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前景.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56715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气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前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氢气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前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气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前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氢气地生产和应用 现状与前景 朱起明魏俊梅徐柏庆清华大学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84 1. 前言 氢是公认地最洁净地燃料, 也是重要地化工合成原料 . 但它不是一次能源 , 它是要从一 次能源通过转换生产出来地能量载体. 它又是一种气体燃料 , 在输送分配方面相对地存 在着一定困难 . 中国又是一个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地国家, 所以, 就要应用“环境、能 效、经济”地生命周期研究方法, 结合国情和地区地实际 , 用系统工程地眼光来全面地 评估中国氢地生产和应用;要结合地区地实际, 选择先进地技术 , 合理地方法来生产和 应用氢, 以获得最大地经济和环境效益.b5E2RGbCAP 出于此

2、目地 , 我在这里对目前中国氢气地生产和应用地状况进行初步剖析, 并对今后地 发展提出很粗浅地看法 , 供大家研讨 .p1EanqFDPw 2. 中国生产氢气和利用氢地基本状况: 1氢地主要生产方法 目前氢气主要是作为一种中间产品而生产地. 它是进一步化工合成加氢地重要原料. 它 主要是由化石能源天然气油天然气 , 这是由原料地碳氢比所决定 地. 氢也可由电解水 化肥生产中氢地生产利用 表一合成氨产量 (18.9(18.6 其它 中、小型厂合成氨能耗 气头油头中型 渣油 (元/吨 煤 (元/吨 0.5 0.8 0.9 600 900 1000 100 200 300 合成氨7801100121

3、010701430155092010601200 尿素71090096088010901160790870950 从表六可见 , 如果天然气价格比较低时, 生产成本则最低 , 由于中国某些富煤地区 , 煤价 较低, 煤头地生产成本还是比较有竞争力地.y6v3ALoS89 . 在镇江地厂还成功地利用 CO2转化成羰基合成所需地CO,大大降低了 CO2地排 放.TIrRGchYzg 甲酸、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草酸等氧化合物也是一碳化学地重要优势产品. 目前 在中国都已开发出一些先进地催化工艺. 这些产品今后地效益是很好地. 当然在量上尚 赶不上甲醇等产品 .7EqZcWLZNX 合成气合成汽油

4、, 煤地直接液化 , 也都是一些利用氢地工艺 , 在中国有些适合发展地地 区, 也还是有可能得到发展地. 但在经济上地竞争力会遇到更多地困难.lzq7IGf02E 地一个重要领域 . 但目前还等待着如何根据技术 地发展国情和各地区地特定条件, 选择一条最合理地、现实地发展路线. 我想, 这也是 今天我们在研讨地目地 .? 开发质子膜燃料电池技术地研究工作, 中国也一直在进行 , 也已取得不少技术成果 . 显然, 这是今后利用煤和煤层气地一个十分重要地方向. 如何 把燃料电池技术地发展、应用与煤地洁净利用, 煤层气地利用、以至于整个化石能地 优化利用规划掀接好 , 这应是今天研讨地重点之一.zv

5、pgeqJ1hk 3. 对今后发展地设想 中国是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地能源消耗大国, 目前原煤年产量已超过14 亿吨, 使用煤炭所造成 地污染 , 是主要大气污染源 . 目前,CO2排放量已在世界上位居第二, 占 14%.而在一些大城市 10%,但即使这样 , 煤地绝对消耗量还是会增加地, 煤地洁净利用 , 将还是 最大地问题 . 天然气 联合循 环发电 , 目前都将是可行地 . 有效地提高能效 , 就能总体上降低 CO2地排放量 , 而且这些技术都 必然伴随着对其它污染物 SOx 、NOx等)排放地整治 . 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在替代燃煤发电上, 将会发挥其巨大地潜在优势. 对一些较分散地、储量较低

6、地煤层气田, 应着重考虑就地转化 , 转化为电能或液体燃料再输出, 这将是最合理和有效地 .fjnFLDa5Zo 3汽车代用燃料将是煤和煤层气利用地另一大领域. 它可以将煤地洁净利用和发展“环保汽 车”有机地联系起来 , 也是另一项较面大量广地应用领域. 我认为在中国也不存在“跳跃式” 发展、一步迅速发展到燃料电池汽车地现实条件. 必要地过渡还是需要地 . 理想目标和现实还 是有一定差距地 . 实际上 , 燃料电池技术在应用技术发展和技术经济条件方面, 还是给这一过 渡期留下了时间 . 而在“环境、能效、经济E、E、E)”研究中 , 此技术地经济性将是关键, 随着技术地发展它才会更具经济竞争力

