市场吸收货币的能力12四、结论12 参考文献 14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治理汇率,作为开放条件下资产价格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的今天,发挥着联系各经济体的重要作用。我国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

12、轨后到2005年,实行的一直是市场化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是盯住美元的被动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为市场化的、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前进的一大步。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开始增大,向着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改革。但是人民币汇率事实上仍然盯住美元,我们平常所说的升值一般也针对美元而言。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政治压力亦越来越大。加之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总需求结构性失衡和货币结构性失衡。其中总需求长期结构性失

13、衡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外需(净出口)拉动作用,而内需不足。货币结构性失衡则是因为货币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目前,物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升值成为阻碍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矛盾。如何理解这两大经济现象?解析币值与通涨的内部传导机制对于我们有效抑制通胀,继续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有序的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国内经济学者认为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可以控制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但笔者经分析认为,单纯依靠人民币的升值短期内不能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通货膨胀的治理更需要币值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一、通货膨胀的类型与国内经济运行的现状(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在经济文献中通货膨胀

14、大多被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的货币需求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度量有三种形式消费物价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消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编制;批发物价指数:根据制成品、原材料、中间品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批发价格的变动状况编制;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货膨胀的类型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以分成温和的通货膨胀、疾驰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通常经济学家把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与居民生活

15、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件变动指标超过5%的通货膨胀看作是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在3%-5%的通货膨胀看作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如表1所示,我国2007年的CPI指数变化趋势:表1 2007年我国CPI变化趋势月份123456789101112CPI2.2%2.7%3.3%3.0%3.4%4.4%5.6%6.5%6.2%6.5%6.9%6.5%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2007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从年初的2.2一路攀升至年底的6.5,全年平均涨幅为4.8,较2006年上涨3.3个百分点。同时,PPI 工业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作为衡量工

16、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也是反映通胀承担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的情况,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以下是近来我国PPI的变动情况表2007年我PPI变动趋势(同比上年增长)月份123456789101112PPI3.3%2.6%2.7%2.9%2.8%2.5%2.4%2.6%2.7%3.2%4.6%5.4%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PPI再度创出了新高,从去年8月份以来PPI便开始出现涨幅扩大趋势从10月份开始更是明显走高,

17、一方面,这反映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从整个经济体的角度看,PPI的上涨更能反映物价的真实变动状况,因此PPI持续上涨趋势显示,通胀压力仍在加大当中。另一方面,这表明通货膨胀的类型变得复杂了,仅仅依靠需求拉动或者供给不足已不能很好的解释它,由于PPI表明了中间产品的价格变动,所以通货膨胀的形成又增加了成本推动这一缘由。这样,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单纯依靠变更币值, 即通过改变最终产品的价格表达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是缺乏说服力的。如果继续增加对最终消费品的供给,导致PPI持续走高的话,借助PPI对CPI的传导关系,最终会进一步的推动CPI走高。PPI 的构成主要有大宗工业基础性原料价格构成,例如:钢铁

18、、有色、煤、焦炭、原油、成品油等,这些价格与资产标价走势基本协调,所以如果升值的话,将导致资产价格走高从而带动投资旺盛 ,进一步推动了PPI的快速走高,这样试图通过垂直的把币值变更来抑制物价的做法是一次性的,且并未触动通胀的本质原因。而由于PPI对物件的推动作用是持续的、不可逆的(除非经济大幅度衰退),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的恶化。因此,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成本型通胀,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内外不均衡导致的出口规模增速过快、持续时间过长。国内的基础资源难以支撑庞大的出口和长时间的顺差,对基础资源的需求加大引起价格上升,这样PPI走高。如果不调整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和出口结构,而去单纯依靠变更币值解决目前

19、的通胀问题,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二)国内经济学家对治理通货膨胀的研究现状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否能够起到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些国外的投资银行预计,2008年中国通胀率将达到6.8%,这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认为未来12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预期大幅调高至12%。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通货膨胀值由4.5%上调至6.8%,将明年通胀预测值由2.5%调升至3%,并预期短期通胀可能继续上升,甚至部分月份可能上升至两位数,这将进一步增加相关资产的政策风险溢价。并提出建议认为人民币升值是解决通胀问题、避免经济“硬着陆”的最可行和最佳办法。因此应上调人民币升值幅度,预

20、计未来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为5%、9%和12%。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不会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与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对矛盾体,容易造成治理通胀的货币政策被动乃至失效。甚至,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实行,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国内市场,使得名义货币供应量(或广义流动性)增加,而真实货币需求(或流动性需求)不变甚至下降,导致流动性过剩,货币市场(或流动性市场)均衡触发了通货膨胀预期,在造成今天中国通胀压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了隐患。二、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一)近期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货币表现是流动性过剩。要了解造成这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首

