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58551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复习课教案[初中化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金属复习课教案开课人: 开课时间: 开课班级: 一、教材分析“金属”是科粤版九年级第六章的教学内容。本章共四个课题: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其中、课题是重点,课题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提出大家熟悉而又不知所以然的问题,从而过渡到化学的学科知识上,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金属的性质。2. 学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相关问题。3. 掌握置换反应的规律。4.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及防锈的方法。5.进一步学习归纳总结的

2、学习方法。三、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原理;金属的锈蚀及防护。四、难点: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锈蚀条件的探究及构建知识体系。五、教学方法:问答、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来源:Zxxk.Com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课:同学们,你对有关金属的知识了解哪些?一、金属的存在:展示图片:二、金属的性质:1、1.物理性质:w共性:1、金属都有光泽2、容易导电3、容易导热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练习12.合金:定义:在一种金属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金属材料性能:硬度更大、熔点更低、抗腐蚀性更好 应用举例生活中用到的合金较多,你知道有哪些?练习2设疑:黄铜和黄金的鉴别3.化学

3、性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练习3练习4 想一想 写一写(1)Ag+HCl(2)Al+H2SO4(3)Zn+FeSO4(4)Cu+NaCl(5)Fe+CuSO4(6)Cu+AgNO3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A +BC = AC + B4.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化学性质越活泼排在(H)前边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H)后边的则不能。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4、(钾钙钠除外)5. 金属的冶炼自然界中的金属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我们怎样把纯金属提炼出来呢?(展示图表)-不同的金属冶炼方法不同我们以铁的冶炼为例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还原剂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练习52、6.金属的锈蚀(1)w 条件:潮湿的空气中(2)w 原理:铁同时与水和氧气作用(3)w 防护措施保持表面干燥形成保护膜制成合金展示图片:你能说出自行车每一部分的具体防锈措施吗?展示图片:看到这组数据,你有和感想?保护的途径防止腐蚀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开采寻找替代品设疑:回收利用有和好处?生活中有哪些金属物品被替代了?来源:学科网课堂小结:你有和收获或者有什么疑问?预备:随堂练习回忆、回答、补

5、充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回忆、回答思考回答回忆、回答观察、回答思考回答讨论,交流,归纳,书写思考、书写、纠错、记忆回忆、归纳回忆、归纳举例、练习分析、归纳、记忆思考、回答、交流、评价看图、举例说明分析、归纳、记忆学生练习,巩固复习内容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交代本课复习目标了解金属的存在进一步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应用,提高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认识合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认识铁和铜的合金熟练地书写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设疑、交流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渗透控制变

6、量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分析归纳中体会金属活动性顺序进一步认识金属的提取方法熟知炼铁的反应原理熟练地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强化理解记忆进一步认识金属的锈蚀知道防锈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认识防锈的具体措施认识金属资源的产量,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爱护资源的意识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让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物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会归纳,构建知识体系七、课前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复习课,教学内容几乎含盖了第六章的所有知识内容,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能力。但此内容较多、任务也较重,在时间上也显得紧张,这要求教师课前做好调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做好调控,环节紧凑、语言简练,该细的地方细,该略的地方略,着重解决学生仍感到难的知识和问题,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交流补充、设疑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前面所学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