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96349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5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脊椎病.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治疗脊椎病 骨痹丸治颈椎病、脊椎炎、骨质增生 金广辉,满族, 1946 年生。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著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 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内蒙古中 医学会常务理事、赤峰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初随全国著名老药师王兴洲、旗内名医马兆麟、 海维洲、 崔洪志等学习并从事中西医临床8 年, 1975 年于中国医大 58 期学习结业, 又师从辽宁省级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王立义 教授、学习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尽得各位师傅真传。 学术研究,早年杂病宗金代张子和,“君子贵流不贵滞” 思想,认为万病皆生于气, 习用解郁诸法, 撰有郁证初探 , 女性高血

2、压证治体会等论文发表,外感病宗六经、卫气 营血、三焦辨证等。 近年潜心仲景学说,注重人身阳气作用, 对阴盛格阳、阴盛逼阳证研究颇深。宗郑钦安学说,善用扶 阳法,对诸多疑难症认识独到,方药精准。撰写论著四部, 论文三十多篇。 组成天麻 57 克,羌活 57 克, 熟地 139 克,狗脊(炙) 85 克,巴戟天 57 克, 肉苁蓉 57 克,淫羊藿 57 克,鹿衔 草 57 克,续断 57 克,葛根 57 克,黑附子 28 克,鸡血藤 85 克,川芎 57 克,陈皮 19 克,怀牛膝 57 克,土鳖虫 38 克,莱菔子28 克, 砂仁 9 克。 功能益肝肾、强筋壮骨、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

3、病、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骨质增生、关节间 骨刺、跟骨刺、 足跟病、 筋骨受伤后未愈经常性酸痛、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用法方中诸药粉碎成细粉,水泛为丸。口服。一次5 克, 。一日 3 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30 天为一疗程,一般 一疗程显效。孕妇禁用。 方解方中主用熟地、肉苁蓉、鸡血藤等填骨髓、生精 血、益肝肾。巴戟天、怀牛膝、仙灵脾、金毛狗脊等入肾强 筋骨补肝肾。天麻、鹿含草、川断、羌活、土鳖虫等祛风除 湿、活血通络。陈皮、砂仁健脾和胃,以利化源。配伍中尤 注意引经药的应用,如葛根善治头项强痛,并能引药直达病 所;牛膝有下行之性,引药入经。 加减运用风湿骨痹病初起,畏寒肢冷可加

4、麻黄16 克, 桂枝 25 克,生姜 20 克,解表散寒;关节肿痛较剧可酌加川 乌 10 克,穿山龙30 克,知母 20 克,祛痛消肿;肢体麻木 较剧可加生黄芪50 克,红花 10 克,当归 20 克,益气活血。 以上辨证加减所用之药可作为药引子,煎汤代水与丸剂共 服,如此丸剂、水剂共用,凸显中医用药特色优势,相得益 彰,疗效更著。 治肥大性脊椎炎经验 治肥大性脊椎炎经验方:当归、白芍各12 克,桂枝、木通 各 6 克,狗脊、伸筋草各15 克,细辛 3 克,甘草 5 克,大 枣 8 克。加减:病在颈椎者,加葛根12 克,姜黄 10 克;病 在腰、骶椎者,加杜仲、牛膝各12 克。用法:水煎分3

5、次 服,每日 1 剂。疗效:本方治肥大性脊椎炎患者20 例,显 效(症状基本消失 )10 例,有效 6 例,无效 4 例。 五物汤治中医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某某,男, 43 岁。 2011 年 1 月 9 日来诊。患者长年劳动, 3 日前因受凉出现腰痛剧烈疼痛伴左下肢麻木,跛行。查: 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气虚无力。直腿抬高试验60 度,加 压试验(+) 。 左小腿外侧皮肤感觉麻木不仁。腰椎 MRI 显示: L45 椎间盘突出(中央偏左) 。治以温经通痹,益气和营止 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 克,桂枝 12 克,白 芍 12 克,独活 12 克,丹参 9 克,伸筋草15 克,制乳香

6、6 克,地龙 15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日1 剂。 5 剂后自觉腰痛腿麻明显减轻,仍有畏寒。 上方加制附子9 克, 继续服用 10 剂,诸证皆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素体气血不足,长 期劳动更耗气伤血,加之寒气侵袭,邪入血脉,阻痹不通而 致。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通络,加独活、 丹参、伸筋草、 制乳香、地龙、制附子增加温经之功,更具活血通络止痛之 功效。选方正确,疗效明显。 舒筋活络的方药治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 的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 外因是跌仆闪挫, 瘀血阻络, 气血不通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滋补肝肾,活血

