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时文荟萃14.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69298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时文荟萃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时文荟萃1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时文荟萃14.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1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第十四期) 卷首寄语 沉沉浮浮是人生 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见释圆老僧,老僧用温开水冲了一杯茶,让他喝,那年轻人细细品味了几 口说: ?一丝香味也没有。? 老僧又用滚开水另冲了一杯,这时年轻人看见那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 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了里袅袅地溢了出来。于是老僧往杯子里共冲了五六次水,沁 得满屋津津生香。年轻人品尝着清香四溢的茶水,会意地点了点头,说他一切都明白了。 启示 :为什么同样的一撮茶中,可以冲出两种不同的香味呢?关键是温水冲,还是用开水沏。用水不 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这茶叶在树

2、上泛绿,在阳光的炽烈中开花,在暴风雨中成熟,在熊熊的火焰 上被焙干,这是每片茶叶所必须承受的磨练。然而它要真正成为一杯浓香四溢的茶水,似乎还要经历更 火的砥砺。即用沸水冲,一次又一次上下翻滚。这则案例从中可以体会到,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崎 岖是难免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哲学思想。今天的你在已经过去的人生时光中有让你难忘的挫折或欣喜吗? 经典品读 苏幕遮 -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

3、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 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 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 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 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 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 以解忧,唯有杜康” 。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

4、愁肠,化作相思泪”, 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 美文欣赏 1.平衡心 人的一生会面临悲伤、惊喜,得意、失意,成功、失败,在大起之时,有的人得意忘形,忘乎所 以,有的人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在大落面前有的人一蹶不振,一败涂地;有的人卧薪尝胆,凤凰涅槃, 而这不同的结果正是取决于人的心态。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会使人生柳暗花明。 正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用平衡的心态调和心境,选择并喜欢上一种自然的生活,才有了“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恬淡;正如李白在迷茫时,鼓励自己,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仕途不济之 后,依旧有“我辈岂是蓬高人”的豪迈;正如苏轼屡遭贬谪之后,依然“一蓑烟雨任平

5、生”的洒脱。只 有拥有平衡的心态我们才能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才会感到风雨后彩虹的快乐,幸福值会大大提升,平衡 的心态应成为人一生最优秀的品质,最优良的习惯贯穿人生始终。 地坛里,史铁生静静的坐在轮椅上,这位失去双脚的作家,面对常人认为早已失去希望的生活,一 直持有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 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 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正因为有这平衡 的心态,史铁生才会发现太阳的永恒,发现生活的美好。平衡的心态使生

6、活如此美好恬静。 林肯是世界上失败次数最多的人之一,他的一生只伴有三次成功,无数次的失败,而每一次失败在 常人看都是毁灭性的,而这三次成功造就了美国最传奇的总统,这三次夹杂着泪水与汗水成功的背后是 一颗胜不骄败不馁平衡心态。林肯一次又一次的面对上百次的应聘失败,面对丧母之痛,丧妻之痛,面 对一次又一次得倾家荡产,面对需要用几十年来还的高额债台, 这些失败,这些困境每一个都有能轻 易击碎人的希望威力,但在平衡坚强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化作了林肯前行的动力,平衡的心态让人拥有 不竭的希望。我们爱戴的领导人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事例更加告诉我们平衡心态对人生的意义,每一次启 用,他都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每一次低

7、落他都韬光养晦,甚至双脚扎入泥土,安心伺候菜园,每一次打 击比一次猛烈,每一次复出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的的成功是平衡的心态铸就了他的辉煌。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2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社会,源源不断的来自社会、自然、人内心的压力会层出不 穷,很多人不具有平衡的心态,自杀率不断上升,心理医生愈发繁忙的工作,幸福感下降。不断调整心 态、练就平衡的心态。知足常乐如颜回,难得糊涂学郑燮,无论事业是否有成,无论阖家是否欢聚,无 论高贵还是平凡,只要有一个平衡的心态,就可以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2.真正的修行是遇见你自己(南怀瑾)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

8、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修行是什么, 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 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 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 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与欲望、无常与

