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0263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剖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市场复苏缓慢, 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一些不利因素导致了经济下行压力。 本文通过分析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际发 展经验, 剖析发展机遇, 谋划长远发展, 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努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 关键词: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为本,实体为基。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泉 州专注于实体经济、依靠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资

2、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 高,社会资本“避实入虚”和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以 制造业为代表的泉州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本文通过 分析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发展经验, 找寻发展机遇, 提出发展建议, 为泉州实体经济的“再跨越”提供借 鉴。 一、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2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解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 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 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现在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是指物 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 工业、交

3、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 和服务部门。现在一般理解为除去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之外 的部分。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一般理解为指不仅包括以金融平台为依托的交易 活动,如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也包括在非金融平台上进行 交易的,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虚拟资本交换活动,如投机性房地 产、大豆等。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 对应。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必须 有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 良

4、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 济,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为虚拟经济的 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必须把实体经济 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虚拟经济是推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 3 进。 (二)泉州实体经济现状 1.泉州经济支柱 30 多年来,泉州民营经济以年均30% 以上的速度递增,带 动了泉州实体经济及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全市生产总值从1978 年不足 10 亿元起步,分别用14 年突破 100 亿元( 1992 年) 、8 年突破 1000 亿元( 2000 年) ,7 年突破

5、2000 亿元( 2007 年) 、 2 年突破 3000 亿元( 2009 年) ,2013 年实现生产总值5218 亿 元,财政总收入649.57 亿元,年均递增20% 以上。 2013 年全市 工业增加值完成2892.55 亿元,占全市GDP 比重达 55.4% ,是 全省唯一的工业比重超五成的城市,比全省高12 个百分点。 第二 产业的经济比重达到62% 以上,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泉州实体经济 是泉州的经济支柱。 2.增长趋势放缓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泉州整体 发展形势仍然较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增长趋势放缓。 GDP 增长比率由2009 年的 12.5%

6、下降为 2013 年的 11.5% 。(如 下图表 1) 4 图表 1:泉州市 2009-2013 年GDP 及增长情况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10.50%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13.50% 14.00% 亿元 GDP 增速 GDP3069.50 3564.97 4202.88 4702.70 5218.00 增速12.50%12.80%13.50%12.30%11.50% 20092010201120122013 2009-2013 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比率由13

7、.4% 下降为 2013 年 的 12.6% 。 (如下图表2) 图表 2泉州市 2009-2013 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亿元 工业增加值增速 工业增加值1632.20 1981.46 2344.62 2595.57 2892.55 增速 13.40%16.50%16.70%13.50%12.60% 20092010201120122013 二、泉州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

8、1.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不断加深,出口大幅下滑。一些 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如纺织服装类。我国主动降低经济增速,加 强宏观调控,客观上放大了实体经济市场空间被压缩的效果。 5 2.面临国际市场“两头挤压” 。后金融危机时代, 以美国、 欧洲 为主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再工业化的路线,提出了制造业回归, 而新兴的经济体也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新一轮的实体经济 全球竞争已经开始,国际竞争加剧。 3.国内需求不足,消费预期下降。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增速 的放缓,民众的收入水平及预期收入均有所下降,加上中央八项 规定、房地产波动及物价的上涨,民众对前景的难以判断,使得 消费预期大幅下降,民众消费明显不足。

9、 (二)内部因素 1.生产成本攀升较快。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攀升,不同行 业利润率差距不断拉大,福建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从 2009 年的每月2022 元上涨到 2013 年的 3970 元,平均每年 上涨约 20% 。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利润率呈大幅下降态势。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6%左右。 加上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用工缺口大等问题,导致制 造业发展困难。 2.资金转移至虚拟经济。证券行业、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一 般在 30% 左右, 资本的趋利性导致了许多实体企业纷纷转向股票、 房地产等领域进行资本运作,甚至有些民间资本,不惜冒险从事 市

