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5805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8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 SCIENCESCIENCE In long-term in, not only the RMB revaluation may enhance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productivity, but also may optimiz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planter structure and the region layout, overall enhances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

2、ally competitive power, thus further displays our countrys comparison superiority, finally realizes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ason of appreciation of RMB,using the model of relations between exchange and price ,and then analysis the impact of RMB appreciatio

3、n on the expor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then give some advise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Appreciation of RMB; export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e agricultural trade; agricultural competition 4 目录 1 绪论.5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5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5 1.3 课题研究方法.6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

4、内容6 2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7 3.1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7 3.2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8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9 3.1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9 3.2 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的影响.10 3.2.1 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10 3.2.2 农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增加.11 3.2.3 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受到严重冲击11 3.3 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12 3.3.1.价格竞争力下降12 3.3.2 短期内农产品加工程度竞争力减弱13 3.3.3 .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竞争力建设延迟13 3.4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13 3.4.1 优势农产品取代传统农产品

5、.13 3.4.2 非国有企业成为带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13 3.4.3 农产品出口市场显现多元化格局.13 3.5 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影响14 4 应对措施.15 4.1 建立特设农产品区域.15 5 4.2.提高农产品自身的性价比.15 4.2.1 加强农业国内支持.15 4.2.2.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16 4.2.3.发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16 4.3 扭转依靠价格优势的格局17 4.4 完善农产品国内支持政策17 4.5 加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建设18 5 结论19 参考文献20 6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2008 年以来,迫于国

6、际压力和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人民币的升值, 给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将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却可能造成严重的伤 害。据统计,2009 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为 39.8 亿美元,同比下降 2.5%,其中进 出口贸易逆差达到 129.9 亿美元。总的来说,就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会加大,这 样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将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 这对于我国的弱势农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而提 出一些解决措施,促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由于我国的农产品绝大部

7、分产自中国本土,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产品本身的价格 兑换成美元就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了,农产品的成本也随之提高,因此,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增加。之前我国农产品都是以廉价在市场上占有份额,人民 币升值以后,农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优势也就丧失。这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遭受巨大冲击。据统计,2009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 391.8 亿美元,同比下降 2.5%,进出 口贸易逆差达到 129.9 亿美元。从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的角度 ,姜楠 、方天堃 、聂 凤英 ( 2006 ) 通过建立一个涵盖农产品市场 、非农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 场的开放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认为在开放经济体系下

8、,当出现外汇市场的随机干扰时 ,汇 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须视农产品价格效果与利率效果的相对大小而定 , 若价格效果 大于利率效果 ,则汇率与农产品价格成正方向变动 ,反之则反方向变动 。中国农科院 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心主任孙东升(2008)指出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农 产品的出口造成严重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会加大,这样在 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将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这对 于我国的弱势农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朱微教授(2008)在周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人 民币升值总的来说是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这样只会导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的 7 逐步扩大,

9、产品的需求弹性决定该农产品是否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恶化。需求弹性越 高,受到的影响越小。价格需求弹性越大,受到的影响越大。薛淑珍 、王保忠 ( 2008 ) 认为 , 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中 ,经济发展周期变化是重要方面 ,需求上升 拉动价格上涨是直接原因 ,货币供应问题是真实动力 ,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是 直接动力 ,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是直接诱因 。 但是以上的研究和策略只是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的理论方法,没有对我国农产品的 出口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有一些策略目前的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当今人民币升值是一 个长期的趋势,而我国农产品已经遭受过一次升值的冲击,如何增强抵抗力,并增强 国际市场的

10、竞争力,使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达到顺差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1.3 课题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事实和实例说明 2005 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状况, 并从中分析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分析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人民币升值之前与之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状况,全 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3)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外和国内权威文献的概括、分析和总结,说明人 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我国政府企业等主体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或是对策。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

