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660322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学教学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第一节 城市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一、城市管理的定义 城市管理是指城市中非政治、非经济的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公共事务是相对于私人事务而言,而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概念可以有助于理解什么是公共事务。 公共物品是指物品和服务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而不能任何一个人所单独享有。公共物品不仅直接表现为物质形式,也可以是服务形式。由此引伸而来,公共事务则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它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和规模性等特征。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城市公共社会事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城市居民; 第二,城市公共事务的内容集中概括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证共同利

2、益,努力营造秩序井然、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第三,城市公共社会事务的目的是促进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至少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第四,城市公共社会事务的职能是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调节控制,满足全体市民的共同需要; 第五,强调城市居民或管理者的参与性,表现对公共社会事务决策过程的影响。,城市公共社会事业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由 八大管理子系统构成,它们是: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管理、文化体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人口管理、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在八大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整体之间、以及子系统与环境(城市经济、城市政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内外部

3、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城市社会事业管理系统是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其结构就是其子系统的组成及其排序,而其功能就是这些子系统活动的序列。(见图表),城 市 各 类 人 口 的 管 理,婴幼儿 青少年 成年人 残疾人 老年人 罪错人 流动人 流浪人,安全 管理,教育 管理,医疗 卫生 管理,文化 体育 管理,社会 保障 管理,生态 环境 管理,基础 设施 管理,治安 防震 消防 交通,幼教 普教 高教 职教 特教,综合治疗 专业治疗 计划生育 保 健 防 疫 康 复,社区文化 戏 曲 体 育,伤 残 养 老 失 业 优 抚 双 退 社会福利 教养院 殡葬,环境治理 绿 化 保 洁,能源 供水 邮

4、电 道路 住宅,图: 城市社会事业管理系统,二、城市管理的特点,1、系统特征 城市社会事业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异,均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偏向,进而导致整个城市管理无法正常运行。城市社会事业是根据城市人口及其各类群体的基本需要设立的,城市管理 就是为满足那些人的剧本需要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它从人的受孕期管到人死亡的安葬方式,也即城市人的一生都 被城市管理所涉及。城市管理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是为人生的某个阶段或一生所设置,一旦子系统出问题,人的正常生活会受阻,就会波及其他生活阶段和生活内容。,2、依法特征 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城市管

5、理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也即依法管理是城市管理基本的、普遍的方法。城市行政管理组织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水平。因此,任何一项社会事业、任何一项管理措施,其背后都有一步法律法规作为它存在和发展的“靠山”。它须摒弃那种农村社会常见的“人治”、“礼治”或者“说服教育”等软件的单一管理措施。城市人口文化素质高、法制观念强,也有利于依法管理,同时也应看到严格依法管理,如高额罚款,本身是最好的教育。,4、动态或适应特征 城市的快速变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体现。城市管理中会不断出现各种预先无法预测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城市管理会不断根据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依法制定新法律,组成新的管理组织和

6、制度来与之抗衡。城市管理从来就是顺应城市发展,从适应中前进。,3、公益特征 这是指社会管理的目的性来讲的。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市民和整个城市受益。,三、城市管理的作用,自从有了城市,就出现城市公共事务。历史上以家族、宗教名义出现公益事业曾起过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作用有限;政府所管辖的公共事业也是应急的或局部的,受益面相当小。系统的和科学的城市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中开始出现负责修路、治安、街灯、公共卫生和其他市政工程的机构。1835年起,英国各城市先后设立公路局、教育局、卫生局、公葬局、学生出国局。随着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城市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经过100

7、多年的努力,到20世纪初,欧洲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机构和法规已经自成体系,二战以后更加完善。随着这一新的管理体制的形成,城市管理将对城市进步和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其主要作用是:,(1)计划作用,也叫规划作用 城市社会事业是全体市民的事业,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城市社会管理机会通过收税、拨款、建造设施、建立制度等各种手段,对社会事业及各种收益人群作出的筹划和安排。计划作用具体表现: 通过科学测算,掌握城市人口的基本状况,详细地依据人的生产、生活的需求作出各种规划,这是常见的规划,如教育规划、城市规划、社会福利计划等。 对某些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事项的计划。如对事业问题、残疾人问题、违法犯罪的社会问题所做