10、场炒作、民间借贷等,造成了虚拟经济中资本流动性过剩而实 体经济中资本流动性不足,“避实入虚”和“弃实投虚”的现象较为突 出,导致了实体经济弱化、虚化、边缘化和空洞化。 6 3.技术创新能力不高、转型升级过程较长。泉州的制造业尚 处于“用机器+人力生产产品”的阶段,位于“微笑曲线”的底部,产 业发展面临“低端锁定”的危险。企业的转型升级思路尚不明朗,而 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导致了转型升级的困难及进度。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 (一)日、美过渡发展虚拟经济的严重后果 当年的日本在房价和股价高涨的表象下,日元不断升值、大 量资本外溢, 日本本土经济“空心化”特征显著。日本政府也希望通 过产业转

11、型、产品升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但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谈何容易日本经济在“实体经济的青黄不接”中一蹶不 振,陷入了数十年的萧条陷阱,至今仍未恢复。日本现在尚未找 到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方向因为失去的实体经济产能永远地 失去了,而新的又没有产生。日本经济由繁荣到衰退的经验教训 值得我们深思。 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也一样。过去的30 年中,美国依靠“债务 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本土实体经济十分虚弱。美国制造 业最发达的底特律工业区,也不得不依靠汽车金融业务和金融投 资收益维持庞大的开支。所以,当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美国经济根本得不到真实的恢复,不得不继续而又无法继续其“债 务经济发

12、展模式”陷入了“债务鸦片烟瘾”的困境。尽管美国是 在实体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才形成的以虚拟经济和高科技为主的 7 经济体,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美国还是吃了虚拟经济过度 发展和脱离实体经济的大亏,不能不说是惨痛教训。 (二)扎实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典范德国 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是欧洲头号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 欧盟总量的1/3,可谓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也是一个“制造 业大国”,其工业制造业占GDP 的 29% ,成为其经济的“脊梁”, 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德国的精密机械、制药、工程 机械、汽车制造、环保产业闻名于世,德国的产品以质量可靠著 称。正是由于注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

13、济的发展,德国才能 够成功抵御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成为应对当前持续恶化的欧洲 债务危机的“定海神针”。 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德国的救助措施与 美、英等国以政府借债来拯救银行不同,而是通过政府补助刺激 消费,着眼于维稳实体经济,保证就业。因此,即使在金融危机 浪潮最猛烈的时候,德国的民众并没有风声鹤唳的感觉,生活如 常这是实体经济的胜利。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政府坚持 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导向,以及为此创造的良好制度环境。德国的 经验是:国家实力在工厂(制造业)、企业遍布乡间小镇、城市 或地区的产业具有明确的“分工、错位”。 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可知,只有脚踏实地发展强大的实体 经济,才是避免泡沫

14、或外部冲击的关键,更是“自我健体强身”的灵 丹妙药。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虚拟经济”的同时,绝不 能放弃传统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之本,是一切战 8 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泉,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赖以成长的土壤。 因此,我们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四、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呈现新的机遇 把握世界经济衰退机会、抱团走向世界、抢占核心技术和知 识产权品牌高地。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支撑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其关键是包括制度和 技术在内的创新。而创新确实又谈何容易?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 益和对中国崛起的顾忌,对我们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15、,跨国公司 也通过各种技术、专利和标准等手段企图始终将发展中国家的营 利模式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层面。我们必须冲破这 一壁垒。泉州的企业可以利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乘美国金 融危机和实体经济虚弱不振、欧盟债务危机急需中国援手之际, 抱团走出国门,以各种有效手段迅速获取核心技术和(世界)知 识产权品牌;突破国际封锁壁垒,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 (二)国内产业安全创造的机遇 把握中国产业安全机会、“做实做强”实体经济。俗话说,“乱 世出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目前的产业安全正面临着空前 严峻的挑战。各种产品的质量、营销、售后服务等乃至人们的生 活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用或道