9、情绪苦乐, 在错综复 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貌。 简而言之,只要你专注当下,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所以,只要如实、认真、带着觉 察去生活,试着时时刻刻检查自我,丢弃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以一颗清净心,看到生命的 不同次第,你我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师。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问题是道场。修行必须从实际 问题入手,不能空谈玄谈。空谈玄谈没有任何意义。道理你能说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恼,修 行有什么用呢?修行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烦恼或痛苦的事实中进行。 不要把修行变成一种逃避现实生活或烦恼的借口。修行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开一条逃跑 的道儿

10、。修行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当然,这一切你可以反对、反对坚持你自己的,但结果 苦的还是你自己。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 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 不是山林、 不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 每一个眼前的存在、每一个念头。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 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如果你陷入生活 的无聊,这无聊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如果畏惧生死,

11、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 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里进行。不要移过婚姻的问题、 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无聊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 的地方,去玄谈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萨去,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没用,你的道场选错了,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修行应该哪里有问题在哪修,修通那个问题。 在寺庙、在禅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那有什么用?修行也不是向他人显示你的 自我, “看我修行的多好?” “我是一个修行者” ,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看, 这个问题难不住我” , “它不是问题” 、 “什

12、么也不能带给我问题或烦恼”、 “存在只能给我喜悦” 。 3.每个人都是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 秋天,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丛菊花前,专注地拨弄着一朵还未开放的花苞。母亲伤心地看着小女孩, 正为她将来的前途担心掉泪。母亲曾教她学钢琴,可她对弹钢琴毫无兴趣;母亲又送她去学画画,可她对 画画又毫无天赋。她将来还能干什么呢? 坐在一旁的画师安慰这位母亲说:“她弹不成钢琴,也学不成画,但夫人,你注意到没有,你的孩子 对菊花特别感兴趣,说不定她将来的前途命运与菊花有关呢。待繁花在春天开过,还有迟来的菊花在秋 天开放。夫人,也许你的孩子就是一朵菊花,一朵开放在秋天的菊花。”后来,这个小女孩真的成了一朵 菊花,

13、一朵开放在秋天的菊花。在她生命81 岁时的深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单独获得诺贝尔生理暨医 学奖的女科学家。这朵开在秋天的菊花,就是美国著名植物遗传学家麦克琳托克。另有一个笨拙的小男 孩,母亲经常告诉他: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 节,但在这个时候,需要努力地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耐心地等待属于自己的花季来临。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都有开放的季节,都有成功的机会,在机会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也要像花一样,学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3 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属于自己的季节一到,自然就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在学生时代,这个

14、孩子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幼稚可笑,成了同学嘲弄的对象,甚至老 师也讨厌给他上课。进入社会后,这个孩子因为憨态十足而找不到工作。但这个孩子没有因此而自暴自 弃,他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现在还没有机会 开放,还没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到自己开花的季节。面对他人一再的嘲讽和打击,面对人生一再的 挫折和失败,他始终不气馁、不放弃、不绝望,他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 于来了,英国非9 点新闻剧组导演看了他的表演后,录取了他。后来,他饰演的憨豆先生深受观众 的喜爱,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 亿美元,他终于成为了一朵人中之“花”。

15、不是所有的花儿,都开放在温暖的春天。在炎热的夏天、萧索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依然有美丽的 花开。它们的开放,不是因为有了春天的温暖,恰恰是因为得益于夏天的炎热、秋天的萧索和冬天的寒 冷。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开放的季节,有的开放早,有的开放晚,有的开放在春夏,有 的开放在秋冬,在还没有开放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执著地坚持,努力地积蓄生命 的养料 4.中国人是怎样失去诚信的 2001 年高考的作文题是对一则寓言的评论:一个青年带着七个行囊过河,这七个行囊分别是:健康、 美貌、诚信、才华、金钱、荣誉、地位。河中遇险,需要扔掉一个才能求生,于是青年人扔掉了“诚信”。 考题问学

