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控制目标序号内控手册唯一具体控制目标编号控制目标目标类别保证组织架构科学经营效率目标保证职责分配的科学合理经营效率目标保证组织架构运行经营效率目标1.2控制矩阵2.2-R1组织机构设置中,部门职责交叉、职责缺失、职责错置2.2-CT22.2-CA1定期或不定期对部门职责变动或新增职责进行调整,输理整合交叉、缺失或错置职预防型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2.2-CT22.2-CA2相关职能部门对组织机构设置/变动进行评审预防型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2.2-R2组织机构与上级领导和下属单位的授权审批权限不够清晰,导致决策效率较低或决2.2-CT12.2-CA3组织机构设置/变动方案需要通过总经理办公会讨论
2、确定预防型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人力资源管理2.2-CT12.2-CA4相关职能部门对组织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审预防型组织与职责管理程2.2-CT12.2-CA5总经理办公会对评审报告讨论通过后报董事会审批调整组织机构设置预防型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1.1控制目标序号内控手册唯一具体控制目标编号控制目标目标类别2.3-CT1保证体系文件编制流程有序经营效率目标2.3-CT2保证体系文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目标2.3-CT3保证各项体系文件编制科学经营效率目标2.3-CT4保证体系文件执行经营效率目标1.2控制矩阵2.3-R1没有部门对公司体系文件建设起牵头作用,导致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各所
3、属单位管理2.3-CT12.3-CA1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分管职责内管理制度的起草、制订、修改修订、完善、组织评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管理制度培训等工作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CT12.3-CA2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经评审合格发布后及时向质量与客服部备案,并形成受控文件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21111公司体系文件与国家相关法规条例相冲突,导致日常经营管理的2.3-CT22.3-CA3各职能部门要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国家现行或地方性法律法规进行收集,并加以辨识使用,指导各自职能范围内内控制度建立的合法性、合规性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31111L-1-17公司体系文件编制范
4、围不合理,导致制度文件数量过多或过少,内容冲突影响2.3-CT32.3-CA4质量与客服部应当每年通过内部巡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对体系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进行评审。对于需要修订的体系文件,应当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文件修订到发布的整个程序与文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4突,影响公司体系文件内容不具操作性,导致难以操作,影响部门正常经营管理2.3-CT32.3-CA5文件评审时针对制度的可操作性、适应性、符合性、合规性、公平性、效益性进行)文件评审不合格,职能部门重新修改,再次组织评)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对文件进行制订或修订后,文件评审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
5、会签,高效快捷的完成制度评宙工作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5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及审核为同一人,导致制度文件过于主观影响2.3-CT32.3-CA6对于新拟制的文件,流程负责部门应评估文件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性,若不相关则直接提交至权限人员批准,若相关则需提交至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评审会签;对于修订的文件,需求部门编制/审批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6体系文件未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统一编号,易导致制度2.3-CT12.3-CA7体系文件发布前应到质量与客服部进行职能管理制度的统编号,或在制度文件发布前打印环节,应对制度文件编号进行检查预防型文件控制程序2.3-R7丿*1厂7各级人员未能就部门体系文
6、件得到充分培训,导致日常工作未能2.3-CT42.3-CA8经评审合格的体系文件,战略人力资源部/培训组配合相关部门准备培训资源并负责安排培训计划,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职能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培训结束后由战略人力资源部/培训预防型培训管理规定公司及各所属单位体系文件2.3-CT42.3-CA9文件下发执行后每年由执行部门对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讲行自杳发现型文件控制程序未能进行定期监督执行情况,导致客观原因2.3-R8司及各所属单位体系文件未能进行定期监督执行情况,导致客观原因改变而不符合实际操作情况,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2.3-CT42.3-CA10质量与客服部应当组建审核小组,对各部门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发现问题后,质量与客服部应当召开会议,各相关人员以及被发现问题的部门应当参加会议。质量与客服部将审核工作实施状况、审核发现、改善要求及是否需启动计划外审核与与会人员沟通。对表现较好的内审员及体系协调员进行表彰执行/检查发现型审核管理程序XX办字红头文件、集团公告XX办字红头文件以及OA审批总经办会议纪要及0A审批会议纪要总办会会议决议、董事会会审核检查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