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7563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专业毕业论文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 新加坡华语(以下一般简称华语)和普通话,是现代汉语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两种社会变体。从两种变体的高级形态比较规范的形式来看,两者的语音差异较小,词汇差异较大,语法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小的方面存在着好些细微差异。就是差异比较大的词汇,应该说,也是同多于异。“同多于异”是从词语的总体说的,但是如果把词语出现的频率和用法考虑进去,从交际和交流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有差异的词语在华语习得者和普通话习得者的交流中,可能和曾经产生的障碍和误解,是不能忽视的(当然引起交流和理解障碍的,不限于词汇)。 华语和普通话的词语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词的意义相同,词

2、形选择不同同义词的词形选择差异;二、词形相同,义项选用不同同形词的义项选择差异;三、词义或者词形也相同,色彩和用法不同同义词、同一词的使用选择差异。新加坡华语的这些不同,在理论上可看作是,不同汉语变体对汉语已经有和可能有的词语,在词形、词义和词用上所作的不同选择。 华语词在形、义、用上,不同于普通话的选择,情况复杂,类型繁多,本文只是对其常见类型的描写和说明,以为教学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对于新加坡华语词汇的特别之处,或者是形成差异的原因,已有以下学者作过研究,如周清海1972,陈重瑜1988,汪惠迪1997,余尚兵1997,等等。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可以说它们都是把华语和普通话

3、作为两个互不相关的对象(A、B)进行观察和研究,然后站在新加坡华语或方言的角度来述说其特殊或不同。并且其比较一般都未观察到义项的差异。但是应该说这些研究能使我们比较突出地看到新加坡华语的“异”及其一些成因的解释,也是我们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基础。文章提到的词语,是举例性的,其穷尽列举,或定量研究,应该是20世纪末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词语对接”词典汪惠迪的新加坡特有词语研究是本项研究的内容之一。和另外文章的任务。词语的实际语例只举新加坡华语的,这样处理一是考虑行文简洁和篇幅,二是我们有个假设,即拙文读者是比较熟悉或就是使用普通话的。 本文以下分为5个部分,前3部分描写华语和普通话词语在语形、语义和

4、语用上的差异类型,第4部分综合讨论这些差异给我们的整体认识和理论启示,第5部分在前4部分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对世纪之交和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汉语词汇研究及汉语的国际研究的一些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一 同义词语的形式选择 1.0 新加坡华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词语,在同一个意义上常常使用同一形式的词语,但是很多时候,在同一意义上却使用了形式不同的词语。如下面所举词例中,“/”两边是意义相同的词,但是左边的新加坡华语词语(标作“新”)和右边的普通话词语(标作“普”),在形式上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1) 搭客大厦(新)/ 候机楼(普) 【语例】 有关班机MS861于星期日凌晨2时40分从樟宜机场第一搭客

5、大厦跑道 起飞。(樟宜机场惊险一幕,联合晚报1998年2月9日第1版) (2) 机航(新)/ 机组(普) 【语例】据了解,当时,机上有109名搭客及15名机航人员。(樟宜机场惊 险一幕,联合晚报1998年2月9日第1版) 会面 、碰面(新)/ 见面(普) 【语例1】 在新加坡推广华语,是以它作为“华人的母语”为理念的,华人碰面不 讲华语,就很难说这是母语了,至少在逻辑上如此。(庄永康母语 文化经济语,联合早报1997年8月31日第2版) 【语例2】再多一个月左右,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预料将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克林顿 会面。(林义明等李资政在英国国际战略研究院演讲全文联合早报 1997年9月8日8版

6、)上列意义相同的词语中,例(1 )的形式完全不同,例(2)的形式部分不同。为表述方便,以下分别称为全异型同义和偏异型同义。 1 .1 全异型同义,有的音节相等,有的音节不等。音节相等的全异型,斜线两边词语的性质是相同的,即要么都是词,要么都是语(短语,即词组)。如例(1)前一个例子斜线两边都是双音节词,例(3)斜线两边是3音节词,例(4)和例(5)的斜线两边是单音节的词。 (3) 耶尔辛(新)/叶利钦(普) (4) 还(新) / 交(普) 【语例】新:要先还钱 (5) 年(新)/岁(普) 【语例1】前天遇到她,已不成人形,好像一下子老了几十年,。 (陈日益祥林嫂,联合早报1997年12月18日

