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635338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68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1 1. 总总 论论1 1.1 评价目的.1 1.2 指导思想.1 1.3 总体构思.1 1.4 编制依据.2 1.5 评价时段.5 1.6 评价方法.5 1.7 评价等级、评价重点、评价范围.5 1.8 环境影响识别.8 1.9 评价执行标准.10 1.10 控制和保护目标.13 1.11 评价工作程序.16 2.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7 2.1 拟建项目概况.17 2.2 产品方案及规模.18 2.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20 2.4 主要生产设备.23 2.5 公用工程.24 2.6 辅助工程 .25 2.7 总平面布置.26 2.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

2、6 3.工程分析工程分析27 3.1 生产工艺基本原理.27 3.2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27 3.3 物料平衡、水平衡.36 3.4 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40 3.5 拟建项目三废排放统计.55 3.6 非正常排放.56 2 4 .区域环境概况区域环境概况.57 4.1 自然环境概况.57 4.2 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60 4.3 环境质量现状.64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3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9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81 5.4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89 5.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9 5.6 固

3、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93 5.7 人群健康影响分析.94 6.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97 6.1 风险评价概述.97 6.2 风险识别.97 6.3 源项分析.102 6.4 事故后果分析.103 6.5 企业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03 6.6 风险应急预案.106 6.7 风险评价结论.111 7.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112 7.1 清洁生产及其要求.112 7.2 本项目清洁生产技术要求.112 7.3 本项目设计原则.112 7.4 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113 7.5 清洁生产结论.120 7.6 推行清洁生产的管理措施建议.120 8.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营运期污染防治

4、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21 8.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21 8.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24 8.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33 8.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33 3 8.5 环保投资.137 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139 9.1 总量控制目的.139 9.2 总量控制因子.139 9.3 总量控制指标.139 10 .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140 10.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40 10.2 选址合理性分析 .144 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45 11.1 经济效益分析.145 11.2 社会效益

5、分析.145 11.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45 12. 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148 12.1 环境管理.148 12.2 环境监测计划.151 12.3 资料的报送与反馈.152 12.4 竣工验收.152 13.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56 13.1 结论.156 13.2 建议.161 4 一、一、 附图附图 附图 1 本项目所在地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 2 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划范围图 附图 3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 附图 4 本项目敏感点分布图及评价范围图 附图 5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6 项目周边环境及敏感度分布图 附图 7 项目用地及四周环境现状 附

6、图 8 本项目地表水监测点位及评价范围图 附图 9 本项目大气、 噪声、 地下水监测点位图 附图 10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 二、附件二、附件 附件 1 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项目备案通知 附件 3 项目营业执照 附件 4 厂房租赁合同 附件 5 监测报告 附件 6 环评标准执行复函 附件 7 总量确认书 三、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三、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前前 言言 5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已逐步向我国转移,IT 制 造行业向我国内地转移。随着产品外壳由塑胶制品向金属化发展,阳极氧化工艺是产 品制造过程中必须工艺,拥有广阔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科技有

7、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拟 投资 5000 万元在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租用天际()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栋四层标准厂房(36厂房)建设五金模具、五金配件项目,形成年产铝制品手机 金属外壳、铝制品平板电脑金属外壳及其他铝制品五金件等五金配件 1600 万件的生 产规模。该项目已取得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管理局的备案通知书 (井开经科字【2017】35 号),见附件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定,该建设项目应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拟建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建设单位科技有限公司于 2

8、017 年 5 月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 单位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工程建设所在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踏 勘,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组织了项目环境现状监测和调查研究,编 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基本合理、 生产工艺满足清洁生产要求、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能实现达标 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表明,项目在正常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基本不改变当

9、地环境质量 现状和功能要求。现将报告书呈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在该项目环评工作中,得到市环境保护局、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 局、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设计单位、业主单 位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 1. 总总 论论 1.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与 评价,查明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核实项目排污环节、实测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 量,进行清洁生产评述、评价项目实施过程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尤其对敏感区的影响;分析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损益角度分

10、析,评价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达到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目的,为项目环境管理和环保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开展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调查和 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确定环境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重点; (2)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污染 源和潜在污染因素,实测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量; (3)对建设项目在运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确定影响范围和程度,提 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计算出本项目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 (4)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对工程方案和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对本建 设项目的选址合理性

11、给出明确的结论; (5)客观公正地进行事故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 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 1.2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根据项目的运行情况,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分析工程排 放的污染物能否达到排放标准,设计中各工艺所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对已采用的环 保治理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可靠、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评价将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原则。同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中的要求,合理确定评价范围、监测项目。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 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明确。 1

