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资料(WORD).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37307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DF 页数:1000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资料(WORD).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资料(WORD).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人教A版理科一轮复习资料(WORD).pdf(10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 Venn 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

2、?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N *(或 N ) ZQ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记法 基本子集集合 A的 元素都是集合xA? xBA? B 或 B? A 关系B 的元素 真子集 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 且集合 B中 至少有一个 元素不属于A A? B,且? x0B,x0 ?A 相等 集合 A, B 的元素完全相 同 A? B,B? AAB 空集 不含 任何元素的集 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 子集 ? x, x?,? A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

3、补集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B x|x A,或 x B AB x|xA,且 x B ?UA x|xU,且 x?A 1集合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性质: A?A;A AA;ABBA;A BA? B? A. 交集的性质: A?; A AA;ABBA; ABA? A? B. 补集的性质: A(?UA)U;A(?UA)?;?U(?UA)A. 2判断集合关系的三种方法 (1)一一列举观察 (2)集合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 素的特征判断集合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 1(2017 全国卷 )已知集合Ax|x0 ,则 () AAB x x0 x x

4、3, Bx|x2,结合数轴可得:B? A. (2) B? A, 若 B?,则 2m10 时,Ax|10 ,B x|ylg( x1) ,则 (?UA)B () Ax|x2 或 x0,即 x(x2)0,得 x2,故 A x|x2 集合 B 是函 数 ylg(x1)的定义域,由x10,解得 x1,所以 B x|x1 易知 ?UAx|0x 2, 所以 (?UA)Bx|0x2 x|x1 x|10 (0,),By|yx1 y|y11, ),所以 A(?UB)(0, )( ,1)(0,1) 答案:C 变式练 3 已知 A, B 均为集合U1,3,5,7,9 的子集,且 A B3 , (?UB)A9 , 则

5、A() A1,3 B3,7,9 C3,5,9 D3,9 解析:因为 AB3 ,所以 3 A,又(?UB)A9 ,所以 9 A.若 5 A,则 5?B(否则 5 AB),从而 5 ?UB,则(?UB)A5,9 ,与题中条件矛盾,故5?A.同理 1?A,7?A,故 A 3,9 答案:D 4(2017 洛阳市第一次统一考试)已知全集UR,集合A x|x 23x40 ,Bx| 2x2 ,则如图所表示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为() Ax|2x4 ,因为 ?RA x|1x4 ,题中的阴影部分所 表示的集合为(?RA)B x|1 x2 答案:D 拓展练 5 (2017 江西南昌模拟 )已知集合Mx|x 24x2

6、或 xm2 A? RB, m23 或 m25 或 m0 x|11,则集合Ax|xa 或 x1,利用数轴可知,要使A BR,需要 a 11,则 11, 即 20 即 m9 时, 集合 B有两个元素, 所以 BA, 所以 1 21 m3 , 1 2 1m, 矛盾,舍去 所以实数m 的值构成的集合为1,9) 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 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 互关系 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1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 q”,则其逆命题是若q,则 p;否命题是若綈p,

7、则綈 q;逆否命 题是若綈q,则綈 p. (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若 p,则 q”为真命题,记作:p? 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 q? p,记作:p? q,则 p是 q 的充要条件, 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 1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相同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者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两个特征 (1)对称性:若p 是 q 的充分条件,则q 是 p 的必要条件 (2)传递性: 若 p 是 q 的充分 (必要 )条件,q

8、 是 r 的充分 (必要 )条件,则 p 是 r 的充分 (必要 ) 条件,即“ p? q,且 q? r”? “p? r”或“ p?q,且 q?r”? “p?r” 1在 ABC 中, “ AB” 是“ sin Asin 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正弦定理知 a sin A b sin B2R(R 为 ABC 外接圆半径 ) 若 sin Asin B, 则 a 2R b 2R, 即 ab,所以 AB;若 AB,则 ab,所以 2Rsin A2Rsin B,即 sin Asin B,所以 “ AB” 是“ sin Asin B” 成立

