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ERP实施方法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62288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PMERP实施方法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PMERP实施方法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PMERP实施方法研究报告.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基于 BPM 的 ERP实施方法研究 第 1 章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所有置身其中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一方面要应对来自外部的 各种压力,比如竞争对手不断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需求变化快、市场难以预测等。同时又要满足 客户对产品的短交货期,高质量,低价格和全面售后服务的要求。产品品种多、结构复杂、更新快。生产 的组织、计划和管理工作任务艰巨。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ERP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被提出以来,以其功能强大,思想先进,只十几年的时间,便在全球的企业 中流行开来,成为了当代最为先进管理思想

2、的代名诃。它代表着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最优秀的软件设计。 ERP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IT技术手段相结合,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化的管理 改造。与企业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然而,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很低,不只在国内是如此,国外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也不高。其中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ERP所包含的先进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不匹配,导致ERP系统安装、调试成 功,但企业无法按照ERP的流程运作,最终又走回原有流程的老路。因此有必要在ERP实施过程中进行业 务流程管理。但是怎样才能建立合理的企业业务流程?怎样才能保证ERP成功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 主要研究如何在业务流程管

3、理的基础之上实施ERP ,以提高实施成功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国内 ERP的失败率业界流传着一些说法,如:“传统管理体制下的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概率几乎 为 0”,“我国企业过去20 年的投资据说有80 个亿,但是ERP实施成功的企业只有20% ,取得效益很 少,投资打了水漂,“有专家称,已实施的ERP 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失败、三分之一修改后能 用,有的则称已实施的1000 家企业中大多数失败”。以上说法虽未经过考证,但反映出国内ERP实施 不容乐观的现状。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下面是国外咨询机构对ERP成功率的研究结果: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1990 年, Ga

4、rmcr 的调查表明90%ERP 工程失败。 1995 年, The Standish Group进行了 IT调查,将“按时、按预算完成初期指定的所有特征和功能“ 定义为工程成功。按此标准,8380 个工程中失败率是83.7%。1998 年将范围扩大到23000 个工程,失败 比率是 74% 。 2001 年, Robbins.Gioia公司对 232 家企业调查表明,36% 的公司已经实施ERP系统, 51% 认为他们的 ERP系统没有成功,46% 认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系统来改善业务。 2004 年,市场研究公司Surgency 对美国一些实施大型ERP工程的公司调查表明:45% 的公司期

5、望通 过 ERP降低人力成本,而只有34% 的公司实际看到了这种结果。25% 的公司期望通过ERP减少成本,但只 有 12% 达到目标。 2005 年, 1T168 召开的“国内外中小企业ERP成功率高层论坛一上,美国信息化与ERP专家林明宪博 士介绍,美国ERP的失败率为66% 90% 。以上研究数据表明,目前ERP的实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失 败率都很高。 以上研究数据表明,目前ERP的实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失败率都很高。 1.3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当前的 ERP实施过程中流程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BPR(业务流程重组 的阶段,而没有把它延伸到了 BPM( 业务流程管理 ,本文讨论了

6、将BPM同 ERP的实施结合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给出了基于BPM的 ERP实 施方法。 当前流程管理实施与ERP实施的顺序,要么先用ERP固化流程,再进行BPM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即 “先固化,后优化”。或是先进行BPM为 ERP的实施扫清障碍,而后进行ERP的实施,即“先优化,后固 化”。然而这两种实施顺定缺陷,本文提出基于BPM的 ERP实施方法,把二者有机结合,而不是孤立的先 后关系。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本文给出了ERP实施生命周期的完整步骤,详细地论述了各个阶段的工作和注意点。当前ERP实施成 功率还比较低,这不是哪一个问题导致的,而是要做好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一环节。拟通过本文帮

7、助企业 用户梳理业务流程的相关理论,认清ERP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以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 1.4 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在介绍ERP和 BPM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ERP与 BPM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及 必要性,提出了基于BPM的 ERP实施的方法论。包括如下章节: 第 1 章为绪论,首先描述了本文研究的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国内外ERP实施的研究现 状。 第 2 章为 ERP理论和业务流程管理思想的介绍,从企业方面,工程实施方面以及软件三个方面分析了 ERP实施失败原因。 第 3 章分析了ERP同 BPM 的辩证关系, ERP的成功实施需要BPM带来的先进管理思想。BP

