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77715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走绛州教案 株洲市贺家土小学谭琳 教学目标 : 1 能学会演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体会其音乐形象与风 格特点。 2 通过吹奏走绛州进一步巩固连音和吐音的吹奏方法,体会乐曲 的吹奏技巧对于乐曲表现的作用。 3 在演唱和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体会演唱演奏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 感受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 培养歌唱和演奏器乐的能力。 感受民歌的魅力,弘扬民族音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长毛巾、竖笛等。 学生准备:查阅山西民歌的资料、毛巾、竖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学生在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声中走进教室。 2 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叫什么?你知道是谁演

2、唱的吗?你能唱 上几句吗? 师:阿宝是山西人,从小就喜欢唱山西民歌。那么山西民歌有什么特 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地道的山西民歌走绛州。 二新歌教学 1 听听走绛州 播放走绛州并出示问题: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歌 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2 说说“走绛州”。 师:“ 绛州” 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 业发达的繁华之地。 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或卡到商场去买,甚 至可以坐在家里,足不出户网上淘宝。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 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 有了“ 担上扁担走绛州 ” 的说法。所以走绛州又叫一根扁担 。 3 学学

3、挑担子走路 师:这首民歌塑造了一个肩挑扁担到绛州的农民迈这轻快的步伐,一 路笑声一路歌的乐观的形象。 同学们注意歌词, 你觉得哪个词最具动 感、形象。 学生交流总结:担 (请 l2 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 提醒学生换肩及换肩的动作和扁担滑溜时要向上提的的动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手巾,我们一起来模仿山西的商人们单 上扁担到绛州。 (生拿出自已带的长手巾模仿。 ) 4 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5 学唱曲谱 a 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 b 说一说:你觉得什么地方比较容易,什么地方有困难? C哪些小节最能表现挑担子的感觉? d 解决

4、重点、难点: 开始的具有跳跃性的八分附点音型 这一句写的是动作,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6 学唱歌词 a 随琴唱词。 b 师: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 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 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 7 扮扮挑夫的模样,情感处理 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他们 肩上担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请想一想, 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 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学生分析并体验。 8 挑担子边走边演

5、唱。 三器乐演奏 1 过渡语:刚才我们演唱了走绛州 ,现在我们试着用竖笛来吹奏 走绛州。 2 学生独立试奏 3 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连音和吐音的吹奏方法。那么在走绛州 这首曲子中, 你觉得那些地方适合运用连音奏法,哪些地方适合用吐 音奏法?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4 通过交流比较确定:第一乐段用连音奏法,第二乐段前两句用吐音 奏法 ,后一句用连音奏法。在歌谱上加上连音记号和吐音记号。把 改成把改成 解决竖笛 f 调不能到的问题。 5 练习 第一乐句:要求吹奏连音时呼吸稳定而均匀,音与音连接的地方听 不到“杂音”,达到圆润、连贯的效果。 教师先示范吹奏。 学生练习 第二乐句:要求前两句用单吐表现

6、,吹奏时舌头动作灵活,不要过分 紧张,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只要接触到就行。舌头收缩时距 离吹口尽量近些,使气流通过即可。特别在起音时,一定要注意舌的 振动与吹出气流的同时性,否则,吐音就模糊不清。 教师示范,再指名吹奏 学生练习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换气,在吹奏竖笛时,也需要换气。你们觉得, 我们在什么地方需要加上换气记号。 教师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标注好换气记号。 6 学生齐奏,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 四拓展延伸 1 山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西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民歌,你还了解哪 些山西的民歌 ,能唱一唱或者用竖笛吹一吹吗? 学生交流表演 2 教师总结 : 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

7、感情真挚,情真 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 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 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 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 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山西民歌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希 望大家课后通过网络和图书多多了解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唱一唱, 吹 一吹。 播放管弦乐走绛州 ,学生出教室 . 教学设想: 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主要是 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民歌题材广泛,反映内容深刻,涉及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再 现了农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民歌 歌词容易记忆,而且琅琅上口。这个学期一开始就进行了民歌的学习,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让我感到有点意外,我想应该和民歌的特点有 关。也使我对柯达依先生在著作中反复提到要演唱本民族的歌曲有了 一些体会。山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很有特点,希望通过这节课激 发起学生对学习民歌的兴趣。把竖笛吹奏这样加进来不知可不可以, 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