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57086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岳麓版考案:6 必修一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考案6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益阳) 下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不懈探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C)时期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世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缺乏广泛代表性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具有独创性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解

2、析本题旨在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信息是“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的代表不仅有工人和农民,还有其他阶层的人员,如三三制下还有资产阶级、抗日的地主等,其具有广泛代表性,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就借鉴俄国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不具有独创性,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形式的机构吸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故C项正确;政协制度才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故D项错误。2(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

3、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A)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解析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和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于1954年,在此之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材料中的“各界人民

4、代表”不能看作是人大代表,C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3(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邓小平曾指出,新时期政协对政府实施“监督”权,有其固定含义。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B)A监督权需要制度保障B非国家权力机关性质C参政议政权是有限的 D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解析无论是“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还是“民主监督的权力”,都是国家制度的规定,故A项不是邓小平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有民主监督的权力

5、,但不是具有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构,故B项正确;参政议政是政协的职能之一,故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不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故D项错误。4(2018鲁鄂重点中学调研)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D)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解析新中国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6、,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基本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故B项错误;新中国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在20世纪末,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可知,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5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

7、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A)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材料提供的时间“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讲话发生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之后,可以排除B、C、D三项。故选A。6(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

8、政治建设的新时期(B)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解析根据题意,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并非A项表述的另一种表达,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牵涉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D项错误。7(2018邢台)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

9、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他的意图是( B)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解析根据材料“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可得知,邓小平将反腐败工作坚决推进,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排除A项;本题没有涉及改革,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在1992年,与题目事件不符,排除D项。8(2018宜昌)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

10、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B)A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B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解析从临时约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系列法律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法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不符合1982年宪法确立的条件;C选项错误,不符合建国后的法律;D选项不符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9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

11、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 B)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民族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启迪作用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B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10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

12、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 B)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解析八二宪法指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共十四大上(1992年)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A项错误;新的立法体制,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体现了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故B项正确;八二宪法标志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没有涉及我国的法律体系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扩大立法机关的主体范围而不是职权,故D项错误。1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

13、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B)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解析材料从两方面说明“相持局面”:“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和“台湾的自治”,那么连接“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的连接点只能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2(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

14、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D)A倾向于中共和解 B希望台湾回归中国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解析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解决该问题倾向于中共和解,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回归中国,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C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英特尔高级院士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

15、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材料二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16、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9分)答案(1)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6分)(2)特点:中国近代政治转型起步较迟;深受西方列强侵略影响,具有后发性;中国政治转型与救亡图强联在一起;政治转型过程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从体制内改革转变到体制外革命;政治转型效果不彰。(10分)(3)继承:民主(主权在民)、法治(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分)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继承与创新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突破性创新”与

17、“渐进式创新”的含义,然后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分析回答。对于影响,要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内容,以及这些制度的发展沿革分析回答。(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掌握。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的内容,同时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使近代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带有自己的明显的救亡特点,同时也使其面临种种复杂的问题。再结合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思想状况,综合分析回答。(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分析与认识。从材料三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地继承了历史上的人民主权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而1982年宪法则又明确

18、提出“依法治国”的原则,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体现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主要法律法规(节选)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宪法颁布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前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

19、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前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召开前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12分)答案示例一:趋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954年宪法

20、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的颁布,新中国通过不断立法健全各级民主制度。原因:国家性质;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经济发展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诉求增强(或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示例二: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或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健全法制,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等也可)原因: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外交重大突破,国际环境改善;十一届

21、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潮流等等。(12分)解析材料中分别列出了不同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情况,所以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可以从某一种制度来提炼观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然后根据所定的题目(趋势),找到相关的原因及史实整理即可。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者,革除中央政府之专制政治、顽固人物,而易以新政

22、治、新人物也。今则中央政府之已革去者,不过大清帝国四字而已。革命之起,起于地方。革命之终,亦终于地方。中央政府既未经事实上之改造,更未受思想上之淘汰,而遂标榜革命成功,是失败耳,何成功之有!故此次之革命,非能革去恶政治也,所革去者仅满洲皇室之主权耳,专制腐败犹旧也。呜呼!戴季陶失败之革命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弊端的看法。(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自古以来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阻碍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8分)答案 (1)弊端:仅推翻清王朝,没有根除封建思想。看法:出现这一弊端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未能从思想上进行革新。(7分)(2)特点: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趋势:由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民主政治。因素:社会性质;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人们的思想状况。(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