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06384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学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诵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3.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初读夯实基础1.积累生字。冢()舂()羹()饴()雉()狐裘()宫阙()踌躇()2.解释词语。始:归:冢:胡天:兜鍪:休:汗青:3.文学常识填空。(1)辛弃疾()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别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作品集有()。(2)()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3)元曲又称(),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和()。二、品读赏析诗句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

2、归。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三、展读拓展延伸1.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2.请从五首诗歌中,选取一首你最喜欢的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初读夯实基础1.zhngchnggngyzhqiquchuch2.始:才。归:回家。冢:坟墓。胡天:诗中指塞北一带的天空。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休:停止。汗青:诗中指史册。3.(1)南宋幼安稼轩稼轩长短句(2)乐府诗(3)长短句杂剧散曲二、品读赏析诗句1.十五岁就被应召去参军了,然而八十岁了才能回到久违的故乡。“八

3、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2.“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3.“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

4、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4.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中心。5.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展读拓展延伸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2.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