21、先要理解什么是流动性过剩。在经济学中,“流动性”(Liquidity)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因此,现金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本国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

22、于贷款增速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1.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剩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增加了74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现有比价,就有6000多亿元的基础货币被投放。这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因为,当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时,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必须使用金融工具,如正回购、发行央行银行票据,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直接增加,再通过银行乘数的作用注入到流通领域,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2.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内外套利性投机资本活跃随着

23、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较长时期顺差的出现,国际上倡导人民币升值的舆论主导了欧美主要工业国家的对华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货币升值施加了种种压力,这种压力激发了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大量资金突然通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流入我国。同时国内的投资者用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预期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和资产价格的保值效应,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 引发经济过热、产生诸如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的经济泡沫。3.全球流动性过剩助推了国内

24、的物价上涨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全球联动性增强、传导渠道增多,主要表现为:贸易领域,除少数国家因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上升外,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都呈现出输入型特点,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带动有关国家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对外开放度高,对能源需求量大,输入通货膨胀的渠道主要是其进口的制成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新兴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对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敏感,导致其国内生产价格指数大幅上升;中东等能源生产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则主要来自进口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最不发达国家由于食品价格在其消费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往往高达70

25、%,进口粮食价格上涨直接带动其国内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金融领域,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大量国际套利资本在世界各地推高了有关国家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价格,是造成一些国家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国际投机资本大量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进行炒作,直接抬高了资源性产品价格。在经济政策领域,目前全球六成国家的货币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近年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不仅直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加剧了那些货币汇率与美元联系密切的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1.人民币升值经由贸易渠道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经典的理论认为

26、一个开放的经济体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持续地发展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目前对汇率水平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是弹性分析理论和J 曲线效应理论。弹性分析理论主要分析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变动的条件性问题,J曲线效应理论则是反映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动态过程。依据经典的国际收支理论,本币升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贸易量的变化,最终引起对外贸易收支变动。但是这种影响只有在满足弹性分析理论中的马歇尔- 勒纳条件(M a r s h a l l -Lerner Condition)时才能发挥作用,即在进出口供给弹性均无穷大的前提下,若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27、汇率变动才能改善对外贸易收支状况。因此不能简单认为依靠贬值就可以扩大出口、改善贸易状况,而且这一结论的实际应用局限性太强,仅仅适合一国对贸易逆差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对顺差的情况不适用。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即一国若要通过变更币值来改善其国际收支的失衡状况,不仅要注意可贸易品的内外价格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贸易结构的合理性,其贸易量的变动是否会随着可贸易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化。否则只会恶化其国际收支的失衡状况。另外,在实体经济中,由于汇率传导、市场需求及商品数量调整具有相对滞后性,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即存在J 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对于不

28、同的国家而言这个时间滞后期是不同的,一般在6至18个月。经济学家范金在2004年计算得出的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 0 .857932(绝对值小于1),即人民币每升值1%,若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相应提高,出口数量也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数量减少的度,出口金额还会提高。那么,单纯汇率提升并不会对出口总规模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从2005 年7 月21 日开始,中国汇率制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步升值。按照2005 年汇改时8. 11 的汇率计算,两年来,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7. 8 %。2007 年,人民币汇率数次呈现“小步快跑”的加速升值

29、趋势。2007 年7 月10 日,人民币单日升值高达240 个基点,11 日也达到133 个基点。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 美元对人民币7. 5712 元,1 欧元对人民10.4062 元,100 日元对人民币6. 2179 元,1 港元对人民币0. 96854 元,1 英镑对人民币15. 3456 元。在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依然在大幅增长。到2007 年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累计13000 亿美元,同时,2007 年1 - 6月,经常项目顺差为1629 亿美元,同比增长78 %。其中,外贸顺差为1125 亿美元,同比增长83. 1 %。这

30、说明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顺差的关系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简单。同时与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状况加以比较来看,如图1:可见,尽管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一直是波动式的下降的,即人民币兑美元处于升值的态势中,去年的CPI指数并没有因为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动而影响到它的上升趋势,可见这样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能控制住通货膨胀的严重势头。 以美国为例,中美贸易失衡明显的表现在中国的贸易顺差上。在中美贸易失衡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甚至要求人民币汇率完全市场化就成为美国政界压倒性态度。研究表明,汇率调整影响国际贸易主要通过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调整来实现,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存在,通过调整汇率解决国际贸易失衡问题的努力