8、M的管理思 想又离不开 ERP系统的支持。因此必须将实施ERP与 BPM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ERP的实施成功率。 第 4 章介绍了流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说明了流程描述、分析、新流程的建立以及流程的监控等 几个方面。 第 5 章详细说明了基于BPM 的 ERP实施方法的各个步骤,按照ERP的实施策略,将基于BPM 的 ERP实 施分为自行开发ERP系统和成品型ERP系统实施,最后是工程的实施评价。 第 2 章 ERP与 BPM理论综述 2.1.1 ERP 的提出 在信息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9、这些构成了影响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力量:顾客、竞 争和变化 (3C。工业时代依靠规模化竞争的企业,“层级制“ 的管理模式和以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应用为主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顾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客、竞争和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进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管理模式与流程上的重组和管理技术手 段上的更新,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企业再造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企业资源计划系 统应用为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 1990 年 4 月 12 日,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

10、er Group Ine.发表了以为题,有 L.Wylie署名的一份研究报告。这是第一次提出的ERP(Enterprise Resours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的概念。之后Garter公司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报告,例如1990 年 9 月 28 日 J.Kekker署名 的,以及多次对各软件商ERP产品 的技术与功能分析评价报告。 2.1.2 ERP 的概念 GarterGroup Inc.针对其提出的ERP概念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功能标准,包括四个方面: 软件功能范围 ( 超越了 MRPII 的集成功能范围、软件应用环境 ( 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增强软件

11、功能 ( 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和提高业务绩效、增强软件支持技术( 支持开放的客户机/ 服务器计算环境,但这 里仅仅从功能角度作了概括,未能给出清晰的定义,也导致了在理论界和企业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理解和 描述。 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了ERP的定义: 1.ERP 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 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I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CM ,Supply-Chain Management 的管 理思想。 2.ERP 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JR务器体系 (C/S体系 、关系

12、数据库结构(RDBMS 、面向对象技术 (oOT、图形用户界面(GUI、第四代语言(4GL、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 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ERP 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 源管理系统。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总的来说,首先ERP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 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软件是 ERP思想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管理企业方方 面面的管理平刨。按其定义,ERP 就是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是在MRP II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

13、范 围,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 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 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 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Jb 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 和工具。 ERP由概念层次逐渐地被国内外的软件厂商通过软件来实旌,特别是融入了“管理实施“ 概念之后, SAP公司创造性地将ERP和 BPR两个本来没有被关联在一起的系统合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IT+ 管理的 一个世界

14、性奇迹。这个时候Gartnar Group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被完全更新了,一个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 意义的 ERP诞生了。 (1ERP 不只是一个软件系统,而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业务流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为 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 (2ERP 使得企业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 ,转移到了“在最佳的时间 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利润“ ,其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企业扩展至了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 (3ERP 从满足动态监控,发展到商务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物处理系统,变成了真正具有 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4 从软件系统的结构而言,现在的ERP必须能够适应互联网

15、的应用,可以支持跨平台多组织的应 用,并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数据、业务逻辑的接口。 我们今天所说的ERP通常是基于SAP公司在 1990 年以后的定义来说的。所谓ERP ,就是通过信息技 术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 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ERP 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1. 体现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的竞争

16、。企业的整 个经营过程与整个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者都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必须将供应商、制造厂商、分销商、客户 等纳入一个衔接紧密的供应链中,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才能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 一切市场资源进行高效的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并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ERP 实现了企 业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这正符合了企业竞争的要求。 2.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 织生产

17、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 关系,已不再简单地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 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M ,Agile Manufacturing“思想。当市场发生变 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 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 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Simultaneous Engineering一组织生

18、产, 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 思想。 3. 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 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 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并且这些计划功能和价值控制功能已经完全集成到了整个供 应链中。 ERP事先定义了事务处理的相关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产 会计核算分录,从而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根据财务资金的状况追溯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资金的流向,也可追溯相关的业务活动,这样改变了以往资

19、金流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施事 务处理进程中的控制与决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要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ERP 要求每个流程业务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了组织管理机构从塔式结构转向为T 型或菱形结构。提高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速度。 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管理可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和信息传递,使供应链 上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2.1.3 ERP 的发展历程 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高级应用,ERP软件也经历了从简单、局部应用到

