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6(002).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0647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6(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6(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6(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例品评100篇6(00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根火柴教例评析63.用精美的提问来结构课堂教学 七根火柴教例评析教例简述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学实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0年第5期)。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设计了五个主要的起支撑作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红军博物馆的解说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摆着六根火柴,请你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比一比,看谁介绍得好。(同学们朗读课文,准备发言,复述,评议,课堂教学场面热烈。)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很精彩。现在大家想一想,这篇小说的题目是不是文章的主题?如果不是的话,谁能重新拟一个表现主题的标题呢?(“无私的奉献”、“生命的火光”、“不死的人”、“革命重于生命”等等不断地被

2、拟出来。)第三个问题: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他俩谁是主人公?(讨论热烈。师生讨论了:无名战士在怎样的环境下珍藏了七根火柴。无名战士自己却没有用一根火柴,他是怎么想的?无名战士是怎样珍藏这七根火柴的?七根火柴的意义。)第四个问题:无名战士,并非真的没有姓名,作品以“无名战士”出现,有没有什么用意?(同学们讨论,认为作者是想告诉人们,这位战士是无数革命先烈的代表)第五个问题:文章学完了。大家想一想,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咱们归纳一下阅读小说的一般要求和方法。(课堂上再次出现热烈讨论的局面。)评 析在七根火柴的教例中,此教例的提问设计的确技高一筹。揣摩这五

3、个问题,不由得令人暗暗叹赞:好精彩的提问!首先看提问的作用。这五个提问第一问解决内容理解的问题,第二问解决主题理解的问题,第三问引导对人物形象的讨论,第四问指点揣摩小说的艺术构思,第五问着眼于阅读技能的训练。五个提问引发五次教学内容,形成五个课堂教学的“板块”。精美的提问设计成为支撑课堂教学的骨架和集纳教学内容的聚光灯,完美地结构起课堂教学的“历程”。再来看提问的顺序。这五个提问第一问意在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强化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为后面的教读作好充分的铺垫,所以放在前面。第二问的位置可以很灵活,教者把它放在这里,主要是为讲析人物形象作铺垫。第三问是全课教学的最主要的问题,所以还进行了化解,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各个细节之中。第四第五个问题,也是摆放得恰到好处。最后看看提问的艺术。第一问假设一个情景,目的是要同学们复述课文却并不直接提出,争当一个好的解说员多么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第二问从侧面切入,本来是要同学们归纳主题却也不直接提出,另拟一个标题比归纳主题活泼得多、生动得多!第三问设置了一个大大的矛盾,表现了教师高超的导读艺术,把教学引向深入,把课堂气氛撩拨得十分热烈。第四、五两个问题从正面入题,问一次就解决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想得到:有这样美的提问设计,该有多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