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00601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PDF 页数:514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4页
亲,该文档总共5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pdf(5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 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 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 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

2、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早 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 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 以优 美 的 音 乐导 入新 课,既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 又使 学 生 感 受到 了民 族 大 团 结的 热烈 气氛。 】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 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 大家

3、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 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 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 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 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数民族的情况。 4.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 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 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5. 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 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

4、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 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 所小学的魅力。 1.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根据注音拼读, 读不通顺的 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 学生试读。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 (课件出示 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 绒球 花 汉 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 在 粗 壮 影 子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 尾竹 洁 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

5、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 “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 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 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 5)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 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 还要想一想这个词 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 7

6、) 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形容色彩华丽。 ( ) 山间平整的场地。 ( ) 边防,边境。 ( ) 两 人 徒手 较 量 , 以把 对 手 摔 倒 为 胜 的 竞 技 运 动 。 ( ) 6. 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 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设计意图: 先出 示自读要求, 再引 导 学 生 根据 要求 读 课 文 的教 学方 法体现了“学生为 主 体 , 教师 为主 导”的教学理念。 】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 “衣、日”是形旁,表 义; “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

7、=汉” “扌 +分=扮” “讠 +卖=读” “米+ 且=粗” “青+争=静” “丰+色=艳” 。 换一换: “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 件出示 9) 写好生字四步走: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 写一写。 4. 对 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上下结构, “晨、装” 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 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 “色”艳。 写一写: 老师范写 , 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

8、构,但要注意整个字 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区 别, “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 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 :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 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 , 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 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 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 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 再次巩固字词: 【设计意图: 引导 学 生 运 用多 种方 法去自学词语, 既 锻 炼 了 学生 的主 动性,又加深了学 生 对 词 语 的

9、 理 解。 】 【设计意图: 分步 骤 引 导 学生 学习 会写字,降低学生 学 习 会 写字 的难 度,使学生完全、 彻 底 地 掌握 会写 字书写。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看拼音写汉字。 z o ch n h n z xi n y n f zhu n ()()()() d b n n j n c zhu n ()()() 2. 我国有()个民族 , 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 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铜钟 参考答案 1. 早晨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安静 粗壮 2.56 55 3. 鲜艳欢唱飘扬古老 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

10、图片和 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 10) 8. 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 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 学习反馈 (课件出示 11) (填空) :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 ;再写(上课,下 课) ;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 是 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 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

11、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 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 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 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 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 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 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 “大青树下的小学” 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 学

12、? (学生讲到哪句, 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 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 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 14) “那鲜艳的 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 使学校更加美丽。(板书:服装:鲜艳绚丽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 【设计意图: 运 用 提 出 核 心 问 题 的 方 法 来 导 入本课,起到了 提 纲 挈 领 的 作 用,使学生明确 了 本 课 时 的 学 习任务。 】 丽多彩) (课件突出显示15) “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

13、”是一 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 多彩。 ”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 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 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 (课 件出示 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 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 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 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

14、呢?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 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 着古老的铜钟。 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 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 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 上摇晃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 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板书设 计:校园美)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 3: 【设计意图: 抓 住关键词,理解 重点句,进而过 渡 到 对 课 文 的 理解,再把理解 通

15、 过 读 表 达 出 来,层层递进, 学 生 对 课 文 的 理 解 会 更 加 透 彻。 】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 “早 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 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课件出示 17)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 花烂漫的环境中, 所以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板 书:山花烂漫) 5. 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 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 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

16、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 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 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 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 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有汉 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 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课件出示 18) (板书: 多民族)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

17、树下的小学”还是 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 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 的学校。 (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 体 会 省 略 号 的 作 用,填补课文空 白,展开想象的 翅膀,使学生进 一 步 体 会 到 了 校园的美丽。】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 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 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 (课件出示 19) (2)找到这

18、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 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 (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 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 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 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 实, 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 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 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 校

19、。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课件出示 20) (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 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 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 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 校。我是从

20、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 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 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课件出示 22) (板书:安静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 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 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 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 在听同学们

21、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 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 人与动物, 人与环境融洽相处, 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 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 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1. (课件出示 23)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 小学。 ”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24) “美丽的学校、 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 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吗