12、.3 总体构思总体构思 (1)拟建工程为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建金属表面处理项目。评 价工作将以本项目工程分析为重点,分析工艺过程及排污特征,估算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分析,论述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满足工程产生废 2 水的处理,废气治理措施的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分析清洁生产等级。 (2)利用已有的该区域环境状况资料及结合现场实测调查结果,分析项目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防治污染的措施,并反馈于工程设计和建 设中,从而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厂房已为租用厂房,故不对 施工期进行评价。 (3)拟建项目生产用房为租用天际()光电

13、信息有限公司标准厂房,不新 增土建工程,本次评价不再对水土保持方案及生态环境影响、建设期环境影响等内容 进行评价。 (4)由于拟建项目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由园区污水管网排入 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危险废物进行统一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理,正常情况不会 因地面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本次项目环评中对地下水进行简要分析。 (5)由于拟建项目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由园区污水管网排入 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本次评价对地表水进行简单分析,重点针对污水处理设施 预处理达标性以及污水处理厂可接纳性进行分析。 (6)重点分析本项目车间级的风险源及本项目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编

14、制依据编制依据 1.4.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修订并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 8 月 29 日修订通过,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修订),20

15、15 年 4 月 24 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 2012 年 2 月 29 日通过,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 9 月 1 日实施; 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 起施行); (1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2016 年 5 月 28 日;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 9 月 1 日施行; (14

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39 号,2016 年 8 月 1 号起实施;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年 2 月 16 日国务院第 144 次常务会议 修订); (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 77 号); (1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环境保 护部公告,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 (1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2007); (1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013 年修订,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 2

17、013 年第 36 号; (2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本); (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 号,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3 年 11 月 14 日印发; (22)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201 号); (23)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环办200325 号。 (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环境保护 部,2010 年 10 月 9 日); (25)环保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

18、通知(环发 【2012】98 号); (26)关于征求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意 见的函(环办函2011977 号,2011 年 8 月 17 日); 1.4.2 地方性法规依据地方性法规依据 (1)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 设项目目录(2015 年本)的通知,赣环评字2015138 号; (2)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0 年 9 月 17 日省第十一届 4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3)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 发(2007)31 号; (4)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

19、省人民政府令第 148 号; (5)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8 年 11 月 28 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 (6)关于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赣府字200735 号; (7)关于加强涉及防护距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评 字201174 号文); (8)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 (9)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省 2014 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通 知,赣环发20146 号。 1.4.3 技术导则及规范技术导则及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

20、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10)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及其修改方案; (11)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体系; (12)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

21、规范(HJ2002-2010); (13)电镀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11.1; (14)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1.4.4 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及文件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及文件 (1)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管理局对本项目备案的通知,备 案文号为井开经科字【2017】35 号; 5 (2)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3)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复函; (4)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建设单位提供厂区用地红线及总平面图,以及其它资料。 1.5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 项目为租用天际()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标准厂房

22、,不新增土建工程,故本项 目的评价时段以运营期为主。 1.6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结合本项目各评价区段的环境特征和各评价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有针对、有侧 重地对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与评价。通过类比调查,选择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定量或定 性地分析项目施工期间和投产运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事故状况下的影响,针 对评价结论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提出预防、恢复和缓解措施。综合分析各章节评价结 论,给出该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 1.7 评价等级、评价重点、评价范围评价等级、评价重点、评价范围 1.7.1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区划功能,按照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23、则定级方法,确定评价等级如下。 (1)地表水 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 准(21900-2008)中表 2 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然后进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进行 进一步处理;员工生活污水由天际光电产业园集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隔油池和化粪 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然后进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项目废 水排放浓度均达到井开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接管标准中未做规定的污染物也均满 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最终尾水通过工业园污水管 网流经约 12 公里后入赣江。 本项目综合废水排放量 42711.9t/a、外排废水

24、水质中等、纳污水体赣江为大河、 水体类别为 III 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规定, 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下水 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以下简称“地下水导则”)的要求,可确定本 项目为金属表面氧化项目,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III 类项目。项目选址于市井 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际光电产业园,结合本项目选址可知,本项目不属于集中饮用 水源准保护区;不属于除集中饮用水源以外的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 相关的其他保护区;不属于集中式饮

