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0431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多数企业不能在人才需求产生时找到可用之才,这一 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企业缺少长期的人才规划。人才供应链管理, 是通过系统考虑企业的 人才供应与需求,整合人才管理各节点的相关机构,进行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与 柔性管理, 实现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动态优 化。 一、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由人才供应网络、人才需求网络、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信 息集成系统与良好的管理环境四大主体组成。 人才供应网络包括高校集群、猎头公司、社会个体人才、培训机构等, 企业通过长期的 人才供应渠

2、道建设,挑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集群,并通过风险评估与考核对其进行管理。 人才需求网络包含企业即期的用人部门需求以及远期的人才储备池需求。这里的人才储 备池既包含企业未来由于人才流动产生的临时人才需求,也包含企业未来由于战略调整所产 生的人才需求,如对管理人才、高级工程师、领导接班团队的需求。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中心作为整个体系的管控者,将系统、 协同、 外包、柔性的管理 理念深入到从战略规划到梯队建设的每一步工作当中,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人才供应网 络中的战略合作伙伴,把精力投入到人才规划与柔性管理工作当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融合了企业文化因素,并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技术支

3、撑,对人才供应 网络和人才需求网络进行协同整合,最终实现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部 分,每一个环节能否顺畅运作,与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管理环境 包括科学的管控模式、高效的组织架构、顺畅的业务流程、清晰的部门管理界面、健全的管 理制度、竞争性的资源分配机制、包容性的战略合作机制。 二、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 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包含战略规划、渠道建设、招募选拔、人才适职、劳动回报、梯 队建设六个模块。 这六个模块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实现了整个人才供应链条的螺旋循环 管理,其中前期的战略规划管理和后续执行过程中的柔性管理是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工 作重心。 1.

4、 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 协同人才预测、 规划及补给管理是人才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它要求整个人才供应 链条上的相关机构通过协同合作,确定企业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人才胜任力素质、人才 总体规划及后续一系列执行计划,保证企业运营的即期人才需求与后续的快速人才补给。 (1)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的搭建。企业可以从建立关键岗位评判体系、关键人才储 备和发展体系、 关键人才激励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搭建关键岗位人才管理体系。企业从岗位 的决策地位、 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三个维度来界定关键人才,并将分析的数据及时整理到 数据库当中。结合企业的需求网络,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和发展体系,保证快速补给人才,满

5、 足企业未来用人需求。关键人才的激励是对后续人才安置与继任发展所采取的相关计划措 施,如图1 所示。 (2)胜任力素质的分析。企业需要基于公司各类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来分析承载 战略目标的KPI 岗位, 进行岗位的战略价值分析,并得出对应的胜任力素质。该方法结合平 衡计分卡原理和胜任力素质模型,从财务、 顾客、内部经营流程、 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出发, 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多个关键驱动因素,并分析出关键人才所对应的必备素质,为后续的人才 梯队建设奠定基础。 (3)人才总体规划的确定。企业需要根据各类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确定人才总体 规划。 人才总体规划以企业总体规划为指导,同时又支持企业总体规划

6、的实施,二者相辅相 成。人才的问题分析、需求与供给预测、年度计划分别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年度 计划相匹配。人才总体规划对应产生人才补充计划、人才配置计划、人才培训计划、人才激 励计划、梯队建设计划等一系列执行计划,计划中包含目标、政策、预算等详细项目,便于 后续落地实施,如图2 所示。 2. 人才供应链柔性管理 如果说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管理构建了人才供应链条的最初静态框架,那么人才 供应链柔性管理即实现了整个人才供应链条的动态运作,渗透在以下四个执行过程当中。 (1)揽才渠道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揽才、内部揽才和内外部联合揽才的模式进行 灵活的揽才管理。外部揽才即把部分揽才工作放

7、权给专业的培训公司、猎头公司, 企业仅需 要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这些机构,由其掌握人才发展动态、替企业招揽人才。内部揽 才主要是指通过深度培养,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二次安置,企业可根据人才成长的需要,通过 工作轮岗、 集中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培养多面手,实现企业紧急用人时的内部补给。内外 部联合揽才即实现企业与高校、人才市场的合作式人才管理,采用联合培养、 入职前工作体 验的方式进行人才招揽工作。 (2)双向人力分析、人才选拔及人才适职管理。人才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充分融入以人 为本的观点, 灵活管理人才。 市场经济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针对目前人才更加注重个人 兴趣和目标的特点,企业在进行人才队

8、伍建设时需充分考虑人才的需求与偏好,打破原有单 向招聘、培训、安置人才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对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文化的认同,并 在人才、企业双方认同的基础之上采用专业化的胜任力素质来招聘、选拔、安置人才。 (3)人性化考核激励与服务回报。该环节体现了考核体系的柔性化管理,将管理对象 按照年龄结构特征、职位的重要程度、特殊行为事件、 性格特色与创新能力等各项来进行考 核体系的组合管理,在有针对性进行考核的同时,增加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人才参与,激励人 才行为。这里的服务回报是指各种薪酬、福利措施、员工关系活动的激励组合,企业根据人 才偏好, 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回报,注重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不断提

9、高人才的工作满意 度。 (4)深度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深度培养与梯队建设是促进整个人才供应链循环的衔 接环节,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个人的能力很难达到企业战略发展 需求, 企业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培养,通过团队带领团队、团队发展团队的方式培养企业接班 人才。 此外,企业还需结合人才储备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才搜索与定位,并由人才供应机 构管理这些人才, 这样既避免了人才闲置带来的成本损失,又降低了人才供应不及时带来的 管理风险。 三、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结合了人才需求网络与人才供应网络,并对整个人才供应链进行一 体化管理。 为保证整个管理体系能够动态稳定实施,企业需要系统构建

10、、试点运作、整体推 进、持续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理念、文化、机制与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的相关管理工作。 1. 管理理念植入 人才供应链管理理念包括系统理念、协同理念和柔性理念。系统理念是指企业从全局角 度考虑人才供应与需求,进行相关人才管理工作;协同理念是指企业整合人才供应链条上各 个机构, 通过相互协作来完成整个跨时间和空间的人才管理工作;柔性理念是指企业根据外 部环境变化、企业战略调整做出快速反应。 2. 企业文化渗透 企业文化营造了整个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管理环境与落地基础,实施人才供应链管理 体系应充分融合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渗透体现 在人才供应链管

11、理体系资源分配标准的设置、企业管理环境的创造、企业接班团队的建设等 方面。 3. 运营机制搭建 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需要制订激励机制、合作机制以及风险机制。为促进实施进程, 企业需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明晰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需 要改进, 推动该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优化;为保障实施效率,企业需建立合作机制来实现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优化管理,促进协同人才预测、规划及补给模 式的有效运行; 为降低实施风险,企业需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运用法律效力和风险评估保证 企业与各个人才供应机构或每一个企业人才达成信任,更好地促进双方合作。 4. 信息技术支撑 信

12、息技术是实施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操作基础。人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动态稳定发展 建立在各个节点机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上,为此, 企业需要引入信息技术,这不仅可 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各个节点信息交换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减少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 错误及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损失。 参考文献: 1 Ma Li Ching.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J. n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of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is the Shandong Sha Yu Zhen

13、(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 (2): 61-64. 2 Xu Shumei.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basic theor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65-76. 3 Wei Xuefeng. The event tourism radiation effect development 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7-49

14、. 4 Chen Xiaojun, Lin 晓言 . L Analysis of traffic mode of Island Tourism - T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 500-503. 2010 年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 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15、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 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 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出读书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