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0699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练习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旨(zh)兑命(yu)学学半(xio)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弗食 弗:不(2)虽有至道 至道:最好的道理(3)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4)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思(5)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义。(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 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4下列句中“其”的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项“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其他三项是代词。)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

2、现代汉语。(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3)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4)“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6填空。(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7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3、的。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8“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教是学的一半,强调的是教对学的作用。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作为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9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

4、,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03拓展阅读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东坡集,有删改)_没:没入水中,指潜水。涉:蹚水过河。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这里指轻易的样子。得:掌握。10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日与水居日:每天(2)故北方之勇者 故:所以(3)问于没人 于:向(4)求其所以没 所以:的原因1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四处)

5、(2分)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2)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所以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13为什么南方人大多会潜水?(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蹚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2分,表达通顺即可)14读了短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示例学习没有捷径(1分),只有亲身体验实践,才能真正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1分)。附参考译文:南方有很多会潜

6、水的人,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蹚水过河,十岁就能浮水,十五岁就能潜水了。潜水的技术,怎么是轻易掌握的呢?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十五岁就能掌握游水的本领。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所以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大道之行也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选贤与能(j)讲信修睦(m)矜、寡(gun) 男有分(fn)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选贤与能能:才干出众(2)讲信修睦 修:培养(3)不独亲其亲

7、亲:父母(4)不独子其子 子:子女(5)矜、寡、孤、独、废疾者 寡:老而无夫 者:的人(6)男有分 分:职分,职守(7)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贼:作乱害人的事 作:兴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4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不独亲其亲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5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路(2)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3)矜、寡、孤、独古义:两个词。“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

8、子今义:一个词。独自一人(4)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A故人/不独亲其亲B货/恶其弃于地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谓/大同(解析:A项应划分为“故/人不独亲其亲”。)7填空。(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照应此句的是:是谓大同。(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9、。(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5)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兴起。(9)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叫作“大同”社会。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9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示例排比句:使老有

10、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结构整齐,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社会状态。1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示例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夜不闭户”。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03拓展阅读【甲】大道之行也,天

11、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_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1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1)天下为公为:是(2)谋闭而

12、不兴 兴:兴起(3)故制礼义以分之 故:所以(4)以养人之欲 以:来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2)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14【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15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2分)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每点0.5分)附【乙】文参考译文: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先王厌恶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进行区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