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文情况统计报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5998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7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水文情况统计报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水文情况统计报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水文情况统计报表.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水文情况统计 报表制度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利 部 制 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4 年 12 月 2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 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 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 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3 一、总说 明 (一) 为全面、系统反映我国水文行业

2、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水文行业政策、编制发展规划、指 导水文现代化建设、开展水文行业管理提供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计法实施细则 、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全国水文 统计年报报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全国水文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二)统计内容: 本报表为年度报表制度,11 张综合报表,内容涵盖水文站网、水文设施设备、机构人员以及经费 投入等情况。 (三)统计范围: 全国各级水文机构及各类水文测站。 (四)本报表制度由水利部水文局制定,统一布置、逐级填报。由各级水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 好内部分工协调,承担报表下发、汇总、上报等职责

3、,人事、财务、技术、装备等部门协助做好相关统 计工作。各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于每年2 月 20 日前,审核、汇总完成上一年度 各项统计指标,报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文局对上报数据进行复核,形成全国水文统计年报,作 为政府信息刊印并公布。 (五)本报表制度未指定的其他统计调查项目,将采用经国家统计局或水利部统计机构备案(或审 批)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方式进行统计。 (六)本报表通过“全国水文统计年报管理系统”进行上报。 各单位必须于每年2 月 20 日前将统计数据录入系统,正式年报表须经单位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报 水利部水文局。具体报送时间与方式要求以当年下发的有关水文统计工作的

4、文件为准。 4 二、报表 目 录 表号表名 报告 期别 填 报 范 围报 送 单 位 报送日期及 方式 页 码 综合 1 表水文测站情况年报 各级水文机构及各 类水文测站 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新疆建 设兵团)水文机构 2 月 20 日前 年报 5 综合 2 表水文拍报发报测站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8 综合 3 表水文观测项目类别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9 综合 4 表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0 综合 5 表水质检测设施设备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1 综合 6 表通用设备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3 综合 7 表水文自动测报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4 综合 8 表房屋和固定资产情

5、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5 综合 9 表水文机构人员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6 综合 10 表技术咨询及综合经营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19 综合 11 表水文经费情况年报同上同上同上21 5 三、调查 表 式 (一)水文测站情况 表号:综合1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批准机关: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文号: 行政区划代码: 有效期: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计量单位:处 指标名称代码数量 甲乙 一、国家基本水文站合计01 水文部门管理国家基本水文站合计02 布设位置: 1 河道03 2 水库04 3 湖泊05 4 潮流量06 5 渠道07 工作模式: 1 驻测站08 2巡测站09 3间

6、测站10 其中:委托观测站11 其中:自动监测站12 其中:站队结合13 其他部门管理的国家基本水文站14 二、基本水位站合计15 布设位置: 1 河道16 2 水库17 3 湖泊18 4 潮水19 工作模式: 1 人工观测20 2 自动监测21 其中:委托观测22 三、基本雨量站合计23 其中: 1 常年24 2 汛期25 6 工作模式: 1 人工观测26 2 自动监测27 其中:委托观测28 四、水质站合计29 工作模式: 1 人工取样30 2自动监测31 五、蒸发站32 工作模式: 1 人工观测33 2 自动监测34 六、地下水监测站合计35 设站目的: 1 基本站36 2 统测站37

7、3 试验站38 其中:监测水质的站点39 工作模式: 1 人工观测40 2 自动监测41 七、墒情站合计42 工作模式: 1 人工观测43 2 自动监测44 八、实验站合计45 实验项目: 1 径流46 2 蒸发47 3 测验方法48 4 水库49 5 地下水50 6 其他51 其中:兼水文站52 九、辅助站53 十、固定洪调点54 十一、专用站 1 专用水文站合计55 其中:流域机构或水文部门建设56 中小河流建设57 非水文部门建设58 2 专用水位站合计59 其中:流域机构或水文部门建设60 中小河流建设61 7 非水文部门建设62 3 专用雨量站合计63 其中:流域机构或水文部门建设6

8、4 中小河流建设65 非水文部门建设66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水文站点设置的基本情况。 2. 本表所指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蒸发站均填报独立设置的站,其他测站的观测项目不计在内。 3. 国家基本水文站合计只填写国家基本水文站,包括水文部门管理的和其他部门管理的国家基本水文站。 4.其他部门管理的国家基本水文站是指水文部门以外(如电力、交通、铁道等部门)单位设立的、纳入国 家基本水文站网管理的水文站。流域机构的水文站,不能作为其他部门管理的国家基本水文站进行统计。 5. 委托是指委托观测或委

