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3.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0291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6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3.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3 财务与会计法规教学大纲. 5 西方经济学A教学大纲 . 8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13 管理学原理A教学大纲 . 15 会计学原理B教学大纲 . 18 财务管理原理教学大纲. 22 运筹学 C教学大纲 . 25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大纲. 29 成本管理教学大纲. 34 资产评估教学大纲. 37 货币银行学B教学大纲 . 40 审计学教学大纲. 44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48 西方财务管理 (双语)教学大纲. 51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56 交通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59 技术经济学A教学大纲 . 62 资本市场与理财教学大纲. 66 管理

2、心理与行为教学大纲. 69 业绩评价与薪酬管理教学大纲. 72 项目评估教学大纲. 75 市场营销学A教学大纲 . 81 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 . 84 财务工程教学大纲. 87 公司理财教学大纲. 89 投资学教学大纲. 92 项目融资教学大纲. 95 资本运营教学大纲. 97 财务战略教学大纲. 100 财务系统开发与设计教学大纲. 103 纳税实务教学大纲. 105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109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大纲. 112 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 115 财务理论专题教学大纲. 118 交通企业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121 财务控制教学大纲. 124 财务风险与预警教学大纲. 1

3、28 投资基金理财教学大纲. 131 财务管理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34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136 财务系统开发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38 财务管理软件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140 社会经济调查大纲. 142 财务会计课程设计大纲. 143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大纲. 145 基础强化训练教学大纲. 147 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实习大纲. 149 财务管理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151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153 能力拓展训练教学大纲. 155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实习实习大纲. 157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4、 of Finance Management 学时 /学分: 16 /1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开课学院 ( 部) 、系(教研室)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学科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 系统、 深入、全面地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建立财务管理专业的立体框架式结构,从而进一步 明确学习目的, 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更加热爱财务管理专业,做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 专业大学毕业生。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财务、财务管理及其财务管理专业 使学生从财务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刻认识财务管理,热爱财

5、务管理专业。 2、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理财目标 使学生从企业(公司) 、企业生命周期入手,深入、系统地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公司) 管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生命周期延伸的重要作用。 3、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前沿问题 使学生明确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管理应该完成哪些主要任务,特别是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在完成主要任务时,有哪些难点、前沿问题需要探讨、研究。 4、财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使学生明确要完成好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做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 基础知识,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综合能力。 5、培养计划的制定及其课程设计 使学生了解, 为了培养出高业务

6、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及课程设计是怎 样思考的,于是要求同学积极配合,实现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6、实证分析与课堂讨论 剖析一个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走上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并组 织学生课堂讨论,谈谈对财务管理专业现时的认识。 (二)基本要求 1、基本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特征、立体框架式结构与社会需求。 2、掌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三)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讨论课小计 财务、财务管理及其财务管理专业2 2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理财目标2 2 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前沿问题4 4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讨论课小

7、计 财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4 4 培养计划的制定及其课程设计2 2 实证分析与课堂讨论2 2 合计14 2 16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内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难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 三、课程特色与改革 1、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例的结合; 2、教师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的结合。 四、教材及参考书 专业导论课程是我校近几年来所新开设的课程,是为了学生从进校门那一天开始,就熟 悉、热爱本专业,并为此而努力学习。所以,目前还尚未有相应的教材。 参考书: 公司理财学 ,主编:邓明然,徐凤菊,胡华夏,方明,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 社,出版或修订时间:

8、2004 年 7 月 执笔:邓明然 审阅:徐凤菊日期: 2006.12 定审:刁兆峰日期: 2006.12 财务与会计法规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财务与会计法规/ The finance and account laws 学时 / 学分: 48/3 先修课程:会计原理、企业会计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类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涉及面广,渗透性强,从法律的角度与许多相关专业课相衔接,理论和实践紧 密结合, 既要了解经济法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方面的作用,又要掌握经济法在调节社 会生产、交换、 分配和消费等微

9、观经济活动中所特有的重要功能。通过教学,树立市场经济 就是法制经济意识,培养学生掌握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制约功能、导向功能和保障功能以增强该专业学生整体、综合的知识水平。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 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产生、形成的条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2. 公司法 公司法的概念和一般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 织机构;公司债券与公司财务、会计;公司的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和清算; 3. 企业法 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概述;企业破产还债程序的法律规定 4. 经济合同

10、法 经济合同的的订立;无效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违反经济合同的法 律责任;经济纠纷的处理; 5. 劳动法 劳动法的产生条件;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争议及法律责任; 6. 工业产权法 工业产权法概述;专利法、终止和无效;商标法; 7. 广告法和竞争法律制度 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 8. 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法概述;银行法;外汇管理法;票据法; 9. 会计法,审计法和统计法 会计法极其应用;审计法相关规定;统计法人员职责; 10.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法;固定资产投资法; 11. 财政法 税收法概述;预算法与国债法;政府采购法的应用; 12.