16、德危机”问题,其中,食品安 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信用或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人们几乎已经到 了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和还能生活在哪里的地步。虽然管理层痛 9 下决心整治,但收效似乎不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老百姓用脚 投票,用人民币投票来决定这些劣质企业、劣质产品的去留。当 然,老百姓也更需要“有信用、 有道德的优质企业及其产品”。 因此, 只要我们以中国产业安全面临信用或道德危机为契机,以民为本, 在有关实体经济的整个产业链或产品链的质量、管理和信用等方 面狠下工夫,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放心食品和其他优质产品并形成 自己的信用和质量品牌,就能在当前萎靡不振的实体经济领域杀 开一条血路,异军突起。道德经说,“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牢牢把握 住中国产业安全的这一机会,为老百姓着想,一步一个脚印,瞄 准我国产业安全的各个领域如“吃、穿、住、行、医”和“生活 与工作环境”等的安全, 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婴儿、 妇女安全 产业”、 “少儿安全产业”、 “成年人安全产业”和“老年人安全产业”等, 重拾并潜心提升泉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汇集产业各方创新力量, 定能“做实做强”实体经济。 (三)中国内需释放的机遇 把握中国内需释放机会、“做稳做大”实体经济。经过30 多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都有显著提高,但是 我们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发展以及老

18、百姓的人均实际收入与发 达国家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这既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 缩小差距,也意味着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保障和改 善民生、拉动内需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10 泉州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民生内需即将全面启动释放的良好机遇, 尤其是前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的战略思路,适时调整产业着力的内外需结构,积聚产业创新力 量,加速有泉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转型,大幅扩展国内市场, 在中国由国富向民富转型的过程中“做稳做大”泉州的实体经济。 (四) “一带一路”及福建自贸区设立的机

19、遇 国家全面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沿线 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首先打通沿线国家的物流通道,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 泉州作为丝路南线的起点,将积极建设21 世纪“海 丝”先行区, 应充分利用国家战略释放的发展机遇,调整发展策略, 努力对接沿线国家的需求,适时转型发展。最近,福建自由贸易 区正式成立,将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 易自由化进程, 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虽然泉州没有 列入核心区域,但仍可依托自身制造业的优势,依靠与台湾的特 殊关系,积极发展对台贸易,提升市场产能。 (五)泉州金改的机遇 泉州金改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地位。泉州金改将

20、巩固 实体经济发展优势,多渠道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泉州民间资 本雄厚,据有关部门大概统计,目前泉州民间资金有4000亿元 左右,如果加上国内外泉籍资金,超过万亿元。民间资本迫切需 要借助金融改革发挥效应。泉州金改将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引导 11 规范民间资本发展,建设民间金融创新试验区,推动民间投资多 元化,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 务领域,打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对接通道。充足的资金保障将 给泉州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及民营企业的再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六)人文环境奠定的机遇 泉州人作为闽南人的典型代表,其自身固有的“敢拼会赢”的 精神推动了泉州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专注实

21、体经济,是泉州民 营企业的优秀传统。 正是这种脚踏“实”地, 使得泉州经济面对金融 危机时不仅抵御能力强,而且每每化危为机。同时泉州市政府适 时推出各项优惠措施,努力推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为泉州实 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此外,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起点、东亚文化之都,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催生了具有 鲜明文化特色的产业,为生产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推动 了泉州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助推泉州实体经济的发 展。 五、推进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虽然泉州的实体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但面对国内外市场呈 现的机遇,借鉴实体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有信心通过企业的谋 划、政府的推进

22、来促使实体经济重焕生机,推进泉州经济的快速 持续发展。 (一)坚持实体为基,强化虚拟经济服务功能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库” ,其合理发展可以有效提 12 高资金配置效率,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因此要虚实结合, 良性互动,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加强金融改 革创新,增强实体经济金融保障。 1.提高投资回报,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要合理调整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利润水平,防止虚拟经济利润过高,实体 经济无利可图。资金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除了遏制虚拟经济的利 润外,只有努力提高实业投资回报,才能有效引导资本回流实体 经济。一是减税负。充分运用税收引导社会经济运行和促进社会 公