9、的充要条件 答案:C 2设 mR,命题“若m0,则方程x 2xm0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 A若方程x 2xm0 有实根,则 m0 B若方程x 2xm 0 有实根,则 m0 C若方程x 2xm 0 没有实根,则 m0 D若方程x 2xm0 没有实根,则 m0 解析: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命题“若 m0,则方程x 2xm0 有实根 ”的逆否命 题是 “若方程 x 2xm0 没有实根,则 m0” 故选 D. 答案:D 3“ x1” 是“ x 22x0”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 x 22x0,得 x0 或 x1” 是“x22x0”的充

10、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A. 答案:A 4“在 ABC 中,若 C90 ,则 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 解析:原命题的条件:在 ABC 中,C90 , 结论:A、 B 都是锐角否命题是否定条件和结论 即“ 在 ABC 中,若C90 ,则A, B 不都是锐角 ” 答案:“在 ABC 中,若 C90 ,则 A, B 不都是锐角” 5在命题“若mn,则 m 2n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_ 解析:若 m2,n3,则 23,但 2 2 (2) 2,但 3b,则 acbc”的否命题是() A若 ab,则 acbcB若 acbc,则 ab C若 acbc,则 abD若 a

11、b,则 acbc 解析: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故命题“若 ab,则acbc”的 否命题是 “若 ab,则 acbc”,故选 A. 答案:A 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命题“若x1,则 x 21”的否命题 B命题“若xy,则 x|y|”的逆命题 C命题“若x1,则 x 2x 20”的否命题 D命题“若 1 x 1,则 x1”的逆否命题 解析:对于 A,命题 “若 x1,则 x21”的否命题为 “若 x1,则 x21” ,易知当 x 2 时, x2 41,故为假命题;对于B,命题 “若 xy,则 x|y|”的逆命题为 “若 x|y|, 则 xy”, 分析可知为真命题; 对于 C

12、, 命题 “若 x1, 则 x 2x20”的否命题为 “若 x1, 则 x 2 x20”,易知当 x 2 时, x 2x20,故为假命题;对于 D,命题 “若 1 x1, 则 x1”的逆否命题为“若 x1,则 1 x 1”,易知为假命题,故选B. 答案:B 3(2017 河北衡水二中模拟)命题“若 x,y 都是偶数,则x y 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A若 xy 是偶数,则x 与 y 不都是偶数 B若 xy 是偶数,则x 与 y 都不是偶数 C若 xy 不是偶数,则x 与 y 不都是偶数 D若 xy 不是偶数,则x 与 y 都不是偶数 解析: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

13、题,因此 “若 x,y 都是 偶数,则 x y 也是偶数 ”的逆否命题是 “若 xy 不是偶数,则x,y 不都是偶数 ”,所以选 C. 答案:C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 (1)在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分析每个命题的条 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四种命题关系的相对性 (2)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一是联系已有的数学公式、定理、结论进行正面直接判断;二 是利用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判断. 考向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互动讲练型 (1)(2017天津卷 )设 xR,则“ 2x0”是“ |x1| 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

14、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7浙江卷 )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为d, 前 n 项和为 Sn, 则“ d0” 是“ S4S62S5”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1)由 2x 0, 得 x2; 由|x1|1, 得 1x1 1, 即 0x2, 因为 0,2 ,2,所以 “2 x0”是“|x1|1”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法一: S4S62S5等价于 (S6S5)(S4S5)0,等价于a6a50,等价于d0. 法二: Sn na1 1 2n(n 1)d, S 4S62S54a16d6a1 15d2(5a1 10d) d,即S4

15、S62S5等价于 d0. 答案:(1)B(2)C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p,则 q”,“ 若 q,则 p”的真假 (如本例 (1) (2)集合法:若 A? B,则“x A”是“x B”的充分条件或 “x B”是“ x A” 的必要条件; 若 AB,则 “x A”是 “x B”的充要条件 (如本例 (2) (3)等价转化法: 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其逆否命题来判断真假(如 跟踪训练3). 跟踪训练 1(2017 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设向量 a(x1,x),b(x2,x4),则“ ab”是“ x 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

16、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a (x1,x),b(x2,x 4),若 a b,则 a b0,即 (x1)(x2)x(x4) 0,解得 x2 或 x 1 2, x2? a b,反之 a b? x2 或 x 1 2, “a b”是“x2”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B 2设 p:x 2x200,q:log 2(x5)0, x5 或 x5 或 x5 或 x3,即 m2. 答案:(2, ) 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 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

