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模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0432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方案-模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方案-模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模版.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XX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专业背景 (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自治区、昌吉州和阜康市的产业发展现状 及规划材料) (二)专业发展历程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的重大阶段性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发、审定和批准实施。) (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 贯穿“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的职教理念,按照“干什么,学什 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 二、人才培养目标 (简要说明) 表 1-1 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关键能力职业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基本素质 学习能力 (1) (2) 工作能力 (1) (2) (1)

2、 (2) 创新思维能力; (1) (2) (1) (2) 三、培养对象与学制 (1)培养对象: (2)学制: (3)学历层次: 四、课程设置 (一)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结合校内外实训条件,将学习 任务分解到每个学期。) (二)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 1、深入企业调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主体,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 ) 2、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构建“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与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岗位群典型 工作任务,根据相应专业能力、方法能

3、力和社会能力,运用教学论的基 本原理进行加工,将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依靠 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典型工 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配置转化,确定需开设的课程门类,以工作过程的 开展顺序为主要依据,并兼顾教学规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表 1-2 人才培养目标 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 (三)课程设置 表 1-3 专业课程设置 A公共基础课 01语文 02数学 03哲学与人生 04职业道德与法律 05经济政治与社会 06职业生涯规划 07计算机应用基础 08体育与健康 09民族理论 B专业技能课 文学、艺术鉴赏 策划 写作 摄影基础 广播与播音 素描、色

4、彩、速写 图案 平面处理、设计软件( ps图形处理 ,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图形创造) 影视后期处理软件( Maya 电影特技, AE 特效处理, premier 电影剪辑) Avd 技能大赛软件 3Dmax 文案编辑 影视照明与音响 C实践教育课程 入学教育、军训 毕业教育 D定岗实习 定岗实习 (四)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在每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中都包含工作过程、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 目标、学习时间,从而达到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 教”的问题。) 1.学习领域的结构 学习领域的描述格式见表1-4 表 1-4 学习领域的描述格式 学习领域名称

5、: 教学时间安排: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最关键是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主要有该典型任务的基本定义,它具体有哪些内 容?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是怎样的?有哪些要求?有哪些部门或个人有关?它?的 难点在哪里?怎么解决的?所依据的国家或企业标准有哪些?要是有哪些仪器或 工艺装备? 学习目标: 参照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不同领域的工作要求可重复,但学习目标尽量避免 重复,除非要求在递进,学习目标要考虑各学习领域间的安排。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分 解到工作对象。工作对 象就是要具体的事,为 动名词结构(也可以为 动宾结构),工作对象按 完整工作六环节的顺序 排布。 工作材料 实训指导书及

6、设备仪器;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各种通用工具及材料; 常用劳保用品、消防器材; 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是如何完成关键工作对 象的方法,有学习层面、组织层 面和技术层面。 劳动组织方式 : 劳动组织不仅指出外部相关岗 位,还包括内部的工作分配,并 指出相关的工作与责任。 工作要求: 按工 作对象 的顺序 提出工作要求,不仅 有企业的,还有社会 的及个人的。 2XX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见表15表 1?。 表 1-5 “XX ”课程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名称: 教学时间安排: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学习目标: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工作材料

7、 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 工作要求: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XX 专业教学进程表见表1?, 实践环节安排表1?。 表 1? XX 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 程 种 类 课 程 编 号 课程名称 考 核 方 式 总 学 时 各学期课程的周学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公 共 基 础 课 01 语文 一 4 二 4 三 4 四 4 02 数学 03 体育与健康 04 民族理论 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06 职业生涯规划 07 哲学与人生 08 职业道德与法律 09 经济政治与社会 10 专 业 技 能 课 01 文学、艺术鉴赏2 02 策划

8、 2 03 写作2 04 摄影基础 2 05 广播与播音 2 06 素描、色彩、速写 4 4 07 图案 4 08 平面处理、 设计软件 4 4 09 影视后期处理软件6 8 12 10 Avd 技能大赛软件 6 11 3Dmax 12 文案编辑 2 13 影视照明与音响 2 14 Maya 6 6 8 15 选 修 课 01 02 03 总课时与周课时统计 每学期课程门数统计 备注: 表 1? 实践环节安排表 单位:周 学期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复习考试 社会实践 顶岗生产实习 机动 小计 (一)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需求,打破传统教学周概念 (二)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三)校

9、外实习实施“滚动”实习模式 六、学生学业评价 在校学习期间采用学期评价制。专业制定成绩评定办法,设计“按 百分制记载”、实践“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记 载”成绩评定系统。学生单科成绩考核达60 分及格,不及格者要参加 补考。 生产实习阶段,学生进入实习岗位进行协岗锻炼,推行企业经历证 书评价制。 进入定岗实习阶段后,要求学生在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和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选定某一生产岗位上岗独立完成任务,采用岗 位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制。 通过相关学习与实践,完成校内学习规定课程,接受考核,并达到 合格标准;参加校内外生产实习,定岗实习,取得企业经历证书;取得 计算机四级职

10、业证书,取得一个以上专业相关工种四级等级证书后,方 可毕业。 第二部分XX 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保障与实施 一、 专业调研分析 (一) XX 行业发展趋势 (XX 行业在本地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发展规划,规模以上企业 的数量和布局等。) (二) XX 专业职业技术领域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从现有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中,统计技术专业职称、学历和岗位的百 分比;根据相关发展规划统计人才需求量;我区现有相关专业学校的数 量、办学质量与我校的竞争优劣分析。 ) 二、与职业技术领域对应的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调研,企业可为XX 专业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哪些; 需要的核心能力

11、主要有哪些;各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表 1? XX 人员岗位分析 序号岗位工作职责及任务 01 02 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设计 (一)构建 XX 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选取的缘由,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理念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工作过程系 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 2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主要有; 表 1?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与职业技能基本用要求 职业生涯职业技能基本要求 学徒工 3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

12、业课程体系 1)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教师培训、学习方面 ) 2)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根据什么,与谁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开发流程图表,具体的做法成 立课程开发团队,由谁组成,各自的任务;工作任务分析,在课程组 的参与指导下怎样做的, 具体分析见表 1?XX 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举行实践专家研讨会, 尽可能地把前面获取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不同 专家的意见,形成从“初学者”到“专家”过程中的各种重要阶段的典 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分析见表1?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见 表 1?表 1?。 ) 表 1?XX 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项目XX 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XX 专业对应 XX 行业企业的职业 岗位及工作任务 分析 XX 专业相对应 职业岗位及工作 任务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的要求 工艺操作能力 工作要求 表 1?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分析表 就业岗位职业成长阶段序号典型工作任务 表 1?XX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任务编号: 01 典型工作任务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工作材料 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 : 工作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