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69776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128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8页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8页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8页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8页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业公司管理制度(全册).doc(1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矿业发展公司(企业)矿业发展公司(企业) 制度汇编 版 本 号:2017 版 受控标志: 分 发 号: 2017 年 月 日发布实施 2 生产技术类生产技术类 地质管理制度 地质取样管理规定 矿山地质编录及采矿权延续规定 损失、贫化率管理规定 样品内检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露天测量管理制度 测量技术规程 采矿技术工作制度 采矿设计管理 采矿制图标注制度 露天采矿管理制度 基建技改项目包帮制度 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 计、统、调管理办法 物资设备类物资设备类 物资管理规定 附:报废设备审批表附:报废设备审批表 设备报废汇总表设备报废汇总表. 调剂(

2、出售)闲置设备审批表调剂(出售)闲置设备审批表. 处置报废设备、废旧物资审批表处置报废设备、废旧物资审批表. 仓库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工具管理及工具使用期限规定 民用爆破物品管理规定 炸药临时存放点防火安全规定 炸药临时存放处消防安全制度 油库管理规定 物流中心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物流中心考核标准及月份内部考核 设备、能源、计量管理考核办法 设备管理制度 能源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制度 设备完好标准 锅、容、管、特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采矿设备维护、保养与检修规定 3 设备维护、保养与检修规程 变电站管理制度 变电站“两票三制” 机动科各岗位人员职责与考核规定 安全通用规程 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附:附:1

3、 1 几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和急救措施几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和急救措施 附:附:2 2 几种应救护常用要点几种应救护常用要点 办公系统类办公系统类 档案管理规定 服务车辆管理及驾驶员考核办法 会议管理规定 计划生育管理规定 接待管理规定 外来及内部文件管理规定 印章管理规定 财务审计类财务审计类 资金管理办法 应收款项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办法 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费用报销的规定与程序 成本费用考核管理办法 八项费用管理考核办法 财务预算管理办法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监督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规定 财务人员交接制度 关于票据审核补充规定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投资项目审计监督

4、办法 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指引 附表一:项目招标审批表附表一:项目招标审批表. 附表二:项目中标审批表附表二:项目中标审批表. 附表三:项目不招标审批表附表三:项目不招标审批表. 安全生产类安全生产类 4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油库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安全会议制度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许可作业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动火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 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 防灭火系统管理制度 尾矿库建设管理制度 尾矿库运行管理制度 设备设

5、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各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爆破作业管理制度 爆破物品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工伤保险保障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安全绩效监测制度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 员工参与和安全健康权益保障管理制度 安全记录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体系管理评审控制

6、制度 供货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 工余安全管理制度 5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 任务观察制度 采矿设计管理制度 露天开采工艺管理制度 变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科研管理制度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体系内部自评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管理类车间管理类 机修车间汽车班内部管理规定 钒的分析规程 偏钒酸铵实验操作规程 炉窑工岗位责任制 炉窑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造球工安全操作规程 人力资源类人力资源类 劳动纪律管理规定 双向制衡动态管理规定 劳动力、工资管理规定 关于各种假期的规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差旅费管理规定差旅费管理规定 后备干部培养建设管理规定 附:附:后备干

7、部推荐表后备干部推荐表. 合同管理办法 考核及奖惩 合同会签单合同会签单. 党群类党群类 党务、工会、知识分子、宣传工作管理规定 文明卫生管理规定 技术研发类技术研发类 金属平衡管理考核办法 生产管理制度 技术开发办管理制度 冶炼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办法 6 偏钒酸铵工艺操作规程 氮化钒工艺操作规程 信息管理类信息管理类 信息化管理制度 调度中心管理制度 销售类销售类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销售科长岗位责任制 后勤服务类后勤服务类 总务科工作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 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低值易耗物品管理规定 房产管理规定 生活垃圾排放管理规定 职工宿舍管理规定 绿化花草树木管理规定 食堂管理

8、制度 食堂管理规定及处罚标准 消毒管理规定 职工浴池更衣室管理规定 纯净水供应及管理规定 关于发放各种奖励性实物的规定 射频卡和消费机使用及管理规定 保卫工作管理规定 消防管理制度 爆炸物品管理制度 医务室岗位职责及考核规定 新员工体检要求 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术培训规定 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工伤保险保障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7 生产技术类生产技术类 地质管理制度地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我公司地质技术人员管理及工作,提高我公司地质技术人员的专业水 平和工作职责,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职责 2.1 采场原始编录规定 2.1.1 按爆区或台阶进行采场工作面地质编录。 2.1.2 裂位置