25、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不属于未 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保护区外的补给径流区,不属于特殊地下水源保 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根据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132 号),分 散式饮用水源地是指供水规模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在 1000 人以下)的现用、 备用和规划的饮用水源地。根据供水方式可分为联村、联片、单村、联户或单户等形 式。项目东北面 237m 处里塘山、西面 354m 处大路边均有居民自行打水井取用地下 水,居民数分别约 300 人、60 人,因此里塘山、大路边属于分散式饮用水源地。再根 据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26、指南(试行)(环办132 号),分散式饮 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取水口周边 30-50m 范围。而本项目场区距离两者均超过 200m, 因此项目不位于分散式饮用水源地。 综上,项目选址属于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不敏感区,因此项目地下水环境 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3)环境空气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 等级划分,是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按 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 Pi和第 i

27、 个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的 10%时 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确定。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 计算公式为: 0 100% i i i C P C 式中:Pi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mg/m3; 7 Coi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见表 1.7-1。 表 1.7-1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 一级Pmax80%,且 D10%5km 二级其他 三级Pmax2000m 800.0151.790.57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无组织废气排放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见表 5.1-10。 表 5.1-10 拟建项目大气卫生防护

28、距离计算结果 分类污染物 实际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m) 提级后卫生防护距离 (m) 颗粒物8.21650 硫酸雾5.24050表面处理车间 氮氧化物2.15850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关于卫生 防护距离提级的相关规定,提级后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m。 根据天际光电产业园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厂房位于产业园区东北侧靠中心位置, 周边 1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北方向的里塘山以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0 及西侧的大路边,与本项目厂房最近距离分别为 237m 以及 354m。因此,拟建项目 生产厂房 100m 卫生防护

29、距离内没有敏感点,符合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中的要求,本项目建成后 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本项目能够做到含镍废水分质处理。本项目封孔清 洗产生的 B 类含镍废水分别通过调节 pH 经混凝沉淀+絮凝沉淀后排入综合废水处理 系统中;超声波除油及清洗、碱蚀清洗、抛光清洗、阳极氧化清洗、染色清洗、中 和清洗、出光清洗等 G 类前处理废水经均质池和三联隔油池处理后一并排入综合废 水收集池进行处理;生产线散水、化验室用水、废气净化塔等 F 类混排废水排入综 合废水收集池进行处理;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

30、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21900-2008)表 2 中要求通过园区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井开区污水 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赣江。 员工生活污水由天际光电产业园集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隔油池和化粪池)处 理后通过园区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最终 排入赣江。故本次评价只做排污口达标排放和纳管可行性分析,对地表水赣江做简 要分析,不做预测。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完成后厂区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5.2-1 项目废水产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浓度一览表 车间生产废水车间生产废水 污染物浓度(mg/L) 废水类 型 产生量 (m3/

31、d ) pHCOD氨氮总铝总镍SS色度总磷 石油 类 B 类含 镍废水 18.1467808/2590/ F 类混 排废水 2.24620081510015 G 类前 处理废 水 143.01466501510/4002515 163.35/表面氧 化废水 产生合 计 污染物 产生量 (t/a) 6-924.73960.67810.42420.16060.5388/0.89260.5290 厂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厂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 表面氧表面氧 化废水化废水 排放合排放合 121.03 (回用(回用 42.32 ) 6-980153.00.5101001.03.0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

32、程有限公司81 处理效处理效 率率 /7045609865659060计计 处理设处理设 施处理施处理 后污染后污染 物排放物排放 量(量( t/a) /3.1950.5990.1200.0200.3993.9940.0400.120 车间处 理设 施排放 口 /0.5/ 电镀污 染物排 放标准 中 (21900- 2008)表 2 标准 (mg/L) 企业废 水总排 放口 6-980153.0/501501.03.0 井开区污水处理 厂接管标准及 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三级标 准) 6-9500/400/ 排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井开区污水处理井开区污水处理 厂处理后排放浓厂处理后排放浓 度度

33、 6-95083.00.58300.51 生产废水污染生产废水污染 物最终排放量物最终排放量 ( t/a) 6-91.9970.3200.1200.0200.319/0.0200.040 生产废水污染 物产生量 (t/a) 6-924.7390.67810.42420.16060.5388/0.89260.5290 生产废水污染 物削减量 ( t/a) 6-922.7420.35810.30420.14060.2198/0.87260.489 是否达标达标 排放方式及去向经井开区污水处理厂排入赣江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8.4m3/d) 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 生活污水产生浓 度3

34、502002003035 污染物产生量 (t/a) 0.97020.55440.55440.08320.097 处理设施依托天际光电产业园集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 处理设施处理后 浓度 2001001002020 处理设施处理后 污染物排放量 (t/a) 0.55440.27720.27720.055440.05544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2 / 排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生活污水污染 物最终排放量 ( t/a) 0.13860.027720.027720.0221760.002772 生活污水污染 物削减量 ( t/a) 0.41580.249480.249480.