23、平的作用,通过加大结构性减税等方式,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 费负担。二是破垄断。尽快出台相关非公有制企业扶持措施,进 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范围,放宽垄断性行业及战略性新兴领 域的准入,让民间资本享有与国有资本同等的政策条件和地位。 三是遏投机。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物价总水平,打击流通领域投 机炒作。加强监管力度,遏制投机炒作,改变房地产等领域一段 时期以来的非理性暴涨,防止资金过多流入虚拟经济。四是增收 入。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者倾斜,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 中的份额,鼓励人才聚集实体领域。 2.统筹泉州金改,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把握泉州成为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加强金融体

24、系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在产业集群集聚区设立金融事业部、专业支行或特 色支行等分支机构,开展龙头企业担保或上下游企业联保、供应 链融资等金融业务。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 13 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 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股 权投资基金、 创业 (风险 )投资基金, 引导民间资金以股权、债券投 资形式有序进入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强泉台港澳侨金融合作。推 动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来泉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地方法人 金融机构。推动建立两岸金融服务外包中心。推动在泉州的商业 银行与台湾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 3.拓

25、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 据、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等债务融 资工具融资;扶持企业海内外上市融资,拓宽大企业直接融资渠 道,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资本市场各种创新金融工具扩大再融 资,增强资本控制资产能力。积极推动泉州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特别是股权交易,鼓励和引导股权交易服务于资产重组、兼并, 整合优化本地生产要素配置,引进现代化产业项目与本地资本结 合,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做强做大 要实现强本固基,必须使制造业由大变强,改变“一流企业 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 局面。壮大工业是实

26、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1.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支持传统产业以引进 先进生产设备为主,加强高端设备的消化吸收,并加快技术改造, 以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借助全球金融危机和 14 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大力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以技术改造为抓手,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其次是鼓励龙头企业自 行或联合成立独立运营的研究机构、实验室等,集中力量引进先 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人才,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强核心 技术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引 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 制,鼓励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建立行业共性技术

27、和关键技术 研发、服务和质检中心。第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业, 由单纯的技术研发过渡到核心设备的研究制造,实现自主创新的 转型,掌握产业的中高端生产设备和核心专利技术,抢占“微笑曲 线”的至高点。 2.提高本地特色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充分发掘闽南历史悠久 的文化积淀,加强海丝文化及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拓宽文化产业 及其助推其他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是将本地的特色产业与闽南文 化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特色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制造精品、高端 和差异化的产品。如生产高端、差异化的永春香;将德化陶瓷与 安溪茶产业、永春醋进行文化融合等,实现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 业化。 3.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完

28、善分工协作的 生产体系,以大中小企业有序分工协作、共生并存为基础的产业 集群,具有较高的生产整体效率。对新兴成长产业要不断配套完 善产业体系,通过引进、整合、再造等方式促成各产业链条的发 15 展,注意在集群的关键环节引进国外资本、先进设备、先进技术 或人才, 完成“补链”工作, 将产业引入纵向发展。如推进石油化工 产业向下游延伸,扩大辐射范围,提高集群的整体产业生产率, 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三)坚持大小并举,促进实体经济生态平衡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既要重视大企业集团壮大实体经济的骨 干作用,也要重视中小企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作用。 1.注重大企业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

29、核心竞争力强,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要以市场为导向,以 优势企业为龙头,以优质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 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鼓励有 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兼并重组、 组建“品牌联盟”, 引导有实力的 企业走出去,借助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龙头企业制度 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能力。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园,促进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加快构建以 大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企业群体,形成“龙头产业” 和“龙头区域”。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本地企业和行业龙头入驻 总部区