8、出的对付计划,旨在较快地平息社会矛盾,并为以后成为常规性社会计划做好准备。,(2)稳定作用 城市社会充满矛盾、纷争甚至对抗。生产竞争、劳资矛盾、失业以及由它们引起的贫富悬殊、出现社会弱者和违法犯罪现象,会破坏城市社会的稳定。历史上出现的大的社会动荡(如罢工、造反),都与社会事业及其管理没有做好有极大关系。城市社会事业及其管理是日趋冷漠的城市社会的增温度器,是动荡社会的稳定器。,(3)促进城市社会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城市经济增长不等于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经济增长如果不处理好与社会事业的关系,很可能将会伴随环境的变化、犯罪的剧增以及其他失去序现象的出现,这是被100多年城市发展史所证明的。城市管理

9、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生态共同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的全面进步。城市管理是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4)产生经济效益。 城市社会管理需要大量投入,但不是一味投入而无产出。通过科学管理,也会间接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首先,城市管理所创造的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吸引投资的良好环境; 其次,城市管理所创造的教育环境、文体环境、住宅环境,能刺激土地价格上涨,吸引一定素质的人口导入,从而为房地产发展带来机会。 最后,体育、教育。文化产业,只要管理得好,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如美国的文化产业的出口,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第

10、二节 城市管理的体制、法制和政策 一、城市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社会事业改革体制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就要结合行政体制改革,改变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城市社会事业的宏观管理上,渐渐使社会事业产业化、社会化和管理中介化。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会事业管理,是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按照单位包揽一切的方法办法下来的,为此建立了一套从市政府到街道的社会事业管理的行政机构,这些行政机构事无巨细地管理了公共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实施;由于大部分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单位承担了不该由自己负担的社会保障职责。其结果是,政府和单位都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事业管理机构,这也是政企不分的表现;单位管也管不了,也管不好

11、的事情,反而增加负担,最终拖跨企业。,城市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转变政府管理城市社会事业的职能。 (2)精简政府机构,社会事业管理机构要适当中介化。 (3)实现社会事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二、城市社会事业管理 依据行政命令管理城市以及社会事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几乎所有的城市管理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就是依法治。 1、城市法律体系 除了全国城乡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继承法、诉讼法等之外,还有集中在城市执行的法律,有国民经济计划法、经济合同法、企业法、工地法、银行法、广告法、统计法、会计法、劳动法等,更有一些只在城市执行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住宅法

12、、城市基本建设法、城市环境卫生法、城市交通法。,2、依法治市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是依靠行政命令来管理的,它必然 会导致人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际、国内人财物大 交流的今日城市,再用行政命令已经无济于事。依法治市 首先是废除用人治方法治理城市。其次是保证政府工作的 标准化、有序化、廉洁化和高效化。有助于公民监督政府 行政行为。再次是调整市民与市民、市民与组织之间的社 会关系,维护城市社会秩序。最后,有助于处理和打击各 种越轨、违法和犯罪,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治市只是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因 而依法治市的任务也特别繁重。依法治市面临的任务: (1)多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管

13、理城市的法律法规。 (2)严罚为主。 (3)要有一支严格的执法队伍。,三、城市社会管理的政策 城市社会管理的政策,也可简称为城市社会政策,它是城市管理 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城市政府通过制订政策,调节城市社会事业管理的资源、人力和工作重点,以解决某一时段的突出问题。,1、城市社会政策的特点: 城市社会政策是针对城市人口及城市社会事业的,因此,它根据城市人口、经济、政治及体制的变化不断修正和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主要是: (1)现实性(2)针对性(3)时效性,2、当前我国城市社会政策的变化趋势 社会政策将抓住关键问题和事项,顺应潮流,以促进我国城市社会事业的

14、健康发展。 (1)财税金融政策。 (2)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3)社会事业企业化政策。 (4)城市人口发展政策。 (5)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政策,使其担任联系政府与市民的桥梁。 (6)建立基金会政策。 (7)托普政策。将政府建设的各种社会事业委托给社会团体和个人,按企业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 (8)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招投标政策。,第三节 城市人口管理 城市管理现象是指城市社会事业管理的具体活动。前面 已经讲到,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人口管理、安全管理 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管理、文化体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 一、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 控制和调节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

15、人口分布和人 口的自然社会结构,能够促使城市人口与城市经济、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求得人口与资源、人口与基础设施等的 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状态,抑制因人口规模、布 局等因素的不合理而产生的“城市社会病”。,二、城市人口管理的任务 贯彻基本国策,严格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根本措施,城市管理应将它视为自己的任务。 控制人口的机械变动,调节城市人口的合理流动。这是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来行之有效的控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之间迁移的方法和政策正在松动。探索任何公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迁移的“合理方法”,是城市人口管理,也是我国人口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城