20、高级、全面解决管理问题的一 段比较长时期的发展历程,管理的侧重点从原先的内部物流和部分信息流扩展到企业级的物流与资金流相 结合。进而扩展到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实现企业内外部全面的信息、物流和资金的整合。ERP的思想起源 于制造业,它的发展历程如下: (1 订货点法 库存积压与短缺的矛盾一直以来是困扰制造业的一个难题。20 世纪 40 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 库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货点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的思想是:为需 求的每种物料设置一个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 最大库存量是为库存容量、库存占用资金的限制而设置的。而安全库存量是物料在正常运营过程中能 消耗到的

21、最低限度,它的设置是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由于物料的供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即供 应周期,如物料的采购周期、加工周期等,因此不能等到物料的库存量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才准备补充 库存,而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提前期,即必须在安全库存量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库存。这个库存量作为 物料订货期间的供应量即应该满足这样的条件:当物料的供应到货时,物料的消耗刚好到了安全库存量。 如图 2.1 所示,这种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参数: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由于订货点法是根据历史记录来推测未来的需求,它的应用条件是:需求相对均匀,物料的消耗相对 稳定。物料的供应比较稳定。它基于以下假设:各种物料

22、需求相互独立。提前期已知且固定:库存消耗后 应被重新填满。这种模型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至今在一定场合下仍在沿用。然而,在实际的生产 过程中特别是企业战略中心发生转变之后,上述条件和假设越来越无法满足,订货点法显现出很大的局限 性。 (2MRP和闭环 MRP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 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物料 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它解决了传统的订货点方法的缺陷,把企业生产需求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需 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产品结构把生产计划进行分解,并与库存信息相比较,进而 计算出物料需

23、求的准确数量与时间,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库存积压与短缺的矛盾,MRP 的出现标志着生产管理进入的信息化阶段。 它的基本逻辑如图2.2 所示: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MRP从产品结构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生产成品, 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 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即使有了MRP ,也不能保证精心编制 出的生产计划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未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采购能力和供货方的供货 能力、运输能力的限制。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针对

24、MRP没有考虑企业现有约束、缺乏对计划进行调整的能力的缺陷,把生产 能力计划、车间作业和采购计划纳入MRP中,对这些信息进行计划的平衡调整,采用计划执行一反馈 的控制逻辑,有效地对各项生产资源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使MRP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即闭环MRP 。其运 转逻辑如下:主生产计划的制定来源于订单和市场分析预测,主生产计划生成MRP的过程中要进行关键能 力平衡 ( 粗能力平衡 ,驱动物料需求计划,再经过细能力平衡( 能力需求计划 生成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计 划。这时的 MRP 才成为一个完整的计划和控制系统。 (3 制造资源计划 (MRPII 闭环 MRP 的运行主要是物流的过程,而对于产品从原

25、材料的投入到成品的产出所涉及的资金流并没有 反映出来,并且资金的运作会影响到生产的运作,如采购计划制定后,由于企业的资金短缺而无法按时完 成,从而就影响了整个生产计划的执行。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针对这些新的问题,80 年代,制造资源计划产生。把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到一起是从闭环MRP 向 MRP II 迈出的关键一步。MRP II 实际上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在闭环MRP的基础上,集成了财务、供 销和制造,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MRP II实现了物料信息与资金信息集成,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 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 带来的效益, MRP以物料清单 (Bill of M

26、aterial,BOM 为基 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和制造费累积,得出每一层物 料直至最终产品得成本。在进一步结合市场销售,可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MRP II把传统的账务处理 同发生账务的事务结合起来,不仅说明了账务的资金状况,而且能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改变了资金信息 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管理者及时做出决策。 其主要环节涉及: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与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 划、车间作业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产品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从一定意义上讲,MRP II系统 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在企业内部的全面集成。

27、 在 MRPII 中,一切制造资源,包括人工、物料、设备、能源、市场、资金、技术、空间、时间等,都 被考虑进来。利用IVIRPII可以制订周密而详细的计划,使企业内各部门的活动协调一致,有效地利用各 种资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整体优化。 (4 企业资源规划 MRPII 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加速企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科技 的进步,企业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MRP II也显示了诸多的局限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多集团、多工厂要求协同作战,统一部署。信息全球化趋势要求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等等。企业 发现仅靠整合自己内部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

