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57098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历史专题01 人口 高三 .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精品历史备考资料 人口是促进与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但当人口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会对经济、资源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历史考点而言,与人口问题相关的主要还有人口膨胀问题、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城市化问题、户籍改革问题、人口迁移问题等等。人口迁移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命题切入点。古代人口迁移主要与战乱有关,如安史之乱、靖康之耻;近代比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口迁移;现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迁移主要与政治因素有关,如生产建设兵团、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主要是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以及出国潮。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

2、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三种。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口迁移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势。这阶段的人口迁移体现了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化的过渡性,迁移规模增加,受到行政体制和市场规律的双重

3、影响。而且对于80、90后来说,海外留学、移民的数量日益剧增,从而推动了中国人口向海外迁移的脚步。有研究指出,中国的迁出人口目前已列居世界的首位。迁出人口大致有如下类型: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型,包括留学生、访问学者;二是家庭团聚型,定居、探亲访问;三是劳务输出型,包括对外投资办公司办企业、对外经济贸易和工程项目承包;四是外交公务型,包括外交使领馆、驻外使团代表国家及本部门处理事务执行公务;五是其他各种原因。中国人口、经济状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区域人口迁移流动调整的新格局,并由此对城乡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城市病”、农村“空巢”现象及迁移人口贫困化、权益保护与社会融入等城乡社会问题日

4、益突出。 回顾近几年高考真题发现,不乏有对人口问题的考查,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就考查了清中期与近代人口膨胀问题。2016年天津卷考查了与人口问题相关的城市化问题。以人口膨胀为例,人口膨胀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地矛盾突出,解答此题首先分析材料信息,可得出这几层信息:社会稳定、政府减税政策、耕作技术改进、高产作物引进、土地开发、人地矛盾突出、环境破坏、人民贫困,对材料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后,答案就跃然而出了。当然我们回顾历史知识可知,以康熙为代表的清初统治者实行“安民”、“宽民”的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口增长,特别是“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改革措施彻底消除了一直悬在中国“

5、人头”上的“蛇影”,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再加上人们的传统观念促使清代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势态急剧膨胀。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

6、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

7、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2(2016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

8、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

9、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答案】(1)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4)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 命题角度1:考查从古至今的人口思想,比较常见的有古代中国多子多福

10、、子孙绵绵的思想,人口问题在中国古代很受重视,劳动人口是统治者的兵力、徭役和税收的源泉。近代孙中山的人口思想,孙中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鲜明的特点,即辛亥革命前忧虑“人满为患”,后来却担心“人少亡国”,现代如经济学家马寅初于1955年明确提出,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必要控制人口增长。世界史方面以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派于18世纪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命题时会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来考查当时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第1题考查历史上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思想,契合当今社会热点。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亮点之一是允许一对夫妇可普遍生育两个孩子。该政策调整也

11、意味着自1979年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走入历史。这次人口政策大调整,不仅会对中国的人口消长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人口政策的考查,过去基本从人类发展和环境破坏、人口膨胀、资源浪费的角度切入,涉及的知识点有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等。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高考考查的角度应该会发生变化,如考查提高人口素质、科教兴国等。本题涉及的孙中山的人口思想,还可以从其思想转变的因素及影响方面来分析,如孙中山人口思想的转变是和他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的转变密切相关的。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历代都将人口增长看做是国家强盛、社会繁荣的标志之一,明王朝

12、也不例外。例如,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宋冕为开封府知府,行前特别叮咛,“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汝往治郡,务在安辑人民,劝课农桑”。通过发展生产,安抚百姓,明初那种“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的状况开始得到扭转,人口逐渐增多起来。明代有关婚姻方面的法令规定:“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明代的人口政策,在各地区的实施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地方对政策的推行力度较大,成效显著,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与之相应的家庭人口数量规模亦较大。反之,有些地方对政策推行不力,加之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人口增长速度缓慢,造成家庭人口数量规模趋小。摘编自张民服对明代人口

13、问题的几点再认识材料二1894年上李鸿章书一文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孙中山的早期中国人口思想,他首先惊呼:“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壅塞,下则游手而嬉,嗷嗷之众,何以安此?”在论及“人满之患”的危害时,他进一步提出:“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馑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随着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的思想转变,其人口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百兆苍生之众”已不是“人满之患”,而是可以作为“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国家的有利条件。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不仅不同意当时中国人口太多的观点,而且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