9、托看管。 6. 站队结合填报实行站队结合管理的水文站数。 7. 基本水位站是指进行长期观测,开展资料整编,纳入年鉴刊印而独立设置的水位站。 8. 基本雨量站是指进行长期观测,开展资料整编,纳入年鉴刊印而独立设置的雨量站。 9. 水质站是指进行水环境监测采样和现场测定的基本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断面或采样点组成。水质站数 以控制断面来计算,该类断面在统计中都统一称为站,辅助、对照断面不计算在内,只统计到控制断面。只填写监测 地表水水质的站点。 10.水质站,雨量站,地下水,墒情,既有人工观测又有自动监测的站点,按自动监测填列不得重复填报。 雨量、水位为自记方式的按自动监测填列。 11. 实验站按径

10、流、蒸发、测验方法、水库、地下水实验站分别填列。具有流量观测项目的实验站兼做基 本水文站的,除填列有关各栏外还需填列“兼水文站”栏。 12. 专用站是为特定目的设立的水文测站,流域机构或水文部门为特定目的设立的、未列入国家基本水文 站网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新建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改建站应按原测站管 理属性(国家基本水文站或专用站)填列;由非水文部门建设,交由水文部门管理运行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 包括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站点。按以上三类分别进行填列。 13. 固定洪调点指为开展洪水(洪痕)调查,以弥补水文站网不足,在河道或汇流处固定位置设置的调查 断面

11、。 14. 辅助站是指为配合国家基本水文站正确控制水文情势变化而设立的一个或一组(按一个计算)站点。 15. 逻辑关系: 03+04+05+06+07=02,02+14=01,1102,1202,1302, 16+17+18+19=15,20+21=15,2215, 24+25=23,26+27=23,2328, 30+31=29, 33+34=32,36+37+38=35 , 40+41=35 ,43+44=42, 46+47+48+49+50+51=45, 56+57+58=55,60+61+62=59,64+65+66=63 8 (二)报送水文信息测站情况 表号:综合2 表 制定机关:水

12、利部水文局 批准机关: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文号: 行政区划代码: 有效期: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计量单位:处 指标名称代码数量 甲乙 一、报汛站合计01 测站种类: 1 水文站02 2 水位站03 3 雨量站04 4 墒情站05 5 地下水监测站06 二、发布预报测站07 三、发布预警测站08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水文信息测站情况。 2. 报汛站填写向县级以上防汛指挥部门报送水文信息的水文测站,按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分别统计。 一个测站同时向几个单位拍报水情和几个项目

13、者,仍以一个站(按该测站站类属性)填写。 3. 发布预报测站填写向县级以上防汛指挥部门发布水文预报的测站。一个站同时向几个单位发布水文预报的, 仍以一个站填列。 4、发布预警测站填写向社会公众发布水文预警信息的测站。一个站多次发布水文预警的,仍以一个站填列。 5. 逻辑关系: 02+03+04+05+06=01 9 (三)水文观测项目类别情况 表号:综合3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批准机关: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文号: 行政区划代码:有效期: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计量单位:处 指标名称代码数量 甲乙 一、流量01 二、水位02 三、水质03 四、泥沙 其中: 1 悬移质

14、04 2 推移质05 3 河床质06 4 颗粒分析07 五、水温08 六、冰情09 七、比降10 八、地下水11 其中: 1 地下水水位12 2 地下水水质13 九、墒情14 十、蒸发15 十一、降水16 十二、水文调查17 十三、辅助气象18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文观测项目情况。统计各类水文测站的观测项目, 包括基本站和专用站。 2. 流量项目填报断面流量资料有独立使用价值的数目。 3. 水位按水位站和水文站观测水位的项目的总数填列。 4. 水质按断面或采样点水质资料有独立使用价值的数目,