16、生对这个青年人的选择有何看法?于是人们借此次高考命题呼吁诚信。有人指出:“诚信是人之 为人的基本准则。 ”有人说:“诚信是成功的秘诀。 ”还有人引经据典,指出孔子认为宁可去兵去食而不可 失信,信与仁义礼智乃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的伦理。, 这些当然都没有错。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人 人都知道诚信重要,而现实中诚信却如此缺乏?为什么先哲关于去兵去食不可去信的经典,敌不过权色才 钱名利皆重于“信”的现实“选择”? 中国古代传统本来是极讲诚信的,可当今中国,大学里假论文、假成果成堆,官场上浮夸风、虚报 数字成风,商业界玩文化、玩概念、制假货遍及各领域,体育界流行赌球,娱乐圈时兴炒作,遍及当今中 国各角落的

17、这些虚假文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破坏中国人诚信的最大的罪者是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以物质经济为核心价值观的西化思潮,文 化大革命从思想和形式上把中华传统文化彻底批臭,建立起“假大空”的极左思想文化。在这些革命新 文化的引导下,很多人竟然连亲身父母都大义灭亲地加以揭发与批判,人人互不相信,又何谈诚信。 改革开放后,以物质经济为核心价值观的西化思潮则导致民众越来越功利,中国人在放弃社会主义 理想的同时,也放弃一切传统文化信仰,如今的大多数中国人对什么精神都不再相信,没有精神信仰, 即所谓不信邪,只相信自己的感官物欲,只相信物质利益决定一切,许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感官肉欲, 连自己的结发夫妻与父母亲

18、人都欺骗,人人都只相信自己,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于是,人们就变得 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机灵,心眼越来越多,越来越互相算计,最后,人人都互不信任。 因为人与人之间缺少真心与诚信这个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基础,即使国家制定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 标准,心眼超多的中国人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予以变通、对付,在别国很好使的制度办法一到中 国就变味,立马不灵。有些老外因此把中国人与机灵、聪明释作同义词,常说:“你别给我耍中国人哪一 套” 。 有人可能会说,欧美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还发明了科学学术,为什么欧美人却很讲诚信呢?为什 么日本人也很讲诚信?这是因为,欧美人虽然发明、并接受了科学,但并没有放弃宗教信仰,

19、90% 的美 国人信仰宗教,日本人战前都信仰天皇,只是在那拨人都过世以后,日本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越来 越丧失信仰,但基本的文化传统还保留得很好。而中国则把老祖宗传播了上千年的优秀宗教、文化传统 全都批判、推翻了,只一味地崇尚、学习西方科学文化。 以物质为第一性的科学文化,与传统宗教文化的最大不同是:科学文化最讲究实证,主张怀疑一切; 而宗教文化最讲究的是虔信、恭敬,这是信仰的前提,这是宗教与科学文化的最根本区别。佛教一离了 虔诚、恭敬,就变成为佛学;儒教一离了虔诚恭敬,就变成儒学;同理,基督教离了虔诚恭敬,就变成 西方宗教学。 所以,现今已放弃宗教和社会主义信仰,全盘接受科学文化的中国人,

20、讲的只是怀疑一切,无论什 么都敢调侃, 无论什么事都有人随便说三道四,予以嘲弄。所以, 若把中国人和欧美人、日本人放一堆,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4 一看眼神,就能分出来:日本人眼神发直,一看就是死心眼,特认真,特认死理;欧美人眼神发憨,天 真、直心,一看就傻乎乎地没心眼,所谓“傻毛子”;中国人的眼神则明显飘着机灵,东张西看,一眨 一眨,一看就聪明,心眼多,对什么都不轻易相信。当然“中国通”老外要除外,因为他们和中国人打 交道多了,也变得心眼多了。 总之,社会诚信是以传统宗教、思想信仰为依托,经几代人的长期社会思想文化熏陶形成的。如果 一个社会没有真诚的精神信仰,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

21、建立真正的“诚信”。 中国儒释道文化是经祖先们验证了近两千年,是对国家、人民都最有利的最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 国人只有尽早恢复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真诚信仰,中国社会才能走上持久的富强、和谐道路,民众才能逐 渐恢复诚信,这最关键是中国政治家们对此能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以身作则地全面倡导并信仰最优秀 中华传统文化,最终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很多人叹息中国人失了信仰,没有了诚信,做起事来,除了对自己有利之外,已没有了任何 边界,鸡鸣狗盗,硬抢软骗,除了自己手里的钱不能卖,只要有利可图,其他都可拿出来、送出去换钱。 对这样的乌烟障气,追究起来,那病根其实正出在皇家身上。你皇家天天

