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7581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 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韩饮食文化的特点摘 要中韩饮食文化论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两国专家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为中韩文化交流共同作出努力。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成长都是以特定的土壤为基础的。一种风味类型的菜肴集群,作为一种文化丛,它是一定区位饮食文化重要的有机构成。它体现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个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围绕中,韩两国饮食的各自特点,探讨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两国的文化交流的问题。通过实际考察和见闻听说,对中韩两国饮食的特点作出详细的介绍分析。关键词:中韩;

2、饮食特点;文化交流;Abstract Korea Food Culture Forum is a good start, the two expert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make joint efforts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y of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a culture are based on a particular soil-based. Of a type of

3、 cuisine style clusters, as a cultural cluster, its location is definitely an important organic food culture composition. It embodies the one soil to support a party perso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ach countrys history may be long or short, territory, some small, has a strong strength of a w

4、eak, more or less the population, ethnic composition,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in na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and therefore I national food culture is not the same as The. This paper mainly focus on China, South Korea eat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

5、o explore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s well a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problems. Through practical observation and their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mediu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Korea dietary analysis of a detailed description. Key words: dietary charact

6、eristics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目 录引言1第一章 中国饮食文化 31.1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31.2中国饮食文化归纳几个特点 31.3中国饮食八大菜系 3第二章 韩国饮食文化42.1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 42.2韩国的饮食特色 42.3韩国人的饮食习惯 52.4韩国人饮食文化的礼仪 5第三章 中韩饮食文化的差异53.1中韩两国人民对饮食不同的理解53.2中韩两国在使用勺子和筷子上的差异6结论8参考文献9谢辞 10引 言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

7、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

8、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

9、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韩国饮食文化 韩国的主食是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因此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

10、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韩定食(韩国式客饭):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不加辣椒粉。蒸、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磨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 烤牛肉和烤牛排:在多种烤肉中最受欢迎的是烤牛肉(切成薄片的牛肉用佐料腌制后烤熟)和烤牛排(用佐料腌制后放在铁板上烤熟)。两者皆以生菜、芝麻叶等沾辣椒酱或豆瓣酱食用。有时附带提供3至5样泡菜或小菜,有的餐厅则需另加点白米饭和汤。餐厅招牌常以花园为店名。梨泰院花园(花山区梨泰院洞(797-147

11、4),三元花园(江南区新沙洞(544-5351)、西门会馆(中区西小门洞(755-4645)等较有名,在韩国一般的餐厅也可品尝到。 烤牛里脊:将适当厚度的牛里脊烤熟后,醮少许黄酱,用洗净的生菜等新鲜蔬菜包卷后食用。或醮香油盐佐料食用。 面条火锅:切成薄片的牛肉或海鲜,与各种时令蔬菜以及面条一起,放入烧开的汤锅内,煮熟后即可食用。清淡可口,余味无穷。 包饭套餐:用新鲜蔬菜,包卷熟肉或其它蔬菜的风味食品。每家餐厅选用主料会略有不同,但大都是用蔬菜加少许酱(黄酱、辣椒酱或混合酱)后,卷包起来食用。与以肉为主的“包肉”不同,主料是蔬菜的包饭,不必担心胆固醇问题。蔬菜的甘苦味,还有助于增进食欲。 冷面:

12、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 参鸡汤:在童子鸡内入糯米、大枣、大蒜、有参后,长时炖煮。随个人喜好还可加放胡椒粉、盐巴等食用。由于营养丰富,是炎夏的高级补品。 锅汤、火锅类: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成的什锦火锅等。火锅中以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用章鱼加放辣

13、椒酱等佐料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 拌饭: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忠武路776-3525)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店。 汤茶: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药汤茶,提神防病。 水果茶:主要选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柚

14、子、木瓜、橘子皮等水果,加水长时间煎熬后饮用,或用蜂蜜淹制后,加热水稀释饮用。冬季常饮,可预防感冒。 风味灌肠:灌肠是将豆腐、粉条、大米和蔬菜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灌入猪肠内加工成的韩国式美味香肠。 韩果: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蜂蜜、麻油后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1.1中国饮食文化概述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美食佳肴众多,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就与人

15、的审美理念、礼仪活动、文学艺术、人伦之常,乃至政治、哲学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由于中国的饮食活动是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更重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使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丰厚的文化资源。学者胡自山在中国饮食文化一书提到: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1.2中国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

16、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

17、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1.3中国饮食八大菜系说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不能不提到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

18、、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美食家田可在中国八大菜系中分别形象地概括了八大菜系的特色。苏、浙菜: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以上便是中国的“八大菜系”。它们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它们按照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原则,本着与时俱进的要求,纳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去发展自己。中国饮食原料比较广博,加工比较精细。菜肴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丰富合理。在饮食行