17、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 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如本例 ),处理不当 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同类练 1已知不等式|xm| 1 2 或 m10 的必要条件? 解析:欲使2x m0 的必要条件,则只要x|x3 ? x x0 的必要条件 拓展练 3已知命题p:x 2 2x30;命题 q:xa,且綈 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 p,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1, ) B( ,1 C1, ) D( , 3 解析:由 x22x 30,得 x1,由 綈 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 p,可知 綈 p 是綈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 是 p

18、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1. 答案:A 微专题系列思想方法 等价转化思想在充要条件中的应用 等价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把未知问题化归到已有知识范围内可 解”的求解策略,对于一个难以入手的命题,可以把命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每一 个等价命题都能提供一个解题思路 设 p:|4x3|1;q:a xa1,若綈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 () A. 0, 1 2 B 0, 1 2 C(, 0 1 2, D(, 0) 1 2, 解析:设 Ax|4x3|1, 则 A x 1 2x1 , Bx|axa1 由綈 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p 是 q 的充分

19、不必要条件,即AB, a 1 2, a11 或 a2,则 a 24,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 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原命题显然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 a 24,则 a2”,显然是假命题,由互 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否命题是假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答案:B 3 (2017 北京卷 )设 m, n 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 , 使得 m n”是“ m n0,b0 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ab0 Ba b0 Cab1 D a b1 解析:因为 a0,b0? ab0,反之不成立, 而由 a0,b0 不能推出 ab0,ab1, a b1. 答案:

20、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x 21,则 x1”的否命题是“若 x21,则 x1” B“ x 1”是“ x 2x2 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若xy,则 sin xsin y”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D“ tan x1”是“ x 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原命题与否命题的关系知,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 x21,则 x1”,即 A 不正确;因为x 2x2 0? x 1 或 x2,所以由 “x 1”能推出 “ x2 x20” ,反 之,由“x 2x20”推不出 “x 1”,所以 “x 1” 是“x2x20”的充分不必要 条件,即B 不正确;因为由xy 能推得 sin xsin y,即原

21、命题是真命题,所以它的逆否命 题是真命题,故C 正确;由x 4能推得 tan x 1,但由 tan x1 推不出 x 4,所以 “ x 4” 是“tan x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D 不正确 答案:C 6已知p(x):x 22xm0,若 p(1)是假命题, p(2)是真命题,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_ 解析:因为 p(1)是假命题,所以1 2m0,解得 m3;又 p(2)是真命题,所以4 4m0,解得 mb,则 a2b2”的否命题; “若 xy0,则 x,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若 x21” 是 “ x1 得 x1 或 x1 或 x2,即 a4,则 a2,则 q:(x2)(xa)3(x

22、m)是 q: x2 3x4m3,q 对应的集合B x|40? b 24ac0? 二次方程 ax2bxc0 有实根 4已知 p:x 27x 120, q:(xa)(xa1)0. (1)是否存在实数a,使綈 p 是綈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存在,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是否存在实数a,使 p 是 q 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解析:因为 p:3x 4, q:axa1. (1)因为 綈 p 是綈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 綈 p? 綈 q,且 綈 q? / 綈 p, 所以 q? p,且 p? / q, 即 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

23、件, 故 x|axax|3x4 , 所以 a3, a14 或 a3, a10”的否定是 ( ) A? xR,x 2x1 0 B? x R, x2 x10 C? x0R,x 2 0x0 10 D? x0R,x2 0x010 解析:依题意得,命题“? x0 R,x 2 0x010”的否定是 “ ? x R,x 2x10”, 选 A. 答案:A 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xR,x 20 B? x R, 10, 故 C 错 答案:D 3命题 p:? xR,sin x1;命题 q:? xR,cos x 1,则下列结论是真命题的是 () ApqB綈 pq Cp綈 qD綈 p綈 q 解析:p 是假