7、副刊第2版) 【语例2】当产品促销员才5天,便陪同大她10年的男同事回家,(15岁少女做同 事仅5天 青年即跟她发生关系,联合早报1997年12月18日第12版) 音节不等的全异型,斜线两边,有的都是词,如例(6);有的一边是词一边是语,如例(7)例(8)。即同一个意思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一个用词表达,一个用短语表达。 (6) 西哈诺(新)/西哈努克(普) 尼逊(新)/尼克松(普) (7) 峰会(新)/最高级会谈(普) 巴刹(新)/菜市场、集贸市场(普) (8) 亚细安(新)/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普) 【语例】 1967年8月8日,东南亚五个国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成

8、立一个泛东南亚的组织亚细安,到今年恰是亚细安成立30周年的年头。(社论亚细安贡献巨大,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22版) 1 .2 偏异型也有等音节偏异和差音节偏异两类,斜线两边词语的性质情况和全异型基本相同。如例(2)(9)斜线两边都是词,例(10)斜线的两边都是短语和词,例(11)的一边是短语,一边是词。 (9) 震央(新)/震中(普) 【语例】走在大地震震央张北县大河乡,几乎看不见任何完整的建筑物,。 (我的家全塌了,新民日报1998年1月12日第19版) (10) 欧洲联盟(欧盟)(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普) 【语例】亚细安总人口达4亿4000万,比起欧洲联盟的3亿7000万

9、人还多, 可以说亚细安是以它独特的姿态出现在国际地平线,它既不象欧盟或北美贸易 区那样严谨,又不如非洲统一组织和不结盟运动那样松散,。(社论亚细安贡献巨大,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22版) (11) 南中国海(新)/南海(普) 1 . 3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在全异选择和偏异选择中,好些非外来词都是分别选用某个合成词的一个语素构成的。如例(2)的“碰面”和“见面”的“碰”和“见”就可以说是分别选取合成词“碰见”的前后两个语素,同样“使到”和“使得”的“到”和“得”也分别是合成词“得到”的两个语素。或者说,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部分同义词语语形的不同,是由于对相关合成词的语素不同抽取所致。这

10、种词语比较多见,相关合成词附后。例如: (12)天上(新)/ 天空(普) 上空 碰面、会面(新)/ 见面(普) 碰见、会见 (13)收生(新)/ 招生(普) 招收 省水(新)/ 节水(普) 节省 如果用AB代表相关复合词的前后两个语素,那么例(12)华语是取A,例(13)华语是取B 。有些单音节的全异同义词也可以找到其相关复合词,它们也可以解释为对某个潜在复合词的分解和选取。例如:(14)大3年(新)/ 大3岁(普)年岁 这个桌子很美(新)/ 这个桌子很好(普)美好(15)震央(新)/ 震中(普) 中央 先还钱(新) / 先交钱(普) 交还 这个东西很重(新)/ 这个东西很沉(普) 沉重二 同

11、形词语的意义选择 2 . 0 新加坡华语的词语和普通话的词语形式相同,意义也相同,这是主要的一面;但是华语和普通话还有词语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一面。在整个词语中这种情况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对华语与普通话使用者之间交际和交流的影响或障碍,却比较大或者说有时非常大。词义的不同,粗分有迥异和微殊两大类,具体说来情况比较复杂,下面略分4类给以说明。普通话里词语的词义,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为据。 2 .1 一个词在华语和普通话词义完全不同。比如“呱呱叫”在华语和普通话里都只一个或几个义项,但是词义却完全不同。呱呱叫(或写作“刮刮叫”),

12、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457页给出的词义是“形容极好”,其举例是:他象棋下得呱呱叫。可是在新加坡华语里,“呱呱叫”有另外两个义项:1、意见很大;2、大吵大闹或声音过大,影响他人。例如: (16 a)他们呱呱叫,说女佣的饭菜做得太差了。 (16 b)他们在外面呱呱叫,吵得我没办法做事。 2 . 2 有些词在华语和普通话里义项不等,在差出的义项上,词的意义不同。 “公司”有两个义项:1、一种商业组织;2、合伙,共同承担。如:今天吃饭的钱我们俩公司。但是第2个义项是方言义项,不能算华语的词义。参看周清海方言词对华语的影响。比如普通话里“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465页)有8个义项:1、希望得到,希望