19、为方面,中国饮食很重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赋予饮食活动以浓厚的文化色彩。如饮食环境要优雅、舒适,饮食餐具要精美、灵巧,有些场合、宴会要安排娱乐活动助兴等。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茶和酒成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饮食生产和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两个分支。第二章 韩国饮食文化2.1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根据韩国的地理位置及韩国的人文文化,韩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韩式餐的口味特点是鲜、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烤肉、冷面、伴饭及参鸡汤、牛肉汤等

20、。韩国有句俗话说,泡菜是半个粮食。不管多麼奢华的宴会饮食,餐桌上也少不了泡菜。韩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以米饭为主食,一日三餐都不离泡菜。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韩国人爱吃辣椒,家常菜里几乎全放辣椒。以下,举出一些菜品充分说明了韩国的饮食特色。2.2韩国的饮食特色(1)烤牛肉和烤牛排: 在多种烤肉中最受欢迎的是烤牛肉和烤牛排。两者皆以生菜、芝麻叶等沾辣椒酱或豆瓣酱食用。有时附带提供3至5样泡菜或小菜,有的餐厅则需另加点白米饭和汤。(2)冷面: 主

21、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季节,在享用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3)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店。(4)锅汤、火锅类: 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成的什锦火锅等。火锅中以

22、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用章鱼加放辣椒酱等佐料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5)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成。中药可健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药汤茶,提神防病。(6)韩果: 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蜂蜜、麻油后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2.3韩国人

23、的饮食习惯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使用饭碗也很有讲究,分男用、女用和儿童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2.4韩国人饮食文化的礼仪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

24、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昔日的韩国家庭,是将盛着米饭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则在碗里,并放置于周围,每个人则有一把长柄圆头平匙,一双筷子,一盘凉水,用餐时就用匙把饭直接送到嘴里,筷子用来夹菜,凉水则是涮匙用的。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脚的小桌,宾客地盘腿而坐。年轻人更会在长辈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脚底上,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不过,现代的韩国

25、人越来越崇尚外国潮流,无论餐桌或者饮食礼仪,都离传统越来越远了。第三章 中韩饮食文化的差异3.1中韩两国人民对饮食不同的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上,直接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衫,中国手工

26、业的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衫特征。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有如下特征。其一,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的物品,经过中国厨师的劳作,变得使人一见而食欲顿开;其二,中国人的食谱广泛,举凡能够食者皆食,毫无禁忌;其三,中国救荒的著述特别多,以备饥荒之年以野菜充饥之用;其四,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由于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够随心所欲,有诗为证: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 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因此长期以来吃穿不愁难以办到,所以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证据不胜枚举。 此外,我们可以对西方饮食文

27、化的某些特征加以分析,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饮食,由于最初是主要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听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内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饪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是饮食的工具来表现,如各种的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也不把吃这种人生易于满足的事情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国的俗语语可以高度概括,即“饱暧思淫欲”。他们更多地追求情爱,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情爱文化”,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 但是我们还要指出的是,

28、中国饮食的诸多特征,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宫庭饮食,市肆饮食则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现出这些特征。平民的节日饮食,如春节,也许能够部分地表现出这些特征来,但是春节对于一年的365天来说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如昙花一现。 3.2中韩两国在使用勺子和筷子上的差异韩国人是用勺子喝汤、吃饭的。这与中国人饮食习惯不同。韩国人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并不是最近的发明,而是源于古代。在国立公州博物馆中,就看过有百济时代的铁制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在朝语中,除了有分别表示勺子和筷子的 单词 外,还用两个字母来同时表示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勺子在韩国人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盛饭,不用时要架在

29、饭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儿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韩国人没有使用筷架的习惯。这种做法,有人觉得除非桌子表面擦得很干净,否则是不卫生的,因此,便改成了把筷子放在小菜碟上。最后,当你吃完饭后,还是要把勺子和筷子摆成当初的形状,有始有终。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勺子喝汤;韩国人用勺子吃饭、喝汤,用筷子夹菜;。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所整个国家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具体表现在共食聚

30、餐上。中国人在家里也许不用公筷、公勺,但是在餐厅吃饭时,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的碗、碟里夹菜。可是,韩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韩国人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汤和菜。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当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共食表现时,我觉得,人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 文化无优劣,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总 结在由山东省社科联和韩国世界饮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06中韩饮食文化交流展”上,孙光远谈中韩饮食文化的异同。中韩饮食文化论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两国专家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为中韩文化交流共同作出努力。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成长都是以特定的土壤为基础的。一

31、种风味类型的菜肴集群,作为一种文化丛,它是一定区位饮食文化重要的有机构成。它体现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两国经贸文化活动的开展,韩国饮食文化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大大小小的韩国料理店在全省各个大中城市随处可见,近年来,随着韩国朋友的大量涌入,韩国的饮食文化已在这些地方扎下根来,韩国料理现今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深深感到,韩国的饮食文化对中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进一步加强中韩饮食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对两国来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石源华 论文.中韩文化协会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3月)。 2民俗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30期)。3金英模 论文 韩国民俗。4(韩)韩荣实:译者:李峰实美丽韩国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52007年东季号 当代韩国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