7、化瘀,舒 筋活络的方药治疗本病,常获良好效果。 组成:怀牛膝、伸筋草、续断各20 克,木瓜、白芍各 15 克,秦艽、独活各12 克,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炙 甘草各 10 克。每日 1 剂,分早、中、晚饭后服用。 加减:畏寒,下肢不温,舌苔白者,加制附片(先煎)、 干姜各 10 克;风寒重者,加桂枝10 克;下肢酸软无力者, 加鸡血藤 30 克,蜈蚣 10 克,全蝎5 克。 方中怀牛膝、续断补肝肾,壮筋骨,为君药;乳香、没 药、桃仁、红花、土鳖虫活血化瘀,通经络,为臣药;白芍、 木瓜、炙甘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为佐药;伸筋草、独活、 秦艽散风利湿,为使药。本方具有滋补肝肾,强腰健骨,活 血化

8、瘀,通经活络的功效。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杜仲腰痛丸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生活中常见病,是脊柱外科疾病中发 病率最高的疾病。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杜仲腰痛丸在临床 应用 19 年,治疗腰腿痛有确切疗效。 药物组成:杜仲15 克,川牛膝15 克,桑寄生15 克, 狗脊 15 克,当归 20 克,山萸肉 15 克,川芎 10 克,赤芍 15 克,延胡索15 克,红花 10 克,土鳖虫10 克,桃仁 10 克, 乳香 6 克,没药 6 克,木香 3 克,炙甘草6 克,三七粉3 克 (冲服)。水煎服,日1 剂。 方中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山萸肉滋补益肝肾,川 牛膝、桑寄生、狗脊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通经络,

9、川 牛膝兼利水湿,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延胡索、 土鳖虫、红花、桃仁、三七活血化瘀通滞、行气消肿止痛, 当归兼有补血和血之功,川芎兼有祛风燥湿之效,木香行一 身之气兼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补益气血,全方共奏活血化 瘀,消肿止痛,补肾壮腰,温经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方中大部分药物具有抗炎、镇痛、 解痉作用,综合起到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 根炎症、水肿;抗炎镇痛,抑制炎症的渗出;增强机体免疫 调节,缓解和消除免疫炎症的作用。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经验方 1丸剂方:核桃仁210 克,黑芝麻210 克,杜仲 60 克,川 续断 30 克,木瓜30 克,菟丝子 60 克,当归

10、60 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 磨过筛备用。 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 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粉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 250 毫升,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制丸,每丸7 克。每日服 2 次,每次服 1 丸,黄酒 20 毫升送服。 连服 100 丸为 1 疗程。 具有有补肾活血、理气止痛功能。2汤剂方:川断、狗脊、 木瓜、淫羊藿叶、熟地、骨碎补各 12 克,杜仲、当归、菟丝子、茯苓、泽泻、元胡、鸡血藤各 15 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 克,田七粉5 克,核桃肉、 黑芝麻各 30 克。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 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 15 克;痛甚加蜈蚣2

11、 条:舌苔黄腻加萆薜15 克,黄柏 8 克。 水煎分 2 次服 (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每天 1 剂。 3散剂方:川断、狗脊、木瓜、乌药、威灵仙、淫羊藿叶、 骨碎补、桑寄生、怀牛膝各15 克,杜仲、当归、茯苓、鹿含草、泽泻、伸筋草、元胡各20 克鸡血藤、黄芪各30 克,香附、半夏、胆星、土鳖虫、 僵蚕、地龙、全虫、乳香、没药各10 克,田七粉、细辛各5 克,共研细粉每次5 克,每日 2 次。黄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以上药 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150 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 丸 10 克,每日 2 次。 (仁心 ) 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腰腿疼痛

12、,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沉 重感,转侧不利,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紧或濡缓。治 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痹。药用制川乌10 克,制草乌6 克, 防风 12 克,海风藤30 克,薏苡仁20 克,秦艽 10 克,桑寄 生 20 克,桂枝 10 克,乌梢蛇10 克,木瓜 10 克,防己 10 克,干姜 10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气滞血瘀型:腰腿疼痛如锥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 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大多有近期外伤史。舌质暗红,有瘀 斑,脉弦或涩。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药用当归10 克, 川芎 10 克,赤芍12 克,炒桃仁10 克,红花 6 克,丝瓜络 10 克,制乳香 10 克