13、保持;2、索取;3、请求;4、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5、须要,应该;6、需要;7、将要;8、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可是,华语的“要”有另外两个义项,并且“要”在这两个义项上使用的频率很高。 【要1】(新)会(普)。例如: (17) 先答应我,不能生气,我才要说出来!(田流高山、流水、虹第97页)例(17)用“要”的地方,普通话要用“会”。 【要2】(新)希望/想(普)。例如: (18) 当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支持美军在本区域驻防的同时,也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要在涉及中国国内事务或领土主权的课题上扮演任何的角色。(林义明等李资政在英国国际战略研究院演讲全文联合早报1997年9月8日第8版) 2 . 3 词

14、的抽象意义相同,具体意义(意义所联系的内容)不同。例如“劳改”是劳动改造一语的简缩,其基本词义(抽象义)是指为改造或改正而进行的强制性劳动。可是由于在新加坡和中国劳改使用的范围不同,其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在华语中,“劳改”是指对违纪者的惩罚。在新加坡,以前对乱丢废物者只处以罚款,结果收效不大。后来政府修改法令,对乱丢废物者另处以强制性的劳动。被罚者通常是10人一组,穿上橙色背心,到公园或组屋区从事清洁劳动。劳动时间视情节轻重,半小时到3小时不等。(参看汪惠迪华语特有词语:新加坡社会写真) (19)不准乱丢垃圾。违者可被罚款最高达1000或在劳改法令下受罚。(新加坡巴士车上的张贴)在普通话里,“劳

15、改”是对罪犯的处罚,是中国“对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措施,强迫他们劳动,在劳动中改造他们成为新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755页) 又如“大字报”虽然都是用毛笔书写并贴在公开场合的文件,但是在华语中是指非法放高利贷者(又称大耳窿)向逾期未还债的债户张贴的索债告白或“讨债公告”,在普通话中则指出于政治目的公开他人的问题(甚至隐私)或者发表政治歧见的一种张贴物。 2 . 4 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华语经常用其中一个义项,而普通话是常用另一个(/些)义项。例如“检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616页列出两个义项:1、找出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2、总结分析(一般是用于研究方面的说明)。普通话常用

16、第一个义项,华语常用第二个义项。例如: (20) 卫生部长姚照东说,他已指示各医院检讨它们目前所提供的意外与紧急服务,(梁 文宁 报道各医院考虑提高意外紧急服务收费,。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版)在例(20)的意义上,普通话一般用“检查”(检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616页第1个义项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细心查看)。 又如“协助”,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392页的词义解释是:帮助;辅助。普通话通常是在第2个义项(辅助义)上使用这个词,而新加坡华语则通常是第1个义项(帮助义)上使用这个词(“帮助”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38页的词义解释是:替人出力、出主义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例如: (21)

17、 政府已经拟定一个计划,由裕廊镇管理局购买及拥有一批政府组屋,然后完全以市场价格出租给外国人、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士都可以租用整个单位组屋。这将协助他们解决目前所面对的住房问题。(1997年国庆总理演说全文汇集全球人才 建设国际都会,联合早报1997年8月25日第7版) 三 同义词和同一词的语用选择 3 .0 华语和普通话在词语的使用上,有的是同义词语的选用习惯不同,有的是同一词语的应用范围不同或色彩处理不同。 3 .1 同义词的异用选择。常常看到在相同内容的表达上,新加坡华语是选用同义词中的一个词,而普通话则是选用另一个词。例如“面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879页的词义解释是:面前遇到的(问题、形

18、势等);面对。可见“面临”和“面对”在一个意义上是同义词。可是在例(22)(23)中,华语选择了“面对”“面对了”,而普通话一般是习惯用“面临”。 (22)政府已经拟定一个计划,由裕廊镇管理局购买及拥有一批政府组屋,然后完全以 市场价格出租给外国人,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士都可以租用整个单位屋。这将协助 他们解决目前所面对的住房问题。(1997年国庆总理演说全文全球人才建设国 际都会,联合早报1997年8月25日第7版) (23)尽管苏州工业园区在招商方面面对了暂时性的困难,中国政府对园区最近的招商 成绩表示赞赏。(许丽卿中国领袖北戴河讨论园区发展问题,联合早报19 97年8月12日第1版) 又如在

