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练习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39935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实验练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实验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实验练习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期末复习 一光的反射定律 1. 小明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 在做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通常所用到的器材有:激光手电、 纸板、量角器和。 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B、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各个角i 和 r 。 C、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 。 D、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入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 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E、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2. 小明一组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的实验中,利用小手电筒、小镜片M和一张白纸卡片(上面画上 刻度角)设计了如下实验:把小镜子M放在平板上,把白色卡纸对折分成E、F 两部分,折线ON垂直 于镜面,固定E面不动。小手电筒发出入射光线射向镜面。 ( 1 )把 F面由前向后折,寻找反射光线,发现当时才能看到反射光线。 ( 2 )不断改变,发现反射光线总是出现在法线的(填“同侧”或“另 一侧” ) 。证明。 ( 3 )当入射角减小时,发现反射角也随着。并测得了如下的数据,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你填写的依据是。 ( 4 )当入射光线与ON重合时,小明沿入射光线看向镜面,感到非常 刺眼,说明。此时反射角 为,入射角为。 3. 小红要探究光的

3、反射规律 (1)她需要的主要器材:激光手电筒、一块硬纸板、。 (2)小红依次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10、20、 30,分别测量。 次数1 2 3 4 5 6 7 角i( o) 10 20 30 40 50 60 70 角r( o) 10 20 30 50 50 30 70 (3) 通过分析数据,能判断组数据有错误。 (4) 请你在表格中把它改正过来。 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 50 2 40 3 30 2 (5) 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6) 根据数据你能得到结论。 (7) 若一束光射向镜面如图2-2-4 所示 , 则入射角大小为 ,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请你画出反射光线, 并标明反射角

4、.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 1. 小明进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 的蜡烛 A和 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取得如下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目的是为了便于和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实验发现第二 支蜡烛 B与第一支蜡烛A的像,说明,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 ) 。这说明。 (4) 平面镜成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2. 小新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由于平

5、面镜成_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小新用 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 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_。这在物理学中称作等效法。 (1)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填“变大” 、 “变小”、 “不变”) 。 (2)若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 ( 3)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 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小红选用了以下器材:两根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和。 (1)把白纸铺在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

6、纸上,把一只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中我们 看 到 蜡 烛 的, 把 另 一 只 蜡 烛 放 在 成 像 的 位 置 , 结 果 发 现 他 们 完 全, 实 验 证 明。 ( 2)用刻度尺测量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5cm,经过测量另一只蜡烛到镜面的距离是 cm。改变点燃的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重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仍然。证 明。 (3)如果有5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三. 光的折射规律: 1. 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 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10cm 10cm 15cm

7、 15cm 25cm 25cm 50 o 3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若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新的折射 光线的方向是,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四、透镜成像 1、下面是小红和小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在探究实验前,小红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的屏上呈 现出最小最亮的一点,这说明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然后开始实验: (1)他们先将蜡烛、和依次放置,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 致在。 (2)当烛焰离透镜30cm时,前后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

8、得到一个、的像。 (3)当烛焰离透镜15cm时,前后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 (4)当烛焰离透镜5cm时,透过凸透镜可看到一个、的像。 (5)小新在实验中发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要 使屏上的像变小应使物体_凸透镜,使光屏_凸透镜 . (选填:移近或远离) (6)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2. 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 在 a、b、c、d、e 各点,如图所示,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承接到的实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承接到的实像最小。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承接不到像。 把

9、烛焰放在 _点,屏上承接到等大的像。 若要在屏上承接到像,应将烛焰放在范围内。 五、温度计 1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观察量程 B、取合适的温度计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D、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 E、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F、温度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 、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H、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物 体 到 凸 透 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应用 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 U2f 4 3. 如图是甲、乙二个温度计的一部分,甲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乙温度计中的示数是 _. 六熔化凝固 1王磊同学做某种物质的熔化的实验时

