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知识点归纳版定稿.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649010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知识点归纳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说知识点归纳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知识点归纳版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知识点归纳版定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课堂补充资料 使用时间:2017-02-16 编制: 李衬 小说阅读知识点归纳1、 围绕题目设题小说标题作用题1.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概述文章的主要事件,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2.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3.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是否暗示、推动情节的作用。4.艺术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一语双关)5.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

2、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伟大的母亲6.分析其效果,是否达到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典型例题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2.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文玩核桃【答案】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

3、涵。(每点2分)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惹祸的大衣“惹祸的大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正是这件大衣引出了误会,“大胡子”怕丢钱,“我”感到不安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被大水冲跑的大衣里装着“大胡子”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钱,这让“我”倍感自责,从而决定免费为其妻子做手术,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4. 以“雷雨”为题的含义。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5. 小说以“乡村英文”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乡村英文”

4、是小说矛盾的触发点,情节冲突也就此展开。暗示主题,具有象征意义。乡村没有“乡村英语”,有的是交流的误解和困境。(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二、围绕人物设题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一)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需从文中依次勾画的信息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

5、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2.注意的问题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和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3.典例分析:典例1:严冬海猎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父亲是一个身怀捕鱼绝技,富有家庭责任感,为生计不畏劳苦,疼爱儿子,但最终因艰辛劳作而病倒的渔民形象。(先扣帽子:主要特征+身份)怀捕鱼绝技富有家庭责任感: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导致生病,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疼爱儿子:不让海龙学习原始的捕鱼法,把海龙骂回来;教导海龙天气冷别去耍海水,半夜不见海龙,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找。(分条结合文本分析)典例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

6、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及借款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二)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1)主要人物:反衬或突出主要人物形象。 (2)情节:起到线索作用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主题:深化或补充主题。典例1:祝福当中的“我”“柳妈”的作用。1.全文的线索人物,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2. 柳妈:与祥林嫂同样是被压迫的下层劳动者,

7、愚昧麻木,冷漠自私,甚至在无意中加速着祥林嫂的悲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典例2:小说中写了一个给海爷付面钱却不留姓留名的人,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侧面突出海爷形象,写出海爷豪爽热必,仗义助人的性格特点。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好奇心,推动情节发展。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三)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三、围绕

8、情节设题(一)情节梳理:提问方式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温馨提示:情节的提取需与人物性格、描述对象的特点或揭示、深化主题有关。划分依据:1.时间变化2.地点变化3.人物情感的变化、人物命运的转、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基本模式:A.主谓句陈述,可以从主人公角度或事件发展过程的角度概述。B.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人物+事件)C.要点化(序号标注,依据赋分)典例分析:序幕:写祝福景象 结尾: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9、: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再写祝福景象(二)情节鉴赏:提问方式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开头或结尾等的作用;小说使用的顺序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强调突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

10、分析:答题步骤:1.(艺术手法)用一两句话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3.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果位于开头,就有“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如果在中间,前后照应;如果在结尾,就可能“照应上文”;另外,还要考虑“推动情节的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5.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典例分析:详写九公求雨的过程,有什么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九公煞有介事地求雨充分表现了他的愚昧迷信、荒唐可笑,含有讽刺效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思想转变

11、更合理可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使九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突出了小说批判迷信、倡导科学知识的主题。(三)小说开头的作用(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设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其作用主要有: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解释小说主题。如祝福(2)写景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严冬海猎(四)不同结局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逐一分析。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

12、,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07海南调研题界河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广东卷模拟一(贾平凹)羊事。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

13、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再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柳毅传。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如果去掉结尾有什么作用?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