13、,制没药 10 克,土元 5 克,三七粉(冲) 3 克,木香 6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肝肾亏虚型:腰腿疼痛缠绵不愈,劳累更甚,肢体麻木 有冷感,沉重乏力,肌肉萎缩。舌淡红,脉沉细。治宜滋补 肝肾,壮腰除痹。药用桑寄生20 克,杜仲 20 克,续断 10 克,牛膝 15 克,狗脊 20 克,枸杞 30 克,茯苓 12 克,当归 10 克,鸡血藤 30 克,白芍 10 克,附子 15 克,肉桂(后入) 3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多由局部气 血瘀滞, 复感风寒湿邪, 使病缠绵难愈。 临床可分为血瘀型、 寒湿型、肾虚型三个证型。本文

14、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 方,供患者选用。 1乌梢蛇 12 克,蜈蚣 10 克,全蝎 5 克,细辛 6 克。 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 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继之每 日一包。一周为一疗程。此方具有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 效,适用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见腰腿部疼痛,痛有 定处,活动不利。 2生川乌、生草乌各30 克,桂枝 15 克。共为细末, 炒至变黄色, 加少量白酒, 将上药共分5 等份。每早服一份, 连服 5 天。此方具有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湿型腰 椎间盘突出症, 证见腰腿部冷痛, 转侧不利, 遇阴雨天加重。 3鸡血藤 250 克,川牛膝、桑寄生各100 克,老母鸡 一只(重 1

15、0001500 克) 。药物布包,母鸡去毛及内脏,同 煮至母鸡肉脱骨为度,食肉喝汤,连食37 只鸡。此方具有 补肾强腰、 活血止痛之功效, 适用于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见以腰腿部酸软为主诉,遇劳更甚,喜温喜按。(郭旭光) 治腰椎坐骨神经骨质增生验方 炮甲 10 克,杜仲 12 克, 党参 10 克,木瓜 10 克,茯苓12 克, 千年健 12 克,山药 12 克,枸杞 10 克, 牛膝 10 克, 薏苡仁 20 克, 伸筋 10 克, 钻地风 12 克、 黄芪 10 克,小伸筋10 克, 羌活 12 克,透骨草15 克 上述 16 味药,水煎分3 次服,每日 1 剂,1015 日为 1 个

16、疗 程 对患有腰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病者效果显著。(唐中 元) 腰椎间盘突出症宋贵杰辨证治疗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 )方处方:枳壳、青皮、香附、 当归、五灵脂、川芎各12 克,桃仁、红花、蜈蚣、庶虫各 9 克,三七粉3 克 (冲服 ),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 克。用法:水煎分3 次 服,每日 1 剂。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腰椎 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青壮年多见,常与跌 仆、闪挫等外伤有关,急性发作,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 日轻夜重, 腰部板硬, 俯卧旋转受限, 痛处拒按, 舌质紫暗, 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紧或涩。创方者:宋贵杰治腰椎间盘突 出症 (风寒湿阻 )

17、方处方:制附子5 克,独活、桑寄生、炒杜 仲、川牛膝、秦艽、茯苓、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地龙 各 12 克,细辛 3 克,肉桂 4 克,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 每日 1 剂。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利湿, 温经通络止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风寒 湿阻型。症见腰腿冷痛,酸胀麻木,渐渐加重,转侧不利, 静卧痛不减,恶寒畏风,肢体沉重发凉,阴雨天疼痛加重,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创方者:宋贵杰治腰椎 间盘突出症 (肝肾亏虚 )方处方: 炙黄芪、熟地各 15 克,白芍、 山茱萸、茯苓、续断、川芎、当归、丹参、五加皮、炒杜仲、 川牛膝、淮牛膝各12

18、 克,蜈蚣 9 克,甘草 6 克。用法:水 煎分 3 次服, 每日 1 剂。加减: 偏肾阳虚者, 治宜温补肾阳, 合金匮肾气丸化裁加减;偏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肾阴,合六 味地黄丸化裁加减。功效主治: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于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多见慢性腰 痛或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的患者。 症见腰腿酸痛, 腿膝无力, 喜按喜揉,筋转跟痛,遇劳则甚,休息后缓解,有时伴有耳 鸣、重听。偏阳虚者少腹拘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面 目、下肢浮肿,气短语怯,精神萎靡,自汗便溏,或有阳痿 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 眠,头晕目眩,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倦怠乏力,便

19、秘溺赤, 多梦或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创 方者:宋贵杰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湿热郁结 )方处方:黄柏、 防己、蜈蚣、滑石、革薛、秦艽、泽兰、益母草、丹参各12 克,薏苡仁 15 克,红花、苍术各9 克,通草、甘草各6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 筋活络。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湿热郁结型, 多为急性期。症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步履困难,遇温热 或阴雨天痛增,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 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创方者:宋贵 杰 腰椎间盘突出中药验方 黄芪 120 克,当归 30 克,熟地 30 克,制川乌

