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理科综合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33162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理科综合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理科综合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答案第1 页(共 5 页) 2015 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生物答案: 1 【答案】 C【解析】蓝藻细胞既无细胞核也无叶绿体,故A 项错误。网格细胞属于神经 细胞,其表面有许多突起,如树突和轴突,所以其细胞膜面积显著的大于红细胞的细 胞膜面积,故B项错误。响应特定空间环境时,Na + 通过通道内流,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被动运输,故D 项错误。网格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受精 卵的相同,故有潜在的全能性,但所有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都难以表现出全能性。 2 【答案】 D【解析】正确的实验设计装置,应为左瓶产生的CO2气体,能通入右瓶

2、的澄清 的石灰水中。 3 【答案】 A【解析】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MM ,其后代可能有两种基因型:MM 和 Mm ,若为 MM ,则不论雌雄均为褐色;若为Mm ,则雌性为红色,雄性为褐色。据此可知,褐色母 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但若产下褐色小牛,则雌雄均有可能,故A项正确、 B项 错误。同理,红色公牛(mm )的子代 ( m) 中,雌性必为红色,雄性则可能为红色或褐 色,故 C、D两项均错误。 4 【答案】 A【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均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的症状,但杂合子对疟疾有比正常纯合子更强的抵抗力,二者在这一性状上的表现并 不相同。故A项错误。 5 【答案】 D【

3、解析】可卡因可抑制多巴胺转运体将突触间隙的多巴胺运回到突触小泡内, 因此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加;结构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 式是胞吐,该过程需消耗能量;由题图可看出,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运回突触前膜, 而不是被降解;多巴胺使人产生快感,瘾君子产生了多巴胺依赖性,不吸食毒品会表 现精神萎靡。 6 【答案】 C【解析】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的 群落演替不一定能演替到森林阶段;森林中动物的垂直结构是由其食物和栖息地决定 的;虽然食物十分充足,但可能存在天敌等环境阻力,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 增长。 29(每空 2 分,共 14 分)【答案】装置

4、中放置死亡的植物 NaHCO 3右 黑暗左右5.1 【解析】由于该装置是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为排除气温、气压导致的物理性膨胀等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乙两装置中唯 一的区别为植物是否存活。为排除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对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应保证装置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 因而应在甲、 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NaHCO 3 溶液。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 小时,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O2的释 放导致甲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红墨水滴向右移动;而乙装置中放置的是死亡的植物, 死亡的植物,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 cm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这样的因素在甲装置 理科综合答案

5、第2 页(共 5 页) 中同样存在,因而甲装置实际光合速率为4 0.5 3.5 。若要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 度,应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甲装置中的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而产生的CO2被 NaOH吸收,因而甲装置内压强减小,红墨水滴向左移动1.5 cm ,乙装置为对照组,其 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1 cm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这样的因素在甲装置中同样存在, 因而甲装置实际呼吸速率为0.1 1.5 1.6 。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 强度可表示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右移动3.5 1.6 5.1 cm 。 30.【答案】 .( 每空 2 分,共 8 分)(1) 都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2)G

6、A 1 (3)促进 GA1 合成GA3氧化酶.( 每空2 分,共10 分) (1)物质循环再生捕食和竞争 (2) 自然选择 210 (3) 初生演替【解析】 .两组实验均出现茎切段的伸 长生长受抑制现象,表明 IAA 和 GA都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豌豆去顶后, 茎杆中 IAA 的浓度降低, 无活性的 GA20向有活性的GAl的转化也减少, 生长素具有促进GA1的合成作 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有活性的GA1,是由无活性的GA20经 GA3氧化酶催 化产生的,所以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GA3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GA1的合成的。 . 物质循环再生可减少废物产生,降低环境污染。图中A和 E

7、有双向箭头,且A、C、D 都有箭头指向E,可以判断E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为生产者,则C、D为消费者。 C和 D共同以 A为食,存在竞争关系,同时C又以 D为食,存在捕食关系。食物链各 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若C的食物中D 占 2/3 ,则 A 占 1/3 , 若 C获得 3kJ 能量, 需要 A固定的能量为3(2/3) 10% 10% 3(1/3) 10% 210kJ。 若火山爆发导致该生态系统毁灭,则原有条件不复存在,故在火山灰上发生的演替属 于初生演替。 31 (每空 2 分,共 22 分) 【答案】 AAbb 不能黑颖: 黄颖 =8:1 染色体 (结 构)变异(或

8、答易位)地理联会紊乱 1/2 14 单核(靠边) 完全未开放3 不能【解析】根据题意,A_ _ _ 为黒颖, aaB_ 为黄颖, aabb 为白颖。第二组中亲本为AA_ _和 aaBB,F1为 AaB_,F2黒颖 : 黄颖 =3:1 ,推 知 F1为 AaBB,进而推知乙为AABB ,甲基因型不同,所以甲是AAbb 。第一组得到的F2黑 颖 为AA_ _, 后 代 仍 是 黒 颖 , 不 能 发 生 性 状 分 离 。 第 二 组 得 到 的F2黑 颖 为 1/3AABB+2/3AaBB,产生配子为2/3AB+1/3aB, 随机授粉,则所得F3为 4/9AABB(黒颖) +4/9AaBB( 黒