14、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如: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到:“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15、 分析:“书法家”在省略号中结束全篇,但是可以看出这位书法家并非真正的书法家,讽刺了当今官场的一些丑陋现象。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五)情节探究:情节的合理性探究情节的设置是否合理:指向人物,指向情节、指向主题典例1:小说的结尾描写金花女儿骑着红色自行车飞驰大笑的情景,有人评价说“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作品陈述理由。(8分)小题4:示例:1.同意“画龙点睛”说。理由:人物 方面:以女儿不知原因而骑车大笑,反衬金花之死的悲哀。情节方面:以此显示玉梅因感到歉疚而关注金花的女儿,侧面反映了玉梅的歉疚。主题方面:以看似快乐的结尾烘托出金花

16、之死的悲凉,引人深入思考。(言之成理即可)2.同意“画蛇添足”说。理由:形象方面:上文的叙事已经完成了形象塑造,不必再“深化”。情节方面:到“迟迟没有说破”,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生枝节写其女儿。主题方面:人与人沟通不畅的主题已经完整表现,再加情节反而分散了主题。(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典例2: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应该改动为“当弗兰茨知道真相时,玛利亚已经离开了人世”更好,你认为和本文相比,哪种设计更合理?请阐释理由。(8分)【答案】悲剧式结尾更好。从小说内容上,以表演木偶戏的方法治愈双方疾病的设计是不合常理的;单纯善良乐观的玛利亚突然消失,整整一个星期不见踪影,除了悲剧结局没有其他的合理

17、理由;悲剧式结尾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加强主题的感人力量。喜剧式结尾更好。有弗兰茨老人的关注与鼓舞,有父母和洛里安大夫的关心与照顾,玛利亚的康复是情理之中的;玛利亚单纯善良,表演时十分可爱天真,玛利亚康复更符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喜剧式结尾可以满足读者的美好期望,褒爱扬善的主题表达效果更为强烈。(观点2分,理由6分,共8分)典例3:小说结尾写老旺“把2000块钱送给学校”,有人认为这是刻意拔高,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案:观点一:这样写是真实的,没有刻意拔高。每当老旺看见“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他的“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从老旺性格

18、发展来看,捐款之举顺理成章;“狗娃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捐款之举也符合老旺(也是大多数中国农民)憨厚质朴、知恩图报(包括对政府信守诺言的回报)的性格特点;捐款之举与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是分不开的;捐出2000元,“留下的那几千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更加突出了老旺捐款的合理性、真实性。观点二:这样写不够真实,有些刻意拔高。老旺家境极其贫困,从现实性看不捐款更合生活真实;发现借条的当夜,“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从瓦村这一社会环境看,民风并非淳朴无瑕,因而处在这一环境中的老旺的捐款之举就有些不够真实;从构思来看,这种捐款的

19、结尾形式在不少文艺作品中都有,雷同较多,因而此文就显得有些拔高人物。 (六)情节技巧题典例1: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马兰花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 分)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1点2分)典例2: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秤层层设置悬念。如小说中侯三修了一杆一斤短六钱秤生意反而做得更红火,读者就急切地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侯三的妻

20、子说出了换秤的真相,令侯三吃惊,也让读者感到意外。明暗线双线结构。明线是侯三修秤生意做的红火,暗线是侯三的妻子更换秤是生意做的红火。两条线在结尾合拢,使文章结构严谨。(答出两条即可得满分)典例3:请结合文本就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某一特点进行探究。(8分)示例一:小说以“魔方”为线索,贯穿全文。(2分)“魔方”引出了“我”与“老太太”的对话,进而引出了老太太对儿子的回忆,故事情节随之自然展开,最后,“我”为了安慰老太太而花了一个晚上拼好魔方,给她惊喜。(2分)在老太太的叙述中,魔方多次出现,与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相始终。(2分)可以说,“魔方”是链接“我”“老太太”和“儿子”三者的纽带,整个故事

21、围绕魔方展开,情节发展更为自然也更为紧凑集中。(2分)示例二:小说运用了双线结构,一明一暗,构思巧妙。(2分)明线围绕“我”与“老太太”来展开,“我”在火车上偶遇老太太,从起初觉得她很古怪,不关心她,到听完她的讲述后想方设法为她拼好魔方的六面,表现了“我”对老太太由不理解到敬重、同情、关怀的情感变化过程。(2分)暗线围绕“儿子”展开,老太太断断续续的讲述,为“我”和读者呈现出另一个故事:“儿子”从小爱玩魔方;三十多岁时疯狂地迷上了登山,并为此与媳妇离了婚;登过很多山,每到一处都给母亲寄明信片;后来不顾母亲的反对去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在峰顶拼好魔方;下山途中遭遇雪崩去世。塑造了一个坚定执着、

