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686923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邓小平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邓小平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邓小平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邓小平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邓小平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阶段,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形成轮廓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围绕着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三阶段,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就是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科学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邓小平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1、邓小平理论的主

2、题 2、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形成,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2、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形成,理论的主题是时代主题的反映,也就是说是人类实践和社会生活主题的反映。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邓小平所处时代的时代主题的反映,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及任务,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换,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

3、制度优越性。,我们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后,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就开始探讨“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探讨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但是,当时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出现了重大失误。,第一、基本路线上,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理论,形成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试图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形式来解决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式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二、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不理解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形

4、式,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第三、在社会结构特别是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试图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以公社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邓小平的反思,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第二,从总体上看,中国过去的社会主义体制是“学苏联的”,它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又存在着一些弊端 第三,从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看,如果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不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符合本国的实际,就会越搞越穷。,二

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1、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形成体系,就在于看它是否系统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关于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方向问题,邓小

6、平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问题,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必须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问题,邓小平认为,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的

7、主要目标是发展。,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问题,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改革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关于当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战略问题,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主权,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封

8、闭只能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战略重点问题,邓小平认为,要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不可能,所以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其中农业是根本,科教是关键,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于当代中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依靠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以此为原则来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