9、、陷落区、矿体(层) 、主要层位界限,矿体(层)产状和取样位 置均应测绘于图上。 2.2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2.2.1 编录前应将空位与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并对有关数据(包括孔号、孔号 坐标、设计方位及倾角,孔深丈量,标本、体重、采样位置及分析结果)认真 编录和填写。 2.2.2 钻孔的定位,必须有测量人员用仪器测定,保证位置准确。 2.2.3.仔细观察样品,对岩性、矿石类型、矿物成分、矿化强度、围岩蚀变、 接触关系等进行编录,重要地质现象应作详细描述。 2.2.4.地质编录应随工程的进展及时进行,及时做好地质素描和编录。 2.2.5 现场编录应及时进行内业整理,一般应在两天内完成,单一工程

10、结束后 应及时整理成册,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综合资料编制。 2.3 生产取样规定 2.3.1 露天采场在开采台阶上利用爆孔采取岩粉作为试样。 2.3.2 爆孔的位置在矿石区域内时,每孔均应取样;爆孔的位置在矿废之间时, 应根据矿石与废石的接触情况、矿化的均匀程度及爆孔间距进行取样,地质情 况复杂时每个孔都要取样。 2.3.3 单孔用“十字法”取样,样重不小于 2 公斤。 2.3.4 取样时,应按照测量爆孔图现场编录。 2.3.5 取样应填写取样卡片,样品送加工时要填写送样单。 2.4 试验取样规定 2.4.1 技术试验取样主要是为了确定矿石的可选性、选矿方法、加工工艺等提 供资料。取样方法取决

11、于试验规模所需矿样重量、矿化均匀程度、采样施工条 件等因素。所采样必须有代表性,其数量应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深度试验的要 求。在取样前应详细编制加工技术试验取样设计。 2.4.2 根据需要在矿体及其周围采取矿石或岩石(包括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 标本,以供矿物学、岩石学、矿相等专门研究。 2.4.3 取样应填写取样卡片,样品送加工实验时要填写送样单。 2.5 降低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是衡量矿山生产管理的指标 之一。 2.5.1 及时准确地圈定矿体,为设计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现场服务。 8 2.5.2 认真执行有关采剥技术的相关政策、制定合理的开采顺序。 2.5.3 按月度、季度

12、、年度计算矿石损失、贫化,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6 开采损失、贫化计算的原始资料,综合计算资料及各种图表均要作为矿山 基础数据妥善保管。 2.7 矿山地质综合资料是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是指导矿山生产、勘探, 进行矿山地质研究的基础,也是编制矿山采掘(剥)技术计划,进行矿山近期 和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 2.8 编制矿山地质综合资料的要求: 2.8.1 应全面系统整理已有地质成果,结合矿山生产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经 过分析归纳,进行综合整理。 2.8.2 在编制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出图,保证了综合数据及 时、准确输出。 2.8.3 应能全面反映区域地质发展规律、矿床产状、

13、规模与成矿地质条件、矿 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以及矿床地质、经济评价等综合研究成果。 2.9 露天采场及排土场边坡变形监测管理规定: 2.9.1 建立边坡变形监测专门观测点,根据边坡位移变化情况,定期进行边坡 位移观测和研究。边坡变形观测周期应视边坡活跃程度确定观测次数,每月出 1-2 份报告, 视具体情况还可进行调整。 2.9.2 当边坡产生岩体滑落时,应对滑落时间、滑体大小、滑落方向、滑体性 质和裂缝长短、宽窄、深浅、走向等进行详细描述。 2.9.3 每次观测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检查观测资料,计算位移量,并进行综 合分析和系统整理,找出位移的基本规律、速度和特征,对边坡滑体大小和滑 动方向作

14、出推测和判断。 2.9.4 边坡的监测主要采用人工裂隙监测、水文监测及几何监测等方法。 2.9.5 技术员应对人工裂隙监测、水文监测及几何监测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总结、预测,并形成边坡监测报告,并及时递交公司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 9 地质取样管理规定地质取样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保证刻样质量,规范刻样行为,保证所刻样品能够符合地质需要,特对地 质取样作出如下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所指的“地质取样”为地质取样中的“化学取样” ,其目的仅为确定矿产 中的主要有益组分的含量,为划分矿、岩界线提供依据,为储量计算、矿产开 采中的贫化计算提供数据 3 职责 3.1 地质取样的方法:本规定所指的地

