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663662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教案之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江苏正在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置和利用。目前,江苏通过资源化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约吨日,约占全省垃圾产生量的。 “每年城市丢弃的可回收的垃圾,保守估计价值亿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心疼地说。 以上两条新闻使我们想起关于垃圾的回收和再次利用的问题是个大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垃圾无小事 ”一起来关注垃圾的回收利用,是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使学生从小养成回收垃圾保护环境的习惯,我们制度了此综合实践的课例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垃圾处理

2、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三、活动准备:1、教师活动准备:(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2)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3)录象带、钢琴曲磁带和“表扬章”。(4)实物投影仪所用文字(三彩二白 一空)。(5)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6)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2、学生活动准备:(1)了解南湖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并收集数据。(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垃圾分类的类型。(一)展板内容如下:前 言同学们,你们了解南湖吗?你们了解南湖每天产生的垃圾是

3、怎样处理的吗?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同学们每天在市区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清洁工人们大约每天4至5点上班,晚上会工作到10点。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他们中平均年龄将近40岁,有些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清洁工人们的收入也不多,每月几百元,再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仅供一个月的生活费。南湖的这些垃圾除了来自街道的各个小区外,还有部分来自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等,一天之内产生的垃圾量相当庞大,如果不加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南湖的垃圾中转站,分布在城区的各个街道。所有的垃圾都在中转站装好,统一运送到到填埋厂,不焚烧,不堆肥,全部填埋掉。同学们

4、,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你能为南湖做些什么呢?(二)照片说明:老人:看到这位年过五旬的老人,你能从他的笑容中体会到清洁工人的劳累与艰辛吗?扫街皇:橘黄色的扫街皇可以清扫南湖的条条大路,它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啊!垃圾箱: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垃圾箱哦!它的作用可大了。你知道南京市区有多少这样的垃圾箱吗?没有分类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这样使那些能利用的垃圾也无法再利用。你能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吗?大家伙:南湖所有的垃圾,都是通过这个“大家伙”统一装好后,再运输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处理。你见过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吗?工人工作:清洁工人们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没有他们,哪有我们清新美丽的城市。他们才是南湖的

5、“大功臣”。倾倒:清洁工人们就是这样一车一车,把分散在南湖大街小巷的垃圾收集起来,运输到垃圾中转站。你能感受清洁工人们在烈日和寒风中的辛苦吗?四、适用年段与活动时间:1、适用于五年段2、活动时间:一个月(共四周)。五、活动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活动目的:(1)了解当地垃圾处理情况,并收集数据,增强知识。(2)通过实践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从小学会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的好习惯。1、学生主要活动:(1)向家长了解南湖日产生的垃圾有多少?这些垃圾是怎样处理的?(2)走上街头采访清洁工人,向他们了

6、解垃圾的处理过程。(3)带领学生向环保部门联系,向他们了解准确的数据。(4)制定活动方案:(课堂活动)2、教师指导重点:(1)制定方案时,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己见。(2)每小组一人负责记录方案。(3)交流方案时,每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活动目的:(1)进一步了解本地区垃圾产生的情况,找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2)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查阅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3)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感受实践活动的乐趣。1、学生主要活动:(1)分组讨论垃圾分类,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2)学生利用国

7、际互联网资源,查阅收集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信息。(3)走访当地社区,向居民了解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4)进行反馈交流课外活动了解到的垃圾回收分类情况 。2、教师指导重点:(1)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2)提出课外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如:采访时,对方不配合不理睬,应该怎么办?(3)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4)组织学生课内活动,交流课外活动的成果。(三)第三阶段(研讨阶段、):活动目的:(1)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学习。(2)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的情怀。1、学生主要活动:(1)分组讨论整理收集的资料。(2)

8、按小组准备汇报材料,写出汇报稿。(3)探讨垃圾回收分类处理的新方法。(4)举行一次课堂汇报活动课。2、教师指导重点:(1)指导学生对材料的整理。(2)指导学生写汇报材料。(3)组织开展课堂汇报课,交流课外活动的成果。(四)第四阶段(总结交流阶段、):活动目的:(1)交流实践活动成果。(2)动员宣传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3)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1、学生主要活动:(1)完成宣传稿,举办展览,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方法。(2)开展“让地球重新变美丽、变整洁”的主题班队活动。(3)开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发明创造制作”活动。2、教师指导重点:(1)指导学生与学校联系确定展览的地点。(2)指导学生开展以“让地球重新变美丽、变整洁”的主题班队活动。(3)指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发明创造制作的方法。六、预期成果形式:调查报告、成果汇报稿、小制作。七、活动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参加垃圾的回收和分类综合实践活动以来的前后变化,自我评价。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发明创造的物品,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3、学生小组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根据组员的表现,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