24、命题, q 是真命题,所以B 正确 答案:B 4 命 题 “ 所 有 可 以 被5整 除 的 整 数 , 末 位 数 字 都 是0” 的 否 定 为 _ 答案:“有些可以被5 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 5已知命题p:x 24x3 0,q:xZ,且“ p q”与“綈 q”同时为假命题,则x _. 解析:若 p 为真,则x1 或 x3, 因为 “綈 q”为假,则q 为真,即x Z, 又因为 “p q”为假,所以p 为假, 故 30,总有 (x1)e x1,则非 p 为( ) A? x00,使得 (x01)ex00 B? x00,使得 (x01)ex01 C? x0,总有 (x 1)e x 1

25、D? x0,总有 (x1)e x1 解析:命题 p 为全称命题,所以非p:? x00,使得 (x01)ex01. 答案:B 2已知 a0,函数 f(x) ax 2bxc,若 m 满足关于 x 的方程 2axb0,则下列选项中 的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x0R, f(x0)f(m) C? xR,f(x0)f(m) D? xR,f(x)f(m) 解析:由 2amb0,得 m b 2a, 又 a0, f(m)是函数 f(x)的最小值, 即? x R,有 f(x)f(m),故选 D. 答案:D 3若命题“ ? xR,使得 sin xcos xm”是真命题,则m 的值可以是 () A 1 3 B1

26、C. 3 2 D 2 3 解析: sin xcos x1 2sin 2x 1 2, 1 2 , m0 恒成立,? x R,x 2x1 0 成立故命题 p 为真 q:a 20, ab0, 解得 ab, ab, 故命题 q 为假,从而 綈 q 为真 p 綈 q为真,故选B. 答案:(1)A(2)B 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步骤 跟踪训练 1(2017 福建龙岩二模 )已知命题p:? x2,x 24,命题 q:? xR,cos xex,则下 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pqBp q C綈 pqD綈 p綈 q 解析:命题 p:? x 2,x24,是假命题,例如取 x0 时,不成立命题q:? x R

27、, cos x e x,如图所示,是真命题 (或取 x0 即可判断出真假),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p q.故选 B. 答案:B 2(2017 山东青岛模拟)已知命题p:? x0R,使 tan x01,命题 q:x 23x 20,若 pq 为假命题,则实 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Am2 Bm 2 Cm 2 或 m2 D 2m2 解析:依题意知p, q 均为假命题,当p 是假命题时, mx210 恒成立,则有m 0; 当 q 是真命题时,则有 m 241(a0, a1)的解集是 x|x1(a0, a1)的解集为 x|x0 的解集 为 R, 则 a0, 14a 21 2. 因为 p q 为真命题

28、, p q 为假命题, 所以 p 和 q 一真一假,即“p 假 q 真” 或“p 真 q 假”, 故 a0或a1, a1 2 或 00,对一切 xR 恒成立;命题 q:函数 f(x)(3 2a)x是增函数,若p 或 q 为真, p 且 q 为假,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_ 解析:p 为真: 4a2161,解得 a0 Cp 是真命题,綈p:? xR,log2(3 x1)0 Dp 是真命题,綈p:? xR,log2(3 x1)0 解析:因为 3x11,所以 log2(3x1)0 恒成立, 则命题 p 是假命题; 又綈 p:? x R, log2(3 x1)0. 答案:B 3 (2017 江西红色七

29、校联考)已知函数f(x) 3 x,x0,当 m0,由题意知, 其为真命题,则 (a 1) 2421 2x 1”,则命题p 是_ 解析:因为 p 是綈 p 的否定, 所以只需将全称命题变为特称命题,再对结论否定即可 答案:? x0(0, ),x0x01 7命题“ ? xR,? mZ,m 2mlg x0;命题 q: ? xR, x 2 x1lg 10 成立,故命题p 为真命题;对于命题 q,方程 x 2x10,即 x2x10, 14 14, 故 m4, 故存在 m0, 使得命题q 成立,故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 p q 为假命题, 綈 p 为真命题 10已知命题p:存在一个实数x,

30、使 ax 2ax 10,当 aA 时,非 p 为真命题,求 集合 A. 解析:非 p 为真,即 “? x R,ax 2ax10”为真 若 a0,则 10 成立,即a0 时非 p 为真; 若 a0,则非 p 为真 ? a0, a 24a0 ? 0 a4. 综上知,所求集合A a|0a4 1(2017 广东深圳三校联考)已知命题p:不等式ax 2ax10 的解集为 R,则实数a (0,4),命题 q:“ x22x80”是 “ x5”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pqBp (綈 q) C(綈 p)(綈 q) D(綈 p)q 解析:命题 p: a0 时,可得 10 恒成立;a 0 时,