16、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流动人口的管理。,第四节 城市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意为城市社会管理机构,为保障市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他人和外力侵害的制度、措施和计划工作。侵害和影响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因素有:犯罪、地震、火灾、交通事故、风暴等,与它们想对应的是治安、防震、消防、交通安全等管理工作。 一、治安管理 (1)城市治安管理的内容: 同刑事犯罪斗争 同扰乱公共秩序和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作斗争 户口和特种行业的管理 同自然灾害事故作斗争,(2)城市治安管理的基本组织 主要有政府机构、企事业保卫部门及自治组织治安保 卫委员会等。 公安机关 单位保卫委员会 治安保卫委员

17、会 保安服务公司 (3)城市社会治安的基本制度主要有: 户口管理制度 居民身份制度 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制度 特种行业管理制度 治安巡逻制度,二、城市的防震、消防和交通的管理 城市人多,道路网密切,一旦发生地震、火山、交通事故,死伤的人数就可能较多。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达24万人,相同的烈度发生在农村,死亡人数就会少得多;城市是火灾高发区,我国80%的火灾发生在城市,因火灾死亡、致伤人数和物损状况不断上升,给城市生活、生产秩序带来极大危害。地震、火灾和交通事故是威胁城市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的因素。防震、消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1、防震管理 (1)预测预报 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个世界性

18、难题。但部分地震是可预 测的。城市政府要通过建立地震预测机构,研究地震规 律,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性。 (2)合理规划 、要提高城市各类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民用建筑必须达到六级地震和九级烈度的水平。 、建筑物之间有一定距离的间隔,小区内有空地和畅通的道路。一旦发生地震,就便于疏散。合理的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不仅是采光、生活的需要,也是防震的必要条件。,2、消防管理 (1)管理方针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2)组织。 (3)规划。 (4)灭火。 3、交通管理 交通事故还引起道路阻塞、公私财物的巨大损失。 (1)组织。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是公安交通局(公安交通总队),下设处、科、队。 (2)制度。首先

19、是车辆和驾驶员的发证、验证的管理制度。其次是交通违章、事故的处理制度。 (3)交通安全教育,第五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又称城市公共设施,大致包括7大系统: (1)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包括道路、河流、机场、港口、 码头、桥梁、涵洞、货运站、停车站等。 (2)信息通讯系统,包括邮政、电话、广播、电视、电 脑网络等设施。 (3)能源供应系统,包括供热、供电、供气等设施。 (4)给水排水系统,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厂、 配水管网、排水管网、废水排出口等设施。 (5)环境保护系统,包括空气、水体净化设施、废弃物、 垃圾处理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以及环境监测设施等。 (6)防灾设施,包括防洪

20、、防风、防沙、防地震、防止 陆地沉降、海水入侵、江河近岸滑移、泥石流、岩溶等自 然灾害的设施,以及防火、防战争等设施。 (7)住宅系统。,一、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1)公共服务性 (2)运行的协调性 (3)效益的综合性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不仅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更重要是为人民生活服务,如为市民提供住房、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城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城市排污设施等等。,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 我国城市人民政府中,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机构 有三种:专业管理机构(如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工程局、邮电局、住宅建设局等)、综合管理机构(如建设委员会)、协调机构(如交通管理委员

21、)。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责是,依据国家大政 方针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方针政策,拟定法律法规,制 定战略规划,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实行监督。,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任务 (1)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自身发展 的客观规律,实行由单一行政管理向行政的、法律 的、经济的、技术的综合管理转变。 (2)制定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上的重大技术经济政策 和各种方案,制定各种具体管理措施和手段,建立、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制定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指标体系。确定城 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比例关系,以 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基本建设 投资和总投

22、资的比 例关系。 (4)根据国家物价政策和收费政策,合理调整城市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五、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措施 (1)专家决策制度 (2)制定奖罚分明的管理细则 (3)建立相应的维护、养护、更新、改造基金或经费 (4)建立招投标制度 (5)建立听证会制度 六、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1)建设单位要与政府脱钩,实行政企分开,建设单位之间地位平等,实行公开竞争。 (2)从福利型转为盈利型。要吧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市场经济轨道,规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等价交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专业部门朝商品化、盈利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实现它的资金的良性循环。 (3)从软计划型转换为硬计划型,第六节 城市教