19、一定的条件下,“未来”和“下来”是同义词,“对”和“比”是同义词,可是在例(24)和(25)中华语选择了“下来”和“对”,若是换成普通话通常是会选用“未来”和“比”。 (24) 在下来的五年内,将有240名医科学生从受卫生部承认的医学院毕业。(国会报道卫生部决定调高医生对人口的比例,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0版) (25) 以政府医院的医生对病床比例来说,目前是1对3.7,十年前是1对5.7,。 (国会报道卫生部决定调高医生对人口的比例,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0版) 不仅实词的选用如此,虚词的选用也是这样。如以下例句华语在介词上就分别选用了“在”“给”“受”,而普通话通常是会

20、分别选用“从”“被”“被”,或者在华语用“受”的地方,普通话不用介词。 (26) 李鹏总理将在本月24日起访问我国。(许丽卿中国领袖北戴河讨论园区发展问题,联合早报1997年8月12日第1版) (27) 咪咪在经理的引导下,给介绍和同事们认识,发觉男士都对她表示“亲热”和“好感”。(田流高山、流水、虹,8页) (28) 在下来的五年内,将有240名医科学生从受卫生部承认的医学院毕业。(国会报道卫生部决定调高医生对人口的比例,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0版) 3 . 2 有的词语使用范围在华语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如果站在普通话的立场,华语的“策略”一词的使用范围扩大,“策略”函盖“战略”,

21、在普通话里一般各有分工。战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583页列出3个义项:1、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2、有关战争全局的;3、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策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27页列出了两个义项:1、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2、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不难看出,大的策略,普通话是用“战略”一词表达。若此,例(29)用“策略”的地方要改为“战略”。 (29)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博士透露,南大已经拟定了第二个策略性发展计划,旨在下个世纪把南大发展成为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蔡月英南大拟就第二个策略性发展计划,联合早报1997年8月14日第3版) 同样,“怎么样”和“什么样”“怎样

22、”,普通话现在是有些分工或说倾向的。但是华语好像不分。比如普通话用“怎么样”的地方华语用“怎么样”,如例(30);普通话用“什么样”或“怎样”的地方,华语也用“怎么样”,如例(31)(32)。 (30)“什么?你早知道了?知道还不跟他吵?你居然姑息他?大姐你太懦弱了!” “不然,你要我怎么样?”(胡月宝女人女人,第11页) (31) 表面上,我看起来迷迷糊糊的,可是,心里却比谁都清楚,我要的究竟是一个 怎么样的人生。(尤今现代女性的快乐之路,语讯第46期8页) (32) 虽然我没有什么特别,更谈不上有什么伟大的贡献,但如果世界没有云,那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陶乐心云的随想,联合早报199

23、7年10月16日副刊第5版) 3 .3 词语的褒贬色彩是一定的社会生活打在词语上的社团心理烙印,或曰文化烙印。由于新加坡和中国大陆近几十年的政治文化经历相差很大,使得好些词的感情色彩相差较大。如“遣送”在普通话中是有贬义的,其词义是:把不符合居留条件的人送走(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014页)。可是华语却是中性的。如: (33) 在这个欢乐的时刻,要感谢上帝,因为他深爱世人,因此把他的儿子耶稣遣送人间。新加坡课程发展署(中三)公民与道德教育(学生作业)上册,第33页) 又如“一小撮”在指人时,普通话是指坏人,即贬义的,可是华语也是中性的。例如: (34) 庭警宣布案件延迟到下午2时15分开庭,大家

24、才纷纷离开,只剩下一小撮人站 门口。(郭品芳报道都想看两女皇律师公堂较量高庭爆满许多公众不得其门而入,联合早报 1997年8月19日第4版) 不过有些情况比较复杂,看起来好些色彩不同,可实际上可能是属于华语和普通话义项选择不同(参考2.3),如下面(35)对“所谓”的使用。 (35) 吕贵兴就是人人所谓的“地牛”环境卫生稽查员,。(彭彩彬地牛开传票 小贩会恨吗?,新民日报1998年1月24日第15版)“所谓”,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213页列出两个义项:1、所说的:所谓共识,就是共同的认识;2、(某些人)所说的(含有不承认意):难道这就是所谓代表作?(摘注:在后一个义项上,“所谓”一般可后带“的

25、”,是贬义的)。 词的有些意义,从一方面看是色彩,从另一方面看是词义。尤其是当这种意思选用词语或语素表达时,可能更多是词义,如华语有、普通话没有的一个词“提呈”。例如: (36)预料各医院将在两个月内向政府提呈它们的建议。(梁文宁 报道各医院考虑提高意外紧急服务收费,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版)“提呈”可以说是“提出”敬重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说:提呈提出呈报(下向上提交)。 四 综合讨论 4 .1 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词语的不同,有的反映在形式(词形)上、有的反映在意义(词义)上,有的反映在用法(词用)上。如果把上面对形式、意义和用法的同异用“”“”表示(表同,表异),那么上面3节讨论的对