15、质取样的方法仅适用于目前在矿山中普 遍使用的刻槽法。 3.2 样品布置与获取: 3.2.1 样品的布置原则: 3.2.1.1 负责地质取样编录的人员,在布样时要注意取样地点的安全与作业条 件,对取样位置进行分段标定。凡经工程揭露的矿化地段,均应进行系统的化 学分析取样;对于与成矿有关的蚀变岩、构造带也应进行适当取样;当矿体与 围岩界线不清时,一定要以取样分析结果圈定矿体;回采采场可在需要确定矿 岩界线的地段布设足以区分矿岩分界的控制样品。 3.2.1.2 地质人员在布置样品时一般应沿垂直走向的方向揭穿矿体全厚度;样 品分段时应注意矿岩的自然分带、矿石类型、矿化的均匀程度、地质构造线、 蚀变程度

16、等地质因素。分段的单个样长,一般以 1 米为准,最长不宜超过 1.50 米。在遇到岩性分带或大的构造带时应对样品进行重新划分。 3.2.2 样品的获取: 3.2.2.1 样槽规格:刻样工在地质人员所布样品地段要做好排险、平场等基础 工作。刻槽断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掘进工程中的断面规格应保证 10 厘米*3 厘 米,样槽深度不应少于 1.5 厘米。 3.2.2.2 样品收集:样品的收集是保证试样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取样 时应铺设样布(样布规格 2 米*2 米) 。为防止样品的混杂或损失,刻样工应保 证每个样品取样前的样布的清洁,样品的重量应不少于理论值的 60%。为保证 取样质量,地质人员应

17、经常到现场检查、监督;对取样操作、样品收集及刻槽 规格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得就地缩分样品。 3.2.2.3 试样收集装袋时,应在纸制样袋上用圆珠笔或钢笔准确填写好取样日 期及样品名称后放入样袋内装好,样品送往加工室时应办理样品验收交接手续。 3.3 检查考核及处罚标准 检查考核由生产科地质人员和采矿人员同时进行: 3.3.1 取样标准达不到 10 厘米*3 厘米(宽*深)或没有按地质人员要求而私自 改变取样位置或同一个样品的样槽不在一条水平直线的,为一个不合格样品, 月末结算时在已达合格样品中扣除一个。 3.3.2 取样重量达不到要求,在井下私自缩分样品的,为不合格样品,月末结 算时在已达合格样

18、品中扣除同等数量的样品个数。 10 3.3.3 取样布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或没有保证取新样品之前样品布的清洁的, 发现一次,当天所取样品都为不合格品,并责令其重新取样;耽误一天圈定矿 体的,一次给予 200 元的罚款。一个月出现类似情况二次以上的,取消刻样资 格。 3.3.4 取样后丢样的,发现一次在月末结算时在已达合格样品中扣除五个合格 样品。一个月出现类似情况二次以上的,取消刻样资格。 3.3.5 地质人员每月从刻样总数中抽出 3%的刻样个数由刻样工在其原来位置上 重新对该样进行复刻。地质人员要保证所选地段是矿化均匀地段,以便最大限 度的保证其准确性。复刻时地质人员现场监督,刻样结束后将样品

19、重新编号后 送化验室。地质人员负责对复核样质量及复核结果进行评价:根据两次化验结果, 误差不超标准且达到了取样要求,给予合格;误差超标准的,地质人员要到现 场仔细观察,确有特殊情况的,且取样达到了要求,给予合格,并留好记录; 否则执行规定。 3.3.6 复核样正确与否,结果参照如下: 3.3.6.1 原样品位0.5的,复核样与原样之间品位误差范围在 0.03之下视 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3.3.6.2 原样品位0.50.7的,复核样与原样之间品位误差范围在 0.04之下视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3.3.6.3 原样品位0.70.9的,复核样与原样之间品位误差范围在 0.05之下视为合格,否则不合

20、格。 3.3.6.4 原样品位0.91.2的,复核样与原样之间品位误差范围在 0.08之下视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3.3.6.5 原样品位1.2以上的,复核样与原样之间品位误差范围在 0.1之 下视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3.3.6.6 复核率计算,复核样的合格数与抽取的复核样总个数之比。 3.3.6.7 复核率考核到每一个刻样工,当复核率大于等于 60%小于 80%时,奖 300 元;大于等于 80%,奖 500 元;小于 60%,罚款 200 元。 11 地质钻探岩矿心管理规定地质钻探岩矿心管理规定 1 目的 岩矿心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实物资料,是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 重要依据。为

