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二.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668182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二.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反思 在以低幼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童话故事中,作家往往更倾向于强调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积极面。借助于童年特有的天真和稚趣,这种积极的关系能够得到富于童年意趣的展示。我变成了一棵树将人与动物、植物的彼此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不同生命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2.学习作者运用想象的写作方法。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读,所以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读要有一个过程,必须由浅入深,有层次的去读,因此,我设计分三步读。 第一步:朗读,这是读的最初阶段

2、。在指导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读,让他们在读中初步感受文本。第二步:诵读,这一步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朗读节奏及情感,这一步我先范读,力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并在随后的讨论交流中,边理解文章内涵和感情,边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把感情读出来,读到位!第三步:悟读。激发学生深思,由作品生发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在前面学习和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把握文章主旨,感受作者情感。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

3、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三、不足之处同学想画面的同时,又让他们想心里话,后一问题响应者比较少。原因是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同学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分开进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同学在默读文后进行,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说自身的内心话既是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同学对语言情境的感情体验。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出示自学提示(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解决本文重难点;接着再次读文,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诗句,丰富自己的语言。最后,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进行一次小练笔假如我是一棵树,抓住“读写结合”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