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随堂练习-S选择题1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3 .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B.占城稻C.高粱D.甘薯4 .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A.小麦B.水稻C.玉米D.粟5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A.广东、福建B.江淮和川蜀一带C.海南岛D.广西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邢窑B.越窑C.景德镇D.哥窑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2、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B.北宋前期的中原地区C.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D.南宋前期的中原地区8 .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杭州D.苏州9 .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的是()A.大都B.杭州C.泉州D.广州10 .宋朝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广州十三行11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12 .北宋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坊B.市C.瓦子D.勾栏13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B.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C.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政治制度先进14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辽宋夏金元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B.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元朝时,开通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加强了对南方的统治15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B.人们用纸币进行交易C.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D.长安城内商业繁荣,店铺林立二、填空题1.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熟,天下足”的谚语。2北宋时,南方的业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生产发达
4、3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4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6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7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令人开凿和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航线。8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地区。三、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三点)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晚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
6、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城市的发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四、简答题1 .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2 .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兴盛的表现。3 .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4 .简述经济重心
7、南移的过程。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B5.B6.C7.A8.C9.A10.A11.B12.C13.D14.D15.D二、填空题1 .太湖;苏湖2 .丝织;丝织3 .海南岛4 .景德镇5 .交子6 .广州;市舶司7 .会通河;通惠河;海运8 .南宋;东南三、材料分析题1. (1)苏州和湖州。水稻。(2)南宋。(3)经济重心南移。(4)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2. (1)景象: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2)影响: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如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
8、子”。(3)原因: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4)相同点:都是当时的经济中心,都有繁荣的商业活动等。四、简答题1 .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等谚语。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生产工具的进步,如秧马的使用,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2 .纺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发展速度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南
9、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元朝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先进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制瓷业:宋代是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辽的鸡冠壶、金的耀州瓷、元的青花瓷各具特色。矿冶业:北宋煤大量开采且广泛用于冶铁炼钢,煤产量可观;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明州造船水平高,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金还造出撞冰船。3 .商业城市繁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人口众多,商业
10、繁盛,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金的燕京也是商业繁荣之地。商业活动突破限制: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草市),城市和乡村交通要道成为重要商贸区(市镇)。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发行“会子”,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海外贸易发达: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口丝绸、瓷器等,进口香料、珠宝等;元朝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泉州、广州仍为重要港口,陆路经伊利汗国通往欧洲。4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唐朝中期以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