15、与水文站网中的水质站数相等。 5. 地下水位观测项目数与水文站网中的地下水监测站数相等。 6. 降水项目包括雨量站数和附设在水文、水位等测站上的雨量观测项目的总数。 7. 辅助气象是指气温、风向、风速、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的观测项目。 8. 泥沙、水温、冰情、比降、蒸发、水文调查等,均按观测项目数统计,包括独立观测的某项目测站及水文、 水位等测站含有的观测项目。 10 (四)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情况 表号:综合4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有效期: 指标名称代码计量单位数量 甲乙丙1 一、测流缆道(车)

16、合计01 座 其中: 1 机电02 座 2 手摇03 座 3 缆车04 座 二、测沙缆道05 座 三、测船合计06 艘 其中: 1 机动07 艘 其中: 65Kw以上08 艘 2 非机动09 艘 四、吊船过河索10 座 五、浮标投放器11 架 六、专用测桥12 座 七、流速仪 其中: 1 转子流速仪14 台 2 电波流速仪15 台 3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16 台 八、超声波测深仪17 台 九、检定槽18 座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情况。 2. 在水文常用设施、设备、仪器的统

17、计中,对已达到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仍在运行或使用的均应统计填列, 对已报废的设施、设备、仪器不再统计填列。 3. 测流缆道(车)总计填写已投入运行的缆道(车)数。一个测站同时有手摇和机电动的,只填机电动;一 个测站同时有缆道和缆车者,只填缆道;单缆道既测流又测砂的,只在测流缆道中填列;双缆道既填测流缆道又填测沙 缆道。 4. 机动测船填写有动力驱动的测船数。 5. 电波流速仪含雷达( 微波 ) 测速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含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 )和声学多普勒点流 速仪( ADV )。 6. 逻辑关系: 02+03+04=01,07+09=06,0708。 11 (五)水质检测设施设备情

18、况 表号:综合5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有效期: 指标名称代码计量单位数量 甲乙丙1 一、省级水环境监测中心01 个 二、地(市)水环境监测分中心02 个 三、水质检测设备 其中: 1 气相色谱质谱仪03 台 2 液相色谱质谱仪04 台 3 等离子发射质谱仪05 台 4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06 台 5 气相色谱仪07 台 6 液相色谱仪08 台 7 离子色谱仪09 台 8 原子吸收分光仪10 台 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12 台 10 分光光度仪13 台 11 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14 台 12 CO

19、D测定仪15 台 13 BOD测定仪16 台 14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仪17 台 15 总有机碳测定仪18 台 16 总、测定仪19 台 17 生物显微镜20 台 18 微波消解仪21 台 19 红外测油仪22 台 20 高速冷冻离心机23 台 21 电子天平24 台 22 自动电位滴定仪25 台 23 生物毒性分析仪26 台 24 叶绿素测定仪27 台 25 超纯水制备系统28 台 26 GPC样品净化及浓缩系统29 台 27 高效固液萃取仪30 台 28 快速溶剂萃取系统31 台 29 超声波清洗机32 台 12 30 吹扫捕集仪33 台 31 测汞仪34 台 32 流式细胞仪35 台 33

20、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36 台 34 液相色谱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37 台 35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38 台 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39 台 37 扫描电子显微镜40 台 38 应急监测设备41 台(套)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水质检测设备情况。 2. 流域机构的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分中心按对应的省级和地市级监测(分)中心填写。 13 (六)通用设备情况 表号:综合6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

21、称:201 年有效期: 指标名称代码计量单位数量 甲乙丙1 一测绘设备 其中: 1 水准仪01 台 2 经纬仪02 台 3 全站仪03 台 4 GPS 04 台 5 其他05 台 二、通信设备 其中: 1 电台06 部 2 卫星电话07 部 三、计算机合计08 其中: 1 台式机09 台 2 笔记本电脑10 台 3 服务器11 台 四、交通工具合计12 其中: 1 大型车辆13 辆 2 中小型车辆14 辆 3水质监测车15 辆 4 桥测车16 辆 5 摩托车17 辆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

22、门通用设备情况。 2. 水质监测车指配有对河流、湖泊、人工水系等各种水质环境进行监测设备的专用水质监测车,水质采样用 车不列入其中。 3. 逻辑关系: 13+14+15+16+17=12 14 (七)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情况 表号:综合7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有效期: 遥测站 中心站 (个) 中继站 / 集合转发站 (个) 系统 名称 水文站 (处) 水位站 (处) 雨量站 (处) 地下水站 (处) 墒情站 (处)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