30、,加快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 大企业、大集团。 2.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 家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实体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德 16 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也 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泉州99% 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对泉州经 济贡献最大的是它们,当前面临的困难最多。为此,要积极引导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当然扶持中小企业不能没有目的,要优先扶 持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环保型小企业,淘汰 低端、落后、 高能耗的产业,起到“鳄鱼法则”的作用, 提升中小企 业的竞争水平。 (四)坚持内外并重,扩大企业国内外

31、市场需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对实体经济 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应从国内市场培育、国外市场开拓出发,提 振消费需求。 1.扶持企业“走出去” ,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 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设计制造符合各国需求的差异化产品, 可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尚未开发的市场,生产符合各国发展水平的 高、中、低端产品,提高国家市场份额。通过统一组团、联合参 展、联合建立境外销售网络等方式,争取更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有效开拓海外市场。 2.培育国内市场。 充分挖掘十三亿人的消费潜能,鼓励具有 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 配置,生产更加安全可靠、差异化的优

32、质产品,根据市场需求, 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各种层次需求的产品, 如健康安全、新能源、节能产品等,加大市场销售渠道网络建设, 17 进一步培育国内市场。 3.创新商业模式。 借助泉州电子商务大力发展之机,大力发 展网络购物等新兴业务,促进网络经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鼓 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移动电商。组织工业企业与省内外大型商 贸流动企业开展工商产销对接,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名特优产品连 锁销售网络,推动企业间的并购销售网络。 4.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加快现 代物流和市场类服务业发展,提高材料和产品的配置效率,有效 缩短产销时间,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推进商品交

33、易市场改造提升, 培育专业物流市场,形成一批全国性的具有现代流通业态特征的 产品集散中心,推动大通关建设,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 通道。做大做强中介类服务业,提高对生产要素和信息资源的分 析处理能力,使之成为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发挥行业协 会在自律、标准、信息、融资、市场整顿规范及应对贸易壁垒方 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发展资产评估,信息咨询、涉外律师、物业 管理、仓储物流,报关报检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 供各类服务保障。 (五)坚持软硬结合,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软环境是核心竞争力,硬环境是前提和基础,实体经济的发 展壮大有赖于软硬环境的优化,软硬并重、改善环境是促进实体 经济

34、发展的主要举措。 1.加强舆论宣传, 打好经济宣传牌。 要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18 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采用会议、标语、板报、宣传单等多 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地方鼓励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努 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要让各 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充分利 用政策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 公平。要制定财政优扶、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政策,拓宽投资 空间,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集聚,让人们对做实 业有兴趣、有信心。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 优化硬环境,还能拉动实体经济投

35、资发展。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包括交通、信息网络等。优化各生产要素保障,尤其是 土地。一是积极引入资源耗用低、技术先进、产值利润高、环保 生态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经济效益的地方, 提高土地的集约水平;二是整合现有资源,通过“腾、挪、转、移” 等方式整合现有工业园区、市场中心,形成有效分工协作,避免 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三是充分运用总部基地实现产业转移,将 落后的产能设备,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的产业逐步向内地甚至其 他国家地区转移,将企业的有效产值及利润留在泉州,提高现有 土地等资源的经济效益。 3.积极落实和推进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继 续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实

36、体经济各生产环节税费。 (1)落实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发挥税收政策效 19 应,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政策效应分 析,切实减轻企业整体税负。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 费用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优惠 政策,跟踪落实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提高对“走出去”企业税收 服务与管理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完善财务制度,规 范财务核算,推广自行申报、按实征收的征管方式,确保企业按 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 (2)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税收管理。认真研究引导民间投资、 促进创业投资、促进产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税收政 策导向, 引导民

37、间资本流向,支持泉州的民营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3)降低各项收费水平,降低企业整体负担。清理各种政 府收费,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各项负担。同时研究对各类企业的 社会保险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投入,适当降低企业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费基,减少企业的社会保险支出压 力。 4.提高政府服务职能。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投资主体的潜 能得到有效释放,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 创造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经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努力 改善生态和生活条件,注重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 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抓好政策的更新,研究制定切实能 20 够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政策;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文 明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营 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