11、现状 及课题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讲述汇率变动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引用模型, 分析出汇率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和传递机制,从而得出人民升值对我国农产 品价格的影响;第三部分列出当前人民币升值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第四部分写的 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 国际竞争力、农业结构以及贸易逆差的影响。第五部分写的是针对人民币升值我国农 产品出口受到的影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8 2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3.1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 自 2003 年以来,中国 GDP 持续高速增长,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

12、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 大压力。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回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即日 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 住单一的美元,而是形成更富有单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 年 7 月 21 日 19:00 时,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 1 美元兑 8.11 元人民币,并作为次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2007 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升值幅度接近 6.5%,中间价达到 6.8266,创历史新低。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 数据,2006 中美

13、贸易顺差达到 1442.6 亿美元,2007 年中美贸易顺差 1633.2 亿美元,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 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 步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人民币面临着以下的压力 (1)贸易摩擦依然尖锐,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存在。虽然人民币的小幅度升值有 效缓解了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 型产品具有极大的优势,人民币的小幅度升值只是压低了国内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的价格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依然强劲。 这对那些想

14、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降低中国产品竞争力,以达到改善贸易状况、平衡 国际收支的国家来说,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贸易摩擦依然尖锐。 (2)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和外汇储备的大量存在,仍是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内 在压力。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连年的大额顺差,使得我国的外 汇储备大幅度增加,截至 2006 年 2 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 8500 多亿美元,比日 本多 36 亿美元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其中,美元资产比例在 60%以上,欧元资产约占 20%,日元资产占 10%左右。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加大了外汇 市场上外币的供给量,更重要的是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方面的

15、机会成本,为了减低储 备成本,就需要减持外汇资产,非凡是美元资产,于是就需要卖出外币回笼本币,这 9 进一步加大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差距,必然导致外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假如 是在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下应表现为一国货币升值,但我国目前波动幅度控制在 3%左右, 这就使得我国不可能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来化解这股强大的压力,从而变相地增大了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 (3)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前 段时间人民币的小幅度升值并没有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太大影响,国内投资和出口需 求仍然旺盛,经济基本面继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前景仍被继续看好,人民币继续受 到国内外投资者

16、的青睐。这些都是促使人民币汇率趋向上升的强大动力,人民币仍有 巨大的升值潜力,也就是说人民币会继续面临升值的压力。 (4)持续的币值低估导致我国进口成本过大,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 要。根据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口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保持了经济 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了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我国正经历着从出口大国向进口大国转变的阶段。 3.2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 伴随着奥巴马的来访,人民币汇率前景更加为市场所关注。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人 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将会对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走势产生深远的 影响。 专家表示,一方面,以美国为

17、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影 响,这种影响日积月累并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另一方面,从经济层面分析,也有支持 人民币升值的坚实基础。三是虽然 2009 年我国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从更广 的视野看,中国制造业还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出口逐步企稳回升的可能性增大,不会 影响未来的人民币升值趋势。 10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3.1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虽然在未加入 WTO 以前,国际上对中国 农业进入 WTO 以后何去何从表示种种不乐观的预测,但事实证明,我国的农业在进入 WTO 以后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产品的出口

18、价格一直保持平稳,2003 年以前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都是顺差。 2008 年以来,迫于国际压力和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人民币的升值,给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将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却造成严重的伤害。总 的来说,就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会加大,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 将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会下降,这对于我国的弱势农业来说无疑是不 利的。 受人民币升值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的冲击,根 据海关部门统计 ,2008 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 405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9 . 4 % ,增速回 落 8 . 2 个百分点 ,

19、其中 12 月份出口 37 . 6 亿美元 ,同比下降 7 . 2 % 。虽然 2008 年我国农产品单月出口值 ( 除 2 月份受春 节假期影响外) 均稳定在 30 亿 35 亿 美元之间 , 同比增速也保持在 2 位数以上 ,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 下跌的冲击 ,进入 2008 年下半年 ,我国农产品出口明显 受挫 。到 11 月份 、12 月 份 ,尽管单月出口规模分别为 34 . 7 亿美元和 37 . 6 亿美元 ,但同比增速则分别逆转 为下降 6 . 9 %和 7 . 2 % 。 2009增长速度减缓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农产品国际价格呈现暴跌行情 。但人 民币升