9、颖 )+1/9aaBB( 黄颖 ) ,即黑颖:黄颖=8:1 。 A 基因和 B基因在非同源染色 体上,所以 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新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但并不是必然的。同源染 色体不能完全配对会导致联会紊乱。该后代为AABBD ,自交产生可育普通小麦个体,必 须能产生ABD的配子,由于D染色体组有7 条染色体,全部分配到一个配子中的机会是 1/2 7,受精得到 AABBDD 的机会是1/2 71/27=1/214。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的 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时期的花药, 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普通小麦是含有6

10、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中含有3 个染色体组。小麦是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用农杆菌转 化法。 理科综合答案第3 页(共 5 页) 化学答案: 7、B 8、C 9、B 10、 A 11、B 12、 D 13、B 25、(15 分)(1)三(1 分) VIA (1 分) 3d 64s2 (或 1s 22s22p63s2 3p 63d64s2)(2 分) 8(1 分) (2) = (各 1 分) (3) Fe2O3(s)+2Al(s)=Al 2O3(s)+2Fe(s) H=- ?(b-a)KJ mol -1(合理也可) (3 分) (4)(3 分) 26、(16 分)(1);(2 分) 加成反应; (1

11、分 ) (2)羟基、酯基;(2 分) C9H18O (2 分) (3)(3 分) (4)(3 分) (5) c(3 分) 27、 (14 分 )(1)NaOH+CO2=NaHCO3(写为 2NaOH+CO2=Na2CO3+H2O 也给分) (2 分) a c (4 分)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1 分 ) 90、 120min 时,溶解达到平衡,而反应放 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溶解效率降低。(2 分)(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2 分)。 (4)1278(3 分) 28、(13 分)(1)防止氧化 (1 分)

12、(2) C (2 分) (3)2H + + 2e= H 2 (2 分) (4)Fe(OH)2与 Fe(OH)3 (2 分) (合理即可) 操作现象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使沉淀溶解(1 分) ,分成 2 份(1 分 ) ,一份滴加KSCN(1 分) ,另一份滴加高锰酸钾溶液(1 分) 滴加 KSCN 试管变红 (1 分) , 滴加高锰酸钾的红色迅速褪 色(或变浅) (1 分) 理科综合答案第4 页(共 5 页) 物理答案: 14B 15C 16C 17A 18 B 19D 20D 21( 18 分) . B (4 分) . (1)0.15 (2 分)(2)amMmg)((2 分) (3)实验前

13、要先平衡摩擦力(2 分) . (1)并( 2 分) 42( 2 分)(2) 甲( 2 分) 图乙在更换量程时两个分流电阻都未并联在表头两端,容易损坏表头(2 分) 22解析:( 1)由动量定理I =mv 得 v = 2m/s - (3 分) 由运动学公式v 2= 2as 得 a = 2m/s2 - (3 分) (2)设上面每个滑轮受到的压力为F1, 下面每个滑轮受到的压力为F2对移门受力分析, 4F1+mg= 4F2 - (2 分) 解得 F2=37.5N -(2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4F1+4F2=ma -(2 分) 解锝=0.1 -(2 分) 23解析:( 6 分)( 1)设电子刚进入平

14、行板电容器极板间区域时的速度为v0,加上磁场 B后,荧光屏上的光点重新回到O点,表示在电子通过平行板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子所 受电场力与磁场力相等,即BqvqE 0 -(2分 ) d U E -(2分) 得:sm Bd U v/1012.2 7 0 -(2分) (2)( 10 分)两极板只加电场时,电子的加速度 md qU m qE a-(1 分) 电子通过两极板所用时间 0 v l t -(1 分) 电子在极板间偏转的距离 2 1 2 1 aty -(1 分) 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atvy -( 1 分) 射出电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0 tan v vy -(1 分) 电子

15、射出偏转电场后在竖直方向上位移 tan 2 Ly -(1 分) 理科综合答案第5 页(共 5 页) OP间距离 21 yyy -(1 分) 有以上各式解得电子的比荷:KgC LldlB Uy m q /1061.1 )2( 211 2 -(3 分) 24解析:(1)由于甲与乙的质量相同,发生弹性正碰,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可知,碰撞前后二者速度交换。因此整个运动可等效为甲静止下滑恰好到N点,设传 送带长为L,由动能定理有: 2 2 1 )2( N mVmgLrhmg -(3 分) 代入数据解得L=8m - (3 分) (2)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0,由题可知,碰前甲的速度为m/s22V 2

16、 gh 甲 (2分) 甲乙碰后交换速度,即碰后乙的速度为m/s2v -( 1 分) 由题可知乙能过Q点,则若乙恰能到Q点则在 M点时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有 2 2 1 2 1 mghmV - ( 2 分) 解得 V1=2m/s -( 1 分) 若乙恰能到与与圆心等高的D点,物体经过M点速度为V2,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mV 2 2 2 1 -(2 分) 解得 V2=22m/s - (1 分) 若物体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应满足:N点速度grVN , 设在 M点速度为VM,由动能定理得 mgrmVmV NM 2 2 1 2 122 -(2 分) 代入数据解得smVM /10 -(1 分) 而碰后乙的速度V2=2m/s,因此乙在传送带上只能做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就能过Q点 且不脱离圆轨道。 因此传送带速度满足22/2 0 Vsmm/s, 或 V010 m/s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