11、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法概述;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二)基本要求 经济法是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共同课。该课程设置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 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常用的经济法律规则,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合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要求学生建立起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需 要用必不可少的法律调整才能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的营销、管理理念。 在学习营销、 管理等类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融入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清楚市场经济 运行所需要的法律调节,并应知晓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经济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 学生应 具有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规范经济管理和市

12、场运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有效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 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习题小计 经济法基础理论22 公司法4 4 企业法4 2 6 经济合同法6 2 8 劳动法2 2 工业产权法2 2 广告法和竞争法律制度4 1 5 金融法律制度4 4 会计法,审计法和统计法4 1 5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2 2 财政法4 2 6 对外贸易法2 2 合计40 8 48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法的实际应用;财务会计法规相关条款的应用;政府采购法律解读。

13、难点经济合同法律应该解决的问题,案例分析。 三、 课程改革与特色 多媒体教学 , 理论联系实际 ,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宣讲国 内外经济法律理论前沿发展的新内容。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经济法,主编:注册会计师系列教材,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 订时间:2005 年 3月 参考书: 经济法,主编:潘静成、刘文华,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 间: 2002 年出版 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主编:李昌麒,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 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5 年; 经济法总论 ,主编:史际春、邓峰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或

14、修订时间: 1998 年 经济法学 ,主编:漆多俊,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年 执笔:周盟农 审阅:徐凤菊日期: 2006.12 审定:刁兆峰日期: 2006.12 西方经济学 A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West Economics 学时 /学分: 56/3.5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统计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会计、财务、工程管理 开课学院、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非经济专业及管理学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让学生全面、 系统的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

15、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等理 论知识, 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能主动地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运用 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基本能力。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 企业)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 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问题的科学。其基本内容 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 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它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 展规律。其主要内容有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16、、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 长理论、经济波动理论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l、导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微观经济学定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图形与变动; 实证与规范研究方法:定义、区别。 2、价格理论 需求定理: 需求的概念、 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需求水平变动与 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定理: 供给的概念、 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供给水平变动与 供给量的变动; 均衡价格:均衡的含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弹性理论 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定义、计算公式、分

17、类(名称与图形的对应); 需求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 弹性理论的运用:弹性与销售价格、收益的关系。 4、效用论 效用论概述:效用、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基数效用理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理论: 偏好及基本假定、无差异曲线及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约束) 线、预算线的变动; 恩格尔系数:概念、意义。 5、生产论 生产技术和生产函数:生产技术的概念、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设、生产函数的概念、 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

18、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 入三个区间; 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的概念与特征、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经济的概 念; 6、成本与收益论 成本概述: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短期成 本和长期成本、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长期成本:长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收益与利润: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利润、利润最大化原则。 7、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概述:市场、行业、市场结构、各类市场的特征比较;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均衡的条件、 均衡后厂商的盈利状态、完全竞争 市场厂商

19、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 基本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完全垄断市场厂 商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践、垄断竞争市场的 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基本特征、无勾结的寡头垄断市场产量与价格的决定、勾 结的寡头垄断市场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成本加成法; 四个市场的效率比较:价格、产量与效率的比较、纯损。 8、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定义、引致需求、三位一体公式、四位一体公式; 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的供给曲线、均衡工资率的决

20、定、最优资本供给的 决定、均衡利息率的决定、土地与地租、土地供给的曲线、土地租决定与变化、正常利润与 经济利润; 基尼系数:定义、意义。 9、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GDP 及核算方法: GDP 的含义、实际GDP 与名义 GDP、GDP 与人均 GDP、GNP 与 GDP、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GDP 的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部门法; 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 10、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设条件、消费函数、45 度线含义、投资乘数理论; IS-LM 模型: 假设条件、 投资函数、 储蓄函数、 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

21、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 AD-AS 模型:假设条件、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态。 11、失业、通货膨胀 失业:周期性失业、然失业与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奥肯定理;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凯恩斯的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对菲 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1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周期的分类;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13、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决定经济增长的