22、?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 【设计意图: 通 过 关 键 词 的 重 音范读,引导学 生 体 会 词 语 的 意思,加深了学 生 对 词 语 的 理 解,同时也使学 生 掌 握 了 朗 读 的方法。 】 着赞美读这句话!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 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 的”读重音。)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 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 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 再读一遍。 四、联系实际,课

23、外延伸。 1. 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 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 是啊,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 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 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 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 如此团结、祥和! 3. 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 【设计意图: 在 充 分 理 解 全 文 的基础上,再次 引 导 学 生 去 朗 读课文,能使学 生 深 刻 体 会 到 作 者 表 达 的 思 想感情,并读出 这种感情。】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4、 连线。 d i z 景颇族 d n z 阿昌族 ch n z 傣族 j n p z 德昂族 h n z 汉族 2. 我能填。 p ng d i h ()坝()表()蝶 ()果()领二() ()等爱()()水 一 定 要 细 心 3. 我会选: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宁静平静) 。 (2)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宁静平静) 。 4. 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参考答案 1. d i z

25、 j n p z ch n z d n z h n z 傣族景颇 族阿 昌族德 昂族汉族 2. 坪 苹 平代 带 戴蝴 胡 湖 3. (1)宁静平静 (2)安静宁静 4. (1)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2)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3)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 【板书设计】 服装鲜艳 美丽:山花烂漫 1 大青树下的团结:多民族好朋友 民族欢乐: 唱歌 跳舞 祥和:安静学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 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 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 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

26、 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 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读得这么动听, 你会怎 么做, 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 点拨指导, 教给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 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 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美得很有特点, 各民族的 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 增添了学校

27、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 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 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 课下尽情玩耍, 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 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作者介绍】 吴然(1946),原名吴兴然,云南宣威县人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 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 年在 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 优秀儿童文学奖, 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

28、项。 作品选入上 百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 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语文教科书。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 一碗水、我的小马 (台 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 多部。 他在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后调春城晚报作编辑,1985年 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 委员会副主任。 80 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 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有 56 个民族: 汉族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 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 族

29、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 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 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 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 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其他资料】 我国民族种类巧记: 五十六族细细数,朝鲜布依回蒙古。 土家哈尼黎傈僳,毛南撒拉布朗土。 基诺仡佬门巴壮,高山锡伯京阿昌。 乌孜别克傣满畲,柯尔克孜侗佤藏。 纳西东乡水拉祜,景颇赫哲仫佬怒。 鄂伦春瑶哈萨克,维吾尔苗鄂温克。 俄罗斯白塔塔尔,达斡尔羌塔吉克。 珞巴得昂彝保安,普米裕固独龙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二、读拼音

30、,写词语。 xi n y ny fuzhu n b n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 () 、 () 、 () 、() 的学校。 四、重点段落品析。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摔 shu i su i 洁 ji ji 绒 l n r n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 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 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 这段文字是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

31、一所() 、 ()的学 校。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们学校是什么样的?你们都在学校干什么?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 。 上课了, 我们在教室里() , 下课了,我们在()做游戏。 参考答案: 一、l n su i ji 二、鲜 艳衣 服装 扮 三、美丽团结欢乐祥和 四、1. 安静热闹 2. 祥和欢乐 五、祥和的学校静静地听讲操场上 2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 会写“落、荒”等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 “假”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 疑问。 3.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2、,培养学生的 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 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落、荒”等13 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 “假”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 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

33、校呢, 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 , (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 (板书: 2 花的学校) 3. 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1. 我们先来看看第 2 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 2) (1) 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 环境辨析多音字“假” 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 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 “” 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 画出精彩的语句; 尝试读懂课文内容, 能大胆提出自己的 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 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

34、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 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指名读预习任务。 【设计意图:课件出 示预习任务,放手学 生自学,让学生有据 可依,体现了学生是 主体的教学理念。】 2. “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 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 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 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 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 几关?得到几颗星? (课件出示 3)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 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 规范地

35、书写生字, 获得“写字 之星” 。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概 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 第三关:智慧少年。 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能就 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一)汉字大本营 1. 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 (课件出示 4)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放假 落下 互相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后鼻音“荒、 狂、扬” 。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 ji ”,组词为“放假”; 还有一个读音是“

