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87798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猴王”远去,传奇能否依旧? “南猴王”六龄童章宗义资料图片 他开创了猴戏“活、灵”的南派风格,被誉为“南派猴王”;他活跃于舞台几十载, 2013 年被授予“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他广受戏迷热爱,毛泽东、郭沫若看完其表 演后,都撰诗称赞 , 他就是绍剧大师“六龄童”章宗义。 大年初一晚上7时10 分,曾给国人带来无数欢乐的六龄童,在其故乡浙江绍兴离开人世, 享年 90 岁。消息一经公开,顿时引来全国戏迷的哀悼,人们似乎都不愿意接受,这位活灵 活现的“美猴王”永远离开了舞台。连日来大家通过不同方式怀念着这位艺术家。 承载着无数荣誉和赞美,六龄童走了,同时他也带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遗憾”。 自

2、称“猴贼”却扬名世界 扎根于绍兴本土的绍剧是浙江三大地方剧种之一。虽出于江南水乡,但唱腔高亢, 令人 血脉贲张。鲁迅先生的文章社戏里面的铁头老生,能连翻84 个跟头,说的就是绍剧里 的动作。 六龄童被公认为是绍剧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1961 年,他率领浙江绍剧团进京演出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53 年前的这场戏,让绍剧真正红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毛泽东主席在看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欣然撰写诗词:“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 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该戏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发行到 72 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扬名世界的六龄童却自称是“猴贼”,他主张打破门户之

3、见,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出身于戏剧世家的章宗义,从小就喜欢在绍兴老家看社戏,总会偷偷模仿翻筋斗、拿大 顶等技艺。 那时,其哥哥七龄童已走红,被誉为“神童老生”。章宗义吵着要上台与兄长一 比高低,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但终究拗不过他,全家就集体迁往上海,住在父亲老闸戏院的 三楼。 作为七龄童的弟弟,又是六岁登台献艺,章宗义当场就被定了“六龄童”的艺名,可逐 渐走红后,父亲仍不希望他学戏,也不安排正式师傅。此时已对戏痴迷的六龄童就偷偷学, 到处看猴戏,边看边学。他甚至还养了一只小猴子,模仿它的动作,与它形影不离。 六龄童“偷学”技艺,更懂消化和创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第三打,他就完全 创新,颇有些

4、野气。当孙悟空被逐时对唐僧的跪拜,为六龄童所独有,跪着跳起,再跪着跳 倒,连跳连拜,很见功力,为行家们称许。他塑造的角色集人、神、猴于一身,表演形神兼 备,独树一帜。 令人动容的是,六龄童于戏曲艺术一生的追求,即使到了70 岁高龄,他仍登台演出。 照顾父亲六龄童30 年的章金山回忆说,这几年,父亲金箍棒耍不动了,他就画猴。老人去 世前两个月, 胃口不好, 章金山都是靠“你要吃饭,才能下床, 只有恢复体力了,才能练功, 再上舞台”来哄老人吃饭。他知道,父亲就是为演戏而吃饭的。 六龄童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带到了全世界, 又将中国戏曲文化成功地向世界作介绍, 而他一生都为之奋斗的绍剧,近年来也越来越为

5、世人熟知。 老人应该无憾! 两代“美猴王”完美接力 令人欣慰的是, 老人家的事业有继承者,那就是他小儿子章金莱。由于其艺名“六小龄 童”太有名了,使得很少有人记得他的本名,他正是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 六小龄童在许多场合都说过,他是接下哥哥的“金箍棒”。六龄童的二儿子“小六龄 童”最得父亲真传。1957 年在中苏友好大厦小礼堂演出时,周总理就抱起过演罗猴的小六 龄童。不幸的是,17岁那年,小六龄童的生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白血病夺走。 儿子的去世让六龄童很伤心,他深知戏曲演员不容易,有时表演还很危险,但同时又希 望有人来继承, 内心很矛盾。 看到六小龄童学戏兴趣浓厚,六龄童就下定决心培养他

6、。那时, 年幼的六小龄童也在心底许下心愿在哥哥倒下的地方,重新拾起金箍棒, 继承父亲和兄 长的事业。 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六小龄童说:“父亲经常说,观众永远是良师益友,不管是在 舞台还是生活中,父亲都十分重视观众的意见,哪怕是路人,只要提起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他都会很认真地听。” 父亲对于艺术的执着和信仰,对六小龄童产生了重要影响。老人曾多次给小儿子谈这样 的想法:猴戏不是章家独有,不要有门户之见,一切都是为艺术服务,要欢迎各界人士用各 种方式传承中国的猴文化。 当年, 正是在父亲的极力举荐之下,尽管最初并不被导演杨洁看好,但凭借着非凡的毅 力和演技,六小龄童最终塑造了荧幕经典。六小龄童说,

7、最感激的是父亲。 电视剧西游记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及东南亚各国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六 小龄童从此家喻户晓、名扬中外。此后,他又主演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美猴王大闹龙 宫 武松打店 三岔口等戏,被誉为中国30 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演员之一、中国30 年 30 个难忘经典荧屏形象之一。 父子两代被世人誉为“美猴王父子”,老人也应该无憾。 那老人的遗憾,又是什么? 愿“绝艺”不要成为“绝唱” 章家是猴王世家,出了四代猴王。从祖父章廷椿开始演猴戏,被称为“活猴章”;开剧 院的父亲章益生,也会在农闲、逢年过节时演戏,演得最多的还是猴,被称为“赛活猴”。 六龄童有 11 个孩子,从小都学过戏。演猴戏的时候,每当舞台上的“小猴子”数目不 够的时候, 他总会把家里的孩子都拉到台上去表演。但在他的儿子辈中,除了六小龄童,已 再无人演戏。据了解,其孙子辈中也无人学猴戏。 这意味着“猴王世家”将面临后继无人,这是老人生前在亲人面前不止一次流露出的深 深遗憾。 一代“美猴王”这鲜为人知的遗憾,让记者在深深的缅怀之余,不禁陷入沉思, 这何尝 不是传统戏曲乃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窘境? 浙江是曲艺大省。千百年来, 艺人们在城镇的书场茶馆和农村走村串户,曲艺成了人民 群众最受欢迎的文艺形式之一。但如今,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有不少曲艺因后继无人, 面临曲终人散。 愿“绝艺”不要成为“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