35、0332640.052668 是否达标达标 排放方式及去向经井开区污水处理厂排入赣江 由上表可见,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电 镀污染物排放标准(21900-2008)中表 2 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然后进入井开区 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员工生活污水由天际光电产业园集体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然后进入井开区污水处理厂进行 进一步处理。项目废水排放浓度均达到井开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接管标准中未 做规定的污染物也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处 理达标后的废水最终排入赣江,对赣江地表水影响不大。

36、年废水排放量为 42711.9 吨。 井开区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A/O+混凝气浮工艺进行处理,一期规模 2.0 万 m3/d;服务范围为井开区的一、二期范围内的污水。远期,随着井开区开发规模 的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可能扩大到 4.0 万 m3/d。本项目新增废水排放量为 129.43m3/d,仅占该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的 0.32%。由此可知,本项目废水对井 开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冲击很小,该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本项目废水。本项 目废水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要求,对赣江水质影响较小。距离本项目排污口下

37、游 最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五岳观自来水取水口,距离井开区污水处理厂在赣江的排 污口约为 20.3km,因此项目废水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对赣江及下游最近饮用水取水口 影响较小。 项目所在地区赣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 1570m3/s,项目排水占赣江平均流量的 2.4510-7,因此项目正常排水情况下对赣江影响较小。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5.3.1 污染途径分析污染途径分析 最常见的潜水污染是污染物通过包气带渗入而形成的。浅层地下水和承压水的 污染是通过各种井孔、坑洞和断层等发生的,它们作为一种通道把其所揭露的含水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3 层同地面污染源或已被污染的含水层

38、联系起来,造成深层地下水的污染,随着地下 水的运动,形成地下水污染扩散带。 (1)正常工况 拟建项目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污水在管道及污水池中停留和流动, 池子与池子、管道与管道、管道与阀门之间采取法兰连接,阀门采用知名厂家优质 产品,对于地上管道、阀门派专人负责随时观察,如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解决。对工 艺要求必须地下走管的管道、阀门设专用防渗管沟,管沟上设活动观察顶盖,以便 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管沟与污水集水井相连,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 便于废水排至集水井,然后由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可以杜绝污水“跑、冒、滴、 漏”等情况的发生。 项目在设计中拟采取完善、有效的厂区防渗处理,做

39、到无渗漏现象发生。因此, 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做好了各水池和污水设施和管道的防渗工程处理,完全可以避 免污水入渗进入潜水层。 (2)事故工况 事故工况指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或由于设备和管道的损坏,使正常生产秩 序被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的状态。事故工况属于不可控的、随机的工况;本次评价 主要考虑污水处理站事故状态废水渗漏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污水处理站一般不会 发生泄漏事故,本次评价不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极端情况,仅考虑由于施工 不当、地面沉降等不可预计因素造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局部破损或开裂导致少量废水 渗漏到地下的情况。 5.3.2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以下内容来建设单位出具的关于本项目拟

40、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气候及水文条件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8.3,根据气象台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 1514.0 毫米(19712004 年)。年 内降雨主要集中于 36 月,11 月翌年 1 月相对较少。 (2)地形、地貌 拟建场位于拟建场地位于井开区工业园内,场地原始地貌为河流冲洪积阶地, 现有场地地面高程起伏略小,局部起伏较大,勘察场地地坪标高在 81.58m85.85m,本工程场地0.00m 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 83.00m。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4 (3)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皱隆、赣州拗陷构造单元的凹陷

41、。根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一定范围内无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勘察结果也未发 现新构造运动的迹象。 (4)地层分布及其岩土特性 本次勘察表明:钻孔揭露的场地岩土层由杂填土、-1 强风化粉砂岩、-2 中风化粉砂岩等组成,地基岩土层分布范围、埋深、厚度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工 程地质柱状图,地基岩土层特性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层:杂填土(Q4ml) 杂填土:黄褐色、红褐色夹杂色,稍湿,颗粒成份由黏性土和风化岩碎块组成, 结构松散,成份复杂,来源于人工回填,未经分层压实。地表直接出露,层面标高 84.39m85.85m,揭露层厚 0.30m0.50m。分布于部分拟建场地。 第-1 强风化粉砂岩(K2n