23、育管理 城市教育担负着为城市及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各类人才 和提高全体市民文化素质的重任。城市教育管理是城市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职能。 一、城市教育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 1、主要职责 (1)贯彻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并监督检查在学校的执行情况。 (2)负责专门人才的需要预测和规划,编制各级各类学 校的发展规划,审批新建学校和专业、管理财务、基建、 制定维修计划,检查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 (3)任免和考核学校主要负责人。 (4)负责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 (5)核定教职工人员编制,并根据这些编制发放经费。,二、城市教育管理面临的任务 (1)继续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减少不合理

24、收费。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3)组织自学考试。 (4)改善高等教育结构。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点做好初中后的 中等职业教育。 (6)开展教育体制改革。 三、我国城市教育体制的改革 1、办学体制要多样化,政府包办教育的格局一定要打破。 第一,集中办好公学校。 第二,自主办好普通学校。 第三,鼓励办私立学校,私人学校可从幼儿园学校到大学的各个层次上创办。 第四,鼓励国际合作办学。 第五,普通的九年义务制学校要继续向素质教育转变,义务教育必须由政府负担。,2、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后勤要从学校中剥离出来。这主要是对高等学校来说的。后勤与高教脱钩后其行政、党务职能也应

25、淡化。高校教师及教辅人员与学生应在1:12到1:14之间,与教学无关的人员越少越好。 师生关系已不再是完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关系生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学校可以自主招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老师,甚至可以中途转学、转系、转专业。高校不应再设指导员,而应实行导师制。 教师实行聘任制,以课时量和科研量给予工资,废除职称终身制。职称可自由评转聘,在聘任中动态反映一个教师的实际能力和资历。职称聘任完全由学校负责。这样,从上到下的耗力巨大、收效不大的评职称制度可以结束。,第七节 城市医疗管理 一、城市卫生管理机构 主要由市为上局以及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组成。职责是:

26、根据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医疗事业,方便市民就医;搞好 医疗的行政监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卫生管理和 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医疗事业 的 发展规划;管理药政工作;加强对药品质量检查,核对药 检工作的指导;负责城市计划生育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城市卫生管理制度 是指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其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 定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管理体系的总称。主要有三大制度: 1、城市医疗制度 由医院、门诊部门、非传染性专科防治机构、疗养及急 救站、输血站和精神病收容所等机构组成。,2、城市卫生防疫制度 主要由市属各级卫生防疫站、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疫站(所)、结核病、皮肤病防治所(站)、边疆

27、与海港检疫所(站)等机构组成。 3、城市妇幼卫生制度 由市属各级妇幼保健站(所)、产院、儿童保健所、综 合医院妇产科和儿童医院等机构组成。 三、城市医疗管理体制的改革 城市医疗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市卫生局对下 属医院按照行政管理方式开展管理,使医院有行政化倾向, 医院自身负担太重;主要思路是只负责全市医疗事业的宏观管理。按人口比例设置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对医疗行政管理和执法范围内的纠纷、行为进行处理;拟订医疗法规;制定医疗事业发展规划及医疗标准。,城市医疗管理体制也要作相应改革 第一,建立一套完全覆盖、合理分担的医疗保障制度,使个人就医与单位分开。 第二,实行政事、政企分开。 第三,鼓

28、励私立、民办医院和个人诊所服务于社会。 第四,发展医疗中介机构,减少管理机构的负担,使管理机构着眼于宏观管理。,第八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城市社会保障是城市政府和社会对市民在生、老、 病、死、残、丧失劳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 时给予的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每个市民的基本生活 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其主要 功能是,建立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社会安全网,来消除 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社会不安全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 会震动。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 会救助和优抚以及社会服务。 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市民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器,它主 要有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社

29、会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救 助制度、,(1)城市社会保险 是根据立法,由劳动者、单位或社区及国家三方面共同筹集资金,帮助劳动者及其亲属在遭到年老、疾病、工伤、等风险时,保证基本生活的制度。包括:养老金、工伤(残、病)、抚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 (2)城市社会救济 该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期救济。主要对象是“无依无靠”、病残人员,以及处于城市最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种是临时救济。对象是因突发事故、灾害等原因,临时发生困难,需要救济的人。 (3)城市社会福利。 对居住在城市里,因身体或精神有某种缺陷或弱点,生活不能自理,又无生活来源的特殊对象提供的物质和服务保障。主要有:残病人的就业和康复;

