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评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833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评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评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评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堂教案中心 权威海量 +全文检索,专业服务,我思我取! 大学堂教案中心 内容概览 +智能记忆,个性服务,我快我乐!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莞城区新沙小学谢梅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 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 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 步培养学

2、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一批红领巾,要我 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

3、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 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 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样的事 例,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 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 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 师: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

4、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 究,诱发了心理动机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评 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屏幕出示课本84 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引发思考) 接着出示思考题: (1)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有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的推导经验,必然会产生: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 成已学过

5、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从而让学生自己 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音乐)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 摆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学”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程序,让 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解疑释惑的机会。 2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 导学困生: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

6、你的拼法吗?(若学困生含糊的,动画显 示一个作好高的三角形,移出一个与它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旋 转、移动,和下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让学困生模仿练习)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与转化方式,而且使学生正确 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音乐停) 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 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 (两钝角三角形) (两直角三角形) (两等腰直角三角形) 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师:通

7、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谁能说说,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 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评价、肯定) 设计意图: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再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同 学们更具体、清晰地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它 们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归纳公式 (1)讨论:(屏幕显示提纲)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

8、求三角形的面积? 旋转 180 平移 3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由图形直观应用,进行观察,推理,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 形 面 积=底高 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 S 表示三 角 形 面 积,用 和 h 分别表示三角 形的底和高,那 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设计意图:当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找出它们间的关系, 使学生感知了三角形面积的计

9、算后,讨论: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从而启发学生依靠自己的思维去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得出计算公式,培养 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看书质疑。指名讲述课本中是怎样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 (养成看书的良好习惯。) 师: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拼 成的平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你们还能用别的方法 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如果有学生想到别的方法,如剪拼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边讲边演示,只要合理的 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老师课前做好下面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方法一:期量子论方法二:方法三: 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底高 2(方法一)

10、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底高 2(方法二) 三角形的面积 =(底 2)高=底高 2(方法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那么多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了这 4 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 积(指板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反扣公式,加深理解) 4、进行爱国教育 师:其实早在 2000 年前,我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就开始会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三角 形土地的面积了。请同学们课后把85 页的“你知道吗”看一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回应引入问题) 1、(屏幕显示)出示85 页例 1: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

11、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 节) 2、独立完成 P85做一做。 完成后交流、讲评。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 86 页的练习第 1 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 米? (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2、课本 86 页第 2 题: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5 师:要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要怎么做? 先让学生想,小组交流,再汇报,最后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评讲。 3、课本 86 页第 3 题:已知一个三角

12、形的面积和底 (如右图),求高。 师: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会算了,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高你会算 吗? (生讨论汇报,再计算、反馈。) 4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 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 平 方米。()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 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 平方厘米。()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求右图三角形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322 622 632 642 6做课本 86 页第 4 题(然后汇报、评讲。) 要

13、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见下图)上种草坪。1 草坪的价格是12 元。 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元? 设计意图: 练习分三个层次设计, 第一层基本练习, 旨在巩固、熟练公式; 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 第三个层次,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 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变题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同 时深化对三角形求积公式的认识。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6 1、师:这节课探究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渗透数学方法) (屏幕显示)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师:对!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

14、可 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 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 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问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作出总结,引导 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 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 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 六、课外作业: P875、6、7 板书设计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例 1, 三角形面积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S=ah 2 所以三角形面积 =底高 2 =100332 S=ah 2 =1650(cm 2) 解 决 还原 转化 求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底高 2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旧 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