22、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 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新剑桥模型、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14、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对外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原则、内在稳定器、货币政 策工具、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原则、需求管理政策应用、相机抉择原则、挤出效应。 (二)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的概念: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界、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需求 的价格弹性、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恩格尔系数、边际产量、规模经济、机会成本、价格 歧视、准地租

23、、经济租、基尼系数、GDP、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经 济周期、经济增长。 2、基本掌握的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供求定理、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 各类市场的特征与效率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后,厂商状况分析、垄 断形成的原因、 劳动力向后弯曲的原因、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需求管理政策内容。 3、了解基本分析方法:实证与规范的分析方法的区别;需求(或供给)量与需求(供 给)水平区别; 边际分析与无差异分析的异同;短期与长期分析的不同;完全竞争与不完全 竞争分析的不同;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的演变;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需求管

24、理 理论的动态运用。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56 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作业 /讨论小计 1 导言2 2 2 供求理论4 2(作业)6 3 弹性理论2 2 4 消费者行为理论4 4 5 生产理论4 2(作业)6 6 成本与收益2 2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作业 /讨论小计 7 厂商均衡理论6 2(作业)8 8 分配理论4 4 9 国民收入核算2 2 10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 4 1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4 2(讨论)6 12 经济周期2 2 13 经济增长2 2 14 宏观经济政策4 2(讨论)6 合计46 10 56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

25、难点 1 导言 重点:经济学的概念 难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2 供求理论 重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难点:需求量与需求水平,供给量与供给水平,供求定理 3 弹性理论 重点:需求的价格弹性 难点:需求的价格弹性 4 消费者行为理论 重点:边际分析方法 难点:无差异曲线及无差异分析方法,价格效应 5 生产理论 重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难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脊线 6 成本与收益 重点:短期成本分析 难点:长期成本分析 7 厂商均衡理论 重点: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分析,各类市场的比较 难点:价格歧视、差异性、非价格竞争、纯损 8 分配理论 重点:生产要素需求

26、的特征、劳动与土地供给的特征、基尼系数 难点:准土租、经济租 9 国民收入核算 重点: GDP与 GNP ;国民收入指标的计算 难点: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 10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重点: ISLM模型 难点: ISLM模型 1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重点: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难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2 经济周期 重点:经济周期定义及阶段 难点:现代经济周期的理论 13 经济增长 重点:经济增长定义 难点:各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推导 14 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需求管理政策的工具 难点:需求经济政策的运用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门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

27、,在微观部分开设了6 学时习题讲解课、在宏观部分有开设4 学时的案例讨论课。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西方经济学 ,第三版,主编:梁小民,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 2001 年 3 月 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 ,主编: 高鸿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 年 6 月 现代西方经济学 ,主编: 宋承先,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1997 年 9 月 宏、微观经济学 ,主编:周军,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 2003 年 2 月 经济学原理 ,主编: 刘树林,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

28、04 年 3 月 执笔:李郁 审阅:刘树林日期: 2006.6 审定:魏建国日期: 2006.6 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 / Financial Accounting 学时 /学分: 64/4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开课学院(部) 、系 ( 教研室 ) :管理学院会计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概念、 特征及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述财务会计学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货币资金

29、、应收票 据、应收及预付款的核算,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存货的期末计价,短期投资、长 期投资的核算及投资的期末计价,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后续支出、处置的核算及期末计价, 无形资产的核算及期末计价,其他资产的核算,流动负债及长期负债的核算,收入、费用、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分析。 (二)基本要求 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并根据我国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对 课程内容及时作适应性调整。本课程每章应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64

30、 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小计 总论2 2 货币资金6 6 应收及预付款6 6 存货7 7 对外投资6 6 固定资产6 6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3 3 流动负债6 6 长期负债6 6 所有者权益4 4 收入2 2 利润和利润分配4 4 会计报表编制6 6 合计64 64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内容的重点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收入、费用、利润,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所得税,会计报表编制及会计报表分析 的方法。 本课程内容的难点

31、是应收票据的计价和贴现,存货实际成本的计价,存货的期末计量, 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投资的期末计价,固定资产 折旧、 处置与期末计价,无形资产摊销与期末计价,长期借款利息及应付债券发行、计息的 处理,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财务报表分析。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科程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可将课堂教学与模拟实验和到企业参观学习结合起来,使 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财务会计 ,主编:陈信元,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0 年出 版 参考书: 会计,主编: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

32、委员会办公室,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 年出版 企业会计准则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 版或修订时间:2002 年出版 企业会计制度 ,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1 年版 中级财务会计 ,主编:钱逢胜,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 2004 年版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hort/Chesley,Richaed Irwin, INC, 1994. 参考书: 执笔:贺琼 审阅:胡华夏日期: 2006.1