20、30 克,制附 子 30 克,黑小豆30 克,麻黄 15 克,细辛 18 克,桂枝 45 克,白芍 45 克,防风 30 克,蜂蜜 150 克(后下 ),鲜生姜 45 克,枣 21 枚,杞子 30 克,菟丝子30 克,补骨脂 30 克,仙灵脾 30 克, 加水 2500 毫升,制川乌、制附子先煎半小时后,加入余药,武火 煮沸,改文火煎3 小时,煮至600 毫升,分 3 次饭后服。 7 日为 1 个疗程。可连服12 个疗程。(杨荣兵 ) 治脚抽筋验方 熟地 24 克,当归12 克, 白芍 30 克,川芎 9 克,甘草10 克, 酸枣仁 20 克,伸筋草10 克,木瓜 10 克。水煎服。一般连服3

21、 剂,即 可见效。(子长学 ) 壮督通络汤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属中医学腰 痛、骨痹范畴。症见腰膝酸软无力,腰部冷痛沉重,下肢麻 木。笔者认为,该病为诸邪所致,劳损于肾,筋脉失养,经 脉瘀滞,故以补肾壮督,活血通络为大法,自拟壮督通络汤 方,验之临床,效果显著。 组成巴戟天 12 克,熟地 15 克,骨碎补15 克,炒杜 仲 15 克,怀牛膝15 克,秦艽 12 克,地鳖虫6 克,乳香 12 克,没药 12 克,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威灵仙12 克,寻 骨风 15 克,鸡血藤20 克,甘草 10 克。 用法水煎服,日1 剂。 加减腰以下冷痛身重,加

22、独活15 克,辛热之川乌9 克,搜风定痛,通经络,利关节;腰痛拘急或连脊背,加桂 枝 12 克,防风 10 克,羌活 12 克;腰痛而热,小便热赤, 咽喉红肿, 减骨碎补、 巴戟天, 加入柴胡 12 克,羌活 12 克, 黄芩 15 克,发散内蓄风热;临证虚实、寒热错杂,痰瘀互 结,留伏经隧,腰际剧痛难已,加白芥子12 克,僵蚕 9 克。 如痰瘀胶固,可加入虫蚁搜剔穿透之水蛭3 克,研末冲服, 可破瘀开结;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 气血凝集之处,皆能开之,可用1 条。 对上述各证,疼痛缓解不明显者,均可使用外敷中药, 提高疗效。 组成炙川乌 10 克,红花 30 克,补骨脂20

23、 克,乳香、 没药各 20 克,透骨草40 克,细辛 10 克,桂枝 10 克,仙灵 脾 10 克,延胡索30 克,伸筋草 30 克,秦艽 15 克,苍术 15 克,甘草 15 克等。 功能透穴温阳通痹,舒筋活血止痛。 用法上药装入布袋,用醋浸湿诸药,放入蒸锅蒸40 分钟,然后置于腰部热敷,每日2 次。 颈椎 腰椎骨节增生中药验方 方一 治颈椎、腰椎骨节增生白龙须(草药 )1 两,山枝子1 两,用 55 度以上高度白酒半斤,米醋 1 两,浸泡 1()日以上, 用药棉或生姜蘸药酒日擦患处三五次,两三日可见效。 禁忌: 此为外用药,切忌内服。提供人:莫玉连方二 治颈椎、腰 椎骨节增生乔附5()克研

24、成粉, 为了增强黏性, 加适量的川面 粉及水,拌匀,做成药饼贴开痛处,用布固定后,用40-60 瓦照明灯对准敷药的部位反复加热。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不足)方 处方:熟地、菟丝子、淫羊藿各12 克,山药、山茱萸、枸 杞子各 15 克,炒杜仲、川牛膝、当归、鹿角胶 (烊化 )各 10 克,肉桂 8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加减:腰痛明显加狗脊、延胡索、续断;四肢发凉加桑枝、 炙黄芪、细辛。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填精壮腰。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中医辨证属肾阳不足,腰脊寒凝型。临床症见患者腰酸 软而痛,时收时止,劳累加重,畏寒肢冷,头晕目眩,面色 苍白,男子阳痿,舌

25、淡,脉沉细。 创方者:张吉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滞经脉)方 处方:秦艽、 五灵脂、 地龙、 桃仁各 8 克,川芎 9 克,当归、 川牛膝、炒杜仲各10 克,红花、羌活、独活、没药、香附、 炙甘草各 6 克。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加减:腰 痛明显加狗脊10 克,续断、苏木各8 克;瘀血明显、痛有 定处加丹参、血竭各8 克,三七10 克,三棱、皂角刺各5 克。功效主治: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中医辨证属跌仆创伤,瘀滞经脉型。症见腰痛明显, 坐卧不安,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经久不愈,或 有时发时止之势,遇劳而闪挫病情加重,面色黧黑,唇甲青 紫,舌质淡

