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1217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002).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 礼记二则,1.知识链接,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2.主题解说,虽有嘉肴论述了学生知道知识不足,才能发奋“自反”,加紧学习;老师感到教学有困难,才能“自强”不息,不断地充实自己。即“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重点聚焦,师:虽有嘉肴一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生: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

2、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自然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师: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生: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社会纷乱,动荡不安;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味美,困惑,自我反思,促进,推动,和睦,憎恶,憎恨,同“举”,选拔,职分,职守,D,C,4填空。 (1)虽有嘉肴中隐含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 (2)大道之行

3、也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_。 (3)大道之行也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5翻译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

4、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好处,道理,勉励,同“敩”,教导,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美。 (2)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师生应多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习

5、,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B,【解析】 文中用的是类比手法,将“嘉肴的美味”与“道理的好处”进行类比,并没有用比喻手法。,9“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的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的论据。,幼而无父,指害人的事,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指出了儒家理想中的“大道之行”的基本特征。 B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C“天下

6、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C,12文中的“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阿凡题:1087162)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

7、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有删改) 【注】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疽(j):毒疮。瞀(mo)眩:眼花头晕,迷糊。挈:带领。斫(zhu):砍。亟(j):急忙。,D,14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便要还家 D其两膝相比者,B,15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

8、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掳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解析】C.原文“卒得父以归”。,C,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只要稍微听到点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父亲。 (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孙抑说:“我怎么可能因为害怕死亡就舍弃我的父亲呢?”,【参考译文】 孝经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岁考中了诸生,跟随魏校学习。平生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后背上生了毒疮,王敬臣常常是嘴对着父亲的病灶处进行吮舔。父亲得了头昏病,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连衣服也不脱,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父亲。,孙抑,世代居住在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带领父母妻子儿女逃避兵乱到平阳的柏村。有乱兵到村里抢夺财物,拔出刀吓唬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举刀欲砍孙抑的母亲。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请求替母亲受砍,母亲才得以解救。而孙抑的父亲被掳去,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他说:“你的父亲被驱赶到东边去了,然而东面的军队将掠到的百姓都杀了,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于是前往,进入危险的地方,几次差点死了,终于带父亲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