36、ji ”,组词为“真假”。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 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 5)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设计意图:闯关游 戏,是把枯燥的检查 预习 变成 一种 有趣 的活动,体现在玩中 学, 寓教 于乐 的精 神。 】 加一加: “艹+洛=落” “? +由+笛” “犭+王=狂” 。 换一换: “霞”把“雨”换成“亻”就是“假” , “杨” 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 猜谜语: “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 惟一夕相逢”。 扩展组词: “荒山 互相 能够 猜猜 双臂” 。 (

37、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 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 二看写规范了吗, 如有写得 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 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 别字写在黑板上。 (4) 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 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落” :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 住下面的“洛”。 “荒” :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 ,不要在竖 折上再多加一点。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 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 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

38、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 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 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 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 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要 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 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 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 1.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 读好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 6) 于是,一群一群的 / 花/ 从无人知道的地方 / 突然跑出 来,在绿草上 / 跳舞、狂欢。 我/ 自然能够 / 猜得出 / 他们/ 是/ 对谁/ 扬起/ 双臂来, 他们/ 也有/ 他们的 / 妈妈,就像

39、 / 我有/ 我自己的 / 妈妈/ 一 样。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 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 朗读课文。 2.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诗歌的语言好美, 花儿好可爱!) (三)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 了生字词, 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 主要内容, 真了不起! 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如果 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 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

40、导了解, 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 有的当堂 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 学生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 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 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 【设计意图:抓住这 个年 龄段 学生 爱好 游戏,善于表现自己 的特点。竞赛和评选 是的 激发 学生 学习 兴趣的良药。】 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

41、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 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 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读拼音,写词语。 lu xi hu n y k u d ti o w ()()()() ku n hu n f n ji c i ch sh u b ()()()() 2. 选字组词。 裳棠 海()衣() 湿碰 ()撞()润潮() 3. 找出下面花朵中不是同一季节开花的一项,用“”标出。 (1)桃花杜鹃花梅花月季 (2)荷花菊花牡丹向日葵 (3)桂花牵牛花芙蓉百合 (4)腊梅水仙杜鹃马蹄莲 4. 按原文填空。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 六月的阵雨()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 () , 在竹林中吹着() 。 于是, (

42、) 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 () 跑出来,在绿草上() 、 () 。 参考答案 1.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放假 猜出 手臂 2. 棠裳碰湿湿 3. (1)梅花(2)菊花(3)牵牛花(4)腊梅 4. 落下荒野口笛一群一群突然跳舞狂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 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 (课件出示 8)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儿 怎

43、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 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 样,有自己的妈妈, 有自己的学校。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板书: 2 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 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2.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9)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 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导言: 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已年近不惑,但 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 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 乐,奇妙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现在让我

44、们走进花儿学 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 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 【设计意图:出示美 丽的花儿图片,自然 导入新课的学习,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 2. 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哗 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 学一学这种声音?(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 段。) (2) (课件出示10)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 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45、 (板书:跳舞狂欢 跑出来)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 (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 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 上)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 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 由想象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 天真烂漫 ) 3. 指名读三、 四、五自然段, 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 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 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 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 用自 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4.

46、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 (课件出示 11)出示“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写: 蜜蜂一来,他们。 (2) (课件出示 12)出示句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 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 【设计意图:抓住关 键词句理解课文,张 开想象的翅膀,补充 课文的空白,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 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 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 衣服的是什么花?理解“簌簌” ,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 吗?(积累拟声词) (2)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

47、么? 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 述。 (3)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 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 你理解到了什么?对, 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 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 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 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想一想, 说一说: 花儿的家在哪里? (天上)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 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导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13) 读好问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 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 吗?” ,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48、。 (板书:急急忙忙) 6.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 妈妈是谁?学生讨论, 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 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充分理解最后一 句话,指导朗读。 四、拓展想象,感悟积累 1. 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 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2. 轻声朗读课文, 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 熟读课 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3.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 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 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 【设计意图:小练 笔,写一写,是在训 练学生的书面表达 能力,以及学生的联 想和想象能力。】 丽的世界。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符合实际吗?为什么?(不超过10 个 字) 2 “地下的学校”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5 个字) 3对下列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A比喻 B比喻、拟人 C拟人 D夸张 参考答案 1符合实际。因为作者明写花朵暗写风。 2指不自由的读书生活。 3C 【板书设计】 2 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