26、紫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涩。创方者: 张 吉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内阻 )方 处方:红花、青风藤、郁金、炒杜仲、桔梗、桃仁、枳壳各 8 克,当归、川芎各12 克,生地、赤芍各15 克,白芍、川牛膝、熟地、威灵仙各10 克,柴胡、姜黄各6 克。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加减:腰痛明显加三 棱、莪术、延胡索各8 克,乳香、没药各6 克;腹痛便秘加 熟大黄 6 克,冬瓜仁8 克;瘀血明显加丹参12 克,当归 10 克。功效主治:活血祛 瘀,理筋壮腰。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跌仆 闪挫,瘀血内阻型。症见急剧腰痛,疼痛难忍,痛如刀割, 不能左右转侧,屈伸困难,活动受限,

27、轻则扶腰跋行,重则 不能行动,腰部有压痛,压迫时有向下肢放射疼痛,咳嗽喷 嚏时腰痛加重,面部痛苦皱眉,舌淡紫,脉弦紧或沉涩。创 方者:张吉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阴虚弱)方 处方:熟地、 女贞子各 12 克,山药、 山茱萸、 鹿角胶 (烊化 )、 龟甲胶 (烊化 )各 15 克,丹皮 8 克,菟丝子、川牛膝、黄精、 炒杜仲各 10 克,汉防己6 克,炙甘草 5 克。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加减:阴虚有热或 潮热者,可加秦艽、地骨皮各8 克,桑寄生12 克;口干渴 者,可加天花粉15 克,郁金8 克,麦冬 12 克。功效主治: 益肾滋阴,填髓养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

28、 属肾阴虚弱,腰脊失养型。症见腰痛酸软,下肢无力,劳累 加重,面赤如妆,颧红咽于,五心烦热,多梦盗汗,心悸心 烦,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创方者:张吉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精亏)方 处方:当归、炒杜仲、淫羊藿、熟地各10 克,山茱萸、川 牛膝、狗脊各12 克,山药、鹿角胶(烊化 )各 15 克,丹参 8 克,炙甘草5 克。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功效主治:益肾填精,生髓养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中医辨证属肾虚精亏,筋失所养型。症见腰背腿痛, 酸软无力,疼痛绵绵,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反复发作,或 伴有耳鸣、耳聋,动作迟缓,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数。创 方者:张吉 中医治颈腰

29、椎骨质增生疗效好 骨质增生是由骨或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损伤所致,多见 于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临床以疼痛无力为主症。临床采用 中医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肝肾亏虚、瘀阻脉络型患者680 例, 疗效满意。 方药:白芍、鹿角霜各 30 克,鸡血藤20 克,木瓜、鹿含草、 威灵仙各 15 克,土鳖虫、伸筋草各12 克,乳香、没药、甘 草各 10 克。 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 克,腰椎骨质增生加续断、杜仲各 15 克,牛膝 12 克。水煎每日服3 次, 3 日 1 剂, 21 天为 1 个疗 程。 疗效: 680 例经治疗后,治愈184 例,显效 208 例,有效 254 例,无效 34 例。 按:颈腰

30、椎骨质增生属中医骨痹范畴。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通经止痛, 威灵仙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 土鳖虫活血散瘀、通经止痛,木瓜平肝祛风、舒筋活络,鹿 角霜活血 通督,伸筋草活血通络,甘草通行十二经、调和诸药。诸药 合用,随症加减,共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邓卫平 牡蛎象贝散治疗颈腰椎病 外用药:取牡蛎、象贝、赤芍、水芹菜等按比例配伍爆干共 研细末,装瓶密封临床待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加上鸡蛋清调成糊状,置消毒纱布上贴敷 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敷前配合按摩整复,效果更佳。第2 3 天换药一次。 内服药:杜仲20 克,赤芍 5 克,防风 10 克,桑枝 15 克, 当归 15 克,稀莶草15 克,木通 1

