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7223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6 Word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课时作业(六)(2017山东威海模拟)乌尤尼盐沼,数百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现被称为“天空之镜”,面积达10 000平方千米,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漫步其中,白天浸没在童话般蓝白的世界里,天地难分;夜晚360全景星光,星河遨游,羽化登仙。该盐沼的锂蕴藏量几乎占全球一半,有人断言该区域凭此将可匹敌中东石油巨富沙特阿拉伯,锂的主要用途是制作电池。下图示意乌尤尼盐沼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1乌尤尼盐沼的形成原因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寒流影响 蒸发强烈A BC D2与乌尤尼盐沼被称为“天空之镜”的原因有关的是()A面积大、坡度大B水体深,水底盐体反射作用强C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

2、少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无风3关于乌尤尼盐沼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A13月为干季,利于晒盐B大规模开发锂矿,缓解能源危机C就地取材,利用盐砖建房,发展旅游业D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答案1.B2.C3.C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是在安第斯山脉隆起过程中所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属于较新形成的山脉,在经过剧烈的地壳运动从海底隆起后,山间低洼部分形成湖泊,后期蒸发作用强烈,形成了咸水湖。故选B项。第2题,乌尤尼盐沼湖面像镜子一样,人们很难将湖面与云层分隔开来。乌尤尼盐沼海拔约为3 600米,因此也被称为“天空之镜”。这说明湖面清澈,空气透明度好,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

3、气稀薄杂质少,故选C项。第3题,13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不利于晒盐,A项错误;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发锂矿的条件,开发锂矿不是用来缓解能源危机的,B项错误;该地旅游资源价值高,就地取材,利用盐砖建房,发展旅游业符合当地的发展,C项正确;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受资金、技术和交通条件的限制,D项错误。(2017河北邢台模拟)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如图中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5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碛

4、的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6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A农业景观 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 D径流量季节变化答案4.D5.D6.D解析第4题,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水资源充足,所以可以进行南水北调,A项错误;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B项错误;对调出区产业结构影响较小,C项错误;调入区水资源总量增加,人口容量可能增加,D项正确。第5题,从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黄河古渡位于碛的上游,A项叙述正确;位于干支流交汇处,B项叙述正确;碛阻挡河水,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C项叙述正确;碛阻挡河水,水位抬高,使上游河水流速减慢,D项叙述

5、错误。故选D项。第6题,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可以看出两地同属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同,D项正确;两地热量带不同,农业景观不同,A项错误;两处地壳运动不一样,一上升一下降,B项错误;南方汛期长,北方汛期短,C项错误。(2017山师大附中模拟)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断陷湖,其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后来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

6、79题。7促使青海湖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壳断裂下陷 地壳隆起风沙活动频繁 全球气候变暖A BC D8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 B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 D湖水堆积9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B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C风力堆积作用强烈D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答案7.D8.B9.B解析第7题,青藏高原开始不是高原,是一片海,后来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抬升,海陆变迁,海水慢慢干枯,面积越来越小,一直到现在,海水枯竭成青海湖,同时,地壳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由于外泄通道

7、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干,青海湖彻底变成咸水湖。故选D项。第8题,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西北风将沙子吹到湖区东岸N地沉积形成沙漠,故选B项。第9题,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若断裂漏水,整个湖都可能没有水,再说近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断裂运动,A项错误;近几十年气候变干,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B项正确;风力堆积作用不可能这么大,C项错误;不能引咸水湖湖水灌溉,D项错误。(2017山东淄博模拟)叶尔羌河发源于昆仑山,中游河段堆积着深厚覆盖层,厚度大于30米(如图所示)。研

8、究表明,覆盖层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位于该河段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于2011年开工,建成后将对叶尔羌河流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带来很大改善。据此完成10、11题。10叶尔羌河中游覆盖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构造运动11叶尔羌河中游覆盖层形成期间()A处于冰期B叶尔羌河径流量大C昆仑山雪线上升D构造运动强烈,叶尔羌河河床比降变大答案10.B11.A解析第10题,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上游发源于喀喇昆仑山,故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补给。中游远离山地,不可能是冰川沉积;风力沉积物不可能沉积在河道中;河道没有明显的改道或变形,故没有大的构造运动;河流中游

9、河段,流水沉积可能导致大量的覆盖层沉积。第11题,一般情况下,河流下游易沉积,而此时在中游地区,故可推断河流流量较小;雪线上升的情况下,流量应该增大,而覆盖层形成期间流量应该较小;覆盖层的形成与气候变化有关,可能处在冰期,河流径流量较小,导致流水沉积。12(2017河南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发源于我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曲折北流,最终经狭长的鄂毕湾注入北冰洋。鄂毕河河口三角洲很小,且发展缓慢。鄂毕河河口是世界上鱼类资源最贫乏的河口之一,鱼类个体小、数量少。鄂毕河中下游湿地广阔,且近年来湿地范围不断扩大。下图为俄罗斯境内鄂毕河中下游分布示意图。(1)指出鄂毕

10、河入海口处河口三角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_(2)分析鄂毕河河口海湾处鱼类个体小且少的主要原因。_(3)分别说明鄂毕河中下游湿地形成和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_答案(1)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很小;入海口处于永久冻土层,水土流失微弱;入海口处峡湾较深(海底坡度大),泥沙不易堆积;入海口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冻状态,不利于泥沙在地表沉积。(2)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3)形成原因:鄂毕河中下游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冻土层深厚,地表水

11、不易下渗;河谷宽阔,地势低洼,利于水流汇集。扩大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冻土消融范围不断扩大。解析第(1)问,分析河口三角洲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从河流含沙量、河口冻土层、河口地形、结冰期时间四个方面作答。第(2)问,分析鄂毕河河口海湾处鱼类个体小且少的原因,可从水温、营养物质、饵料三个方面作答。第(3)问,分析鄂毕河中下游湿地的成因,可从蒸发量、下渗条件、地势条件等方面作答,分析湿地不断扩大的原因,可从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作答。分析河(湖)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及其形成快慢,如下图所示:13(2017广东佛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6

12、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1)说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_(2)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_(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_(4)有人建议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_答案(1)特点: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

13、,冰雪融化量小。(2)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湖泊水位深,水量大。(3)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4)赞成。理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湖区城镇分布较多,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河流众多,可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不赞成。理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解析(1)由材

14、料结合图形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图中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所以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2)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3)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湖位于西风带,而且湖泊东部有高大山脉;当来自于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经过湖面时可以

15、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材料显示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赞成。理由: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图中显示湖区周边城镇分布较多,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有众多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水源较为充足,可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不赞成。理由: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需要从入湖河流中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