30、精神病人的收治;孤儿、弃婴的收养及教育等。,(4)城市社区服务。 是指在城市社区内,建立在自愿、自治、自助、互助基础上,既面向全体居民,又突出重点对象和特殊需求的福利性服务。服务主要内容: 一是残病人服务。 二是婴幼儿服务。 三是老年人服务。 二、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 (1)覆盖面不全,多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有些企业没有参加,有的企业中非城市人口职工未参加。 (2)单位负担太重。某些国有企业因长期效益不好,无法为职工缴费,因而欠款比较多。 (3)社会保障事业分头管理,资金分散。 (4)是缴费太少,不足以自缴自养。,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的改革内容 (1)扩大保障范围,社会保障的最

31、终目标是全民化。 (2) 改变集资方式和使用方式。 (3) 提高个人征缴比例。 (4)完善保障项目。 (5)城市文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是体制转换和职能转换。,第九节 城市卫生体育管理 一、城市卫生文化体育管理的机构与职责 城市文化体育管理的主要机构是市文化局和体育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他们是市政府对全市文化体育事业进行综合管理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1)编制城市文化体育发展规划,制定文化体育工作的条理、计划,并抓好贯彻落实。 (2)依法管理城市的文化、艺术、体育比赛、群众体育活动以及设施。 (3)管理所属的文化体育单位,并指导他们的工作。,二、城市文化管理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1)城市文化管理机构

32、及其管理方式的行政化方向。其特点是许多文化机构成为行政机关的一部分,包括作家、剧作家在内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人员按照事业单位的工资级别按月拿到工资,而工资与他们创作效果、市场状况没有密切的联系。 (2)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投资太少,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3)文化市场正在形成,但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监督还不能完全到位。 (4)城市文化中的消极面比较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5)文化市场中缺乏报刊的公平竞争。,三、城市体育管理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由于规划的原因,社区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群众性体育活动无法大规模普及和开展。如中老年人早晨体育锻炼和少年儿童周日体育活动都缺少必要

33、的场地,以致把马路、人行道及花园作为活动场所。竞技体育管理过于行政化,造成负担重、成绩小的结果,而这与城市体育管理机构的机关化体制有密切关系,以致不能与市场经济下的体育发展相适应。城市体育管理的核心是社区群众体育事业的管理,全民健身运动的最终落实点是社区。通过强化社区规划的公共体育场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均体育场地和体育馆座位的比例,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创造条件。经济体育要在政府投资的前提下,走社会化和市场化(产业化)道路。,第十节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在城市管理中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 进入6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

34、、城市生态环境及其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次生态环境。次生态环境是指被人工建造的各种房屋、建筑物、设施等组成的物质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较之自然生态系统有自己的表现:人居于主宰地位,生物群落是畸形的,动植物是稀少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废弃物的分解,一般要在异地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必须依靠人工力量。,城市污染物是指污染物的发生源,即能散发各种有害物 质的场所、装置和设备等。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等。 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及其手段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就是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运用经济、 法律、技术、行政、宣传等手段,限制人为

35、损害环境质量 的行为,协调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关系。 (1)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 主要由城市的环境保护局、园林管理局、环卫局以及所 属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拟定法规及各种标准;做好生 态环境保护的规划;组织协调生态环境、卫生的改善工作(如绿化、治理等)。 (2)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的管理手段。有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三、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1)环境监测制度,是防止生态环境污染,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查清环境现状的一种手段。 (2)环境影响评价制,是指在一定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活动时,对该项目将会周边地区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事先调查、预测与评价。 (3)“三同时”制

36、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 (4)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向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的有关资料。 (5)排污收费治理制度,是指对排污单位规定一定的期限,强令其在此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四、城市绿化管理 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根 本措施。首先是注重城市规划中的公用绿地的比例。在旧 区改造时重新进行绿化规划,提高旧城的公用绿地,多种 树木,提高城市绿化率。要采用公用绿化与专门绿地相结 合,城市公园和大型公园绿地相结合,多种形式的绿化形 式相结合,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有条件的可加快环城履带 设施或环城绿带的建设。 五、加强市容卫生管理 主要是加强公共厕所、环卫设施、环卫责任区的监督和 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