22、“仁政”不离口,满嘴说“为 民” ,头上顶“信仰” ,而行动起来,却是脚踢百姓的身,手拿百姓的钱,豪宅处处、美妇如云,百姓敢 怒而不敢言,却还要百姓有信仰、讲诚信,岂不是天方夜谭?中国有皇帝的历史长,说起来是中国人的 荣耀,但其实呢,是中国人的灾难! 5.我们最需要投资什么 或许是由于研究趋势的缘故,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咨询的人。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 我们最需要投资什么?或者,我们真的清楚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吗? 曾有一位企业家,个人财富已经在10 亿元以上,自从他坐在我面前,就一直谈论投资的事情,他问 的问题,也一步不偏离投资,他在充分利用跟我见面的机会,一秒钟都舍不得浪费

23、。我慢慢觉得这种谈 论十分无趣和乏味,就问他:“ 拥有多少财富才算达到你的目标呢?” 他笑笑说: “ 人往高处走。 ” 我一下子 明白了他说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他的目标是随着财富的增长而不断 向上调整的。我问他,每个月读几本书,看几场电影。他楞了一下说,电影没有时间看,书看得也少。 而后,他很随意地补充了一句:“ 书卖得太贵了。” 如果他知道,西方国家的书的定价一般是中国的10 倍 甚至 20 倍以上,会做何评价。 这样的场景,如果回忆一下,谁没有遇到过呢?说得再直接点,绝大多数人,或者说,超过95%的中 国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拼命地追求物资财富,却不愿意为

24、精神上的享受花一分钱;拼命地累积 物资财富,却不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甚至,一些人在买入宗教这种看起来非常神圣的领域,依然带着 对物欲的强烈渴求,这些人烧香跪拜的最大目的,是祈求得到更多的财富。 当一个人眼中,一直充盈着对物欲的渴望,这样的人,真的就变得不可爱的。这可能也是海外对中国 人普遍存在着偏见的根本原因之一吧。许多老外无法想象,一个人起早摸黑地工作,却不愿意停下脚步, 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享受一下阳光,或者,去倾听一场音乐会。这种状态,即使在摆脱贫困,有了可观 的积蓄后,也没有丝毫改变。朋友相聚的时候,大家不停地谈论房子,谈论升职 这样的场面,似乎每 个人都乐此不疲,似乎每个人都很亢奋 我

25、曾经过去加勒比海国家旅行,那里的人,物资生活要比我们 差得多,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非常阳光的笑容,每个人都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的愉悦,让来自万里 之外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被感染。 物资生活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人们自由享受精神生活提供基础,当基本的物资生活满足以后,人们 就应该追求道德的回归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现在却是,仓廪实却更无礼更自私! 古代的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现在,我们真的还配这个称呼吗? 中国诗词大会中,少女武艺姝引用古人一句诗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引自南北朝诗人陆凯的 赠范晔) ,意思是,江南没什么特别好的东西,我只好把整个春天送给你。古人的这种浪漫、

26、洒脱与 高雅,是生活在钢筋水泥里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 其五中, 有“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的经典诗句, 俗世中人用浑浊的眼神,如何能够感知到这种超凡脱俗的大潇 洒大自在呢?通过历史诗篇,我们看到许多古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展现出高贵的气质和胸襟,他们 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坎坷之中,都不停留在物欲当中,而是继续追求精神层面的大境界。对物欲的追求与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5 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正是普通人与贵族的一个重要区分吗? 失去了对精神的追求之后,只剩下了最低级的最可怜的物欲。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制造有毒食品来 牟利,自己制造的有毒食品自