31、5 克,羌活 15 克,忍冬 15 克,玄胡 15 克。水煎服,日1 剂,分 2 次服, 10 天为 1 疗 程。 素问 云: “督脉为病, 脊强反折。”既脊椎病其源在督脉。 所以治疗脊椎病证必须从肾和督脉人手,补先天之肾气,气 行血行。涩精固阳守阴、化痰软坚、治风胜湿,疏通经络, 补脾健胃,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合潜镇摄纳 之妙法,斯证自愈矣。 本方中牡蛎味咸涩,性凉,入肝、肾经。能化痰软坚,具潜 镇摄纳之功。象贝苦寒,清热化痰。赤芍酸苦凉,能凉血消 炎,益气而利督脉。 水芹菜辛凉, 平肝而和血。 杜仲甘微辛、 温。入肝肾经,治腰病强直,补中益精气。防风、当归祛风 治血。羌活、稀莶

32、祛风湿。玄胡行血气中之滞,桑枝伸举关 节。忍冬、木通疏通经络。 以潜镇摄纳为宗旨,以阴中求阳,阴阳兼顾为法则,内外合 治,故能使椎间盘纳还而恢复健康。 中医分型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生本病后,要积极彻底治疗,否则会因行动不便而影 响正常生活,甚至产生患肢肌肉萎缩。 根据中医学理论,本病可分三种类型治疗。 1、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长期患有慢性病,以致肝肾 精血亏损,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治 宜补肾阴,壮肾阳,选用: 制附子 10 克、肉桂 10 克、山萸肉10 克、杜仲 10 克、 红花 10 克、地龙 10 克、肉苁蓉12 克、菟丝子10 克、淫羊 藿 10 克、龟板 10 克

33、、麦冬 10 克、鹿角胶10 克。 2、跌伤筋脉,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腰部痛疼难忍, 活动受限,向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加重,舌质紫暗,脉涩 或弦数,治疗时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可选身痛逐瘀汤加 减: 秦艽 10 克、川芎 10 克、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没药 10 克、五灵脂10 克、香附 10 克、牛膝 15 克、地龙10 克、 羌活 10 克、当归10 克、甘草 6 克。 3、温肾散寒,化瘀通脉。患者无外伤史,腰部逐渐感 到疼痛, 转侧不利, 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 治宜独活寄生汤加减: 赤芍 10 克、独活 10 克、桑寄生10 克、秦艽 10 克、细 辛 3 克

34、、防风 10 克、川芎 10 克、当归 10 克、熟地 20 克、 狗脊 10 克、肉桂6 克,牛膝 10 克。 治腰椎骨质增生症经验方 经验方:独活、桃仁、地鳖虫、乳香、没药、大黄各15 克, 当归、牛膝、巴戟天、骨碎补;透骨草、川乌、草乌、半夏 各 20 克,细辛、三七、红花各12 克,冰片、樟脑各6 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密封保存,用时取30 克,入锅文 火加热,加白酒调成糊状,边加热边搅拌,待药散炒至用手 握后松开不散成块时,装入纱布袋中, 趁热敷于患处 (热度以 不伤皮肤为度 ),胶布固定。每次敷46 小时, 10 次为 1 疗 程。 疗效:本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患者80 例,显

35、效 52 例,有效 20 例,无效 8 例。 治腰椎骨质疏松症经验 经验方:川乌、草乌、透骨草、川芎、威灵仙、防风、续断、 狗脊各 100 克,红花、元胡、川椒各60 克。 用法:上药粉碎成细末,调匀,每次取50100 克药末,用 食醋调成稀面状,放入纱布袋中,置于患处皮肤上,再将热 水袋放在药袋上热敷30 分钟,每日1-2 次。 疗效:本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患者47 例,结果症状治愈35 例,显效 5 例,好转 4 例,无效 3 例,平均疗程34 天。 内服外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脊痛” 范畴,多由局部气血淤滞, 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 配合

36、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内服:乌梢蛇12 克,蜈蚣 10 克,全蝎 5 克,细辛 6 克。共 研极细末后,分成8 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 包,继之每日 1 包。1 周为 1 个疗程。 外敷:川乌、草乌、威灵仙、海风藤各60 克,透骨草、稀 莶草、羌活、独活、马钱子、桂枝、桑枝、骨碎补、牛膝各 20 克。共装入布袋,水浸半小时,蒸约40 分钟,趁热敷患 处,每次 051 小时,用至药凉,每日23 次。每剂用7 天,为 1 个疗程。一般用药12 个疗程可获显效或痊愈。 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方 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川续断、川牛膝、 延胡索、红

37、花、香附各10 克,茯苓 20 克。 加减:痛甚者加生姜30 克,肉苁蓉1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好发于中青年体力劳动 者,男多于女。有明显腰部闪扭外伤史,伤后感腰部不能活 动,疼痛难忍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底部,重 者小腿外侧或后外侧感觉敏感,昼轻夜重, 咳嗽时疼痛加重。 后期可见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患者呈斜髋溜肩,蹶 臀等强制性姿势。压痛多在下腰部、椎旁或椎间压痛并向下 肢放射。舌红或紫暗,苔薄黄,脉弦紧或涩。 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气虚型方: 处方:黄芪40