21、妥善保护和保存岩矿心资料,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方山口磷 钒矿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现场管理规定 。 2 规定 2.1 机台的现场管理,包括机台场地的文明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岩矿心整理、 班报表的填写、岩矿心的现场保管以及运送入库等,由机长全面负责。 2.2 平整机场时,机台要平出放置岩矿心的场地,同时设置防雨和遮阳设施。 2.3 开钻前,机台(井队)应将钻孔(井)地质编录所需的各种物资,包括岩矿心装 具和用于岩矿心编号的书写工具、材料等准备好,没有足够的岩心箱不得开钻。 2.4 采取岩矿心应严格按照岩心钻探操作规程和项目地质设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2.5 退取岩矿心时,严禁吊打岩心管,避免岩矿心人为

22、破碎或次序颠倒。要清 除假岩心和外来混杂物质。 2.6 每个回次的岩矿心整理后应当即填写岩心牌(票),写明本回次取心数据, 并置于本回次岩矿心的末端。岩心牌格式如图所示。岩矿心编号标记和岩心牌 填写必须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数据准确。 岩 心 牌 孔(井) 回次 孔深 m 进尺 m 岩心长 m 编号及块数 残留岩心 采取率 年 月 日 记录员 2.7 从岩心管取出的岩矿心应按其出筒的顺序摆放,并将各自然断块对接好, 不得随意拉长或压缩,随即进行清洗,不得沾染油污。岩屑要用清水漂洗,以露 出岩石本色为准。不能水洗的岩矿心应揩去泥浆或除去泥皮。 2.8 将清理好的岩矿心按由浅至深的顺序从左到右、自上

23、而下依次摆放在岩心 箱(盒)内,严禁叠置或放稀摆放,以与口径规格相符的岩芯箱格子摆平摆满为 限。岩屑以及中心取样钻孔样品应先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可采用自然晾晒的干 燥方法,必要时采用可控温或低温烘干,禁止高温烘烤。 2.9 所有岩矿心均需按回次(简次)统一编号。凡长度大于 10cm 的岩心(矿心为 5 cm)直接在圆柱面上或横切面上编号。编号时,用红(白)漆或油浸色笔写明回次 12 号(左侧)、本回次岩心总块数(分母)和该块岩心的序号(分子),如第十回次有十 五块(段)超过 10 厘米长的岩矿心,在标记上数第三段时,标记为 10-3/15。 书写时其右端应为靠近孔底(或钻头)的一端。 2.10

24、班报表记录内容要清楚、正规、齐全、真实。记录纸要整洁,不得涂改, 确因计算错误或笔误需要改正的,要换纸重写或划掉改正,而不能涂抹。 2.11 岩心箱可用木质或塑料的两种。岩心箱必须质地坚固,便于搬运,规格符 合要求。现场岩矿心箱应摆放整齐,岩心箱垛高不得超过 1.5 m。岩心箱之上 不得放置杂物,以免污染岩心。岩芯箱外侧应标明矿区名称、孔号、箱号(以孔 为单元按所装岩矿芯自浅而深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起止回次号。 2.12 钻孔验收前,机台要保存好岩矿心样品。除编录人员外,不允许其他人员 在机台现场随意翻动岩矿芯和采样。 2.13 钻孔验收后岩矿心要按照验收人员的要求及时将需要保存的岩

25、矿心运输入 库保管。岩矿心转运途中应有专人负责。岩心箱应加盖保护,以防运输过程中 岩心箱翻倒,造成岩矿心散乱、污损、丢失。 2.14 对于缩心后的岩心要妥善处理或掩埋,以防污染环境。不得留下纠纷隐患。 2.15 封孔要求:对于矿层部分要采用水泥注浆,从孔底开始封至主裂面上 1520 米处。水泥浆液配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必要时加入膨胀土,以减 少水泥凝固时的收缩。钻孔在农田内的,封闭孔口的木桩(长度不得少于 0.3 米)或专用标准水泥桩要封于平整后的地表面 0.6 米以下;钻孔在荒山秃岭上 的,可在孔口直接楔入木桩(长度不得少于 0.3 米)或专用标准水泥桩。 2.16 以上规定请各位机长遵

