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优秀论文.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90743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优秀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优秀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优秀论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学院建筑工程技术 09级秋) 内容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 久性成为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指标。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 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 使用寿命,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础。本文运用研究的新技术理 论,并且结合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 准、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使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更好的适应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土建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The soil sets up the safety and dur

2、able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 (*09 class autumn) Contents summary:The rapid development that accompanies with structure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the soil sets up structural safety and durable to become promising that the soil sets up the foundation index sign of the structure engineering most

3、important quality.The structure safety is the ability that the structure prevent froms breaking to tumble down, the quality index sign of the structure most important engineering。The soil sets up the durable and engineering service life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is the foundation that the use expect

4、s to keep normal function inside the structure. This text makes use of the new technique theory of research, and combines structure durable and the research of safety, raised the safe level, structure durable and service life that soil sets up a structure design, make the safety and durable of engin

5、eering structure, the better orientation our country modernizes the need of construction. Keyword:The soil sets up structureSafetyDurable 目录 中文内容摘要 / 关键词1 英文内容摘要 / 关键词2 引言4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5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5 (二)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6 (三)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8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9 (一)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的问题9 (二)使土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进一

6、步加剧的原因9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10 四、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13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引言 我国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对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尚未引 起足够重视 , 尤其是系统安全管理观尚未形成, 由于人为差错或人为错误导致的 违反强制性详规的结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甚 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 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 ) 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 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并加快结构安全个

7、耐久性的研究,使我国土建技术更进一 层楼。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 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 规 和 技 术 标 准 ( 规 范 、 规 程 、 条 例 等 ) 的 合 理 设 置 及 运 用 相 关 联 。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 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 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 多。 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

8、大的二个因素是: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 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 年以来均规定楼 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M150公斤 (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 公 斤),而美、英则为240 和 250 公斤;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 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 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 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 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 计规范 ) 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

9、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 如我 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 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 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 和 1.2 ,而美国则分别为 1.7 和 1.4 ,英国 1.6 和 1.4 ;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 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 (考 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 (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 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 1015% ,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

10、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 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 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 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 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 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 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 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 ,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 规范的 1.75 约低 25% )与材料强

11、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 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 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 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 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 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 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 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

12、大关系。2001 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 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 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 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 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 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 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 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 凝土的

13、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 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 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二)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 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 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 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 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 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 的能力。国内发生的

14、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 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 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 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 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 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 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 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 上

15、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 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 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 上百亿平M 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 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 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 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 高。这是由于随

16、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 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 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 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 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 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 “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 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 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

17、我们的施工质 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三) 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 度设计方法自 1984 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 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 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 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 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 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 并经过国内科技人 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 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 展趋势 , 但在工 程内界则存在不同 看法。尽管有了 ISO

18、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 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 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 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 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 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 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 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

19、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 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 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 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 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 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 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 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 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 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

20、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 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 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 体现在适用性上。 (一)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的问题1、我国土建结构工程抵御地 震、火灾作用的设计要求相对而言偏低, 而且抵抗其他灾害的设计要求偏少甚至 没有。存在着较大的结构安全隐患。 2、我国现行的设计规范基本上只考虑到结构在使用期间的承载力极限状态, 而国 外 则 着重考 虑 结构 经 济合理 的 使 用寿 命 。 3、设计单位出的施工图一般并不考虑施工方法

21、, 而施工单位一般又不掌握 设计计算书 , 因此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只能由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根 据经验决定,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使土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1、 由于混凝土的 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 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 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 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 格, 这 种 要求还 有 利于 水 泥产品 质 量 的均 匀 性 。 2、 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

22、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 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 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 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 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 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 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 30% 。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 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 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

23、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 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 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 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 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 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 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 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 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

24、改善混 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 度,而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 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 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 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 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工程,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 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 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 要 考 虑 本 国 的 特 点 ,

25、 是 不 能 完 全 依 赖 国 外 研 究 成 果 的 。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 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 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 1/6 ,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 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 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 多亿方的砂 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 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 工业废料 ) 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 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 工作寿命多为100 年,有的如英

26、国为120 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 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 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 年。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 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 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 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 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 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 任的借口。当然

27、,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 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 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 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 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 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 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 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 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

28、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 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 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 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 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 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 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 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 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 可 免 除 法

29、 律 责 任 。 国 外 有 些 规 范 就 是 这 样 规 定 的 。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 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 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 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 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 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 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 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

30、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 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 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 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 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 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 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 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 支离破碎,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 而造成麻烦。 我国

31、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 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 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 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 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 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 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 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 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

32、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 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 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 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 高抗震的设防标准 (建抗 586 号文件 ) 。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 高 1 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 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 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 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 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

33、统管并 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 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 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 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 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 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 年以上。我 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 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

34、机构 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 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 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四 、 土 建 结 构 工 程 使 用 阶 段 的 正 常 检 测 与 维 护 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 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 的 投 资 上 有 重 新 建 、 轻 维 修 的 倾 向 , 不 利 于 工 程 寿 命 和 投 资 效 益 。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 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

35、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 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 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 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 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 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 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 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

36、不够健 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 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 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 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 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 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 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 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 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

37、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 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 从 业 机 构 的 资 质 认 证 制 度 , 在 管 理 体 制 上 予 以 规 范 。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 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工程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 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 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 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 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 年的 3.7 倍,1980 年的维修费占当

38、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 。我国虽是发展中 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 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 年,加上进入90 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 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 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 资 上 , 希 望 有 关 部 门 能 加 大 已 建 工 程 维 修 的 费 用 。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 如 30 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 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

39、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 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 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 年,而不至于30 年 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总之,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 性一直是设计者与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基础设 施的投资,并与国家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结论 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 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 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 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 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 还应以预防为主。努力把土建工程做 实,做好。坚决不发生结构安全质量事故,

40、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把工程质量搞 上去。 参考文献 1、马志华土建工程的耐久性分析建筑工程 2、杨会胜浅议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山西建筑 3、周琴 土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A 工程技术 4、高渊 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现状分析A 开封大学学报 5、马翠芬浅谈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A 潍坊学院学报转贴 致谢 在本次论文的准备及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李志勇老师指导督促,老师 对学生责任心强,工作一丝不苟。同时也感谢我的专业指导老师申老师,谢谢 老师在这三年里为我们不辞辛苦的指导、严格要求、热情鼓励。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 的各位老师表示忠心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