27、己不吃而是卖给别人,于是,有了易毒而食。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挖深 井,把污水悄悄排入地下,把子孙后代的路也断绝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人,像今天这样贪婪到满目狰 狞,贪婪到没有任何节制,贪婪到竭泽而渔 当人们放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一味追求物欲,世界就变 得冷酷而可怕,基本的功德意识与公共意识就会丧失殆尽,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狰狞不堪 而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而用人渣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什么比单纯追求物欲更 能批量制造人渣的环境呢? 前天晚上,我和王牧笛一起打车去酒店,我先到就下车走了,很快接到牧笛的电话,说这个司机师傅 认出了他,问他是不是王牧笛。牧笛说,你认出刚才下车

28、的那位了吗?他是时寒冰。这位司机师傅惊讶 地说: “ 他穿那么普通真没有认出是他(其实是我人太普通的缘故),我订的有他的新闻解读,每周准时 收听,很棒! ” 牧笛非常感慨,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竟然愿意花钱去听我讲新闻,在蔑视知识只习惯于 为物欲花销的时代,这样的人的确是很少的,又碰巧被我们碰到了。这才是牧笛感慨的根源。 在这个人性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最需要投资的绝不是物质层面的,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当物质 生活已经满足基本的需求,它就应该退而其次,给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腾出空间。中国 人应该摆脱物欲,从精神层面找回自己的大自在大潇洒,找回自己的礼仪,找回自己的公德意识与公共 意识

29、,找回爱与浪漫。这样的中国人才可爱,也必然会受到世界的尊敬。 时文欣赏 6. 需要争做学雷锋的“路人甲” 3 月 5 日是每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的2016 年市民学雷锋意愿调查报告 显示,对于“学雷锋” ,近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近五成“怕被人误解,遭人非议”,近 四成“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自身能力不足、时间不够、意愿欠缺等也影响到学雷锋、做 好人好事(据3 月 4 日新闻晨报 ) 。 这样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有些感到意外,但仔细想一想又未免不是“情理之中”,在时下社会人与人 之间信任缺失,人们无不抱着“戒备心理”检视周围的社会生态下,忽然有人义

30、务为大家做好事“学雷 锋” ,自然会引来各种猜疑,甚至会把接受这种“免费服务”视为上当受骗。除非在学雷锋月里有政府或 社会机构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大家能够接受并认为是“雷锋回来了”,在平时日常生活出行中,尚若遇到 有人主动为自己“搬行李”“送温暖”,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另有所图”。因此,出于“自我保护”心理而 不愿甚至不敢“学雷锋”并成为较普遍的一种社会心态,本身也不值得奇怪。 但是,越是不敢“学雷锋”,越是抱着“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心理不愿为大家或为社会义务做 好事,只能会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冷漠”,更会加剧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流失,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 能会成为社会冷漠的受害者。实际上,雷锋

31、精神的实质,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更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和谐“凝聚剂”,人们不仅普遍认识到通过爱国爱岗、助人为乐、 爱心奉献、 见义勇为等实际行动来践行雷锋精神,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同胞有爱和推动社会更加文明进步都具有非 常深远的重要意义,很多中老年人的内心中更有无法割舍的“雷锋情结”。恰恰因为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 信任的严重缺失,使得人们内心中这份“雷锋品格”甚至人性本质的善良被“尘封”,要重新“激活” , 既需要政府善于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争做学雷锋的“路人甲”。 现实中,我们往往不乏看到这样的例证,无论是老人摔倒需要帮扶,还是有人遇困需要帮助,只要

32、 有一位“路人甲”率先伸出援手,周围人便会纷纷上前,先前的各种顾虑和猜疑也会随之烟消云散。日 前就有媒体报道,郑州一位老人在街头被左拐的轿车压住脚,车上下来两位年轻人,想搬起轿车将老人 救出,但没有成功,过往群众中有人主动上前帮忙后,众多市民一下子涌上前,大家合力搬动轿车将老 人救到一边。正当两位年轻人和周围群众担心老人要大“讹”车主一下时,尽管老人痛苦万分,却说出 “咱不讹人”并拒绝车主小伙的送医要求。老人的这一言行,不但让两位年轻人大为感动,硬要把钱塞 给老人,周围群众更为老人的豁达明理表示敬重。老人想到的是别人的不易,车主勇于担责、敢于担当, 热心市民则是无私伸出援手,一场小小的意外,无