26、照执行。如有违反以上规定而被本矿相关人员或上 级领导检查时发现者,除责令施工单位改正外,还将在验收钻孔进尺时给予一 定数量的扣减。 13 矿山地质编录及采矿权延续规定矿山地质编录及采矿权延续规定 1 目的 矿山地质资料是矿山生产的技术资料,是研究矿床地质、布置勘探工程、提供 矿山开采设计和指导采掘(剥)生产的基础资料。矿山地质资料编录工作是日 常工作主要任务之一。 2 范围 根据有关规定和生产、地测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本矿山地质测量资料的编录技 术细则。对地质编录和测绘的种类、内容、方法,进行统一要求。 3 职责 3.1 地质测量资料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并应随着勘探和 采掘(剥

27、)工程的进展情况,定期或随时加以修改、补充。 3.2 所有地质测量资料均需经过检查,并以技术负责人或主管部门审核。并履 行相应手续,方能正式使用。 3.3 地质资料和测量资料必须分类、编号和登记归档,以便妥善保管和使用。 闭坑时应按规定将地质与测量资料连同闭坑报告一并归档。 3.4 原始地质编录 3.4.1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应包括图表资料、文字资料、标本实物资料三个方面 的内容。主要有: 3.4.1.1 勘探工程(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等)原始地质素描图和柱状图; 所有成型的采掘(剥)工程(巷道、硐室等)的原始地质素描图。 3.4.1.2 实测地质剖面图,露头地质素描图; 3.4.1.3 采场

28、地质编录图册; 3.4.1.4 野外、井下地质工作手簿; 3.4.1.5 矿山地质综合研究和地质试验的原始资料;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设定记 录及成果换算表; 3.4.1.6 取样、加工、化验、登记表及成果记算表;标本及实物资料登记统计 表; 3.4.1.7 水文地质观测记录簿及其计算表; 3.4.1.8 单项工程或矿块平均品位、厚度、面积等储量计算参数计算表; 3.4.1.9 地质标本及实物资料:矿区地层、岩石、矿物、矿石、古生物、重砂 等系统标本;化学分析付样、矿(岩)心。 3.5 坑探及采掘(剥)工程原始地质编录 3.5.1 原始地质素描图的比例尺以能全面、准确地表示地质现象为准,根据我 矿的

29、具体条件,采用 1:100、1:200 的比例尺。特殊地质现象,附局部放大 的地质素描图。 3.5.2 原始地质编录图件,采用一定图式或卡片形式,按统一图例,进行野外 素描。每一素描图幅或卡片应有工程名称、测点位置、起点与终点座标、素描 基线方向和倾角、比例尺、文字描述、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叙、地质取样位置 及样品编号、标本采集地点、素描日期、责任表等。 3.5.3 原始地质编录描述内容一般包括: 14 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地层层位、蚀变类型及 产状要素等; 构造描述:皱、断层、节理、劈理等特征、产状要素、构造性质、断距、角砾 及胶结物特征等; 矿体(脉)描述:矿体(

30、脉)的形态、产状要素、矿物成份、矿石构造、矿化 类型及物征等。 3.5.4 素描图的形式。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矿体(脉)的产出形态,分 别采用二壁一顶、一顶一壁素描或单顶单壁素描,必要时可附加掌子面素描。 3.5.5 采掘工程所揭露的一切地质现象和采掘工程形状,采用现场实例,现场 作图和文字记叙,不得臆造和目估。要求线条均匀,术语一致,文字清晰。现 场工作完毕时应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程 进度进行,一般以不落后于掘进掌子面 15 米为宜,当工程竣工时,原始地质 编录亦随之完成。采场每分层编录一次。 3.5.6 原始地质编录的内业整理: 3.5.6.1 内业整理

31、:在当天完成。 3.5.6.2 检查素描和记叙是否齐全、准确,然后清绘并上墨或着色,野外原始 编录因破损、沾污需要复制时,复制者对复制条件必须经过详细校对、无误。 3.5.6.3 野外编录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以工程测量成果为准,其累计误差不得 超过 12。在允许范围内应进行平差,平差时,应重新编录。 3.5.6.4 原始地质编录应在整理后按工程或区段分类,分别妥善存放。工程竣 工后,分别整理装订成册或装袋,在封面上注明工程名称、整理日期、整理者, 扉页应附目录索引和图例、符号等。 3.6 钻探原始编录按地质勘探有关规定执行。 3.7 地测科长和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深入现场指导检查,发现原始地质编录

