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2.4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45790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12.4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XX年12.4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XX年12.4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12.4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年 12.4 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 特征码 GHLKjIREYxEcbXZRvVVq 20XX 年 12.4 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判断题)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全国性的法律一律不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 2.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 ()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 权的国家机关。 ( ) 4.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 ( ) 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搜查、查封公民的住宅。 ( ) 6.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 7.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

2、8.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 ( ) 9.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 力。 ( ) 10.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 区进入紧急状态。 第 2 页 ( ) 11.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 向常务委员会书面 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 ) 12.我国 1982 年宪法及其修正案迄今并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自 由。 ( ) 1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拥有中国国籍的全体公 民。 ( ) 14.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 上级机关负责。

3、( ) 15.在我国,目前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专职化有利于人大工作 的开展。 ( )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 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 )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宪法规定。 ( ) 18.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 ) 1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 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 ) 第 3 页 41 20.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 法、法律、行 zd 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且 不必报全国

4、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 2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 的基本法律。 ( ) 22.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 的事项制定行 zd 规。 ( ) 23.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 ) 24.行 zd 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 ) 2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 () 2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 27.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 准后才能生效。 ( ) 28.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

5、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 能通过。 ( ) 29.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 的事项制定行 zd 规。 ( )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 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 第 4 页 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 ) 31.法律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 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 ) 32.法律草案表决稿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前,委员长会议根 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情况,可以决定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 的

6、重要条款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 ( ) 33.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 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 ( ) 34.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 zd 规的,应当向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报请立项。 ( ) 35.法律被废止的,除由其他法律规定废止该法律的以外,由国 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 36.法律标题的题注应当载明制定机关、通过日期。经过修改的 法律,应当依次载明修改机关、修改日期。 ( ) 37.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 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 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

7、理决定。 ( ) 38.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 根据法律、行 zd 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 定规章。 ( ) 第 5 页 39.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 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 ) 4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 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 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 ( )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 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 ( ) 43.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 特赦

8、令。 ( ) 44.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的。 ( )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 46.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 法院负责。 ( )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 48.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 49.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 ( ) 50.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 和利益。 ( ) 51.我国在民国时期不曾颁布任何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 5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9、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 第 6 页 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 ) 5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 超过两届。 ( ) 5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 ( ) 55.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5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和普通法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 ) 57.宪法的实质在于:它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 关系。 ( ) 58.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 ( ) 59.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6 年颁布的。 ( ) 60.1982 年宪法继承并发展了 1978 年宪法。 ( ) 6

10、1.1992 年 4 月 12 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条 和第二条宪法修正案。 ( ) 62.国体是指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 ) 63.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从属制。 ( ) 64.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3 年。 ( ) 65.凡是在我国居住的、年满 18 周岁的居民就是我国公民。 ( ) 6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 第 7 页 的特点和优点。 ( ) 67.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实行民主集中制。 ( ) 6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 ) 69.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不接受 其他机关的领

11、导。( ) 7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 ) 7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上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且对它负责 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 7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 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 73.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 74.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 ) 75.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立法上的平等权和执 法、守法上的平等权。( ) 76.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就是说尽管古代就出现了宪法一 词,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12、,有了 民主的事实以后才产生的。 ( ) 77.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 级消亡而消亡。 ( ) 7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第 8 页 79.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 ) 80.在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 ) 8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身受特别保护,在其担任代表期 间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 82.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是与全国人大并列的机构,可 以独立行使职权。( ) 83.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的体现。 ( ) 84.宪法是全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85.我国的 1982 年宪法已被全国人大修改了三次。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