23、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水文系统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运行情况。 2. 非水文部门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但接入水文系统接收平台,需要列入统计。 15 (八)房屋和固定资产情况 表号:综合8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有效期: 指标名称代码计量单位数量 甲乙丙1 一、房屋总面积01 平方米 其中 :1 办公用房02 平方米 2 生产用房03 平方米 其中:水质实验室合计04 平方米 省级水质实验室05 平方米 地(市)级水质实验室06 平方米 3 住宅07 平方米 4 其他08 平方米

24、 二、固定资产总值09 万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房屋及固定资产情况。 2. 办公用房填写用于行政办公的房屋面积。 3. 生产用房填写用于业务生产的房屋面积,包括:测站站房、资料室、化验室、计算机房等。 4. 住宅填写用于测站、勘测局或省局的周转生活用房。 5. 固定资产总额按照年末账面总额统计。 6. 逻辑关系: 02+03+07+08=01,0403 16 (九)水文机构人员情况 表号:综合9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批准机关: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文号: 行政

25、区划代码:有效期: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计量单位:人 指标名称代码数量 甲乙 一、在职人员总数01 1 省(总站、流域)局人员02 其中:水环境监测中心03 2 市(地、流域下属)局(分站、大队)人员04 其中:水环境监测分中心05 3 水文勘测队06 4 水文测站07 5 河道队08 6 仪检站09 7 其他10 二、在职人员结构: 其中: 1 管理人员11 2 专业技术人员12 其中:高工13 工程师14 3 工勤技能人员15 其中:高级技师16 技师17 三、离退休人员合计18 四、委托观测员合计19 其中:雨量20 水位21 地下水22 其他23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

26、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机构人员情况。 2. 在职职工总数应填写水文部门正式职工数(以工资表在职人员数为准)。不包括离、退休人员及委托观测 员,也不包括水利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列入国家基本站的水文职工。 3. 省局人员合计填写省局机关的人员总数,不含下属单位的人员。市(地、流域下属)局(分站、大队)人 员填写地市分局机关人员,不含下属单位的人员。 17 4. 水环境监测(分)中心人员应同时计入相应的省局、地市分局人员中。 6. 水文勘测队人员填写勘测队中专门从事勘测任务的人员。 7. 水文测站人员填写常年驻守在水文测站的人员。

27、凡已实行站队结合的地区,水文勘测队驻站人员是勘测队 派出人员,应视为勘测队职工,统计在水文勘测队职工人数中。实验站人员列入水文测站栏内。地市分局(勘测大队) 下设的水文中心站,不作为一级统计,其人员填列水文测站栏内。 8. 管理人员填写专门从事行政管理人员数,具有技术职称的行政管理人员,应按技术人员统计。 9.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按参公前的人员身份分别统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10. 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工”栏是指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有教授级高工者计入本栏;“工程师”栏是指中级 职称人员。具有经济师、会计师、技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应填入相应的技术职称栏内,如:高级会计师填入“高工” 栏。

28、11.委托观测员指委托观测或委托看管水位、雨量、地下水等水文项目的人员数,其数量按水文部门支付委 托观测费的人数填写。不由水文部门委托观测的,不统计在内。 12. 逻辑关系: 02+04+06+07+08+09+10=01 ,11+12+15=01,20+21+22+23=19 18 (十)技术咨询及综合经营情况 表号:综合10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 文局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机关: 行政区划代码:批准文号: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有效期: 技术咨询实体名称 专职从业人员 (人) 聘用人员 (人) 年营业收入 (万元) 利润 (万元) 单位负责人 : 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

29、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本表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水文部门技术经营实体经营情况。水文事业单位内部未独 立核算的经营创收业务不进行统计填报。 2专业技术人员填写正式职工中专职从事技术咨询、综合经营及在工厂、车间等实体工作的人员数。 19 (十一)水文经费情况 表号:综合11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水文局 批准机关: 流域、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批准文号: 行政区划代码:有效期: 填报单位名称:201 年计量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代码数量 甲乙 一、主管部门核拨事业费合计01 1. 基本支出合计02 其中:人员经费03 一般性公用经费04 其他05 2. 项目支出合计