10、,得到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记录如下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0 35 40 45 48 48 48 48 50 54 60 从以上数据,王磊得到了以下信息,请你帮他完成: 该物质是,它的熔点是。 在第分钟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共用了分钟。 在第 5 分钟时,该物质处于状态。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5)如图所示,表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的是() 2. 如图 32 所示, 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知: (1) 锡的熔点是 _。开始加热的温度是。 (2)AB段 图 象 表 示 的 是 _ 态 , BC 段 表 示 的 是 _过程,这段过程中温度_,但

11、必须从 外界 _。CD段表示的是 _态, DE段表示的 是_态, EF段表示的是 _过程,锡必须向 外_,FG表示的是 _态。 (3) 锡从第分钟开始熔化,锡熔化过程共用了_ 分钟,在 36 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912 分钟内锡处于_过程。 3. 小组进行200g 冰的熔化实验,图像如下: t/ 20 0 -10 t/min 0 2 34 36 水与冰 温度计 酒精灯 A E B C D 图 32 5 (1)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 A.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B.在C点时,物质是固体状态。 (2) 在进行实验之前,小红

12、想用酒精灯直接对着装有海波的试管加热;小云想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 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且使烧杯中的水面稍高于试管中的海波面你认为他们两个人的方案,谁的更 好一些 ? 答:的方案更好一些 七、沸腾 1小明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实验记录画出如图4-3-5 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 (1) 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热,但温 度。 (2) 此次实验要想缩短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小明在做一种液体沸腾的实验时,数据记录如下表: (1)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25 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热量,温度,该液体的点是; 3、上

13、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下图: (1)如图 3,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4) ,则图( 4)中是沸 腾前的情况,是水沸腾后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 min)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5 96 97 98 98 98 96 98 98 98 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热,但温度。各种液体在 时间 /min O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42 44 46 4

14、8 50 52 52 52 52 图 4-3-5 图 3 图 4 图 4 2 6 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 4在 “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 钟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_ 。 (2)如图 a、b所示,图 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 如右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5下面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步骤,请将各步骤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A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温度计的示数 B水的温度升高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4min C实验数据纪录在表格里

15、D将适量的温水倒在烧杯里,把烧杯放在铁架台上,把温度计插入水中 E停止加热后,继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温降到96左右为止 八、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 小丽在学校实验室做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想到下面问题,请你帮她做出答案。 (1)在下图中, _(填“甲”或“乙” )图是并联电路。 (2)请在乙图导线上用箭头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3)街道上的路灯的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为什么? 答:路灯的是联的。因为其中一盏灯坏了,其它灯。 (4)请你按照上面甲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丙图的实物电路。( 4分) (5)若小丽利用电流表测出甲图中L1中的电流是 0.3

16、A ,丁图是甲图中与L2串联的电流表的表盘情况, 则干路电流是 _A。 丙 丁 甲乙乙 7 2. 在实验室中 , 小林和在做有关电学的实验如甲图,其中导线 A端还未接 , 小林想到了这样一些问题: (1)如果要让电流表正常测出通过的电流,应将A端与 _接线柱相 连; (2) 若将 A端与 E端连接,预计出现的情况是: _ _ 。 2. 将下图所示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L1 的电流。请 你: (1)作出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3)当电路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L1 中的电流为,通过通过L2 中的电 流为。 3根据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若两灯中的电流分别为0.45A 和 300mA ,请你把干路中电流表的示 数在表盘中标注出来。 (1)小明想判断出蓄电池的“+” 、 “”,请你想办法帮他进行判断,并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九、作图联系 (甲) 70 8 1.按图所示的实物图画电路图,电路图画在方框中。 2. 根据下面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 根据文字叙述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1)器材:电源,2 个开关,两个灯泡,若干导线 (2)开关 S1控制两盏电灯,同时亮或同时灭。 (3)两盏灯互不影响, S2控制 L2 S1 S2 L1 L2 L1 L2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