31、往往会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即使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并不一定等比例上涨。因为出口企业可能出于保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或者其他经营战略的需要,下调商品价格,缩小利润空间。因此,出口企业对于汇率的调整有一个可以承受的“限度”。当汇率在这个范围内浮动时,出口企业往往不会跟进调整价格。就目前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而言,如果要想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来进行解决,就必须突破出口企业的这个“限度”。因此要求调整幅度可能不是1%或者2%,而是20%甚至更多,这样大幅度的汇率调整对于目前的中国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历史上看,简单的汇率升值亦不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也有一些前车之鉴。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为治理

32、严重的通货膨胀,提高官方利率,导致外资流入,美元汇率在1979-1984年中上涨60%,进而引起巨额贸易逆差。1984年,美国经常项日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日等五国财长制定了“广场协定”, 此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幅度下跌,由1:250下跌到122日元。而日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到2005年,日本对美国的顺差仍然有827亿美元。图1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历史上看,简单的汇率升值亦不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也有一些前车之鉴。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提高官方利率,导致外资流入,美元汇率在1

33、979-1984年中上涨60%,进而引起巨额贸易逆差。1984年,美国经常项日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日等五国财长制定了“广场协定”, 此后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幅度下跌,由1:250下跌到122日元。而日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到2005年,日本对美国的顺差仍然有827亿美元。总之,持续的贸易顺差及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支持人民币对外升值的直接理由。但是,其中有两层涵义值得关注:一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来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重顺差,中国及世界经济环境改变、资本权益发生转移、资本流向改变等等,这些数字存在巨大变化的可能。二是持续贸易顺差的

34、出现,既有汇率因素的影响,同时是国家多年来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人为压低生产成本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单纯保持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变影响有限。可见,靠利用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实现贸易顺差的快速转变进而减少外汇储备的效果不大,由此也不能控制货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而无法实现对于当前通货膨胀的有效治理。2.人民币升值使治理通胀的货币政策被动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当然也只是相对美元升值。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更是高达4.06%,不仅刷新了去年四季度刚刚创下的季升幅2.77%的纪录,也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按照汇率改革时8.1

35、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3.79%。不论这种升值是不是自愿,众所周知,这种近乎大规模的人民币升值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为了缓减升值的压力,央行投放货币增加人民币的供给。在减轻升值压力之后,因为投放了过多的货币就自然的加剧了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将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由此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套汇与套利资本流入中国。计算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有一个办法,即外汇储备增额减去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的顺差额,这一结果大体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当中的错误与遗漏项下。如果错误与遗漏为正,且规模较大,那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国际热钱流入到了中国。在2003年和2004年,错误与遗漏较前几年大幅增加,

36、这两年正是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特别巨大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特别强烈的时期。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缓和,尤其是2005年7月份中国改革汇率机制并一次性升值2%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一些先前进入到中国的热钱可能撤离了中国,从而导致了2005年全年国际收支中的错误与遗漏项目由2003年和2004年的正额正数转为负167亿美元。由于中国的汇率改革,再加上美国连续十多次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促成了我们此前的判断成为现实:一旦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兑现后,国际热钱就可能会暂时地撤离中国。2006年第一季度信贷增长远远超出了央行的预期,有关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便陡然增强。同时,各个月份的贸易顺差

37、也急剧增加,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又开始活跃起来,由此直接加大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结果是国际热钱又卷土重来。目前的中国从总的经济状况来看具有吸引外资的魅力,尤其是受到了当前的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居高不下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QFII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分为保险、银行、证券商、基金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投资机构等在内的各色国际资本,尤其是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国际游资会更加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一步在全世界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国际资本以更大规模、更快速

38、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为抑制通货膨胀,我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与人民币升值是相互矛盾的,多次提高的存贷利率更加加剧了外资的流入。然而一旦这些短期资本流入后,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而是大部分都投向了银行、证券或房地产部门,造成了目前的经济泡沫。如上分析,这样的经济泡沫会导致人们对于当前经济状况的过高估计,刺激了国内投资,造成储蓄率下降,并诱导投资者多投资于虚拟经济领域和固定资产领域比如房地产行业,类似上游产品的资产价格上升导致下游产品的价格攀升,从而推动了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显著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此

39、时,一旦国家经济有所下滑,这些短期资本便一反之前的涌入而逃之夭夭。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聚集和逆转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银行部门会积累大量不良债权,同时由于其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的严重不匹配而面临偿债危机。金融部门累积的风险迅速传播到其他部门,最终引发了资本流出国(危机前为资本流入国)全面的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甚至是金融、货币的双危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金融危机席卷了发展中国家: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其中,11个发生危机的国家中,7个正处于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这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爆发金融危机,主