30、06 其中:水文测报经费07 水资源管理费08 水资源保护费09 水利基金10 防汛费合计11 其中:中央12 地方13 特大防汛抗旱费14 其他15 二、主管部门核拨基建费合计16 1. 前期17 2. 基础设施建设18 3其他19 三、地区(市、县)对水文投入合计20 1. 事业费21 2. 基建费22 3. 贷款23 四、外部门专项任务费24 五、水利部投资合计25 1. 基建费26 2. 专项费27 3. 其他28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 20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 本表用于调查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资金状况。 20 2.本表统计的经费为年度决

31、算或完成的实际金额。 3、主管部门核拨事业费:指本年度由主管部门核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流域机构的经费额,分为基本支 出和项目支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事业费的主管部门指省水利厅(局),流域机构事业费的主管部门指水利部。水 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费用按水资源管理费填列,水质监测业务经费按水资源保护费填列。 4. 主管部门核拨基建费: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流域机构本年度计划投资核拨经费额。在“其它”栏目中 填基建专项(单列)。 5. 外部门专项任务经费:外部门委托专项任务所支付的经费。 6. 地区(地、县)投入:地、市、县等地方政府计划、财政对水文的投资经费额。 7. 水利部投资:由水利部下拨的经费

32、,包括基建费、专项事业费和其他经费,分项数额填入相应栏内。 8. 逻辑关系: 03+04+05=02,07+08+09+10+12+13+14+15=06 ,12+13=11,02+06=01,17+18+19=16, 21+22+23=20,26+27+28=25 21 四、主要指标解释 1. 水文站:设在河、渠、湖、库上以测定水位、流量为主的水文测站。根据需要还可兼测和降水、 水面蒸发、泥沙、墒情、地下水、水质、气象要素等有关项目。 2. 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为公用目的,经统一规划设立,能获取基本水文要素值多年变化资料的水 文测站。它应进行较长期的连续观测,资料长期存贮,是国家重要水文测站和

33、一般水文测站的总称。 3. 水文实验站: 在天然和人为特定实验条件下,由一个或一组水文观测试验项目的站点组成的专门 场所。 4. 巡测站:对部分或全部水文要素视其变化定时或不定时到现场进行测验的水文测站。 5. 驻测站:由水文专业人员驻守进行水文测验的水文测站。 6间测站:对具备间测条件,并在年际间采取测、停相间的测验方法开展水文要素测验工作的水 文测站。 7. 委托观测站:由水文机构委托其行业外的单位、企业或社会公民开展水文观测的各类水文测站。 8. 自动监测站: 对水文要素采取无人值守自动监测的水文测站。根据水文测站对监测要素所采取的 自动化观测程度分为全自动监测站或某要素自动监测站。 9

34、. 水位站:以观测水位为主,可兼测降水量等项目的水文测站。 10. 蒸发站:观测水面蒸发量及相关项目的水文测站。 11. 水质站(水质监测站):为掌握水环境与水生态变化动态,收集和积累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 物等监测信息而进行采样和现场测定位置的总称。 13. 地下水监测站(井):为观测地下水的量、质动态变化,在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开采区等设 置的水文测站或地下水监测井(孔)。其中,基本站是为控制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水文地质边界而设 置的长期监测站;统测站是为掌握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地下水水位或水质状况,补充基本监测站密度不足 而设置的监测站;实验站是为探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等科学试验研究而设置的监

35、测站。 14. 墒情站:观测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水文测站。 15. 报汛站:承担报汛任务的水文测站或气象台站。 16. 水文调查:为了水文分析计算、水利规划、水文预报以及其它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需要而进行的 野外查勘、试验,并向有关部门搜集资料的工作。 17.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用传感、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固定及移动 站点的水文、水资源、气象等要素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系统。 18. 遥测站:能实施远方数据采集和发送的水文测站。 22 19. 中继站:为解决因路径损耗太大、信号微弱或地形影响,在遥测站与中心站之间,设立用于转 发中心站指令和遥测站数据信号的接力站。主要用于超短波通信。 20. 中心站: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负责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水文预报的总控制中心。 21. 集合转发站:集合转发站负责较小范围内站点实时数据的采集,经简单处理后合并转发给中心 站。相当于数据中转站或分中心站。 22 基本支出:本年度由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核拨,用于保障本部门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的人员、 公用等经费。主要指用于人员工资、福利等支出和一般性办公(差旅、会议)支出两大部分。 23. 项目支出:本年度由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核拨,用于完成特定的业务工作任务的专项工作经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