31、可得 a0, a 24a0 解得 x4 或 x0”是“ x5” 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是真命题故(綈 p) q 是真命题 答案:D 2(2017 湖北黄冈二模)下列四个结论: 若 x0,则 xsin x 恒成立; 命题“若xsin x0,则 x0”的逆否命题为“若x0,则 xsin x0”; “命题pq 为真”是“命题p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命题“ ? xR,xln x0”的否定是“ ? x0R,x0ln x00 时, xsin x000,即当 x0 时, xsin x 恒成立,故正确; 对于, 命题 “若 xsin x 0,则 x0”的逆否命题为“若 x0,则 xsin x0”,故 正

32、确; 对于,命题p q 为真即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为真即 p,q 都为真,可知“p q 为真 ”是“ p q 为真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正确; 对于,命题“? x R,xln x0”的否定为 “? x0 R,x0ln x00”,故错误 综上,正确结论的个数为3,故选 C. 答案:C 3已知命题p:“存在 a0,使函数f(x)ax 24x 在(, 2上单调递减”,命题 q: “存在 a R,使 ? xR, 16x216(a1)x 10”若命题“p q”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 取值范围 解析:若 p 为真,则对称轴x 4 2a 2 a在区间 (,2的右侧,即 2 a2. 00,若

33、 r 是綈 t 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求正整数m 的值 解析:(1)若 p 为真,则 3a 9,得 a2. 若 q 为真,则函数f(x)无极值点, f(x) x 23(3a)x90 恒成立, 得 9(3a) 2490,解得 1a5. “p q”为假命题, “p q”为真命题, p 与 q 只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若 p 为真命题, q 为假命题,则 a2, a5 ? a2, 1a5 ? 20, (am) a m1 2 0, am 1 2, 即 t:am 1 2,从而 綈 t:mam 1 2, r 是綈 t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綈 t? r,r? /綈 t, m1, m 1 22 (两个不等式不能同时

34、取等号), 解得 1m 3 2,又m N *, m1. 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教师用书 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 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地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 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函数映射 两集合 A、B 设 A,B 是两个非空数集设 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 对应关系f:AB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 数 x,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 定的数 f(x)和它对应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35、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 元素 x,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 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 名称 称 f:A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称对应 f:AB 为从集合A 到 集合 B的一个映射 记法yf(x)(xA)对应 f:AB 是一个映射 2.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 yf(x),xA 中, x 叫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

36、数相等,这是判 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 (4)函数的表示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3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定义域内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 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解析法简明扼要,规范准确 1.有些变量与函数关系很难或不能用解 析式表示; 2求 x 与 y 的对应关系时需逐个计算, 比较繁杂 列表法 能鲜明地显示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 量关系 1.只能表示有限个元素的函数关系; 2元素较多时使用不方便 图象法 形象直观,能清晰地呈现函数的增减变 化、点的对称关系、

37、最大(小)值等 作出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且根据 图象确定的函数值往往有误差 2.求函数值域的六种基本方法 (1)观察法:一些简单函数,通过观察法求值域 (2)配方法:“二次函数类”用配方法求值域 (3)换元法:形如yaxb cxd(a,b,c,d 均为常数,且a0)的函数常用换元法求 值域,形如yaxabx 2的函数用三角函数代换求值域 (4)分离常数法:形如y cxd axb(a0)的函数可用此法求值域 (5)单调性法:函数单调性的变化是求最值和值域的依据,根据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其增 减性进而求最值和值域 (6)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图象的直观性来求函数的值域 1函

38、数 y lg x1 x1 的定义域是 () A(1, ) B1, ) C(1,1)(1, ) D1,1)(1, ) 解析:由题意得 x10, x1 0, 所以 x 1, x1, 选 C. 答案:C 2下列图形可以表示为以Mx|0x1为定义域,以N y|0y1 为值域的函数 的是 () 解析:A 选项,函数定义域为M,但值域不是N,B 选项,函数定义域不是M,值域 为 N,D 选项,集合M 中存在 x 与集合 N 中的两个y 对应,不构成函数关系 答案:C 3如果 f 1 x x 1x,则当 x0 且 x1 时, f(x)等于 ( ) A. 1 x B 1 x1 C. 1 1x D 1 x 1