32、不 符合要求时,应督促改正,并对原始编录成果负责。 3.8 综合地质编录 3.8.1 综合地质编录是矿山日常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综合地质图件的编 制工作应及时、正确的反映矿山揭露的地质现象,以满足勘探和开采设计、采 掘计划编制、贫化与损失计算和指导生产的需要。同时,也为地质科学研究积 累资料。综合地质编录工作要求图件齐全,内容全面正确,图面整洁美观。 3.8.2 我公司具备下列基本综合地质图件 3.8.2.1 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0000) ; 3.8.2.2 矿床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2000) ; 3.8.2.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1:500) ; 3.8

33、.2.4 矿脉(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比例尺:1:5001:2000) ; 3.8.2.5 中段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 3.8.2.6 矿体样品分布及矿体圈定图(比例尺:1:2001:500) ; 3.8.2.7 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2002:1000) ; 3.8.2.8 矿区(床)水文地质图(比例尺:1:10001:2000) ; 3.9 我公司建立下列综合地质报表和文字资料 矿块储量计算表及变动表;矿体(脉) 、坑口(中段) 、矿区储量统计表、变动 表、储量平衡表、累积探明储量计算表及汇总台帐;勘探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 15 钻探工程成果表;矿产损失

34、与贫化计算统计表、核销的损失储量统计表、付产 矿石统计表及台帐;矿区(矿段)勘探报告(附图、附表、附件齐全) ;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岩矿鉴定、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等专题技术总结报告(附图、 附件齐全) ;地质科研报告等资料。 3.10 综合地质编录资料应分类整理并编号,表格可采用活面式,随时装订成册, 封面注明名称,扉页附目录和说明等。 3.11 随着矿山勘探、采掘(剥)工程的进展,应及时或定期对综合地质图件进 行填绘、修改和补充。 3.12 地测科长和技术负责人应组织、领导综合地质编录工作;指导、检查综合 地质图件、资料的编制;并对综合地质编录成果负责。 3.13 采矿许可证延续所需资料

35、3.13.1 上一季度开采现状图(标出具体采矿位置、采出量、采出时间) 。 3.13.2 以前资源补偿费月报表(按实际销售收入填) 。 3.13.3 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安监局“三同时”说明。 3.13.4 土地复垦方案或编制合同。 3.13.5 排查表。 3.13.6 设备照片(彩打用 A4 纸) 。 3.13.7 工程师聘书、资格证、身份证。 3.13.8 采矿证正、副本原件扫描。 3.13.9 交资源补偿费、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据原件扫描) 。 3.13.10 上年年度罚款收据、行政处罚决定书。 16 损失、贫化率管理规定损失、贫化率管理规定 1 目的 矿产开采损失率和贫化率是反映矿山生产

36、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 是企业生产的重要质量指标。本规定的拟订宗旨在于使我矿在两率管理中进一 步程序化、正规化,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最大 限度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2 范围 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 全过程。包括:直接生产成本、综合成本、各种管理费用其基本任务是:通过 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应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生 产成本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3 职责 3.1 两率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3.1.1 机构组成 组长:生产副矿长 副组长:生产科科长 组员:采矿技术员、地质技术员、测量技术员、采矿车

37、间主任。 3.1.2 两率领导小组职责 3.1.2.1 监督执行本规定在我矿生产过程中的实施。 3.1.2.2 审批生产探矿、采矿总体与单体设计,制定合理的两率指标。 3.1.2.3 研究采矿中的各种突变情况,拟订应急措施。 3.1.2.4 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对人为造成损失贫化追究经济、行政责任,签 发奖、惩通知令。 3.1.2.5 每季度或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两率指标分析会,探讨新方法、学习新工 艺,为进一步降低两率指标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3.2 主管生产副总经理、专业人员在两率管理中的职责 3.2.1 主管生产副总经理的职责: 3.2.1.1 主持制定完备的适合于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贫损管理制

38、度,是两率管理 中的第一责任者。 3.2.1.2 组织地测采专业人员研究制定降低损失、贫化的措施,探讨合理的采 矿方法,制定合理的两率指标。 3.2.1.3 审批各种探矿设计及采矿的采准、回采设计。 3.2.1.4 根据专业计算结果,随时掌握矿山各中段,各采场损失与贫化情况, 发现问题,随时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对人为造成的损失、贫化追究责任。 3.2.1.5 把降低两率纳入有关部门经济责任制并严格考核。 3.2.2 采矿技术员的职责 3.2.2.1 参加矿部年、季、月计划的编制,协助公司制定适合本公司情况的两 率指标。 3.2.2.2 合理设计开拓、采准工程,使工程设计做到最大限度地多采矿

