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1186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与妻书习题课件语文版(001).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4与妻书,主题解说 这封书信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革命志士林觉民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林觉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深刻地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亲情”要服从革命需要的道理,表现了烈士为亿万民众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献身精神。,结构图解,疑难探究 师: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还是一篇檄文? 生甲: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既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又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 生乙: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正是烈士献身革命和人民的基础。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

2、,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生丙:这是“檄文”,是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A,完毕,终于,但,但是,嫁给,毛笔,将,D,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 “吾衷”指作者挚爱妻子,但为了革命事业又必须舍妻而去的心情。,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 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末句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作者用此是表现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 6作者是一个革命者,为什么却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3、? 不能。因为作者挚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如见面,还是,苦衷,8翻译下列句子。 (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称心如意的有几家能做到? (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我扩充我爱你的心,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先死而不顾你呀。,9.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代了作者写此信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献身救国的决心和挚爱妻子的思想感情。 10“遍地腥云,满街狼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比喻。狼犬,喻指坏人的帮凶。表现了当时清朝血腥统治的残酷和黑暗。,

4、11在信中,作者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爱汝”与“勇于就死”是否矛盾?我们应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 不矛盾。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也希望天下人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之高尚,十分感人。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复杂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两种感情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二) 与妻书 谭嗣同 闰妻如面: 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

5、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迦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戊戌八月九日,嗣同。,合,改变,发泄,13翻译下面的句子。 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希望你把荣华富贵当作梦境幻觉,把生死荣辱当作平常事。 14阅读文章,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以及为国捐躯的革命豪情。,15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4月10日,福建汉服爱好者在福州林觉民故居诵读与妻书,缅怀先烈。当日,辛卯年清明纪念林觉民活动在福州林觉民故居举行。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组织和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和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广州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拟写的标题:_,示例:纪念林觉民活动在林觉民故居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