20、值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直接上涨,因此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处 于不利地位。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水海产品 、畜产品分别出口 51 . 8 亿美元和 43 .8 亿美元 ,分别增长 9 %和 8 . 5 % ; 水果出口 42 . 3 亿美元 ,增 长 12 . 8 % ;食用 植物油出口 4 . 1 亿美元 ,增长 1 . 4 倍 。但受金融危机影响 ,水产品出口增速减缓 , 特别是对虾等高档水 产品出口订单明显减少 。 3.2 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因为同样多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 11 汇率汇率 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 农农 业业 生生

21、产产 资资 料料 价价 格格 倾向供应量倾向供应量 减少了。另一方面因为相对价格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的成本也会相应的上升,人民币升 值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的上涨。根据方湖柳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 的影响分析出人民币升值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机制与渠道,汇率变动主要是影响农业 生产资料和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再显著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具体如图 3.1 所示。 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增长,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增长。 图 3.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渠道 资料来源:方湖柳: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3.2.1 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我国出口到国外的主要是水产品,出口到日本、

22、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人民币由1 美元兑换8元变成1美元兑换6.8元,出口到美国的虾,原本要30元一公斤,相当于3美 元多就可以买到,汇率提高后就要变成4美元多才能买到,这对于虾在美国当地市场 的竞争是相当不利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将遭受严重挑战。其 他出口的农产品同样会遭遇这样的情况。但是,从汇率的变化方面看,对我国农产品 出口的影响是一致的,不同的产品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于影响的程度则与 该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和实力有关。 3.2.2 农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增加 主要以化肥为例。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矿物肥料及化肥(以下简称化肥) 1167万吨,价值29亿美元,较上年

23、相比(下同)分别增长4.8%和17.6%;进口均价为 248.6美元/吨,上涨12.3%。其进口主要特点有: (1)进口均价逐月攀升,进口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2007年,我国化肥月度进口 居居 民民 食食 品品 消消 费费 价价 格格 12 均价由1月份的222.2美元/吨,一路攀升至12月份302.5美元/吨,年内累计涨幅达 36.1%。受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2007年9-12月份,化肥进口量连续4个月同比出现下 降,分别进口86.2万吨、68.4万吨、73.1万吨和87.2万吨,分别下降 19.9%、29.5%、28.3%和43.9%。 (2)以一般贸易进口为主。2007年,我国以一般贸

24、易方式进口化肥818.8万吨,增 长21.9%,占当年我国化肥进口总量的70.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280.2万吨, 下降3.6%。 由于我国80%-90%的氯化钾用作复合肥原料,其进口价格上涨将直接推动了国内 市场复合肥价格上扬。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十分迅 速,从而导致原材料进口的下降,大部分采用国内的原材料,这也会导致我国农产品 出口结构的改变。 3.2.3 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传统优势行业主要是以价格为优势,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上 涨,价格优势逐步丧失,主要包括蔬菜、水产品、果汁等行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 成本上升会使得这

25、些行业的利润率下降,下面以食品行业为代表体现其特点: (1)蔬菜:我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国,蔬菜出口一直是我国农产品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在价格方面,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但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 国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有所动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90-2002 年我国 的蔬菜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占全球蔬菜出口总额的8%,但是 2006 年我国的蔬菜出口 惨遭寒流,首次实现负增长,与2004 年相比,蔬菜的出口量下降32.5%。 (2)水产品: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左右,位居 世界第一位,水产品对外贸易一直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

26、位。受人民币升 值影响,价格压力进一步增大。2008 年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不包括珍珠)2997 美元/吨,同比上涨 6.83%。其中,水海产品平均价 28147 美元/吨,同比上涨 19.35%;水产加工品平均价 3425 美元/吨,同比上涨 17.61%。 (3)肉类:中国肉类进出口总额约为25 亿美元。近年来,进出口同时增加,但总体 上维持贸易顺差。2004 年底以来,国内玉米、豆粕、预混饲料、兽药等原料价格大幅 上涨,增加了肉类产品的出口成本。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影响,人民币 的升 值,对于肉类出口企业是一个新的考验。 13 3.3 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3.3.1.价

