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6143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表面形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表面形态.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 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 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

2、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 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 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 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

3、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 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 资料 1: 1975 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 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 2: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 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 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

4、多举实例说明)在 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 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 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 【过渡】 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 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 【板书】 二、内力作用与地

5、表形态 【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 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 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 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板块 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板块移动 发生张裂地区, 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6、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学生活动】课本P37 思考题 【过渡】板块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即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 而我们常看到的地形,更多的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 【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讲述】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那么地壳运动会留下哪些“痕迹”呢?在山 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看到地层的倾斜、弯曲, 它们大多是岩层受到强烈 碰撞和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这就是褶皱(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褶皱是常见的 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一般来说,背斜作用形成山地,向斜作 用形成谷地, (

7、投影以下表格) 岩层形成岩层呈水平状态 岩层受挤压力作用 岩层弯曲变形,发生褶皱 基本形态形态特征地表形态(地形) 背斜 向斜 是不是背斜的地质构造一定会形成山地,而向斜构造就一定形成谷地呢?请同学们来分析褶 皱岩层的受力情况(投影或板图) (指导学生分析向斜槽部B和背斜顶部A的受力情况, 判断其岩性软硬, 推断其形成的地形, 完成以下表格及课本P39 思考题) 挤压力 张力 作用 岩层部位( A或 B)由哪两个箭头组成岩性地形 向斜槽部( B)挤压力() ( ) 背斜顶部( A)张力() ( ) 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要准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

8、系来判断。(举例说明) (图中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 A B A A a c b 图七 1 2 4 3 3 1 2 2 3 图八 (图中 14 表 示岩层年代由 新到老) 1 2 4 3 3 1 2 2 3 【讲述】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 (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课本P39的思考题,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要强调断层与断裂的区别, 在于岩体是否错动位移,举地形名称了解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 找石油天然气 要在背斜部位; 打隧道、 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

9、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在学习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后,可结合课本P40思考题在周末组织学生完成野外褶皱构 造观察活动,事先制订活动计划,最后按要求写出野外考察报告。) 【过渡】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出来, 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却是在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 【板书】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学生观察课本P40景观图,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 【小结】 这些现象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当地壳 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 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除了来自地球的内部以外,尚有另一种力,它来自地球的外部,即 外力作用, 它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使地表更加多姿多彩,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这我们在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