33、意成就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看起来这则新闻与“学 雷锋”无关,但却验证了时下的一个道理,“路人甲”率先释放出内心中的“雷锋品格”, “激活”了周围 群众内心的本质善良;老人释放出豁达明理的善意,“激活”包括两位车主小伙在内和周围所有人尊老爱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6 幼的真实情感;可想而知,当车主小伙和周围群众再遇到类似情形,他们很可能就会成为践行雷锋精神 的“路人甲” ,并且会感染更多人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显然,面对近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近五成“怕被人误解,遭人非议”而不愿甚至不敢 “学雷锋”,就需要有更多有勇气的市民群众去争做学雷锋的“路人甲”,用坦荡的助人奉献

34、,在化解社 会不信任寒冰的同时,激活更多人内心中的“雷锋情结”,让“学雷锋、做好事”成为社会生活的日常行 为,只有让人们对此“见怪不怪”,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学雷锋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另外,政府 相关部门在对社会和广大市民群众进行某些宣传或提醒时,也不能片面强调“自我保护”甚至“不要和 陌生人说话”等等,这样只会弱化政府职责和加剧社会信任感的缺失,更要相信社会还是好人多,为了 提防极个别违法犯罪而搭上全社会的彼此信任,甚至阻碍了人们学雷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同样是巨 大的“得不偿失” 。 7.让农村孩子在两会中看见美好未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挣钱顾家两不误”赢得了很多掌声。在“

35、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的段落,报告提出, “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 顾家两不误。 ” 听到这句话时,我很快想起了大概半个多月前,那个对父母嚎哭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的7 岁小 男孩。过年短短几天团聚过后,父母又要返城上班,孩子拉着车门哭闹不止,戳痛了公众的泪点,刺痛 了社会的神经。留守的乡村,留守的孩子,这几乎是一代人的成长背景,等到他们长大,缺少陪伴的童 年,难免成为某种社会问题。 所以,“挣钱顾家两不误”虽然朴实如家常,却是一个重大的民生课题。这意味着,城镇化的推进, 将让更多农民工可以在家乡创业、在家门口就业。这在宏观叙事里,是区域经济的

36、均衡,是城乡差距的 缩小;而在微观的层面,亲情可望不再远隔千里,家庭可望不再长久分离。农村孩子在很多方面与城市 孩子相距甚远,但若能免于孤独留守,就已是最大幸福。 在“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段落,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落后乡村着墨很多,比如“公共教 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 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比如“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 比如“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 试政策” ,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而对农村孩子而言,

37、读书更似唯一的出路。农村孩子的美好 未来,相当程度上正隐藏在对教育公平的翘首企盼里。教育的不公平意味着机会的不公平,知识的匮乏 意味着命运的不同。我们期待这样的报告话语,能够在实践层面更多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让“知 识改变命运”的大门,向农村孩子敞开。有人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个蓝领的时代正在快步走来。 确实,相比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学门好技术找个好工作,似乎还要更为靠谱一些。但是,与其说“知 识改变命运”已经被改写,不如说“知识改变命运”有了新的内涵。 盼着子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共同期待。扶贫脱贫又是当下的硬任务,各地已经 立下军令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更多农村孩子

38、可以跳出农门,无疑是很重要的扶贫手段。 当然, “毕业即失业”的,很多都是农村大学生,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同样是 需要引起重视的贫困代际转移现象。“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 7%的增速就能够实 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国家层面向来重视,个体层面更没理由 灰心丧气。梦想还是要有的,并且相信它能实现。从留守的童年,到短板的教育,再到艰难的就业,农 村孩子的人生登高之路,需要在两会中看见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已来。(舒圣祥) 8. 莫让孩子错过节气中的自然 3 月 5 日是农历“惊蛰” ,天气温暖,很多市民都是全