14、的武器,他最为担心的是中国人口为外国列强优势人口所“消化”。他认为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要把智力培养和爱国主义、国民新道德的教育作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摘编自王永恒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初期的人口政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不同时期的人口思想。(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不同时期人口观念的因素。【答案】(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原因:传统小农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封建国家兵役、徭役等需要;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明朝初年经济亟待恢复,人口大量减少。(2)初期认为中国人满为患,导

15、致贫困、饥馑和农民起义;后期则主张只有增加人口数量,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才能避免亡国灭种,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等。(3)因素: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人们的立场。【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明朝初期的人口政策,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等以及人口政策的执行情况可以得出基本结论:明朝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第二小问可以从小农经济的特点、封建统治的需要、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满之患”“闯贼发匪因人满之势为毒天下”等可归纳孙中山早期的人口思想;后

16、期的人口思想可根据关键信息“四百兆苍生之众是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国家的有利条件”“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等归纳。第(3)问,结合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建立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上这一基本原理思考即可。命题角度2:考查从古至今中国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数量变化),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现象,考查迁移的原因、影响。定位到课本知识中会涉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等。第1题即考查了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近代、现代的人口迁移。第2题则将对比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需要注意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口迁移是战争引起大规

17、模人口迁移的一个例证,定位到课本知识时需要注意抗日战争这个大背景以及此次人口大迁移对工业布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重大影响。第3题主要考查了16501900年的世界人口迁移,分析原因时要结合这一时期的大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客家先民自中原河洛一带迁居南方,古有民谚“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罗香林教授认为除了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第三次:金人南下入

18、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容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第五次:清朝咸丰(18511864年)以后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海南乃至海外,客家人走向世界。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材料二 明清时期,迫于沉重的人口压力,大批破产贫民涌入长江流域的山区,进行垦殖,政府发给路费、耕牛、种子等并免征赋税。甘薯、玉米等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低、南方种植更为便利的作物推广,也加速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垦。随着南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

19、力供应增加,经济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永佃制和货币地租也开始推广,城市工商业进一步繁荣,江南新兴市镇星罗密布。流民的垦殖方式十分原始,开辟农田采用撂荒式农业,砍伐林木也是不间株,只伐不植,破坏性开垦引发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泥沙淤塞和水患频发。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材料三 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

20、村人口流动(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原因。(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各时期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与古代人口迁徙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民族矛盾;战乱频繁;人地矛盾;政府调整政策,鼓励人口迁移;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条件好,经济发展较快;新型作物的引种。(2)19781983年:人口流动较少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上(或城市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1987年后:人口流动猛增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扩大,如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90年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农业现代化

21、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增多。变化:由多发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到发生在和平时期;由被动流动到主动流动为主;原因由政治(战争)因素到经济因素为主;由大规模迁移到分散流动为主;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举族迁移到以青壮年劳动力迁移为主。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躲避战火,并执行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

22、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材料二 如图反映了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流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1949年以后的人口流动趋向进行评析。(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答案】(1)特点: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

23、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资源;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主要向西北、东北地区迁移。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于1953年1957年期间实施“一五计划”,调整了全国的工业布局,政府组织大量工人、工程师等迁移到西北地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地区进行工业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断高涨,为响应国家号召,自发地迁移到西北、东北地区支援边疆建设。城市体制改革后,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增强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对外开放的程

24、度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对劳动力需求大大增加,大量农民工涌入东南沿海地区需找工作机会。综上,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的战略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以缓解大量人口迁移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人口迁移。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为躲避战火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入东北地区”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为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民族工业企业迁往内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高校迁往内地则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

25、化资源;根据材料信息“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可知,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学科.网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11.71亿1900年24.97.49.024.916.08亿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 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编制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

26、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它们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欧化了虽然美洲种植园接收到的奴隶为1200万至2000万人,但估计非洲损失的人口是这一数字的4倍。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

27、。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成因: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

28、;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3)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命题角度3:考查户籍制度,主要考查从古至今户籍制度的特点、变化以及原因、意义等。第1题以选修试题考查了20世纪80年代的户籍改革,在回答问题时首先应抓住大的时代背景信息,结合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大方向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和近代的户籍制度,从本题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可以对我国从古至今的户籍制度有个立体的认识。1材料 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

29、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30、、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渐次改革;户籍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呼应;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户籍改革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户籍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2)意义: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人口合理流动,加快

31、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的户籍制度适应了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从对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民利益的保障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

32、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33、”,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