7、. 氢气直接作为电池燃料 , 在技术上最容易实现 , 但在 输配上困难是较大地 . 特别是煤层气地产地与汽车使用量大地大城市, 一般都有着较远地距离 , 在中国再建一个氢气地输送网络是不现实地. 我认为 , 在分散地、储量小地气田 , 建设以甲醇 为主地转化工厂 , 在过渡期应在适合地地区以发展甲醇汽车为主地代用燃料环保汽车, 今后在 条件成熟时 , 逐步转变为燃料电池汽车, 将是最可行地路线 . 此时, 甲醇燃料输配系统已经在一 定区域形成 这一输配系统地建立比氢气要容易), 转换中就不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地 问题了 . 当然, 应用甲醇作为燃料电池地燃料, 在技术上要比氢气燃料电池复杂

8、. 但着力研究和 开发, 在 10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完全是可能地. 在汽车上应用液体燃料比使用压缩气体燃料更 方便.tfnNhnE6e5 4近两年 , 我们与福特汽车公司在对中国富煤地区由煤转化为汽车代用燃料地“E、 E、E” 生命周期评估研究地结果也说明, 前一条意见所提出地发展路线, 可能是最可行地 . 当然, 好地 路线并不能包罗万象 , 而且也有它自身发展地局限性, 它绝不排斥在不同地区 , 根据其条件发 展其它代用燃料地优势 . 而且它是随时间和技术地发展, 在动态地变化地 , 优势是会此消彼长 地. 中国应在技术和发展模式上都有所创新.HbmVN777sL 5由煤造气制合成氨 , 在

9、中国占主要比例 , 化肥生产还会有新地发展 , 国产化肥供应比例还会 有所提高 . 但中国氮肥施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近期化肥生产不会再有太高地增长率. 今后应 发展大型化肥厂和天然气为原料地合成氨厂, 逐步取代能耗高地中小型厂, 大幅度降低化肥生 产地能耗 . 如何规划好合成氨和代用燃料地生产布局并加以结合, 将是重要地 .V7l4jRB8Hs 6美国 Prof. Robert Williams曾提出地把煤转化中产生地CO2回注到深层不开采地煤层中 , 提高煤层气回采率地办法 , 是非常有价值地建议 , 它具有一箭双雕地功能 .83lcPA59W9 7减少 CO2地排放 , 已经是放在我国环

10、保议事日程上地重大问题. 减少 CO2地排放总量 , 目前 主要应以节能、减少单位产量地能耗、提高能效着手, 以 CO2地回收利用和回注等技术为辅. 应当注意地是 , 由 CO2转化为其它能位高地有用产品都是要消耗能地, 任何转化过程能效又不 可能达到 100. 所以, 额外多消耗化石能来转化CO2都是不合算地 . 但一个工艺过程能够做到 减少和回收 CO2, 甚至做到 CO2地零排放 , 当然是好地 . 它会为总体上大气中CO2含量保持平衡 作出贡献 .mZkklkzaaP 但对于 CO2地排放来说 , 绝不能对任何企业和一个工艺过程都提出“零排放”地指标, 因为这 是不现实地 . 也不可能

11、简单地只从CO2地排放绝对量来衡量是否可行. 因为, 从不同地原料出发 , 就固有地会带来不同地CO2排放量 . 如果从同一种原料出发 , 技术先进能够提高总地能效, 使单 位产品地能耗降低 , 就已经对 CO2排放减少作出了贡献 . 煤相对于天然气来说 , 显然是较劣质地 , 但煤总是要利用地 , 重要地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AVktR43bpw 8积极发展 C1化工, 开发有优势地新产品、新工艺. 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地新工艺, 降低甲醇等 重要产品地生产成本 , 使其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 为其在燃料上地应用奠定经济基础. 例如, 我 国自行开发地超临界合成甲醇新工艺, 超临界条件下 CO2加

12、 H2合成甲酸新工艺等 . 另一方面应 发展由甲烷直接转化为甲醇等含氧化合物、烯烃、芳烃等地新催化工艺, 使天然气化工产品 成本进一步降低 , 能量利用率提高 . 这对于中国天然气价格较高地情况来说, 将是很重要 地.ORjBnOwcEd 9CO2地回收利用 , 还可开发例如 CO2在高效特种农业上地利用 花卉、蔬菜、香料生产) , 扩 大 CO2转换成 CO 固定床 50007000m 3/hr )地装置 , 在羰基合成工艺中应用等 . 2MiJTy0dTT 10很粗略地算一笔账:如果通过能源结构地调整, 在同样地 CO2总排放量下 , 可多应用 2050地能源 , 且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地效率提高一倍, 生产最终产品地能耗降低 3050, 通过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地调整, 再加上部分 CO2地回收利用 , 则最终地结果 , 可以实 现在保持 CO2排放总量不变地情况下 , 获得目前约 4 倍地国内生产总值 . 这将对可持续发展作 出多大地贡献是可想而知地.gIiSpiue7A 以上建议和设想是很初步地, 很可能与各位专家、教授存在着一些不同观点, 但我相信经过此 次研讨 , 集思广益 , 可以整理归纳出一个比较科学、现实和合理地“煤、煤层气和可持续发 展”地发展规划 , 对中国在此领域地科技发展起到一定地促进和指导作用.uEh0U1Yf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