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57065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对点训练:1-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A项说法错误;“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宗法制强调父系血统,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

2、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了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3“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

3、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C解析A项与题干材料中“去公卿甚远”不符,错误;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全部信息,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有尚书省、中书省的信息,没有门下省的信息,故D项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并未体现出“曲折”,D项错误;从“去公卿甚远”到“居真宰相之任”,说明其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题意。4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

4、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拥有最高行政权,自秦汉至宋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与B项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不符,排除B项

5、;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项;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自主性逐渐被削弱,所以A项正确。6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

6、政区划而非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不是各地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或部门,显然与题干不相符,故D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地方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7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唐朝中央机构设中书省、

7、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B、C两项混淆了门下省、中书省的职能,可以排除;“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属于“违制”,其言外之意是皇帝的诏令必须经过政事堂的议决副署才算是合法的,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尚书省的执行权力,D项表述错误。8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题图反映的是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它是汉朝在秦朝郡县

8、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下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比较独立,容易与中央形成对抗,故C项正确;郡国并行制中王国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故D项错误。9“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可以得

9、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府三司制,故A项错误;B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与材料反映的情况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故D项错误。1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由此可见,行省制度()A源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主要功能是对地方巡察D形成了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由“设行中书省十以统辖路府州县”可知,元朝行省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行省制度与唐朝三省六部制并无直接关系

10、,A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而不是监察制度,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11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答案B解析由“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与都省互为表里”(都省即中书省),说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故B项正确;元朝的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由行省“统郡县”可知其并没有否定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由行省“掌国庶务,统

11、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在地方上拥有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1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D解析能使“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的是科举制。A项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唐朝孟郊所做诗句,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D。13史载:“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

12、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吏部”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形成于隋朝,在唐朝进一步发展,它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故D项正确;世官制是世袭制,不存在考试的问题,A项错误;察举制是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依门第选官的制度,不存在“问”与“对策”的问题,C项错误。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谈及科举制度时说:“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一旦仅凭诗赋声律,崛起从政,第一是政事不谙练,第二是品德无根柢。”作者意在()A肯定

13、科举制度的选拔功能B乐见平民子弟进入仕途C分析国家用人制度的缺陷D强调科举制度意义深远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一旦仅凭诗赋声律品德无根柢”可知,科举考试以诗赋声律选拔人才容易导致其政事不精,品德无保证,因此作者意在评述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的缺陷,故C项正确。A、B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反映出作者强调的重点;D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出来。15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

14、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

15、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16、)。(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科举制。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问“

17、特点”根据材料一可从存在时间、发展过程、选官方式规范程度、是否公正等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注意材料二体现了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从打击特权、学风、官员素质、统治基础等方面归纳。第(3)问“看法”根据材料四可从人才选拔的方式、学用关系、人才实际能力等方面归纳。“目的”应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主张分析。第(4)问“评述”一是“西国莫不慕之”,应从科举选才的公平性与西方理念的一致性上分析;“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主要从明清科举考试的消极影响、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状况与科举取士对人才培养的不适等角度分析。16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

18、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来看,趋

19、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摘编自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1)根据材料一,

20、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并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答案(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视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侧重德行政绩。(2)趋势:从全面监察王室、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与谏官制相配合。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消极方面,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秦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得出为官的准则,由“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等得出选官的标准,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得出重视廉政教育,由“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得出考核的标准。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西汉统治时期”“监督王室和宫廷”“监察皇帝”“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