26、象及其形、义、用特征可列成下表: 词形 词义 词用 上文讨论对象 A 异形同义同用词 B 同形异义异用词 C 同形同义异用词 D 异形同义异用词就是说,第1节讨论的是A(异形同义同用词),即词的意义相同形式不同的同义异形选择;第2节讨论的是B( 同形异义异用词),即词的形式相同意义不同的同形异义选择;第3节讨论的是C(同形同义异用词)和D(异形同义异用词),即同一词和同义词的异用选择。为了使我们的讨论尽量明了,上面的讨论我们把很多问题简化了。而实际上华语和普通话的差异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下面作进一步的阐述。 4 . 2 在词语语形的选择上,华语词有的是全异选择,有的是偏异选择。其中与某个合成词有

27、联系的异形词语占相当比例这种情况,为汉语间的交流、交际和理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语言单位的选择上,华语和普通话有的都选词,有的都选语,有的一个选词,一个选语。如果就相同意义是用短语还是用短语紧缩的词,港、澳、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大陆是有不少差异的,应该说这方面也是华语和普通话词语语形差异(或选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 . 3 华语和普通话同形异义的选择,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从一个角度看是同形异义选择,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是同义异形选择。比如例(37)的“素质”,是在普通话“品质”意义上的使用,如果以形式为起点看意义,是华语多了一个义项;可是如果以意义为起点看形式,则是同义异形选择。如: (37)

28、正因为我们是独特的,我们成为了本区域在货物与服务以及金融方面一个主要的中心。使我们拥有超越确实面积所能制造的影响力,带来高素质的生活。(1997年国庆总理演说全文汇集全球人才 建设国际都会,联合早报1997年8月25日第6版) “带来高素质的生活”普通话要说成“带来高品质的生活”,或“带来高质量的生活”。素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204页列出3个义项:1、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这3 个义项中没有一个义项和“品质”可以联系上。品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976页只列出两个义项:1、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2、物品的质量。 词

29、语的问题有时看起来是单个词的差异,实际上,好些会引发成片的差异,甚至系统差异。如华语的“素质”可用来表普通话的品质,那“品质”能否用来表普通话的素质呢?语言的事实的回答是:“可以”。例如: (38) (学生的)品质不好,要求也不能太高(新) (学生的)基础、素质不高,要求也不能太高(普) 品质(新)基础、素质(普)当然如果站在普通话的角度看,那么就是华语“品质”“素质”的词义易位了。不仅品质和素质,“要”和“会”也具有这种语义功能易位的表现。试比较下面的两个例子: (17) 先答应我,不能生气,我才要说出来!(田流高山、流水、虹第97页) (39) 这就糟了,因为到地面才填写,人多杂乱,常常要

30、造成延误,旅客会责怪 的。( 黄孟文安乐窝第91页)例(17)用“要”的地方,普通话要用“会”,即:要(新)会(普)。反过来,例(18)华语用“会”地方,普通话要用“要”,即:会(新)要(普)。 4 .4 词语在理论可以说是构成语句的材料,仿佛一种语言是先有词语然后才有句子,而实际上,我们上面讨论的词语都是句子中的部分。虽然我们说华语的某个词语意义、形式上等于普通话的某个词语,是就大致可以替代或一般情况讲的,而实质上有时要把华语的一个词换成普通话的词,是要改变整个句子的结构的。例如: (40) 根据劳工部的初步调查,这起事件相信是屋顶下面的支撑架负荷不了上面的重量所造成的。(兴建中购物中心屋顶

31、坍塌,联合早报1997年7月25日第1版) “相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372页给出的词义是“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举例是:我们相信他的试验一定成功。例(40)是通过调查得出一个初步判断,不是确认。根据语境,这里的“相信”估计(普)。“估计”,普通话的词义是“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446页),词典的举例是:估计他今天会来/这几天估计不会下雨。(这两例,若换成华语,是要把“估计”改为“相信”)可是在普通话里,“相信”是没有这种用法或义项的。但是若把例(40)的“相信”直接换成“估计”,新加坡华语语感可能不接受,但是若改成另一种结构,就可能

