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87055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 吴娇 风诗的情韵李山 著 东方出版社 一部诗经,洋洋洒洒十五国风,记录着千年前中原大地上的生老病死与悲欢离合,是亿万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底。虽然岁 月曾将她捧上庙堂,束之高阁,但那些曾孕育滋养过她的人情世故却依然在市井巷间绵延不绝。李山新著风诗的情韵一书,以通俗 简明的语言讲述诗经十五国风的种种情缘故事,便是让这古老的经典重回民间,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缠绕不去的人间情味,优美的、 泼辣的、欢喜的、悲哀的,人与人的、人与自然的,一一跃上纸幕,走进读者的眼中心里。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在李山看来,十五国风诗的情感焦点,莫过于一个“家”字,周人极重亲情,将婚姻视为

2、人伦之始,故而诗三百以关雎开篇, 讲夫妇恩情。“爱情是生命意义上的现象,而恩情是伦理意义上的事情, 它日益深厚地发生在合法夫妻之间”,李山在书中如是说。 以“恩情”为关雎正名,全篇其实是旁观者在赞颂美好姻缘的缔结,反映出周人对于幸福生活最简单也最本真的定义“窈窕淑 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句子放到今天,依然是真理。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意识到,美满的婚姻不一定是才子佳人,不一定 是英雄美女,却一定是一位清丽柔婉的新娘,伴着一位敦厚有礼的君子,方是彼此合适的“好逑”。新娘之美,莫若初春大地上绽放的 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过,这可不是说新娘貌美如花,按李山的说法,这是以“天地的生机勃

3、勃,表现出嫁女子的天地灵 气,突出的是发乎天地的生命力”。妻子来到夫家,从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寥寥数语,却道尽周人对于“家”的全部祈愿 有深爱的伴侣相随一生,子孙绕膝,热热闹闹,圆圆满满。时至今日,这愿望依旧深埋在每个中国人心里,人们都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 渴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相离非人愿,却常伴人生” 继续翻动书页,尘封在诗篇中的离愁别绪隐隐泛起,字里行间的离别之情被讲解得深沉隐忍、精致细腻,不禁令人喟叹动容。周人 重亲情,但征戍一起,无数小家庭便夫妇分离。饱受思念煎熬的女子,在风诗中或担忧,或悲伤,或愤懑,千姿百态。君子于役里, 丈夫远征不归,妻子日夜牵肠挂肚,“君子于

4、役,苟无饥渴”,尤其到了“日之夕矣”的时候,更是“如之何勿思”!关于为什么入暮 时分更引人惆怅,李山给出了 “暝色起愁” 的答案,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正是收工回家的时候,“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看到放牧的牛羊成群结队走在一起,却唯独不见自己的丈夫,形单影只,顾影自怜,为离愁别绪涂抹上一层黄昏的色调,是古今诗人作 家的惯用手法。风诗中点染离情的还有秋天。“一年的秋天,跟一年的黄昏差不多”,李山解释道。秋天正是寒冬将近的时候,空气中 透出丝丝凉意,虫儿们叽叽喳喳,欢跳雀跃,草虫里独守在家的妻子却依然“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伤怀之情,较之黄昏里的那 位,又更甚一层了。伯兮的女主角,似

5、乎是一位将军夫人,她不用辛苦劳作,也颇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但她最终还是抵不过离 别的痛苦,每日懒于梳妆,“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没有心爱的丈夫日日相守,精心打扮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悄悄种点忘忧草,祈 祷丈夫早日归来。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在遥远的周代,农耕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周人与自然的情谊。不同于家族亲情,这情 谊在风诗中展现出来的面目,是一种族群整体生命力和韧性的尽情释放。十五国风中的长篇七月,即是写农人四时耕种之事,李山 称赞她是“大美”之诗,小美之诗风花雪月,大美之诗则是“天地之美”,是“人在天地间生存的大韵律”。读李山对七月的讲解, 就像走

6、进了那古老的人与自然的情境之中。那时候的夜晚满天繁星,四时物候触手可及,先人们还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七月流火”, 不是说七月炎热,而是指中原上空的大火星偏西,天气渐凉,预示着冬季即将到来,人们放下锄头赶制冬衣。寒冷的三个月过后,“春 日载阳,有鸣仓庚”,大地回暖,伴着布谷鸟的叫声,人们开始种地采桑。“四月秀葽”,苣菜开花的日子,小麦正在生长。“五月鸣 蜩”,蝉鸣时分,盛夏到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七月吃西瓜,八月摘葫芦。“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伯劳鸟飞来,就该织布 了。再过两个月,水稻成熟收获,“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做好冬醪,以备来年饮用。待到蟋蟀“入我床下”,就该修补房屋,“嗟 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了。及至“二之日凿冰冲冲”,在河里取完冰,送入冰窖里保存,才可以“朋酒斯 飨,曰杀羔羊”,杀鸡宰羊,走亲访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真正过年了。 浩浩一部诗经,悠悠十五国风,读懂了,便能认识祖先,认识自己,认识广阔的天地。李山的风诗的情韵,是读懂十五国 风的罗盘,告诉我们从哪儿找寻祖先的来路。三百页,二十集,娓娓道来风诗讲述的故事:夫妇恩情的、男耕女织的、牛郎织女的, 若是把这本书摆在案头,从现在起慢慢翻阅,一周一集,就这么优哉游哉地读着,品咂着书中的人情世故、四时物候,最后合上书时就 该到年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