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68843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最新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牢记国耻、珍爱和平,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吊念逝去的遇难者。85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40多天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遇难人数超过30万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翘舌抵赖而消失。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铭记那段屈辱历史,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进而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落

2、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这段屈辱历史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离民族复兴的的伟大梦想也越来越近,这也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关头,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作为,“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沉稳实干,才能发展自强,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今天的中国不同往昔,不再弱小,不再沉沦,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能很好保护她的国民。但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应牢牢铭记,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更不能停步于当前,而应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用积极主动的精神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用担当铸就

3、未来,用担当承担希望,筑就民族伟大复兴的坦途。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又是一年“12.13,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亿万中国人再次以国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与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国行公祭,祀我笏胞。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国家公祭仪式每年都会举行。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牢记民族苦难。这是一个令无数

4、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85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今天,我们虽然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但不能忘记这段痛楚的历史。传承守望互助。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着中国老百姓的生命;疫情期间,中国多方筹措,联系药企紧急增产,克服交通运输难题,将指定药品、防护

5、服、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了约翰拉贝的第四代后人托马斯拉贝手上。此外,国家公祭网等14家网络媒体平台共同推出以“铭记历史祈愿和平”为主题的大型网络在线公祭活动;江苏组织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多项活动无论是一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动,还是公祭日前夕全国各地群众开展内容多样、感情真挚的线上线下悼念活动,都在传递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永续和平追求。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我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就是要我们的子子孙孙以史为鉴,不要让橄榄枝从和平鸽的嘴中滑落。记住这一天,就是要提醒我们,实力是一个主权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6、就不能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不能取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记住这一天,就是要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凝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不忘过去,矢志复兴。2014年,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85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今天,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

7、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18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

8、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致辞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