32、比较容易接受了。如改为: (41)根据劳工部的初步调查,可以断定这起事件是屋顶下面的支撑架负荷不了上面的 重量所造成的。 这种就是换了一种说法。当然,如果站在词汇的立场,也似乎可以说“可以断定”是处于“估计”和“确信”之间,或者更准确地说,短语形式的意义比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听起来更明确。又如把例(42)的“好过”换成“好于”接近普通话,但是换成(43)的结构就是地道的普通话说法了。 (42)(最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我国的名字没有被提及,看起来 好像是这个地区没有新加坡这个国家。)不过,我情愿新加坡不在地图上,总好过陷于困境。(梁文宁报道李副总理:高瞻远瞩的政策 使我国避

33、开货币危机,联合早报1997年10月8日第1版) (43)(最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我国的名字没有被提及,看起来好像是这个地区没有新加坡这个国家。)不过,我情愿新加坡不在地图上,总比陷于困境好。 五 一点思考 5 . 1 我们认为,上面词语差异的描述和讨论,一方面能使我们对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词语差异建立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为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交际使用提供一个理论接口,交际、交流时能更好地进行语码转换;另一方面也许能为汉语词汇的规范、教学和统一,为其他语言和汉语其他语言变体的词汇差异研究,提供一点参考。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以上的观察和讨论,为了把问题说得尽量明确,我们把语

34、言事实极大地简化了。事实上,从新加坡的华文报纸、课本和文学作品看,应该说,目前新加坡华语的词语,既有不同于普通话的词形、词义和词用的一面(甲),又有接近和相同的一面(乙)。比如普通话说“试管婴儿”,新加坡华语“婴儿”和“婴孩”混用。例如: (44) 我们关心复制婴儿的健康状况,担心人类最终会完全丧失基因遗传的多元 性。(国会报道复制科技制造婴孩 我国全面禁止利用,联合早报1997年 7月25日第10版)又如,普通话用“还”(huan),新加坡华语“付”“还”连用和并列使用。 (45) 他不接受我代他付车资,于是两人各还各的,。(田流高山、流水、 虹,112页) (这里:还付) (46) 我说罢

35、收下那一笔现款,即时就把剩余的尾数付还给他(同上,第27页)可是,在上面几节进行词语比较时,为了鲜明,我们是只取了甲而避开了乙。而事实上应该说,目前新加坡华语词语是处于甲乙混用的语言历史阶段。 5 . 2 本文不采用“差异”说而使用“选择”说,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以为,在进行观察和研究语言的时候,宜取客观自然的立场,即普通话和新加坡华语应看作是现代汉语两种地域和社团变体,其通用和流行的词语词形、词义及其用法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其差异在理论上可看作是不同汉语变体对汉语已经有和可能有的词语,在词形、词义和词用上所作的不同选择。 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华语和普通话所处的语言阶段不同。 因为从华文比

36、较有代表性的报纸文章可以看到,其语言的精炼程度好些还未达到一定的要求,其词语语体差异也未完全形成。如文言词“今日”和口语词“今天”并用。例如: (47) 上述记者会将于今天下午4时,在斯里卡哥沙国家迎宾馆举行。马哈迪首 相向来甚少针对特定课题召开记者会,预料今日的记者会,他将针对外资政策 作出一些重大宣布,所以分外受瞩目。(联合早报1998年2月4日第1版 右上)“提升”和“提高”在新加坡华语使用者的语感里一般认为有雅俗差异,但是报纸的使用,其分别也不是很明显。可比较(48a)和(48b): (48a)中央医院设立高级护理学院,协助本地及区域内的护士提升专业水平。(叶立虹 报道:中央医院设立高

37、级护理学院联合早报1997年8月1日第6版) (48b)他们也认为应该认真看待总理谈到有关语文掌握问题。对于那些华文不好的,一定要设法帮助他们提高华文水平;对于那些精通华语的人,他们应该带头多讲华语和多使用华文,并且把协助对华文有兴趣的学生,提高华文程度,使他们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双语。(联合早报1997年8月25日第9版吸引外来人才是环球趋势) 5 . 3 华语和普通话的上述不同选择和语言状况,应该说,很大一部分是语言以外的因素造成的,既然这样,那么这是否表明语言的状况可以用非语言的手段去实现。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世界处于世纪之交,以英语和汉语的两大经济和科技圈正在形成,汉语内部从语言的角度,怎么为这个新世纪作点事情,恐怕是我们这些汉语学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