27、格竞争力下降 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和成本都增加了,使得国内价格的上涨 速度大于国际价格的上涨速度。市场售价是体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一国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可以用国内外比价系数,即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水 平与国内市场价格水平的经值,进行直观、简单的判断。比价系数大于 1,说明国际价 格高于国内价格,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数值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 反之,数值越小,竞争力越弱。 表 3.1 目前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比价系数 单位:人民币元吨 品种 国际价格 国内价格 比价系数 价格竞争力排序 白小麦 790 1187 0.67 7 大米 1820 210

28、8 0.86 4 玉米 600 1023 0.59 8 大豆 1436 2097 0.68 6 花生油 6665 8545 0.78 5 菜籽油 3345 6929 0.48 9 豆油 2931 7222 0.41 10 原糖 737 2024 0.36 11 生猪 5994 6232 0.96 3 棉花 9464 8724 1.08 2 羊毛 29840 22000 1.36 1 从表 3.1 可以看出,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 价格,比价系数随之增加,除棉花和羊毛以外,其他的农产品比价系数都是小于 1 的, 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具备竞争力的。但

29、是在 2005 年以前,我国 的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是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的,虽然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一直都是偏 向于进口,但 2004 年我国的粮食比价系数都接近 1 的水平,即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持 平,而且 2004 肉类食品比价系数平均指数都大于 1。这说明,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 的农产品竞争力下降。 3.3.2 短期内农产品加工程度竞争力减弱 农产品加工程度竞争力指的是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在国际市场所起作用的大小,目前 我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精加工产品数量小,出口农产品加工工艺精 糙,摆脱不了手工作坊式的简单生产模式,形成不了工厂式规模生产。人民币的升值 导致我国农产品行业受到严重冲

30、击,以往以廉价为优势的加工农产品在人民币升值背 14 景下优势丧失,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在一时之间很难有所长进,因此,短期内,我 国农产品的加工程度竞争力会减弱。但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优化我国农 产品的产业结构,初级农产品出口将逐渐减少,加工农产品的出口将会成为主流。 3.3.3 .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竞争力建设延迟 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造成统 一规格标准体系难以形成。国家制定的一些现行的规格标准既没有与国际接轨,国内 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认识上的含混,许多标准缺乏准确的定义和客观的检测评价方 法。人民币的升值在短期内将会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混

31、乱,这使得我国农产品的正规的 制度建立受到阻碍。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我国建立一系列标准的农产品规则制度的建立 时间。 3.4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 3.4.1 优势农产品取代传统农产品 油、糖、棉、地毯、茶叶、蜂蜜等传统出口商品增长缓慢或呈负增长,在出口总 值中比重下降。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等优势农产品增幅加快,在 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与 2004 年相比,到 2009 年,肉制品出口增长 173、水 产品制品增长 247、果菜制品增长 155、杂项加工食品增长 222。 3.4.2 非国有企业成为带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 国有外贸企业出口额所占比例从 2004 年的

32、 81.4下降到 2009 年的 30.8;非国有企业比重从 18.6上升到 69.2。其中,三资企业从 17.5上升到 43.6,民营及股份制企业由 11上升到 25.6。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如中粮国际、山东龙大集团等年出口创 汇额均在 5000 万美元以上。 3.4.3 农产品出口市场显现多元化格局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尽管中国农产品对这些市场的 出口比重仍保持在 70左右,但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高于传统市场。2000 年到 2009 年,对大洋洲出口增长 303,对南美洲增长 410.5,对非洲增长 177,均远 高于农产品出口平均增长幅

33、度。 3.5 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了我国贸易逆差的扩大,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已经 成为常态。2005 年和 2006 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减小,但是 2007 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 15 又明显增加,逆差达到 40.8 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值出现波动并有增加趋势,这既 反映出国内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 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应对国际局势并及时地进行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 表 4 我国农产 品 2007-2010 的贸易状况 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情报网 从表 4 中我们可以看到,2007 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为40.