42、) 强风化粉砂岩:棕红色,紫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局部含 Fe、Mn 矿物质,岩 芯呈短柱状,次呈碎石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严重,充填较多泥质碎屑物,原岩 结构尚可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体较破碎,岩体内无软弱夹层、洞穴和 临空面。层顶埋深 0.00m0.50m,层面标高 81.85m85.80m,厚度 2.40m3.10m。分布于整个拟建场地。 第-2 中风化粉砂岩(K2n) 中风化粉砂岩:浅紫红色,原岩结构较清晰,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面风化 痕迹明显,局部 Fe、Mn 含量较丰富,岩芯多呈柱状,少量呈短柱状,岩芯节长 1040cm,RQD=82%,岩质软,锤击声哑。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43、标准值为 5.80MPa,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体内无破碎岩体、 软弱夹层、洞穴和临空面。层顶埋深 2.40m3.60m,层面标高 78.88m83.10m,厚 度 8.90m10.20m。分布于整个拟建场地。 (5)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勘察深度内,场地分布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 本场地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南雄组(K2n)较破碎的泥质粉砂岩裂 隙中,富水性主要由裂隙发育程度,裂隙性质等条件影响,总体富水性较差,水量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5 贫乏,但不排除局部张性裂隙发育地段水量较大的可能性,雨季在其风化土层中富 水较明显;勘察期

44、间属少雨季,钻探过程中未揭露基岩裂隙水。 (6)区域稳定性分析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一定范围内无活动性深大断层、断裂破碎带 通过,勘察结果也未发现新构造运动的迹象,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7)场地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场地及其影响的范围内自然地貌状态,未发现坍塌、滑坡、液化、断裂的 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无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利埋藏物。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6 图 5.3-1 本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图(1:20 万) 本项目所在地本项目所在地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7 图 5.3-2 水文地质图图示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8 5.3.3 项目周边地下水开采利用现

45、状项目周边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 项目地处工业园区,周边基本无地下水开采,工业园周边居民均为市政供水, 无集中、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5.3.4 地下水影响分析地下水影响分析 (1)正常工况下影响分析 本项目位于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租用天际()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栋四层标准厂房(36厂房),生产废水由各生产线接出后,分类引至项目自建 的各类生产废水预处理设施内,再经综合废水调节池经综合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 入园区污水管网,部分废水回用。 为防止管道破裂发生废水泄露、车间地面防腐防渗措施不当造成废水渗入地下, 拟建项目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车间内废水管道沿渡槽布置在楼层地面上,明管收集,无废水

46、收集管网埋地, 且生产线及物料储存区设整体接水盘,不会存在生产过程“跑冒滴漏”及污水输送 过程造成的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问题。 生产线周围地面设置围堰,防止槽体破裂泄露槽液漫流,保证泄露槽液可进 入混排废水收集池,最后通过污水管进入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内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点位于 4 楼,且设置防腐防渗措施,不会造成危险废物的泄露。 化学品储存点位于 4 楼,且设置防腐防渗措施及托盘内储存化学品,不会造成化学 品的泄露。 所在园区设有初期雨水收集池,并采取防腐防渗措施。 (2)非正常工况下影响分析 因管道老化、生产线槽体泄露等发生生产废水非正常排放,各管道及生产线槽 体均为可视化设计,管道或槽体出现

47、渗漏后可及时发现,可以立即采取停止生产或 进行堵漏,泄漏量不会超过单槽容积,且各管道和槽体均设置在 4 楼,车间内地面 采取了防腐防渗措施,泄漏的生产废水或槽液均由车间地面进入事故池,不会出现 渗漏入地下的情况出现,且不会出现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超出厂界情况发生。 经采取上述工程措施后,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不会与地面接触,废水与地下水 难有接触,即使各收集管道发生破裂或渗漏,明管设置也能即时发现,初期雨水收 集池也能收集事故泄露废水,并打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采取上述工 程措施后,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89 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地下水环

48、境影响较小。 5.3.5 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 (1)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 题,采取措施。 (2)本项目应在建设项目厂地上、下游及厂址内各布设 1 个跟踪监测点,应明 确各监控点的点位、坐标、井深、井结构、监测浅层地下水、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 等相关参数(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详见监管计划表);并明确各跟踪监测点的基本 功能,本项目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点功能为背景值监测点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 测点。 (3)企业环保部门应落实跟踪地下水监测并报告编制,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报 告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 类、数量、浓度;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 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等。 (4)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计划,应包括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地 下水环境监测值。 5.3.6 地下水应急响应地下水应急响应 非正常状况为工艺设备、地下水环保措施因老化、腐蚀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 保护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泄漏的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 本项目地下水泄漏重点防护区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