39、解析:由 f 1 x x 1x ,知 x0 且 x1, 令 1 xt,得 x 1 t (t0 且 t1), f(t) 1 t 1 1 t 1 t1 (t0 且 t 1), f(x) 1 x1 (x0 且 x1) 答案:B 4设函数f(x) x, x0, x,x0, 解得 x 3.所以函数f(x)x3 log3x 的定义域是 3, ) 答案:C 2如果函数f(x)ln(2xa)的定义域为 (, 1),那么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1 C1 D2 解析:因为 2xa0,所以 x0 ? 3 2x 3 01, f(a)a,f(a1)2(a 11)2a. 由 f(a) f(a1)得a 2a, a

40、 1 4. 此时 f 1 a f(4)2(4 1)6. 当 a1 时, a11, f(a)2(a1), f(a1)2(a11) 2a. 由 f(a) f(a1)得 2(a1)2a,无解 综上, f 1 a 6. 答案:C 方向 2分段函数的方程、不等式问题 (2017 全国卷 )设函数 f(x) x1,x0, 2 x,x0, 则满足 f(x)f x 1 2 1 的 x 的取值 范围是 _ 解析:由题意知,可对不等式分x 0,0x 1 2,x 1 2三段讨论 当 x0 时,原不等式为x1x 1 21,解得 x 1 4, 1 4x 0. 当 0x1 2时,原不等式为 2 xx1 21,显然成立 当

41、 x 1 2时,原不等式为 2 x2x1 21,显然成立 综上可知, x 1 4. 答案: 1 4, 分段函数题型的求解策略 (1)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 首先确定自变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的解析式代入求解 (2)已知函数值或函数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 应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跟踪训练 1(2017 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已知函数f(x) 2 x1,x1, tan 3x ,x1, 则 f 1 f 2 () A3 B 3 3 C. 3 3 D3 解析: f(x) 2 x1,x1, tan 3x , x1, f(

42、2)2 212, f 1 f 2 f 1 2 tan 6 3 3 . 答案:C 2已知 f(x) log3x,x0, a xb, x0, 且 f(0)2,f( 1)3,则 f(f(3)() A 2 B2 C3 D 3 解析:由题意得f(0) a0b1b2,解得 b1; f(1)a 1ba113, 解得 a 1 2. 故 f( 3) 1 2 3 19, 从而 f(f(3)f(9)log392. 答案:B 3设函数f(x) 2 1x,x1, 1log2x,x1, 则满足 f(x)2 的取值范围是() A1,2) B0,2 C1, ) D0, ) 解析:当 x1 时, 2 1x2,解得 x0. 又因

43、为 x1,所以 0x1; 当 x1 时, 1log2x2,解得 x 1 2. 又因为 x1,所以 x1. 故 x 的取值范围是 0, ) 答案:D 微专题系列思想方法 新定义下的函数问题 (2017 山东卷 )若函数 e xf(x)(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在 f(x)的定义域上单调 递增,则称函数f(x)具有 M 性质下列函数中所有具有M 性质的函数的序号为_ f(x)2 x; f(x)3x; f(x)x3; f(x)x22. 解析:对于, f(x)的定义域为 (,), ex f(x)ex 2x e 2 x,函数y e 2 x 在( , )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对于, f(x)

44、的定义域为 (, ),e x f(x)ex 3x e 3 x,函数 y e 3 x 在( , )上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对于, f(x)的定义域为 (, ), e x f(x) ex x3, 令 y ex x3, 则 y (ex x3)ex x2(x 3),当 x ( , 3)时, y0,函数 y ex(x22)在( , )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为 . 答案: (1)解决此类新定义问题首先要准确理解给出的新定义,然后把其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 求解如本例通过对M 函数的理解,将问题转化为判定函数是否满足条件 (2)函数新定义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概念型,即基于函数概念背景的新定义问题,此 类问题常以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作为重点,考查考生对函数概念的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