34、8,而到了 2008 年, 受人民币升值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贸易逆差明显扩大,是上一年的的4.5 倍, 主要的原因在于2008 年我国汇率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在 下降而且幅度都比较大,到2009 年汇率基本稳定,因此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 逐渐减少,但仍然是不乐观的,也达到了2007 年的 3 倍。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 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是有直接的作用的,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扩大, 而且进出口逆差波动的幅度与汇率的变动幅度是成正比的 总体而言,中国是农产品净 进口国,存在50100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当然贸易逆差突现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35、的结果,但其人民币升值是关键因素。 时间 (年) 贸 易额 (亿 美元) 增(降) 幅度% 出口额 (亿美 元) 增(降) 幅度% 进口额 (亿美 元) 增(降) 幅度% 贸易逆 差 (亿 美元) 增(降) 幅度% 2007781.023370.117.8410.921.840.8510 2008991.627405.09.4586.642.8181.6340 2009913.5-7.3391.8-2.5521,710.5129.9-39 2010 (1-2月) 160.438.667.425.29350.3256218.3 16 4 应对措施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

36、会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的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从而导致贸易逆差扩大,为此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 对策略,以便我国农产品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1 建立特设农产品区域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重点发展具有较强优势 和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原料生产基地。中部地区 要加快产业化经营,建立面向国外市场的各种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扩大农产品出口 的规模,西部地区要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的出口, 培育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政府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来加强基地基础设 施建设以及企业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

37、 在基地内要推广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GAP),推行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在生产、加工、 流通领域推行IS09000、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操作规范(GMP)等质量管理 规范。要加强基地的管理,只有在农业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共同认证下,才对 符合标准的基地进行授权,在此之后还要定期对其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纠正。 形成区域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现在也有很多区域特色做得十分到位的例子, 云南的花卉出口已经初具规模,据统计,2009 年,云南省多措并举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 影响,花卉总产值达201 亿元,同比增长14.2%;种植面积达58.08 万亩,同比增长 10.84%

38、;出口总额1.2 亿美元,同比增长19%。此外云南省还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鲜 切花种苗和以玉溪、曲靖、昭通为主的球根花卉种球生产格局,花卉种业优势突显。 2009 年,云南省种球生产面积达6625 亩,产量为1.25 亿粒,鲜切花种苗2.25 亿株, 其中很大一部分种苗(球)已大量销往全国主要的花卉生产区,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 市场份额。 4.2.提高农产品自身的性价比 人民币的升值,受冲击最严重的还是传统的初级农产品,因此,提高农产品的技术 含量以及附加值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17 4.2.1 加强农业国内支持 (1)加大对“绿箱政策”的投入。在目前我国使用的六项绿箱措施即政府一

39、般服务、 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持地区发展的基 础上,加大以下各项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鼓励农业生产的主体(乡镇、 村、农民家庭)增加科研投入,引导农业产业化中的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增加科研投入。 加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的投入。开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建立各级 以基地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自我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效的 全程控制,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有害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重点放在生产基地、加 工企业和上市交易三个环节。 (2)调整“黄箱政策”支出。对于“黄箱”政策,我国政府尽管给了农民一些补贴, 但是还远远不够。

40、今后还应该加大以下各项补贴: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的补 贴,实现区域化统一品种种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 增加 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的补贴,尤其是新发展 起来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国家应该对这些方面的投资给予 补贴资助。 4.2.2.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 欧盟市场、日本市场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领域。目前,要使我国农产品在欧盟市 场、日本市场获取高的利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面对日趋制度化的技术壁垒,技术创 新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快我国绿色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 弥补农产品生

41、产、加工和贮存技术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每年都造成的大量损 失。其次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储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注重有关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尽快改变农产品技 术落后和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档次。同时,引进国外最新的环保 技术及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 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 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 4.2.3.发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 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大类品种。应继续发挥 其