34、史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持续时间长;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历史作用: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儒家伦理观念(答出安土重迁、重农抑商等观念也可);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口流动。(2)新变化:体现人格平等;突出私权保障;户籍管理法制化;解除人身束缚。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民族工业的发展);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户籍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文

35、字材料很容易总结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科举考试的作用来回答。 链接命题角度1 人口思想中国人口思想的最大特征就是其浓厚的政治色彩。首先,从政治角度思考人口现象。人口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多为政治目标。考察人口数量时,强调人口为立国之本,人口众寡是君主德政和国家繁荣的标志。考察人口结构时,强调农业人口过少会导致国家贫危。而最早提出划分四民的主张,则完全是为了防止百姓见异思迁思想混乱。考察人口素质时,强调人口道德素质是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至于对人口迁移的思考,更是为了强化稳定秩序防止动荡。其次,人口思想与政治思想相互交融。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中常常包含着政治概念。比如,鳃寡有室、民之众寡

36、为国之强弱、仁政得民等,既可以说是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人口思想,而且人口思想常常通过政治思想表现出来。并且,民本身就是政治概念,不是人口学概念。在奴隶社会,民指奴隶而言;封建社会,民指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近代社会,民指官以外的一切劳动者。由于前两点,必然导致第三个方面,人口思想的发展与人口的变化有关,更与国家的政治需要相关。中国传统社会很长时期使用民、户口而非人口的统计概念,重视户口数而非人口数,户口数来自官员的臆造而非真实统计,等等,均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封建社会中后期,也出现了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或生态角度分析人口问题的思想,但政治色彩始终是中国人口思想的基色。现代中国生育政策其实一直在进

37、行调整:当初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是为了防止人口膨胀,对国家的经济、有利用的资源等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不能满足社会的人力需求,所以,从1980年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在农村适当放开生育条件,再到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如今全面放开二胎。全面放开二胎有主要出于以下3个因素考虑: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全面开放二胎由此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老龄化趋势以及由其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有着强烈的生育欲望或者是想尽快生育的“非独”家庭的生育需求,借此政策可以缓解其与政府的紧张关

38、系;第三,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产生“失独”家庭,同时也可以改善性别失调问题和日后男女婚配失调问题。链接命题角度2 人口迁移古代人口迁移原因开篇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新中国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从迁移方向上看:中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改革开放时期1.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2.流向:从流动方向上看:

39、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3.原因: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世界人口迁移按迁移原因分析有:早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各个殖民地;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西方列强掠卖人口,如1860年北京条约中规定,准许华工出国;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以及工业革命导致人口过剩,出现大量欧洲移民。按照迁移的地域主要有:欧洲迁到北美;非洲迁到美洲;亚洲迁到美洲;农村迁到城市等。链接命题角

40、度3 户籍改革古代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西周时期,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展现了我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发达。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事业是农业,绝大多数的人口是农业人口,所以历代的户籍管理又与土地赋役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汉初年开始按人口征调赋役“初算赋”,唐代的税制从租庸调改为两税,郡县官府每年仍然要造计账,宋代规定每年一上账目奏状,明清时期每年要呈交奏销册,都是从

41、“上计”制度发展而来的。明代的户口黄册又名赋役黄册,在每户名下将人丁、事产并列,每户都要注明有无或占有土地多少、好坏,交税等级、数量等。清代基本上沿袭明制。这些都说明户籍管理和赋役管理已经基本上合而为一了。户籍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体现对人口

42、等级、职业的控制上,即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治安职能:户籍管理一般应是人口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与社会治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现代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人才资源配置

43、市场化,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国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弊端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城市关门”现象出现,抑制了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动。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缓慢,城市在户口管理制度保障下通过人口控制实现社会需求,使城市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弱化,市政及城市管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有数千万农村人口在城市打工,处于流动状态。然而,由于他们不具备城市永久居民身份

44、,工作预期不稳定,其消费行为并没有城市化。4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5不能对中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有籍无户,农村“空壳”现象较为突出。很多住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中村”的居民,完全不从事农业,却仍然是农业户口;同时也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居民在城市工作,却无法获得非农业户口。6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如果某人生活在非本人户口所在地,那么他将被视为外来人口,享受不到该地的各种福利,以及充足的就学和就业机会,这也是当前户口管理所受非议最多的方面。7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了大量在城市务工的外来劳动人员不能落户城市,这是造成每年春运一票难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8户籍管理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对农村户口人员的一种变向剥削,这种制度使得资源不能合理的分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