40、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贸易和经常项目收支恶化的情况下对本币汇率产生了错误估计;二是过早地实行了金融自由化即允许私人资本自由流动。情况尤为严重的是,由于过早地实现了金融自由化,在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面前,任何汇率平价对这些国家都失去了意义,使他们不断的处在金融危机的边缘。如在当今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日本加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和出口力度,一旦日本再度坚持日元贬值政策,很可能造成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再度恶化,从而有可能再次成为国际投机资本袭击的目标而发生金融危机。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我国资本流动特点的分析,尽管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有着与上述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拥有国际收

41、支的双顺差、雄厚的外汇储备和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产生像东南亚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这也解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如我国债务增长过、外债结构失衡、资本流动在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均衡及大量资本的形成存在潜在的金融危机等等。可见,人民币的升值在给央行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减效的同时还给中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了隐患。3.全球流动性过剩下的人民币升值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在全球性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过剩流动性是通过资本流入、贸易顺差传导进来的。发行了过多货币的国家,其货币政策决策者容易从本能上反应让别人来承担后果。希望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替自己吸收一些流动

42、性。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近年来出现的严重流动性过剩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外因在于美元的多发及滥发货币和投机性货币过多地集聚在中国逐利。实际上,流动性作为全球的经济现象,反映的是当前产业经济已经全球化,各国间在制造业、进出口方面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密。但是在金融业的国际协调上并没有跟上。这也是中国在本国货币没有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在目前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克服自身的通胀问题,从根本上讲则是要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式调整,降低对外需的依赖,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降低对美元为代表的国际市场的依赖,推进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对

43、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分依赖。三、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增长对净出口拉动的依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意义就是指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提出,与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对外依赖度过大是分不开的。在目前我国贸易顺差过大的情况下,减少出口数量,提高出口质量对于国内通货膨胀的现状的缓解有着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讲,要求我们改变经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增强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促

44、进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目标,努力实现内外均衡。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正是在对这些具体目标进行了综合和提炼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根本含义是指从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质量、效益的提高和结构优化的贸易增长方式。这一转变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核心,促进对外贸易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样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减少外汇的过量储备,这样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乃至减缓如今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针对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可以直接影响外汇占款的发放,减慢货币的流动性,起到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二)改善贸易结构,加大资源、能源、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

45、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通过份额形式来表示,它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如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采取措施调控“两高一资”行业,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加大能源资源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继续采取鼓励进口的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变以往的依靠牺牲环境、雇佣廉价劳动力的高污染、高能耗、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来扩大出口的形式,树立“GDP”质量的观念。(三)稳定人民币的预期,减缓升值幅度中央银行作为我国的货币当局,面对目前的通货膨胀现象,对

46、货币政策作了适时的跟进,包括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多次实施准备金率政策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以及进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加快信贷的回笼,让市场上的货币存量更多地进入银行体系,以防止游资过度投机,产生经济泡沫和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近来央行实行了一系列的流动性管理措施,主要是加快货币的信用回笼。首先是利用利率杠杆。我国长期处于超低利率阶段,存款利率实际水平经常性的处于负值,因此利率工具有着相当大的调整空间,而且这几次的存贷利率的上调是非常必要的。存银行款加息的直接作用是更多地将存量货币留在银行或者更多地将市场上的货币吸收,贷款加息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信贷要求,减少贷款规模,两者都能较好地起到回笼货币的效

47、果。同时利率增加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还有助于降低资产的理论价格,起到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升的作用。其次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能起到减少贷款规模的作用,存款准备金每提高5%,就能将上百亿的货币冻结在银行,加上乘数效应,所减少的现期市场货币存量就更大了。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能间接地起到回笼货币的作用。此外,货币当局可以运用其他的一些手段,如增发国债,加强债市的相机操作,促进货币回笼。亦可运用资产市场风险提示和“道义劝告”手段,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四)提高市场吸收货币的能力毕竟信用回笼不是治本之道,只是相机调控手段,因为进入银行体系的货币,还是可能进入市场,成为投机性的货币,而让商品市场有效消化流动性才是根本性措施,才能较为有效的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就财政税收政策而言,应对目前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加以适当的调控,对一些投机、投资行为利用税收手段来调节;应从扩大内需,提高商品市场对流动性的吸收能力出发,对低收入人群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减少过多的外汇占款,应提高内需适当控制出口规模,缩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