39、石,少 采围岩。 17 3.2.2.3 凡需地测专业提供基础资料,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地测人员。 3.2.2.4 在采场回采过程中,对凿岩、爆破、支护、充填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协助解决回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2.2.5 坚持跟班作业,做到随时随地对矿体边界合理控制。 3.2.2.6 对采场分层回采的全过程进行记录,采场结束时写出回采总结备案。 3.2.2.7 建立放矿管理制度,制定出矿品位的下限指标,按照合理的放矿顺序, 加大出矿强度,缩短采场生产周期,降低二次损失与贫化。 3.2.3 地质技术员的职责 3.2.3.1 合理设计生探工程,研究矿体的赋存变化规律,提高储量级别,及时 为采矿设

40、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提交的资料包括三面图和说明书,说明书中 要有矿体品位、厚度、侧伏等要素在空间中的变化情况分析。 3.2.3.2 在采矿生产中,加强采场地质管理,及时标定矿岩界限并监督采场落 矿管理,严禁人为原因造成矿石损失。 3.2.3.3 认真进行采场地质编录,随时掌握矿体围岩的变化状况,协助采矿技 术员确定下一分层的回采方案。 3.2.3.4 及时在采场实测图上对矿体二次圈定,以便进行两率计算和对下一分 层回采的指导。 3.2.3.5 采场每分层充填结束后做好布样取样工作,结合三面图做好对矿体的 损失、贫化管理规定控制。 3.2.3.6 对于矿脉内施工的掘进工程,地质人员要及时下达“

41、付产矿石通知单” , 杜绝丢矿或以毛充矿现象。 3.2.4 测量技术人员的职责 3.2.4.1 严格按设计指导施工,准确、及时给点定向,保证采准工程质量,为 损失、贫化管理创造条件。 3.2.4.2 在采场回采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标定矿房边界线、矿、岩柱等。 3.2.4.3 采场回采时做好跟踪管理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矿毛分离。 3.2.4.4 建立采场图册,在采场每分层回采结束后,严格按标准要求对采场清 底,进行采场验收,绘制采场三面图并及时、全面地填写各种说明和数据。 3.2.4.5 准确计算采场的实际损失率和贫化率,并把计算结果及时向有关人员 及单位汇报。 3.2.4.6 发现有较大不合理

42、损失贫化者,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书面报告,以 便采取补救措施。 3.2.4.7 充填法采场,应选取典型矿房每半年测定一次“二次损贫系数” ,按此 系数推算二次损贫数据。 3.2.5 采矿车间的职责 3.2.5.1 听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严格按设计施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事采 矿作业,尽量减少损失和贫化。 3.2.5.2 车间管理员是车间两率管理的骨干,在业务上接受地测采对口专业的 领导,负责对施工队的指挥,有权对违犯两率管理制度,造成人为损失、贫化 的现象行使奖罚权力,有权拒绝执行专业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不利于降低 损失、贫化的错误指令,并及时向公司两率小组汇报。 3.2.5.3 车间应努力

43、提高工人的采矿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工艺,采用最适当的 凿岩爆破、支护、充填、采矿方法,以降低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3.3 损失、贫化管理细则 18 3.3.1 公司应经常进行损失、贫化管理教育,使全矿职工都了解什么是损失、 贫化,都懂得降低两率的重要意义。 3.3.2 生产副总应主持制定切实可行的贫损管理制度,把两率作为经济责任制 中一项主要考核内容。 3.3.3 在编制矿山年、季、月生产计划时,应把两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其 内,并提出降低两率的措施。 3.3.4 对于具备条件的矿块和矿脉,都应采用正规的采矿方法,正规设计,正 规开采,要贯彻执行“大小兼采” , “贫富兼采” “难易兼采”的采掘

44、技术政策, 坚决反对“吃大丢小” 、 “吃富丢贫” ,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思想,反对乱采乱 掘。 3.3.5 在采场采准设计前,采矿人员应提前十五天通知地质人员提交设计采场 的全部地质资料,地质人员应按时提交。 3.3.6 对于每一采场,采矿人员都要根据审批的地质资料作出相应的采准回采 设计,在设计中要根据采场的的矿体围岩等状况确定本采场的贫损指标,并提 出降低两率的措施。 3.3.7 采场单体设计完成后,要经过有生产副总参加的设计审核小组严格审查 后,方可移交地测指挥施工。 3.3.8 在采准、切割施工中,测量人员应及时定点定向,保证工程质量。 3.3.9 采准工程施工完毕,地质人员要根据工