39、家出动,到郊外“踏春”。而在南京市栖霞区桦 墅村,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体验了不一样的“惊蛰”,了解这个被誉为农忙开始的重要节气。他们听 “惊 蛰”有关的诗词,看相关的绘本,探索古生物化石的奥秘。( 金陵晚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著名的二十四节 气歌入选了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或其他科目的教材,相信很多小学生都会背诵。但是会背诵不等于能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7 够理解与掌握,即便是在老师的讲解之下理解了诗歌中字面意思,但是也不代表他们能够真正体会诗歌 中所蕴含的内涵和奥秘,因为这样的内涵和奥秘只有深入到田间野外,到大自然中去才会深刻

40、地领会与 把握。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家长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开始主动带领孩子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 去感受“雨水” “惊蛰”“春分”等节气中大自然的节奏与变化,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去领略自然的美感 与奥妙。在我看来,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尤其是有了老师、家长的引导,孩子们到了田 间地头之后不仅仅只是看,而且还可以温习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阅读相关的绘本,然后把这 些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进行比对、观察,以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距离大自然不是太近,而是太远了,尤其是对于城市里的中小学生来说,近 年来缘于去安全的考虑,很多学校都直接取消了踏青

41、、春游等活动,对最需要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的孩子们彻底关闭了走进春天的大门。这样的遗憾与损失,我们也许看不到,或者是看到也感觉无所谓, 所以面对孩子们失望的表情而无动于衷,但是人类终究是自然之子,孩子们也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回归大 自然,了解大自然,而不是长期地与大自然隔绝,这不但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而且对启蒙与培 养他们正确、健康的生态理念,环境理念同样不可或缺。 就以二十四节气歌为例,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 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所反映的不仅仅只是一种大自然中气候和节气的变化,同时也和 农耕时代的农业生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2、所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领会与理解二十四节 气歌中所蕴藏的传统奥秘,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而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够从二十四节气 歌中生发开来,结合古诗词、传统节日、历史传说、自然科学知识等等,必然会对孩子产生意想不到 的教益,而这种教益,是依靠坐在课堂上上课所学习不到的。 “二十四节气”贯穿全年,别让孩子因为应付考试,或者是囿于我们过度的小心而错过大自然的美 好,错过传统文化的洗礼。(苑广阔) 9.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来了,后面发生的一切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所向披靡。 早来的各国移民看着中国人很新鲜个子不高,眼睛小小的,但是特别亮,据说眼睛里从来揉不进 沙子。无论任何生意,只要被那双小

43、眼睛瞄上,其他国家的人就别想再干了。可惜,当外国人发现这一 真理时,已经晚了。 一位苦大仇深的菲律宾移民说:“崔哥,我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了钱要在美国买房子,结果中国 人一来,就把美国房价炒上去了,我得再干一辈子才能买得起,这就是你们常说的坑爹吧?” 一位老实巴交的墨西哥移民说:“崔哥, 我装地板装了30 年,每间房收费3000 美元,比白人少收1000 美元。中国人一来,连工带料只收2000 美元,干得又快又好,还请客户吃中餐。我们南美人真的斗不过 懂孙子兵法的中国人啊。得了,认倒霉吧,还是给中国人打工去算了。” 一位勤恳耐劳的日本移民说:“崔哥,我开亚洲快餐快10 年了,每份午饭卖68

44、美元,生意还 可以。中国人来了,就在我餐厅对面开了一家1 美元中餐店 。没错,是1 美元,可那是一勺1 美元。 人高马大的老美要想吃个半饱,少说也得在盘子上来11 勺菜(你想想吧,这勺子得多小),再加个春卷, 等于吃一顿饭花20 美元。数学不好的美国人逢人就说,去过那家1 美元中餐店吗?便宜极了!想起 这事儿,我死的心都有了。” 一位感觉良好的印度移民说:“崔哥,在亚洲的移民里,我们印度人聪明、勤奋、能吃苦,应该算是 二等白人吧。中国人一来,比我们还聪明、还勤奋、还能吃苦。往我们身边一站,比我们谁都白, 知道悲摧和悲愤交加是什么滋味吗?我反正是懂的。”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 对于各国移民