28、与市场竞争,而必须把经营过程的有关外部资源,如供应 商、客户、制造工厂、分销网络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等各个环 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世的。 2.1.4 ERP 在国内的发展阶段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自从 1981 年以来,我国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MRP II 软件以来, MRPII/El 冲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近五千家企业购 买或者自行开发使用了MRP II/ERP 软件。 从我国 MRPII/ERP 的应用和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MRPII/ERP 应用大

29、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 启动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日渐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启动阶段 我国 MRP II 的探索启动阶段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由于MRP II 对国人而言,还完 全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引进国外的MRP II软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探 索、然后开始实施以及部分应用,其应用范围主要局限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内。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 约,其实施应用的效果有限,被人们称为“三个三分之一“阶段,即:国外的MRPII 软件三分之一可以 用,三分之一修改之后可以用,三分之一不能用。 第二阶段:快速成长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是在1993 年至 1996

30、年,其主要特征是MRP II/ERP 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 成绩,从而从实践上否定了以往的“三个三分之一一的观念。这一阶段虽然仍然主要是定位在国外MRP II软件的推广应用上,然而涉及的领域已突破了机械行业,而扩展到了航天航空、电子与家电、制药和 化工等行业上。典型的企业有成都飞机制造工业公司、广东科龙容声冰箱厂、海机床厂等。这一阶段外国 软件公司纷纷完成了软件的本地化工作,其产品在开放性和通用性方面也作了许多改善,伴随着他们的进 入,国内的一些公司对国外软件经过二次开发和改装后形成了国内版本的软件产品并推向市场,使得中国 的企业有了更广的范围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软件产品。 第三阶段:日

31、渐成熟阶段 该时期从1997 年开始至今,其主要特点是ERP从观念到产品的引入,ERP成了这一时期管理软件的 主角,软件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应用的效果也在逐渐提高,ERP软件开 始在我国步入成熟发展时期。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从 ERP软件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来看,前景还是比较明朗的。随着中国企业市场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 越来越认识到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乃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在确保现有市场的条件下, 如何进一步拓宽市场则决定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将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为了达到以上目 的,企业必须改变以

32、前的经营观念,转向“以顾客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经营方针。而ERP很好地 适应了企业的这一要求,它把客户的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完全整合在一起,从 而实现企业的上述经营发展目标。 2.1.5 ERP 带来的好处 国外众多成功实施案例表明,实施ERP系统至少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第一,提供集成的管理信 息,实现业务数据和资料共享。第二,由于数据录入的单一性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完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大大提高。第三,强化了风险管理,固化了业务流程。第四,可以提供绩效评估所需数据。第五,通 过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可使企业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及时准确地沟通。据美

33、国生产与 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MRPII/ERP 系统,平均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经济效益:1、库存下降 30% 50% 。2、延期交货减少80% 。3、采购提前期缩短50% 。4、停工待料减少60% 。5、制造成本降 低 12% 。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 ,生产能力提高10% 15% 。这对企业来说,ERP带来的效 益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这也是企业实施ERP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2.1.6 ERP 实施的必要性 1.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利用IT ,加强企业内 部信息化建设便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

34、经济目标的重要方法。ERP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 分,通过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快业务重 组、组织重组和管理重组,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 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源管理、工程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多方位功能,促使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 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2. 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手机市场的迅速扩展,企业实

35、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企业业务的高速增长,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 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而随着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快集团整体战 略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真正实施并不断完善ERP系统,是推动公司业务协调稳步增长的重要条件。 3. 适应行业发展特点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快、寿命周期短,客户需求变化频繁,经常碰到一种产品时间 紧、大批量订货,或者畅销产品突然失去市场的现象。如不采用ERP系统,极易造成生产线断料或者原料 库存大量多于需求的现象,物料采购及生产不能及时调整以应变化。同时工作中存在大量手工计算,工作 周期长,失误比例高。 4. 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现代企业间的界限正日渐消除,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日益建立起密不可分的 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企业间的资源管理即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为将产品或服务以最低的成本,按照 客户的要求,由供应商运送到客户,确保获利最大并兼顾企业弹性。供应链范畴除了企业本身在销售预 测、接单、生产和出货,进行全盘的流程改造以外,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跨出企业本身而兼顾到上游 的原材料供应及下游客户的需求,针对整个体系的资源做全盘规划。ERP系统的设计满足了这样的管理需 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