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57096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岳麓版练案:18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 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 练案18 必修一必修一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19 讲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 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 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B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不是完全的自治权,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2、 央“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 ,说明中央政府为了统一大业,给予特 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故 B 项正确;我国实行的 是单一制,不是联邦制,故 C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制国家,即各 地方行使的权力来源于中央授权,并不是地方固有,地方的自主权或自治权是由国家整体 通过宪法授予的,中国虽然实行“一国两制” ,但并没有改变国家单一制的结构,故 D 项 错误。 2(2018郑州) 1950 年 5 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 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

3、 胞书 ,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 C ) A表明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B说明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C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都有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完成 解析 据材料“蒋介石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全国人 大常委会也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台湾当局和大陆都承认 “一个中国” ,都以统一中国为目的,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共关系走向缓和,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故 B 项错误;蒋介石反攻大陆,不 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完成,故 D 项错误。 3(2018江西阶段性检测)1992 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

4、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共识,为关系解冻撕开了裂口。数轮接触后,2005 年国共两党领导人 60 年来首次会面。 2008 年以后,两岸直接“三通” ,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2015 年,习近平、马英 九两位“先生” ,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改写了最初未曾料到的两岸关系历史,重塑了 可能趋于黯然的两岸关系未来。这充分表明( C ) A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越来越大 D两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 解析 “一国两制”原则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故 A 项错误;材料中, 两岸改善关系的政治行动,不能反映出两岸的

5、民意基础,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海峡两 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两岸直接三通 ,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 、 “习近平、 马英九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 ,反映了两岸在改善关系道路上成果显著,故 C 项 正确;材料中,两岸在政治上的和解,是两岸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交流与尝试,故 D 项错误。 41958 年 8 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 ,并随即 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 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 ) A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蒋介石企图

6、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解析 “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 海峡中立化的要求” ,表明了立足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故 A 项正确;蒋介石反对台湾独 立,一直寻求“反攻大陆” ,而“台湾海峡中立化”有利于台湾独立,故 B 项错误;“公 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 ,表明他反对使台湾 问题国际化,故 C 项错误;被动挨打的情况下“接连叫了三个好” ,不能表面化地理解为 强烈的好战情绪,而应从深层次理解,D 项错误。 5邓小平曾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 大吉了。这是不行

7、的,这种想法不实际。 ”该言论主要强调( C ) 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 C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解析 由“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可知,邓小平强调香港地区虽 享有高度自主权,但必须服从中央统一管理,也即强调“一个中国”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的前提,故 C 项为正确答案。A 项不是邓小平所强调的;材料并未反映其他人的态度,也 即谈不上“一国两制”理论遭质疑,B 项错误;D 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6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台湾老兵高秉涵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带回 100 多个国民党 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

8、”的遗愿。2012 年高秉涵当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 人物” ,他的当选主要反映了( B ) A台湾老兵浓烈的思乡之情 B国人对待同胞、生命和历史的尊重态度 C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D高秉涵为加强两岸交流作出了贡献 解析 从题干材料抗战,高秉涵之所以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因为他“带回 100 多个国民党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的遗愿” ,这反映的是大陆对他这 种行为及对历史的尊重。故选 B 项。 二、非选择题 7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面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

9、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 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 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 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 ,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 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 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 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

10、梗概。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 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 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 年 7 月 24 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 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 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

11、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 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答案 (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 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 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

12、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 “九二共识”等)。 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关系演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第(1)问根据地图中相关信息,特别是注解的三大军阀、国民党和地图名称,不难判断当时 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据点。军事斗争从地图名称可以归结: 北伐。结局一是从取得的成果上归结,二是从最终国共关系的破裂上分析。第(2)问错误估 计据材料二可以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表现政治上主要从统 一战线角度回答;军事主要从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配合抗战上归结。第(3)问政治愿望从材 料中“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可以提炼出答案。积极因素可从人民愿望、历史传统、两岸 交流需求等方面归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