42、比较优势,在产品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同时,发挥政府服务职能。针 18 对我国农业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工作手段弱等现实情况,进行实 地改革。政府不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的具体事务,而是要制定促进此类农产 品出口贸易的法规政策、提供信息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进出口预警和防御机 制、调整国内农业支持体系、研究和制定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 体系,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取消对大宗农产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和统一经营,鼓 励所有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外贸经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促销活动 以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针对我国

43、农产品贸易逆差、国际供求失衡和出口市场单一的问题。一是我国政府应 该不断强化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加大对出口多元化政策的支持。水果、蔬菜 和水产品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大类品种。应继续发挥其比较优势, 在产品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同时,发挥政府服务职能。针对我国农业 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工作手段弱等现实情况,进行实地改革。 二是政府应开拓出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我国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新兴市场 以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量 4.3 扭转依靠价格优势的格局 在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的国际市场上,高质量的农产品是打入 国际市场的保证。 (1)积

44、极选育、引进推广良种,重视名优特稀和专用品种资源。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品质好、档次高的农产品生产。改变我国一般农产 品趋同性的劣势,形成一县一品,各具特色,提高优质产品、特色产品的比重。 (3) 重视农作物畜禽生长期间的营养平衡和调节,在生产结果阶段的营养状况要充分、优 良、均衡。 (4)重视农产品的采后处理,做好分级、保鲜、加工、冷藏等各方面的工 作,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4.4 完善农产品国内支持政策 对农产品进行国内支持,第一用好绿箱政策,我国在使用现有的六项绿箱措施:政 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 持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强农

45、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加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的投入。开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建立各级以基地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 自我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效的全程控制。第二要用足黄箱政 策。我国加入 WTO 后承诺标准是黄箱政策微量允许为农产品总产量的 8.5%,而我国现 19 在只有 0.5%。政府应加强支持力度,考虑到我国国情,财力有限,要从提高支持效率 入手,将补贴用于受冲击较大的粮棉油主产区。 4.5 加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建设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小农户、小企业很难与国外大公司、行业协会抗衡,是我国农 产品贸易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为此要采取三个对策:(1) 政府应

46、加强宏 观指导,围绕主导产品,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自下而上成立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成 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社会化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和处理贸易纷。 (2) 发动各方力量成立 “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畜牧兽医站和农技推 广中心等力量,带领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3) 成立各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如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 农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带 农户等形式,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0 21 5 结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 从短期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受到

47、抑制,价格优势逐步丧失,国际竞争力减弱,从而导 致贸易逆差逐渐扩大。但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将会得到优化,初级农产品 将会逐渐退出国际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技术含量的和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质 量优势将取代价格优势。但目前我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首先要优化农产品 的结构,进而提高农产品自身的性价比,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2 参考文献 1 姜 楠 ,方天堃 ,聂凤英 1 开放经济体系下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1 农业技术经济 , 2006 2 孙东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中国经济时报.2008 3 朱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研究 J .商

48、场现代化.2008(10) 4 薛淑珍 ,王保忠 1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 1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08 5 刘飞.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研究 J . 农村经济 与科技 ,2008 . 6 荆亚玲、吕海平、陈丹.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北方经贸 2006(03) 7 陈琳、路正南.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安徽农业科 2007(10) 8 李锡成、宋洪生. 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及其对策研究 新华通讯社电子期刊阅 览室 2006 年 9 中国世贸网,论人民币升值下我国农产品的现状分析 2009 10 张静.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 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

49、析 J . 经济与管 理, 2006(05) 11. 屈小博、胡求光.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09) 12 张目,赖应鹏.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价值 工程,2006 (11). 13 佟伟伟、柏桐.论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12) 14 姜楠 , 方天堃 ,聂凤英 .开放经济体系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农业技 术经济 ,2006, . 15 Trade with Asia and Skill Upgrading:Effects on labor Markets in the older industrial Countries . Rod Tyers and Yongzheng yang. 23 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长沙理工大学思念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非 常感谢 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选题到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