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8590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自然经济的解体2 .清朝乾隆年间,仅广东佛山镇的铁锅业,就有“数十家,为锅耳者(锅耳是铁锅的部件)亦数十家,人有数千,凡一炉场,环而居者数百人”。这体现了当时()A.商业市镇的兴起B.生产的专业化分工C.雇佣关系的普及D,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帮A.B.C.D.4 .

2、明清时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改变了饮食结构B.导致了土地兼并C.破坏了生态环境D.冲击了传统经济模式5 .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A.倡导法治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工商皆本6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其主要目的是()A.批判理学空谈B.研究儒家经典C.解决社会现实问题D.继承传统学术7 .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他的思想实质是()A反对中央集权B.反对封建统治C倡导民主政治D.主张社会变革8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

3、济的繁荣B.科举制度的推动C.教育的普及D,统治者的提倡9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爱情悲剧为主题,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现实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0 .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取得新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文人画B.宫廷画C,风俗画D.宗教画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印度洋沿岸C,波斯湾地区D,阿拉伯半岛12.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其时间是()A.1553年B.1563年C.1573年D.1583年13 .清朝前期,为巩固西北边疆,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郑和下西洋B.设驻藏大臣C.平定大小

4、和卓叛乱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4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A.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抵御了西方的侵略15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文化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承古萌新具有反封建色彩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繁荣A.B,C,D.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后期)隆庆元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餐飨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楞,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材

5、料二(清朝前期)苏州纺织业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3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3)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6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说:“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材料二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材料三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无

6、其器则无其道(D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3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6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3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这些思想家产生的社会背景。(3分)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结合史实,论述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2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论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B3.D4.A5.B6.C7.B8.A9.D10.A11.A12.A13.C14.C15.B二、

7、材料解析题(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分)(2)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3)意义: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的经济因素,它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十分缓慢。(6分)17.(1)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君权,保障人民权利。(3分)(2)思想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进步意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对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6分)(3)唯物主义观点。(3分)(4)社

8、会背景: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3分)三、论述题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农业方面,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推动了人口增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如棉花、茶叶等。(4分)手工业方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分工日益细密,如纺织业、制瓷业等。(4分)商业方面,商品经济繁荣,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帮,如晋商、徽商;商业市镇兴起,如苏州

9、杭州、佛山镇等。(4分)影响: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如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能使中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农产品商品化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8分)19.背景: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为进步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上,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6分)主要内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倡导“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提出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6分)历史意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后世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借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