38、 克,党参、生白术、升麻、桑寄生、金毛狗 脊、骨碎补各15 克,当归、川续断、独活、威灵仙、香附 各 10 克,乌药 6 克。 加减:下肢麻木者去党参、生白术、升麻,加防风、苍术、 僵蚕、全蝎、川牛膝各10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 益气壮腰, 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属气虚型。气虚型好发于素体虚弱或大病初愈或形 盛体虚,脾阳不振之人,有慢性腰痛病史,时轻时重,缠绵 不愈,或因轻微外伤,疲劳或感受风寒而腰痛加重,继之腰 痛,下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间隙性跛行,小便 自控力差,脊柱侧弯呈歪臀斜腰,倾身强制姿势。腰部无明 显压痛,舌体胖、质

39、淡,苔白或白滑,脉滑或沉滑。 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痹症型方: 处方:黄芪40 克,独活 16 克,细辛 3 克,秦艽、威灵仙、 当归各 10 克,桑寄生、川续断各15 克。 加减:湿重者加白术20 克,薏苡仁15 克,干姜、麻黄各6 克,桂枝 8 克;寒重者加肉桂、黑附片、干姜各6 克;麻木 者加僵蚕、全蝎、白花蛇舌草、白芷各10 克;痛甚者制川 乌、制草乌各3 克,延胡索、白芥子各10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 益气通痹, 温经止痛。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属痹症型。痹症型因淋雨、露宿或久居湿冷处或汗 出当风,感受风寒湿邪人经络使之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

40、腰腿 疼痛。风为百病之长,性善动,寒性收引,重着,故临床表 现各异。风寒者痛无定处,疼痛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寒湿者 沉困重着,转侧不利,下肢麻木,腰内冷痛,得热则舒,湿 冷加剧。腰部活动受限,无明显压痛点。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无力。 甘肃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肾虚型方: 处方:黄芪40 克,川续断、杜仲各15 克,当归、骨碎补各 10 克,小茴香6 克。 加减:阴虚者加白芍15 克,女贞子、熟地、山萸肉、枸杞 子、菟丝子各10 克;阳虚加枸杞子10 克,肉桂、黑附片、 干姜各 6 克,山药 15 克。 用法:水煎分3 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 补益肝肾, 通经活络。 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1、 中医辨证属肾虚型。肾虚型好发于素体虚弱或先天禀赋不 足,劳力伤肾或房劳伤精之人。起病缓慢, 腰膝酸软, 疼痛, 麻木,劳累或阴雨天加重。晨起腰硬,活动后可减轻,腰部 活动受限,转侧不利,腰椎压痛点不集中,舌淡或淡红,苔 白或薄白,脉沉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一: 制乳香 10 克,制没药10 克,元胡 15 克,香附 15 克,枳壳 15 克,红枣 05 克,川芎 15 克,独活 15 克,鸡血藤 30 克, 威灵仙 20 克,牛膝 20 克,当归 20 克,桑寄生30 克,黄芪 20 克。水煎内服,每日1 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二: 炒牵牛子 10

42、克,当归 20 克,白芍 30 克,川断 30 克,狗脊 30 克,杜仲 20 克,羌活 15 克,独活 15 克,防风 15 克,白 僵蚕 15 克,黄芪30 克。水煎内服,每日1 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三: 制川乌 30 克,制草乌30 克,葛根 30 克,细辛 20 克,当归 20 克,川芎 20 克,乳香 10 克,没药 10 克,土鳖虫 100 克, 穿山甲 10 克,苏木 10 克,伸筋草10 克,透骨草20 克。上 药研未装袋,加陈醋100 毫升,蒸热至60 度外敷患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偏方四: 当归 15 克,川芎 10 克,地龙 10 克,威灵仙 15 克,白芍

43、 15 克,牛膝 10 克,伸筋草30 克,透骨草30 克,甘草 30 克。 水煎两遍调匀,分早、中、晚3 次温服,每日1 剂。该方具 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若能配合针刺腰部夹脊及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位, 再结合频谱每日或隔日治疗1 次,则效果更佳。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结合治疗 中国传统医学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但从其临床表现 来看,属“痹证”范畴,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腠理空 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痰饮、淤血凝滞经脉,以致气血 闭阻,气机不畅,不痛则痛,筋失所养则痹。因而对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应体现温经散寒、除湿通络、祛淤止痛 的原则。 消痛散的立方即以