22、不断挑战生命极限的登山爱好者形象。(2分)两条线索时有交叉融合,使行文更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2分)示例三: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2分)老太太一出场就面无表情,言行古怪,让周围的人觉得阴沉;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她屡遭不幸但性格坚强,外表冷漠却内心充满着爱。(2分)“我”起初觉得老太太古怪,不想理睬,勉强敷衍她;后来却对她肃然起敬,满怀同情。(2分)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不仅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主题更为突出。(2分)四、围绕环境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用一两个形容词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开头)

23、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时令、地点,渲染了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社会环境: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衬托人物心理、心情,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造成情节的陡转,暗示故事情节。第四步:分析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作用(结尾)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典例分析:典例1:严冬海猎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开头部分: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海面、海肚天,交待了故

24、事的地点海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渲染寒冷寂静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作好铺垫。“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结尾部分:照应开头,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照应开关,并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典例2:好望角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分析:为人物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文中茂密的芦苇、飞

25、翔的水鸟、清澈荡漾的河水、明净的天空、灿烂的夕阳为传奇老人提供了环境。映衬出人物的心情。如“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静穆的景物渲染出老人内心的苍凉。突显人物形象。“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映衬出老人历经磨难后的坚强。暗示时间的推移。起初“河上无风”,“芦苇挺立”,后来起风了,芦苇沙沙地响,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故事的发展。典例3:洗碑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

26、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五、探究题的答题基本原则 典例1: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文玩核桃(4分)示例一:主人公是老人。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象熠熠生辉,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而傅三是老人的陪衬。示例二:主人公是傅三。故事由傅三寻找核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

27、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同时其性格也不断发展变化,从为自己想到为老人想,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小说借此讴歌了情义价更高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因此我认为傅三是小说的主人公,老人是陪衬。典例2: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惹祸的大衣(8分)观点一:小说主人公是“大胡子”。理由:从情节结构看:“大胡子”看到“我”冷,主动把大衣给“我”穿;误解他的“我”在逃跑途中遇险,还是“大

28、胡子”救的;大水冲跑大衣,让“大胡子”丢了为妻子治病的钱。这些都是围绕“大胡子”展开的。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品的好坏,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大胡子”就是一个内心品质好的人。从人物关系看:正是“大胡子”内心的善良与“我”内心的多疑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所以说“大胡子”是小说的主人公。观点二:小说主人公是“我”。理由:从情节结构看:“我”到青石镇给患者做手术,途中乘坐人力三轮车产生误会,“我”在逃跑途中遇险,“我”在医院手术室休息时得知真相,“我”免费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术。这些都是围绕“我”展开的。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贵,这一点正是通过“我”的免费手

29、术体现的。从人物关系看:在“我”和“大胡子”两人的对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点,深化了主题。(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典例分析:木笛中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作用:这句话交代了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情节)指出了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丰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主题)(从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启示: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

30、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扣住民族精神、国家尊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答题思路: 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把握三个原则: 1.观点要明确(正面启示、积极健康)注意:观点必然占到一定分值,多为2分。观点要以句子的形式出现,不要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2.论述要合理(立足文本)3.论证要充分(适当分析)注意:1.在分析小说阅读题的时候,答案一定要分条作答,标清,要有理有据,一定要结合文本。 2.结合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认真背记人物形象答题步骤、环境描写作用、情节作用、探究题的答题。 3.特别强调探究题的观点必须以句子的形式出现,不能只写“同意”或“不同意”,陈述理由要至少分三条进行陈述。 高一语文 第13页 (共8页) 高一语文 第14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