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70216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篇 党务专干培训学习2024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心得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在宣传党的理论、传递党的声音上绵长发力,矢志不渝引导流动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精神适应“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发展节拍,立足岗位勤奉献,创先争优当模范,不断开拓进取、实干苦干,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勇创佳绩。“精心搭台”夯实阵地建设之基,以“团结凝聚”蓄积流动党员“奔腾江海”的“辐能”。党员作为党组织的“肌体细胞”,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中坚力量,更是决定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搭台意识”,勤“沾泥带露”听流动党员心声,多“分析整理”搭活动阵地,积极开展流动党员愿参与、能参与的

2、优质活动吸引广大流动党员常参与、齐参与其他的组织活动,以过好组织生活、办优质活动为抓手,广泛吸引流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主动参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以身作则引导更多群众理解支持社会各项事业,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不负入党后的党员身份,发扬更大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凝聚更多流动党员力量,持续夯实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务专干培训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发言稿聚焦摸底排查“关键点”,在组织覆盖上精准发力,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在哪里”是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重

3、要前提,由于流动党员的地域属性,其管理必然需要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协同合作。流出地要当好“放风筝的人”,抓实线上线下双摸排,充分利用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和流动信息,确保“流”程清楚、去向明确;同时,还要建立并实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采取定人、定期、定内容的包联方式确保对流动党员的专人联系。流入地要握好“接风筝的手”,切实推进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行动,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登记,并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出发,将流动党员纳入合适的党组织进行管理。拓宽关心关爱“服务面”,在作用发挥上持续用力,让流

4、动党员“流而有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化“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要在关怀帮扶上下功夫,定期对流动党员开展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活动,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要在集中民智上出实效,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在信息、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不断扩大流动“朋友圈”;要在担当作为上见真章,通过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志愿者服务队,鼓励流动党员在所在地亮身份、做表率,主动融入当地的基层治理工作中,进而激活基层治理“流动”因子,凝聚基层治理“流动”力量。党务专干培训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

5、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发言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股流动的红色力量。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贯彻意见精神,按照“党员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的触角就伸向哪里”的原则,“恰到好处”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到”即要建立“精准到位”的教育模式。对于流动党员而言,由于远离家乡党组织,参加集中学习存在困难。因此,要创新学习方式,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套餐”。一方面,通过邮寄学习资料等形式,让流动党员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

6、另一方面,要根据流动党员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多样化的线上学习课程,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解读、实用技能培训等。例如,对于在企业工作的流动党员,可以推送企业管理与党建融合的课程;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党员,则提供与市场经营相关的政策解读和法律知识。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直播党课和学习讨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让流动党员通过思想浸润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恰”即要建立“科学恰当”的摸排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流动党员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他们分属不同城市、不同行业,成为党员管理的难点。要想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科学管理,首先必须摸清他们的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一方面,可利

7、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专门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收集流动党员的个人信息、就业情况、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为每一位流动党员建立“电子档案”。另一方面,要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要求流动党员及时向党组织反馈工作地址、从事职业等变化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协作,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娘家”。“好”即要建立“暖心向好”的服务导向。党员虽流动,但党组织的关怀不能缺席。流动党员在他乡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党组织要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对此,要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机制,安排本地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

8、定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等基本情况。当流动党员遇到就业困难时,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网络,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推荐合适的岗位;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损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此外,在重要节日和特殊时期,通过邮寄慰问品、发送电子贺卡等方式传递党组织的关怀,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坚定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处”即要坚持“处处留心”的管理思维。一个流动支部就是一个流动的战斗堡垒,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旗帜。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具有阅历丰富、思维开阔、人脉宽广、熟悉基层等比较优势,在异地他乡

9、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对此,基层党组织要助力流动党员完成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角色之变”,积极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通过建立“流动支部”“云支部”等方式将流动党员聚合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和城市管理。要鼓励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传播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特色产品,为两地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同时,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通过线上渠道收集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异乡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党务专干培训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发言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

10、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特殊构成,面临分布广、变动快、引导难等挑战。踏步新时代,为强化管理,各级党组织需围绕“三问”,让流动党员“身入”组织怀抱、“心入”组织港湾、“行人”发展大局,真正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围绕“服务之问”,让流动党员“心入”组织港湾。流动党员身处异乡,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他们更需要党组织的关爱与帮助。针对流动党员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党组织要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协调各方资源,解决他们在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同时,要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搭建线上交流互动平台,

11、定期举办线上组织生活,让流动党员虽远隔千里,也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要开展“流动党员之家”建设,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身心状况,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让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力量,真正“心入”组织港湾,成为党组织坚实的“拥护者”。围绕“去向之问”,让流动党员“身入”组织怀抱。在流动党员群体中,常常伴随着“身在何方”的疑问,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状态的询问,更是对党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一次考验。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创新组织设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要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区域,如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大型市场等

12、地,灵活建立党组织,确保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家”的温暖。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智慧党建”平台,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实时管理,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要压实管理责任,明确各级党组织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流动党员“身入”组织怀抱,找到归属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围绕“用人之问”,让流动党员“行人”发展大局。流动党员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身处各行各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如何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难题,我们要扬起“引领”之帆,引导流动党员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一方面,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结合流动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家乡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支持,让流动党员在创业创新中大展身手。另一方面,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治理等,让他们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同时,树立流动党员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奖励、宣传推广等方式,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向先进看齐,争当先锋模范,让流动党员在服务大局中发光发热,真正“行人”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