44、此为原则。方中生川乌、 生草乌、 生麻黄、生半夏、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防 风、透骨草、伸筋草、鸡血藤、威灵仙、桂枝、桑枝、木瓜、 姜黄、苍术、海桐皮祛风除湿,温通经脉;当归、红花、川 芎、赤芍、玄胡索、地鳖虫、鸡血藤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诸药配伍,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之功。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多具有抗炎、镇痛、局麻解痉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药力和热力的有机结合,可促进皮肤和患处 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据此在应用正骨 手法纠正椎体位移、松解神经根黏连后,再采用消痛散药袋 经微波炉加热或放人锅中蒸热后做腰骶部的熨疗,使腰骶部 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快

45、,局部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减 轻或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同时使腰骶部的肌肉 松弛,缓解了肌紧张对椎体的牵拉,从而缓解了临床症状。 这也体现了中医骨伤科筋骨并重的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 占腰痛患者的20左右。有文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 治疗和非手术治疗10 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这对 非手术治疗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治疗方法: 1中医正骨手法根据患者棘突偏歪;偏歪棘突旁软组织肿 胀、压痛;上下棘突间隙不等宽等体征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 位法。即患者端坐在方凳上,医生坐患者身后。首先用双拇 指触诊法查清偏歪棘突,如患椎棘突向右偏歪,医者右手自

46、 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扳住患者左肩, 使其前曲 40 度 60 度, 向右旋转尽量大于45 度,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顶推偏歪棘 突,即可觉指下有微动,常伴有“喀”地声响,治疗即告完 成。如患椎棘突向左偏歪,则操作方向相反。每2 日治疗 1 次, 20 天为 1 个疗程。 2消痛散药袋腰部熨疗消痛散药袋的制备:将生川乌、生 草乌、制马钱子、生半夏、细辛、防风、透骨草、伸筋草、 威灵仙、桂枝、桑枝、木瓜、姜黄、苍术、当归、红花、川 芎、赤芍、玄胡索、鸡血藤、地鳖虫、生麻黄、海桐皮等, 各适量碾成粗粉,分装入20 厘米 X15 厘米布袋中备用。 将药袋用水浸湿,然后放人家庭用微波炉加热或放入锅中蒸 热,

47、再作腰骶部的熨疗,每次1520 分钟,每天2 次。 讨论: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比较公认 的病因不外乎机械压迫、化学刺激和自身免疫刺激3 类。治 疗上,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8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 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作用为消除神经根水肿、无菌性炎症、 营养修复神经、调节免疫功能,而在非药物治疗中,中医正 骨手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解除(或减轻 )机械压迫、 松解神经根粘连方面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 在各种正骨手法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最常用、经典的 正骨手法。它通过调整病变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微小错位;改 善关节

48、突关节椎间韧带及椎间盘的张力;恢复脊柱内外平 衡,从而解除来自椎间盘内部异常压力对神经根的压迫,缓 解临床症状。 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腿痛”、 “痹证”、 “腰痛”范 畴。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后期康复的主要措施, 能使血液循环加速,加强代谢产物排泄,促进局部肿胀的吸收 及神经肌肉的活动功能恢复。根据祖国医学整体辨治的思路, 护理也要从整体出发,以现代护理观和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 应用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水 平,使护理更有针对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辨证施护 气滞血瘀型 由于瘀阻脉道 ,经筋失养 ,此型多疼痛较剧,应多卧床休

49、息 , 下地活动时应小心,避免再度扭伤。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营养丰富,如菠菜、面条等,忌 食辛辣、刺激、油腻等阻滞气机之品,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 后适当进食补养之品。 局部保暖、免受风寒湿邪。 风寒湿型 : 由于寒湿侵袭 ,阳气被郁 ,对此型患者着重于顾护阳气,房间 阳光充足 ,注意保暖 ,免受风寒湿邪 ,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 避免受凉。 饮食宜营养丰富,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 ,饮 食宜温热 ,忌食生冷、瓜果等寒凉食品。 肝肾亏虚型 : 此型多为肾阳不足或阴阳均不足,以腰部酸痛、揉按则适、 遇劳则重为主 ,应少疲劳 ,注意休息 ,尤其节制房事。 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 ,可常吃滋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 脏、核桃仁、猪肉等。 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护理 :丹参注射液有扩张血管、活血化瘀等作用,输 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甘露醇 药物静脉滴注时要选用粗大血管,速度宜快 ,静滴时防止液体 滴出血管外 ,以免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甚至坏死,一旦外漏可用 局部湿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配合手法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 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配合手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