45、来说,从2012 年开始,就是彻底的世界末日,他们在美国几十年积累的猫儿腻、捷径 和旁门左道,随着中国人的插手全都一个个地崩塌了。 首先,假结婚。别国的移民比较低调,移民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人一来,一年整出5000 例假结婚。夫妻们先假离婚,再各自找别的人假结婚,每结一次婚收费2 万美元。见没人管,马上明目 张胆地在报纸上打广告。国内找上家,国外找下家,产业链很快就形成了,不少公司甚至还开始全球连 锁。移民局实在忍无可忍,严打、搜捕、驱逐,很快就把漏洞堵上了,就此宣判了假结婚的“末日”。各 美文时文作文荟萃( 第十四期 ) 8 国移民泪眼相望,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其次,到美国生

46、孩子。这样既能拿国籍,又能吃救济 粮,还可以全家移民。这条道本来是墨西哥人踩出来的,每年成千上万的孕妇就指着这个机会呢。得, 中国人来了。先是在豪华住宅区买下三层高的公寓楼,让老墨们一通装修,隔出100 多个套间,每个套 间里住一个出高价来美国的中国孕妇,整出了一栋栋有中国特色的“月子楼”。 等到某一天,本地的美国人突然发现,大街上徜徉着上百名挺着大肚子的中国孕妇,不少人脑门儿 上蒙着白手巾,看上去既像本拉登那边的人,又像敌后武工队。一到开饭的时候,“月子楼”里便飘出 折磨人的香味儿来;一到深夜,几百个婴儿的哭声听起来像中国大喇叭里的广播体操。 美国人民愤怒了,纷纷举报到移民局、卫生局、防火局

47、、税务局, 经过一通严打整顿,“月子楼” 被查封了。今天,孕妇们即便有了来美签证,在口岸也可能被拒绝入关。中国人把“生孩子”这条路也 堵上了。得,啥也别说了,中国人来了。 一位埃及移民说: “你们中国人干什么都追求世界之最,盖楼要盖世界最高的,生人要生世界最多的, 下雨要下能淹死人的,建高铁要建世界最快的。你们打乒乓球,要囊括所有奖牌,不给别的国家留一块, 直到让奥运会不得不取消这一项目;你们出国要占最多的留学生名额,出口要占世界头位,你们怎么就 不能中庸点儿呢?”一位加拿大移民说:“崔哥,中国其实用不着和美国打仗就能征服美国。你们只要把 新建成的航母装满了人,往美国运几船,美国就彻底完了。”

48、 10.“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冲突 这几天,题为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的视频火了,这段视频由几个小片段串联起来, 喊出了“拒绝道德绑架”的口号。视频中“最烦非让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着我让座的阿姨”“最怕 不管熊孩子的家长”等桥段,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所以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 很多人对“道德绑架”深恶痛绝,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德绑架”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 良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何以干起了“绑架”这种恶行? 在关于道德的讨论中,人们常将道德分为多个维度。比如,公德和私德,必须坚持的道德和仅具有 提倡意义的道德。不管对道德怎么划分,人们心中的道德标

49、尺是模糊的。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会有不同 的道德。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在老年人眼中是必须坚持的道德,而在年轻人眼中可能就是止于提 倡的道德, 即所谓 “让座是情分, 不让是本分” 。正因为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对道德的运用也不同。 一个群体声嘶力竭地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可能就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道德绑架”的另一特点,是公领域道德对私领域权利的侵犯。道德往往需要人们让渡一定权利, 但是这种让渡必须是自愿、非强迫的。“道德绑架” 经常打着道德的旗号侵犯权利,还伴随着贴标签行为, 比如动辄要求“年轻人” “有情怀的人”该怎样。道德主张应当以尊重权利为前提,不能用道德剥夺一个 人的权利,更不能用标签逼迫一个人放弃权利。 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相对下降了。刚性的法律取代了道德的作用。法律讲究程 序和技术性,不是某个权威制定和实施的,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人的交往也经历了从熟人社会到陌 生人社会的变化,法律也比道德对“陌生人”更有约束力。人口迁徙也淡化了道德的约束力,一个年轻 人今天还在这座城市坐公交车,明天可能就搬到另一座城市了,“熟人”对他几乎没有约束力,他会觉得 只要遵循法律底线就可以。 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不需要道德了,而是社会对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