33、2 审定:刁兆峰日期: 2006.12 管理学原理 A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Management 学时 /学分: 48/3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 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管理学原理 是管理学科门类各专业均需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课,它以对各项专 门管理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主要职能为框架,系统介 绍学习管理专业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 习,学生应对管理、管理

34、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 导与激励, 控制与创新等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学习好后续专业课奠定理论知识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篇十二章,各篇的教学内容: 1. 总论 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性质, 管理者的类型, 管理者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 管理理论三阶段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 的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 Y 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

35、代表人物和观点。 2. 计划与决策 管理与环境 : 一般环境的五个方面,具体环境的四个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矩阵。 计划 :计划的概念、任务、类型、程序,目标管理,经营战略管理。 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类型、程序和方法。 3. 组织 组织的基础 : 组织的概念及特征,组织设计的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 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决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分权的途径, 正式组织与非正 式组织。 组织模式 : 组织结构的定义,直线职能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事业部制的特点及 适用范围, 矩阵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企业集团的定义、 特征及结构, 虚拟组织的定义、 特点及类型。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36、 组织文化的定义、结构及塑造途径,组织变革的定义、类 型及过程,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4. 领导、激励与沟通 领导 :领导的定义及作用,领导与管理的比较,领导方式的概念及类型,领导品 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激励 :需要、动机、激励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 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 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沟通 :沟通的含义及要素,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方式,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 5. 控制 控制 : 控制的定义、类型、过程及原则。 (二)基本要求 通过第一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管理者及其

37、技能要求,西方主要管 理理论观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等内容;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管理者角 色及其影响因素,国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第二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思路,现代决策含义 和决策程序,计划的类型与过程等内容;了解现代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等现代计 划管理模式等内容。 通过第三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职能的四大基本问题(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 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常见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文化的内涵 与特征等内容; 了解现代组织模式的演变趋势,创建企业文化的途径,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 与

38、途径等内容。 通过四篇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领导及领导方式理论,激励及关于激励的理论,管 理沟通及沟通障碍的克服等内容;了解领导功能、领导手段与领导艺术,现代激励方法,沟 通方式和沟通网络等内容。 第五篇主要掌握管理控制的主要类型和基本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等主要内容。 (三) 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 学时,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学时 讲课小计 管理与管理者4 4 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6 6 管理与环境2 2 计划4 4 决策6 6 组织的基础4 4 组织模式4 4 组织文化及组织变革4 4 领导4 4 激励4 4 沟通2 2 控制4 4 合计48 48 三、课程改

39、革与特色 首先, 从课程体系上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将原来隶属于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内容,安排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去学习, 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使得目前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重点突出、条理 清晰。 其次,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 用案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开发出了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PowerPoint教学课件,把案例教 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 实践中的不同问题。 最后,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40、,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选用英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教学中做到四个统一:教材、教学大纲、 教学日志、试卷。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管理学原理( 第 2 版),主编:程国平,刁兆峰,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6 年 参考书: 管理学(第 7 版) ,主编: (美)斯蒂芬罗宾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 年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主编:周三多,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 2004 年 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库,主编:刘兴倍,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修订 时间: 2005 年 Fundamentals of Manage

41、ment, 主编 : Stephen P.Robbins出 版 社 : Prentice-Hall,Inc,出版或修订时间:1998 年 执 笔:刁兆峰罗 玲 审 阅:洪元义日期: 2006.12 审 定:刁兆峰日期: 2006.12 会计学原理 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学时 / 学分: 48/3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 适用专业:统计、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 开课学院(部) 、系 ( 教研室 ) :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概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

42、方法 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种与会计处理有关的规律性问题。通过会计学原理的教学,要使学生获得: 1. 总论 2. 会计科目与帐户 3. 复式记帐 4. 制造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5.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6. 成本计算 7. 会计凭证 8. 会计账簿 9. 会计核算形式 10. 财产清查 11. 资产计价 12. 会计报表 13. 会计准则 14. 会计信息管理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技能,帮助初学者掌握“三基”,为学习和理解后续专 业课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 总论 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的内容、特点,会计的对象、任务,会计的方法。 2. 会计科目与帐户 会计要素的含义、分类和特征,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 系,帐户的含义及基本结构。 3.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复式记账的特点、种类、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及其具 体操作。 4. 制造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制造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意义、内容;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供产销过程及财务成果 的核算;资金调整及退出的核算。 5.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的内容和意义;批发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零售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