45、程揭露的地质情况重新修改地质 资料,测量人员要及时测绘出完整的采准工程三面图,并建立采场图册。图册 的内容包括:采场开采与结束验收批准书,采准储量变动与损失贫化统计表, 采准工程三面图、采场剖面图和纵投影图及采场分层平面图。 3.3.10 采场的采准工程结束后,生产副总应组织地测采、安全及采矿车间负责 人对采场的采准工作进行现场验收。采场必须验收合格填写了回采批准书后, 方能投入回采。 3.3.11 在采场回采过程中,地质人员应经常进入采场观察矿体变化情况,向施 工人员指明矿岩界限并用油漆标定。 3.3.12 在回采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及时标定相邻矿房边界(矿壁线)矿、岩柱、 隔墙等。 3.3.

46、13 在采场的采准、回采过程中,采矿技术人员应经常观察施工情况,检查 施工质量,若发现有设计不当之处,应立即修改设计,并用书面形式通知测量 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 3.3.14 在回采中,若发现地质状况发生变化,而原设计已不适应时,必须补加 必要的探矿工程,重新圈定矿体并修改了设计再施工。 3.3.15 采矿技术人员要根据矿岩稳定及安全情况,及时提出防止贫损和保证安 全的施工组织措施,协助车间解决采、出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3.16 采矿、安全技术人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采场顶板维护,防止由 于采场塌方引起的损失和贫化。 3.3.17 采矿车间是矿岩损失贫化的直接责任者,应负责。 3

47、.3.17.1 建立健全适合本车间的施工管理办法,并落实到经济责任制中。 3.3.17.2 定期进行凿岩爆破技术培训,加强采场顶板岩石控制爆破管理工作, 搞好锚索、锚杆及砼墙支护工作,防止塌方造成矿石损失与贫化。 3.3.17.3 组织全车间职工严格按设计工艺、按计划施工、合理布置炮眼,不合 要求的不准爆破。 19 3.3.17.4 车间管理员要经常深入现场,正确指挥施工,加强损失贫化的管理, 遇到地质或安全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地测采、安全专业人员到现场会诊, 重新圈定矿体和采取相应措施。 3.3.17.5 在采场回采中,要特别注意上下盘接触带的施工工艺,要做到精心施 工,防止两盘三角矿的

48、损失和贫化。 3.3.17.6 主动与地、测、采、安全专业人员搞好协作,共同商定降低两率的措 施。 3.3.17.7 严格矿、毛分离制度,实行矿毛挂牌制。在出矿、充填、掘进和提升 运输过程中,严禁以毛充矿或以矿充毛。 3.3.17.8 采场中夹石厚度超过 2 米,必须剔除。 3.3.18 在回采中,如有以下情况之一者,采矿技术员必须写出书面说明交给测 量人员,在采场图册中备案。 3.3.18.1 因某种原因部分矿石不能铲出、运出。 3.3.18.2 因采矿工艺要求或安全因素需留部分矿石做永久矿柱。 3.3.18.3 因某种原因如延接留矿井需采下部分围岩。 3.3.18.4 因采场情况变化而需变

49、更采场边界。 3.3.19 采矿分层回采结束后,施工人员应通知生产科,生产矿长应及时组织地、 测、采专业人员及车间负责人共同到采场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地、测 人员才可进行采场测量及地质编录。 3.3.20 每半年测定一次“二次贫损系数” ,按此系数推算二次损贫数据。 3.3.21 根据我矿的情况,采场每分层进行一次采场测量、地质编录和取样。采 场测量时,既要测绘平面图,又要测绘剖面图和纵投影图。 3.3.22 必须采取措施,保证采样质量和采样的及时性,以利于及时准确掌握矿 体的变化情况。地质人员应根据编录分析和样品化验结果,在采场分层平面图 和剖面图上进行矿体的二次圈定。 3.3.23 二次圈定后,测量人员应进行本层采矿量计算及贫损计算,并把计算结 果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有关专业。 3.3.24 每分层结束后,生产副总应把两率结果和设计计算相对照,对超限者应 查明原因,属于人为的追究责任,并采取经济罚款和行政处分等措施。 3.3.25 一个采场的采矿结束后,生产副总应组织采场总验收,合格后,填写采 场结束批准书,手续完备后,该采场才能闭坑,报销储量。 3.3.26 采场全部结束后,地质人员应该将采场的矿量、品位等地质情况及每分 层变化情况,写成书面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